简易方程的知识,正常情况下从五年级上学期开始教给学生们。
简单摸底之后,袁海波大致推断出,5岁的沈诺菲的数学水平介于四年级与五年级之间。
袁海波抽了张A4白纸,他快速的在白纸上写出几个题目。
第一题,87254013读作什么?
第二题,1.35扩大100倍是多少?
第三题,208厘米=()米
第四题,642-(36+132)÷4=
第五题,分别说出下面这些图形的名字
……
“沈诺菲,你能把这些题目做出来吗?如果有些字你看不懂,可以问我?”袁海波把白纸放在茶几上,他搬把小凳子,让沈诺菲坐在凳子上,并给了沈诺菲一支铅笔,一张草稿纸。
沈诺菲接过笔,开始解题。
其余几个数学老师纷纷围观。
“八千七百二十五万四千零一十三。”沈诺菲读出第一题的答案,并立即在纸上写到:135、2.08米、600……
沈诺菲这么猛的嘛?
包括袁海波在内的几个数学老师再次被震惊到了。
前三题很常规了,第四题也很常规。
但是,沈诺菲在计算第四题642-(36+132)÷4=?时,并没有打草稿!
她同样是心算!
能心算出含有三位数的混合运算的小学生并不少,然而这些小学生几乎都是三年级以上的高年级学生。
5岁的诺菲妹妹,今天才第一天读小学啊!
终于,沈诺菲遇到她不懂的问题了。
梯形的梯字,等边三角形的等字,沈诺菲写不出来。
于是沈诺菲指着试卷上的各种图形,她口头回答:“这个是梯形,这个是等边三角形,这个是平行四边形,这个是直角三角形……”
第664章 漂亮
沈诺菲给出了全部题目的答案。
正确!
100分!
经几位数学老师判断,综合评价代数、几何等数学知识,沈诺菲的数学已达四年级下学期后半段的水平!
虽然沈诺菲暂且不会列出简单方程去解题,但她的心算速算实力,已逼近五六年级的学生!
“果然虎父无犬女啊!”
“数学名门,天才少女。”
数学老师们先是啧啧称奇,随即觉得对于菲奖得主的女儿来说,这或许也是常规操作吧。
数学老师们的情绪变化,从感叹号过渡到句话,激动之后归于平静。
“沈诺菲直接跳去五年级算了,来我的班上,五(1)班。她从一年级的数学学起,没必要啊。你觉得呢,袁老师?”教五年级的数学老师余老师说到。
袁老师否决了同事的提案:“不能这么操作,虽然沈诺菲的数学水平在四年级之上,但她的心智还是5岁左右,最多六岁。我的建议是,沈诺菲继续在一(2)班学习,但在数学方面,我们可以把她招进石榴数学班,对她进行特殊的数学培养。沈院士不说了嘛,方程这种东西,让小学数学老师去教就好了。”
“袁老师,我觉得还是……”
“哎哟,到点了,我得把诺菲送回去给杨秀琴。诸位,诺菲的数学水平你们也看到了,到时候送她去石榴数学班,你们几个也站出来讲几句公道话。我先走了,回见。”
袁海波带着沈诺菲离开了数学教研组办公室,朝一(2)班教室方向走去。
对于沈诺菲而言,她在过去的半小时内吃了个鸡腿,做了几道数学题,仅此而已,简单快乐。
而袁海波想的可就多了,他也很快乐,却并不简单。
来到一(2)班教室门口,沈诺菲抬起头礼貌的说:“袁老师,拜拜,谢谢你请我吃鸡腿。”
袁海波摸摸沈诺菲的脑袋,笑道:“只要你愿意,我每天都请你吃鸡腿。”
“炸鸡腿烤鸡腿,吃多了不好,沈诺菲你还是要少吃点儿。”杨秀琴说了句,这便让沈诺菲先回教室,她在教室门口与袁海波继续交谈。
沈诺菲单独被带了出去,班上的学生都瞧在眼里。
许思琳颇为担心的问她同桌:“沈诺菲,你是不是被老师批评了?”
沈诺菲呵呵一笑:“没有呀,袁老师请我吃鸡腿了。”
“啊?为什么呢?”许思琳又问。
沈诺菲想了想说到:“可能是因为,我长得漂亮吧。”
“你好臭美。”许思琳戳了戳沈诺菲的腰部,沈诺菲痒痒的咯咯直笑。
五点半,放学时间。
实验二小王府校区的大门口停满了车,挤满了家长。
很久以前的一二年级小学生,大多数能做到自己上学、自己回家,贪玩的孩子在回家途中还跑去游戏机室打几把街头霸王,然后安然无恙回家吃饭。
社会在变化,如今实验二小西城几个校区的学生,很多并不住在学校附近。西城片内的学生只是小部分,大部分学生来自其他辖区。
比如说沈诺菲,她家住在海淀,她上下学由父母或者翠萍阿姨接送。
沈诺菲上小学第一天,接她回家的是她爹。
沈奇接到沈诺菲之前,先遇见了袁海波。
袁海波十分客气的把沈奇请到校内,两人聊了起来。
沈奇早已把袁海波的祖宗十八代都调查过了,所以他挺熟络的和袁海波唠着。
不光是袁海波的祖宗十八代,包括女儿的班主任杨秀琴、音乐欧阳老师、美术付老师、体育武老师……实验二小这些教职工的本人经历及祖宗十八代,沈奇全部调查过。
调查结果显示,这些教职工诚信友善、爱国敬业,是值得家长们放心的优秀教师。
袁海波说到:“沈院士,我是您的粉丝,全中国四十岁以下的数学工作者、数学教师,基本上都是您的粉丝。既然粉丝遇到偶像,那我就实话实说了,今天,我们数学教研组对您闺女沈诺菲进行一次数学测试……”
“……所以,我们一致认为沈诺菲在数学方面具备四年级学生的水平,我们想把她破格招进石榴数学班,所以在此征询一下沈院士您的意见。”
沈奇的闺女有几斤几两,他自己十分清楚,他在开学前就测试过沈诺菲的数学水平。
综合评价,沈奇也认为诺菲目前的数学水平等同于数学成绩最好的四年级学生。
“石榴数学班在二小本部吧?”沈奇问到。
袁海波点点头道:“对对对,石榴数学班、连翘作文班、葫芦枣英语班、天目琼花科技班,这些兴趣班都在本部。具体操作方面,沈院士不必担心,我们会灵活应对。”
实验二小有他们的校园文化,石榴、连翘、葫芦枣、天目琼花等植物花卉是该校的吉祥物,二小校内遍种这些植物,绿意盎然。
实验二小石榴数学班、连翘作文班、葫芦枣英语班、天目琼花科技班等兴趣班以该校的吉祥物命名,可见这些兴趣班在该校的地位。
所谓的兴趣班,其实就是老百姓俗称的“火箭班”、“强化班”、“竞赛班”。
教育署并不提倡中小学搞这些火箭班、超级班之类的存在。
不提倡,也不反对。
试问,如果没有接受过火箭班、超级班的培训,诸如黄月曦这种学生,老老实实按部就班读完小学六年,她又怎可能获得小学生数学竞赛全球前5%的排名?
所以诸如石榴数学班这种存在,大家都懂的。
“我们家诺菲去石榴数学班,我没意见啊。我想的问是,杨秀琴杨老师知道这个事情吗?”
“杨老师知道的,她的意思是,只要诺菲家长同意,她就OK。”
“行吧,但我还是要亲自问问诺菲的意思,她想去,那便去。她不想去,那咱也不能强迫她,袁老师您说是吗?”
“是的是的,那我等沈院士您的消息。”
“辛苦你了袁老师。”
“不辛苦不辛苦,其实我们能教给诺菲的东西,沈院士您也能教,而且教的更好。”
“不一样的,我擅长的是高等教育,而初等教育是另一个领域。你们这些长期战斗在一线的初等教育工作者,才是真正的专家。”
第665章 大事不妙!
沈院士别墅。
沈奇的视线一直聚焦在沈诺菲身上。
漂亮可爱,机智勇敢,聪明伶俐,纯洁天真。
这个小丫头真是了不得。
读小学第一天,就被数学老师相中,邀她进入石榴数学班。
“所以诺菲,你愿意进入石榴数学班吗?”沈奇是靠奥数竞赛起家的,他对数学的感情极其深厚,数学对他而言不仅仅只是一门学科而已。
沈奇绝对不会反对女儿加入石榴数学班,他特别希望诺菲在数学方面取得优异的成绩。
面对老父亲灼热的眼神,沈诺菲说到:“许思琳也会去石榴数学班吗?”
“许思琳?”
“嗯呐,她是我的同桌,我最好的朋友。我俩约好了,一辈子不分开。”
“哦,哦哦哦,是她。”沈奇想起来了,许思琳就是那个爱哭鼻子的小姑娘,她是人民大报社许总编的闺女。
沈诺菲能拥有一个闺蜜,她能结交到好朋友,沈奇是非常乐意看到的。
但是客观分析,许思琳是否进入石榴数学班,并非沈诺菲加入石榴数学班的充分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