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全本校对] (术小城)


  “R型贫血不是遗传性的,但这个病更复杂,比地贫复杂多了。目前市面上最好的药物是GLK的这款胶囊,然而你我都知道,这药卖的死贵,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能说吃了GLK的药,患者的生存质量会稍微提高一点点。不吃这款药,患者会更痛苦。我们也想做基因活化治疗,但没有这方面的新药啊。没有新药,再牛的临床医生也拿不出更好的治疗方案。沈主任,你们中心的LPJK1项目,我大致上有所了解,听说LPJK1是一款基因活化治疗药物?”
  “是的。”沈奇点点头道。
  屈教授问到:“还没进入动物实验吧?”
  “快了。”
  “希望你们能成功,救人一命,功德无量。对了,你太太身体最近怎样?”
  “老样子。”沈奇拍了拍屈教授的文件,说到:“这些R型贫血病患的诊疗观察记录,我能复印一份带回去研究吗?”
  “当然。”
  “谢谢,那我先告辞了。”
  沈奇走访医院之目的已达成,他回到中心,召集化学实验室的全体成员开了个会。
  沈奇跟屈教授说,做药物合成的是工程师,做基础理论研究的才是大师。
  是这么个理儿,研究医学基础理论的学者,若是出了成果,那基本上是奔着诺贝尔医学奖去的。做药物合成的也有机会获得诺奖,但逼格肯定没有做基础理论的那么高。
  相比于其他领域,制药是对技术要求最高的。国际知名药企里不乏诺奖得主,他们从学术界下海到工业应用界,所做的事情没有太大区别,同样是医学学术研究,医学理论转应用研究。
  而其他很多领域,学术界和工业应用界基本上分割了,研究数学的人离开学术界下海去做投行,研究材料微观结构的人去做新能源汽车了,研究计算机的人做啥的都有。
  学术界的瞧不起工业应用界的唯利是图,认为他们被糖衣炮弹腐化了。
  工业应用界的看不惯学术界的清高固执,这年头什么最好?当然是钱嘛。
  沈奇他们中心也存在这种矛盾,这种矛盾难以彻底化解,只能尽量调节。
  沈奇科研中心化学药物实验室的这种矛盾是最浅的,在药物研发领域,学术研究和工程应用紧密相连,分割的并不明显。
  “LPJK1进入了关键阶段,大家再辛苦一段时间,多做几个样品出来。”沈奇开完会之后进入化学实验室,与研究员们一同进行试验。
  “LPJK1第0202次实验,以氮杂三唑、1,3-二噻烷为起始物进行S重排反应……”贺琳当仁不让的成为了主操作员。
  S重排反应是沈奇发明的,国际化学界尚未正式命名这个新型的重排反应,贺琳这群研究员暂且称其为S重排反应。
  “加热到200摄氏度,热环化……中间体形成,加入丙二酸,再次S重排……”助手曹凡很溜的协助贺琳老师,他毕竟是燕大的博士研究生,理解能力很强,他在短时间内已做到了熟练操作新型的S重排反应。
  甭管是牛顿还是莱布尼茨发明了微积分,他俩对微积分的定义是一致的,微积分在当时那个年代是一种新型的数学工具,用以解决其他的数学或物理问题。
  沈奇发明的S重排反应也是一种工具,当然了,S重排反应的学术意义无法和微积分相提并论,毕竟已存在的有机合成人名反应太多了。
  “最终产物应该是个八元杂环,希望产率能高一点……光催化,去侧链……”曹凡做实验做的是得心应手,引得沈奇点头称赞。
  LPJK1项目做到这个阶段,已不单单是一款罕见贫血药物合成的项目。
  这个项目之目的是研发一款产率高、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的R型贫血药物,在研发过程中,融入了新型的重排反应、大环化合物的稳定合成等新东西。
  新型重排反应、大环化合物这些内容是很学术化的,药物合成则属于工程应用。
  事实证明,在顶尖的化学药物实验室里,学术研究和工程应用结合的非常紧密。
  合成一款新药,既需要底蕴深厚的学术理论研究者,又不可缺少熟练的工程应用操作员。
  LPJK1的实验仍在紧张有序的推进中,沈奇坐镇实验室,他觉得快要出成果了。


第627章 活性化合物
  经过一天一夜的鏖战,实验室内响起欢呼声:“做出来了!”
  新的化合物诞生了,接下来就是各种测试。
  化学结构测试数据显示,这是一个八元杂环化合物。
  “沈主任,给这个八元杂环化合物命个名吧。”逐渐成长起来的曹凡兴奋而期待的说到。
  给新化合物命名是个基本操作,这间实验室里的任何一人,都能熟练使用三种以上的国际通用命名规则。
  之前一段时间,贺琳、曹凡这群人做的是七元杂环化合物。
  他们用化合物a、b、c……z来备注这些七元杂环化合物,如果英文字母用完了,就继续使用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的组合。
  在这个项目里,八元以下的化合物不配拥有正式的化学名,因为它们都是过程产物。
  当然了,这些过程产物也是有意义的,没有过程,何来结果?
  新出来的这个八元杂环化合物就不一样了,它是要做活性测试的。如果活性测试通过,接下来就是合成出成药。
  成药出来了,通过了几期临床,那么这个项目就成功了。
  LPJK1项目若是成功了,不仅仅是药物合成的胜利,更是基础理论研究的胜利。
  学术研究结合工程应用的全面胜利,带来的胜果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这么有意义的时刻,第一个八元杂环化合物的命名,群众们一致建议由沈奇来操作。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沈奇双手合十表示感谢,他感谢大家付出的努力。
  国际上有好几种杂环化合物命名原则,沈奇决定采用汉栖-魏德曼杂环系统命名法。
  在这个命名系统中,一般采用含最大非累积双键数的不饱和环环名为后缀,三至十元环对应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超过十元的就是十一、十二……
  基于汉栖-魏德曼杂环系统命名法,沈奇很快给出了命名:“1,3,4-三氮杂辛环,辛苦大家了,做活性测试吧。”
  化学狗的日常是一个实验接一个实验,一个测试接一个测试。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那就做到天荒地老吧。
  活性测试就是选用特定细胞加工为测试细胞株,然后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特定的活性测试。
  活性测试结果OK,那么这个活性化合物就可以进入动物实验阶段。
  如果不OK,那么前面说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等同于吹水。
  化合物1,3,4-三氮杂辛环的活性测试进行中。
  实验员们打起精神做测试。
  “OK了!活性测试OK!”
  好消息啊,LPJK1项目终于有一个活性化合物了。
  但一个活性化合物是远远不够的,万一没通过动物实验咋整?
  所以要多储备几个活性化合物。
  对于一个药物项目,外面的小型药企通常准备两三个活性化合物,大型药企一般储备20个以上,像GLK这种制药巨头,常常准备六七十个活性化合物。
  通过了动物实验的活性化合物,在市场上具备价值。若是通过了临床一期,其价值将继续提升。
  小药企大多不做新药,他们在得到活性化合物、通过动物实验或临床一期之后,便将其卖给大型药企。
  临床二期、三期太烧钱了,小药企根本玩不起。
  LPJK1的专利开发权已经卖给了欧倍奇药业,欧倍奇药业的模式是工厂配合实验室。
  沈奇的实验室给欧倍奇药业什么东东,欧倍奇药业就做什么东东。
  “继续做活性化合物咯,做1,3,4-三氮杂辛环的衍生物。”沈奇带领大家继续努力,广积粮,多做活性化合物。
  周一。
  沈奇科研中心化学实验室再传捷报:“成功了成功了,1,3,4-三氮杂辛环的衍生物1合成出来了!”
  “OK了OK了!1,3,4-三氮杂辛环的衍生物1的活性测试结果很OK!”
  周二。
  沈奇科研中心化学实验室群情振奋:“搞定了搞定了,1,3,4-三氮杂辛环的衍生物2合成出来了!”
  “没问题没问题!1,3,4-三氮杂辛环的衍生物2的活性测试结果没问题!”
  周三。
  “靠,失败,很失败!”
  周四。
  “厉害了厉害了!第三个衍生物活性测试很优秀!”
  周五与周四一样,略去不表。
  周六加班,结果与周三类似,失败。
  周日继续加班,结果与周五一样厉害,略去不表。
  算上1,3,4-三氮杂辛环,一周的时间,沈奇科研中心化学实验室做出了6个通过了活性测试的活性化合物。
  也就是说沈奇这群人,平均一天做一个活性化合物。
  这个效率太特么恐怖了。
  恐怖还在继续。
  在一个获奖无数、领袖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的带领下,沈奇科研中心化学实验室在一个月内做出了22个活性化合物。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