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小艺摇了摇头,苦笑道:“谈恋爱的时候什么都好,真要结婚了,男女双方以及双方家长谈一些和结婚相关的具体事情细节,矛盾就显露出来了。之前我真没和他谈过太具体的东西,最近几天谈了谈,效果很不理想。总而言之,我不想结婚了,结婚真的好恐怖啊!”
第577章 我的父亲
最终崔小艺还是留在了中心。
这和“一二三”预测的有所差异。
或许正是因为“一二三”的推演,使崔小艺改变了计划。
同一天,西城威华幼儿园,中班。
小朋友们排排坐,每人手里都有一件绘画作品。
父亲节即将来临,老师要求小朋友们画一张或若干张画,主题是“我的爸爸”。
小朋友们都已完成绘画作业,他们将根据绘画内容,口头讲述爸爸的故事。
绘画作业画的好、故事讲的棒的小朋友,会得到老师奖励的一朵小红花,并在父亲节活动中登台表演。
四五岁的小朋友在幼儿园老师的指导下已具备一定绘画基础,有的小朋友还在外面的机构报名了绘画班,专门培养绘画特长。
胡明月小朋友站了起来,她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并富于感情的讲起了故事:“我的爸爸是局长,他带我去了泰山,教会了我一首诗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很爱我的爸爸,我的爸爸最伟大。”
胡明月小朋友的绘画作品谈不上什么艺术性,纸上画一抽象的大人和一小孩,右下角是一座抽象的山峰。
但胡明月小朋友讲的故事很不错,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位工作忙碌的局长父亲和女儿共同登顶泰山,立意高远,感情真挚。
中班的于老师向胡明月投去赞许目光,并奖励胡明月一朵小红花。
胡明月兴高采烈笑面如花,对她来说小红花什么的最棒了。
接下来其他小朋友陆续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讲述自己父亲的故事。
“我的爸爸是工程师……”
“我的爸爸是作家……”
“我的爸爸是警察……”
小朋友们的父亲来自各行各业,在小朋友的故事中,自家的父亲皆具备光辉伟岸的高大形象,父亲们拯救世界的同时亦有温情体贴的一面。
这时轮到沈诺菲了,她的画作带有强烈的印象派风格,构图由圆、三角、方块等几何图形构成,难以分辩哪个是人物,哪个是景物。
沈诺菲的陈述风格也和其他小朋友有所不同。
其他小朋友遵循“我的爸爸从事什么职业”、“我的爸爸带我去哪儿”、“我的爸爸教会了我什么知识或道理”、“我的爸爸是地表最强爸爸”的固定陈述模式,条理清晰,逐层递进。
沈诺菲的故事的开头是:“这是射电望远镜。”
哦,纸上的大圆代表射电望远镜……于老师理解了,她面带微笑继续聆听沈诺菲的故事。
沈诺菲指着画纸上的诸多小圆:“它们是星星。”
立即有小朋友表示质疑:“沈诺菲你讲错了,星星不是这样子的!”
在很多小朋友的印象中,星星应该是五角形的呀,怎么可能是圆形?
沈诺菲淡淡一笑,内心中毫无波动。
小班时期的沈诺菲比较冲动,谁怼她的话,她一定会加倍怼回去。
升入中班后,沈诺菲稳重了不少。
所谓道不同不相与谋,沈诺菲不会跟这些无知的小朋友计较太多,除了坚持真理,诺菲别无选择。
于老师及时的站出来阻止争端:“安静,大家安静!别人发言的时候不插嘴,才是讲文明懂礼貌的小朋友。”
于老师学幼师的,她当然知道现实中的天体是什么样子的,但她难以用专业的天体物理学知识跟班上的小朋友解释清楚。这不在于老师的教学范围之内。
于老师能做的是:“请沈诺菲继续讲述爸爸的故事。”
沈诺菲接着说到:“星星有电波,可以被听到。这个望远镜不是眼睛哦,是耳朵。”
于老师录下沈诺菲的一举一动,说出去人家可能不信,咱们西城威华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她正在尝试解释射电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这时,沈诺菲以略带惆怅的语气说到:“爸爸说,伟大的人去世后,就会变成天上的星星守护着我们。”
于老师为之动容,科普风转童话风啦?
沈诺菲以一个感叹句收尾:“我希望我的爸爸,永远不要变成星星!”
其他小朋友一脸懵逼,于老师的眼眶竟有一些湿润,她想起了已过世的父亲。
沈诺菲的故事里从头到尾没提过她爸爸是干嘛的,甚至没说过和父爱相关的字眼。
然而于老师被感动到了,她给沈诺菲发了三朵小红花。
……
燕大,正在出卷子的沈奇忽然感到胸中涌动一股暖流,暖暖的,很贴心。
沈奇盯着桌面上的全家福,这张照片是诺菲两周岁生日时照的。
转眼间诺菲就要满3周岁了,沈家的全家福得更新了。
基于莫名生出的温馨情绪,沈奇决定出一道温馨的物理学考题。
沈奇这学期带了本科生的物理课,本科生的期末考试即将来临,出题是沈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众所周知,薛定谔提出了一个假想,把一只猫关在盒子里,陪伴猫的是放射性元素和氰化物。根据量子力学原理,猫处于既生又死的叠加状态。”
“我们同样知道,薛定谔的量子猫是物理学假想,薛定谔本人并未做过真实的实验。”
“在21世纪的今天,有一位物理学家将薛定谔的量子猫假想付诸于实际行动,他亲手做了这个实验,把一只猫关在设有放射性元素+氰化物的盒子里。”
“某天,意外发生了,因为一次轻微地震,量子猫盒掉落地面,猫盒碎裂。”
“请描述猫盒碎裂后猫的状态,并给予合理的物理学解释。”
这就是沈奇出的物理题,面向的是物理专业大二的学生。
过了几天,父亲节之前的星期五。
沈奇夫妻俩向单位请了半天假,他们来到西城威华幼儿园,参加父亲节活动。
幼儿园选出了最优秀的几位小朋友上台表演,沈诺菲是其中之一。
沈诺菲展示了她的画作,讲述了她爸爸的故事。
虽然在家里有过排练,沈奇早已知道诺菲的表演细节,但身处现场的沈奇还是感受到了浓浓的幸福感。
第578章 0.5分扣在哪里了?
六月,燕大的本科生们正在进行各学科的期末考试。
“23世纪,人类全部移居外星,3329年,你作为一名历史学家被派遣回地球考察,发现地球上的机器人社会还在运作,请问机器人撰写的历史书籍上的内容是什么?”——这是历史学院的考题。
“如果存在僵尸,那么形成僵尸的生物学原理是什么?”——这是生科院的考题。
“因为人口快速膨胀、环境持续恶化、粮食供应紧张,人类科学家采取基因工程技术将全人类的体型缩小为蚂蚁般大小,请描述人类进入‘微缩时代’后的社会结构特征。”——这是社会科学系的考题。
和这些学院的试题相比,沈奇出的物理题算是比较常规了。
“猫盒碎了,猫是什么状态?emmm,这题是哪位教授出的?”
物院学生们见惯了枯燥繁琐的物理公式,面对薛定谔量子猫的这道题,他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答案五花八门,学生们基于物理学基本原则充分发挥想象力。
物院考卷的阅卷工作由助教担任,前面的75分都有标准答案,薛定谔量子猫这题占比25分,没有固定答案。
沈奇交待助教:“薛定谔量子猫这道题,只要学生们的解释合理,能够自圆其说,就可以拿到至少15分。”
阅卷标准很宽松了,学生们若能拿到前面的全部75分,加上“开放式结局”的最后一题的分数,那也有90分了。
《量子物理》是物院的核心必修课程,在这门课程上取得较高的分数,对学生们的GPA提升有一定增益效果。
助教小陶阅卷不敢马虎,她也是从本科生一步步读上来的,深知学弟学妹的不易。
“盒子没有打开,小猫咪既生又死,生与死的状态同时存在。盒子打开,小猫咪在一定概率内是活的,而在一定概率内又是死的……哎,这只可怜的小猫咪好惨哦。还好这只是一个假想,一道物理试题而已。”
因为住学校宿舍受条件限制,小陶难以养猫,但她非常喜欢猫,常会给校园内的流浪猫喂食。
这里有个疑惑,在薛定谔大大的物理学假想中,为啥非得用猫做实验呢?小陶望天沉思,哦,扯远了,回归正题,阅卷。
身为一名物理学博士研究生,小陶不得不佩服本科生学弟学妹们的奇思妙想。
关于薛定谔的量子猫问题,有些本科生学弟学妹们的答案已超越物理学范畴。
“猫盒碎裂后,猫进入了另一个时空,以‘精灵’的形态存在。”——这是一位本科生的答案。
“根据量子力学原理以及广义相对论,这只猫回到了过去的某个时间节点,它与大多数人类和平相处,只是对物理学家耿耿于怀。”——这是另一位本科生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