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说过这话。”
“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能给个预测的时间范围吗?”
“既然是小嗜好,就不要限定完成期限了。我提供了素数分布的一些理论支撑,我期待全世界所有的哥德巴赫猜想爱好者,向这个著名猜想发起进攻。而我也会利用业余时间,发散式的研究哥德巴赫猜想。谢谢,谢谢你的采访。”沈奇结束了和记者的谈话。
次日,沈奇、欧叶、玛丽、乔纳斯、穆勒、法尔廷斯、龚长伟等人前往机场,准备返回美国。
沈奇获得了菲尔兹奖,团队成员的名字亦出现在全世界数学家面前。
“看来大家都有收获,奇,你回去之后就是教授了。”穆勒对沈奇说到,“不用经历副教授,22岁的正教授,奇,你将成为普林斯顿历史上最年轻的教授,比当年的陶更年轻。”
普大数学系的代表人物陶哲轩年仅24岁就当了正教授,不过不是普林斯顿的教授,陶哲轩24岁时被UCLA聘为正教授。
系统设定的数学14级参考模板就是陶哲轩。
沈奇根据1-13级的升级体验,认为14级的陶哲轩代表着陶哲轩巅峰状态的水平。
22岁时的陶哲轩应该没有14级,尚处在升级过程中。
22岁的沈奇超越了同期的陶哲轩,成绩和数据说明了一切。
穆勒又道:“玛丽,乔纳斯,你们也会得到嘉奖。”
“这得感谢奇,我和乔纳斯单独负责的那部分内容,无法形成一个体系,甚至都写不出一篇完整的论文。”玛丽客观的作自我总结,她以前跟沈奇吵架时管沈奇叫“中国小子”,后来改称“沈”,现在随大流,玛丽亲切的称呼沈奇为“奇”。
“当然,欧,你的那部分工作,干的也很棒。”玛丽望向欧叶,说到:“我们是一个团队,这次的课题顺利完成,期待下一次的合作。”
大功告成,获得全世界的认可,普大+哥大的常春藤联合团队气氛融洽。
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每个人对于其他人的学术特点有了深刻的了解。
你可以不喜欢某个人,但你无法否定这人的学术水平,数学从来都是用成绩说话。
欧叶紧紧依偎在沈奇身边,挽着沈奇的胳膊,对玛丽说到:“合作愉快。”
沈奇抚着欧叶的长发,小叶子长大了,成熟了,格局宽广了,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女人应该互相帮助。
说着聊着,沈奇看到远处一白人男子朝他们这个方位移步而来。
这位长发白人男子是皮特·舒尔茨。
没拿到菲奖的舒尔茨看上去心情不佳,他走到玛丽面前,说到:“玛丽,好久不见。”
玛丽冷冷道:“不见更好。”
“什么时候回波恩?”舒尔茨展开双臂想要抱玛丽。
玛丽后退几步不让他抱:“我的安排,不需要你操心。”
舒尔茨扑了个空,他严肃认真的说:“玛丽,你是我的妻子。”
玛丽同样认真:“我已经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皮特·舒尔茨先生,你可以不签字,根据德国法律,我们分居三年以上就自动离婚。还有六个月满三年。”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舒尔茨仰天长啸,痛苦而憋屈。
“皮特,没人做错什么。”穆勒站了出来挡在玛丽身前,他直面舒尔茨说到:“每个人都有选择人生的权利,你应该学会尊重。”
“穆勒教授,@*@……AoU!”舒尔茨跟穆勒挺熟的,他说到后面说起了德语,神情激动。
穆勒不高兴了:“@@!……aoüAB!”
另一位德国大神法尔廷斯拍案而起,他怒斥舒尔茨:“@!@……ABAo!”
舒尔茨貌似被戳中了痛处,他大喊到:“@@!……borzo!”
就连局外人乔纳斯都看不下去了,他这个瑞典人懂德语。
乔纳斯切换德语模式,以一种谴责的口吻责备舒尔茨:“@!……BBto!”
“@*@!……ou!oü!”玛丽气死了,她脱去外套往椅子上一砸,撸袖子就要上去跟舒尔茨讲道理。
“玛丽,冷静!”沈奇跳了起来,他拽住玛丽的胳膊往后拖,要搞事情回美国再搞,这里是巴西的机场,咱们人生地不熟,千万别乱来啊!
“@-@……uab!”舒尔茨怒望沈奇,他切换英语说到:“你放开我的太太,德国人之间的事情,不需要你参与!”
第307章 名人堂
在巴西机场等待飞往美国的沈奇团队七人组,与即将飞往德国的舒尔茨偶遇。
一个德国男人与一个德国女人争执,两人是法律上的夫妻。
另外两个德国老头站出来劝架,劝着劝着,两位德国老教授与德国青年大吵起来。
作为旁观者的瑞典大龄青年看不下去了,他训斥德国青年是个混蛋。
德国女人忍无可忍,她欲动用武力解决争端。
中国男青年是德国女人学术上的领导,他不想把事情搞大,拉扯住了怒气冲冲的德国女人。
德国人、瑞典人、中国人拉拉扯扯,德语、英语混杂着嘶喊,现场局面陷入混乱,这是场复杂的国际纠纷。
最终巴西机场的保安出面干涉,混乱局势得以平息。
舒尔茨单枪匹马,对方有七人,而且这七人无比团结,一致对外。
好汉不吃眼前亏,舒尔茨选择退让。
离去之前,舒尔茨信誓旦旦的说:“玛丽,我不会在离婚协议上签字,我不能失去你,我不会跟你离婚的,绝不。”
“你说了不算,法官说了才算。”玛丽恢复了理智,淡淡说到。
“法官?我们两人之间的事情,居然还需要法官裁决?哈哈。”舒尔茨干笑两声,走了,走着走着回头看了沈奇一眼,敌意甚重。
沈奇摊手耸肩,目送舒尔茨离去。
这出小插曲结束后,沈奇他们回到美国。
舒尔茨也好,玛丽也罢,以及穆勒、乔纳斯,他们都是有故事的人。
清官难断家务事,沈奇作为学术带头人,他只能提出客观建议,对团队成员、学术伙伴表示必要的关心,不可太多干涉别人的家事。
也没时间干涉别人的家事,沈奇回到普林斯顿之后,被破格提拔为普大数学系教授,年薪21万美元,这份薪资待遇在美国也算是富裕阶层了。
普林斯顿为沈奇举办了隆重的表彰会,他的头像被挂在数学大楼陈列厅的橱窗中。
沈奇左边是陶哲轩的头像,再左边是安德鲁·怀尔斯、格雷德·法尔廷斯、爱德华·威腾、皮埃尔·德利涅、威廉·瑟斯顿、查尔斯·费佛曼、约翰·米尔诺、约翰·纳什……最左边两位并列的大佬是冯·诺依曼、库尔特·哥德尔。
爱因斯坦没有在普林斯顿数学系工作过,他的头像、铜像陈列在普大物理系以及高等研究所。
沈奇站立在橱窗前,默默无语。
费佛曼主任站在沈奇身边,他很有感触的说到:“不管是活着的,还是离去的,我们无怨无悔,我们做了该做的事情。”
“查尔斯,接下来我们该做什么?”沈奇盯着橱窗中的自己,刚开始有些不习惯,看多几眼便也习惯了。
“我在四十年前拿到菲尔兹奖,我快要退休了,奇,接下来该做什么,你得问你自己的内心。我的任务是带你来到数学系名人堂,仅此而已。”费佛曼笑道,显的轻松。在他当系主任的时期,普林斯顿数学系终于又出了位菲奖得主。
沈奇说到:“我想完成我的《数论史》,黎曼zeta函数素数分布理论体系,将首次以完整版+原创作者注释的形式,出现在我的《数论史》中,页数不算多,100页都不到。整部《数论史》的页数在400页左右。”
费佛曼:“那就去做,服从你的内心。”
沈奇又说:“虽然我刚被聘请为数学系的教授,但我还想继续学习,嗯,学习纯粹的物理学。你知道的查尔斯,我最初选择的主攻领域是数学物理。”
费佛曼:“那就去做,服从你的内心。”
沈奇:“实际上我在中国读书期间,已经获得了物理学学士学位,那么普林斯顿物理系的硕士及博士学位,不知该如何获取?”
“以你现在的身份,和普林斯顿物理系的研究生一起上课、写论文、完成学分,已不是太妥当。”费佛曼面露难色。
“对了。”费佛曼主任心生一计,他建议到:“爱德华又回到了高等研究所,你去找他吧,做他的物理博士研究生,研修高等研究所的物理博士学位。我会跟爱德华以及所长打个招呼,奇,你自己私下也联系下爱德华。”
“OK,希望爱德华能收我为徒。”沈奇觉得费佛曼主任的这个提议非常合适。
爱德华指的是爱德华·威腾,他最近十几年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普大数学系、普大物理系之间来回调动。
威腾的上岗原则是看心情,两个月之前他重回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物理部,潜心研究他的超弦理论。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招收极其少量的博士研究生,沈奇在数学领域已经学到顶了,他在物理领域只有个燕大物理学士学位。
如何成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物理部的博士研究生,是否需要先拿到普林斯顿或者其他大学的物理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