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欧发起脾气来根本不讲道理,没办法跟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解释多了,老欧可能会动手。
欧叶被老欧带走后,沈奇恢复了体育锻炼,以器械和跑步为主。
器械锻炼是强化抗击打能力,跑步锻炼则是提升运动战和游击战的熟练度。
其实沈奇觉得,欧叶回家调养一段时间也不是什么坏事,毕竟在家有父母照顾,肯定比他照顾的周全。
将SOS课题论文完结是沈奇需要做的事情,这个项目有欧叶的功劳,愿她早日康复,重回燕大。
11月中旬,沈奇的托福成绩出来了,118分。
这是个相当高的分数,只被扣了2分。
包括普林斯顿在内,托福118分,申请美国任何一所大学都足够了。
如果想拿到高额奖学金,GRE成绩当然也需要越高越好。
马不停蹄的,沈奇紧接着参加GRE考试。
GRE分为三个部分。
Verbal 语文,满分170。
Quantitative 数学,满分也是170。
Analytical Writing 写作,满分是6分。
V和Q的成绩在机考当天就能出来,沈奇考完后立即查询,V170,Q也是170。
W分数及总分最终成绩,以两周后ETS官网查询到的数据为准。
沈奇认为他的W成绩不可能烂到哪里去,四五分总是有的,加上V170、Q170的双满分保底,GRE这关算是顺利通过了吧。
托福和GRE都搞定了,沈奇集中精力编写SOS课题论文的总结部分。
打开SOS课题办公室欧叶的电脑,沈奇在欧叶的原始文档基础上修改。
到了11月底,沈奇的GRE最终分数出来了,V170+Q170+W5.5。
托福和GRE分数几乎被沈奇刷到顶了,他目标是坚定的,硕博去基础数学的最高殿堂普林斯顿深造。
沈奇开始着手编写申请文书,燕大数学系学生,曾获IMO总分第一,已拿到数学学士学位,学业成绩优异,GPA3.5以上,有丰富的科研经历,在燕大读书期间,已发表六篇数学论文,含SCI论文一篇、国家核心期刊论文4篇、普通期刊论文一篇……
总而言之,申请文书就是将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现出来,实事求是,不要吹牛逼,尽量罗列真实数据。
数据很重要,而且必须讲诚信,一旦被国外名校发现申请者数据造假,后果将非常严重。
三封以上的推荐信,可以来自申请者的任课教授、论文导师、系主任、学院院长,推荐者在学术界越权威越好。
数院院长是院士,沈奇跟院长不熟,但他跟任课教授、论文导师、数学系主任比较熟。
沈奇首先找到孙二雄:“孙教授,可以帮我写一封推荐信吗?”
“这个没问题。”孙二雄爽快的答应,“SOS课题论文我看过了,你和欧叶辛苦了,我这边正在进行最后的修订,今年之内将论文投出去,这个项目就算是完结了。沈奇,你没那么快走吧?”
沈奇说到:“这都12月份了,圣诞节那段时间美国人不工作,美国1月份的研究生入学季赶不上了,我希望明年秋天能去普林斯顿报到。”
孙二雄:“那就好,我给你写的推荐信,春节后给到你,到时候SOS课题的成果出来了,发表公布了,对你申请普林斯顿数学系硕博连读有帮助,这是你非常重要的一段科研经历。不说别的,怎么着你也能多一篇SCI论文吧。”
“燕大本科期间,我希望能凑齐10篇论文,十全十美,留个纪念。”这是沈奇的念想,目前发了六篇论文,还差四篇凑个整数。
第二个推荐人,沈奇找的是鲁国珍教授:“鲁教授,能帮我写封推荐信吗?”
“当然可以。”鲁教授同样不拒绝,他承诺到:“一周之后,你来找我拿推荐信。”
“谢谢鲁教授!”
“对了沈奇,关于强奇异积分算子的那篇论文,你投去哪里了?咋没消息了呢?你还没找我申请版面费赞助,这意味着被拒了?”鲁教授问到。
《沿齐次曲线的强奇异积分算子的一类有界性解析》这篇论文,是鲁教授曾经的一个研究生课题,由沈奇完稿,于半年前投给了中科院的《数学学报》B辑英文版。半年过去了,仍未发表。
“两个月之前,《数学学报》的编辑告诉我已进入同行评审环节,这两个月我太忙了,没怎么关注那篇论文,我等下就问问编辑是什么情况。”
沈奇回到SOS课题办公室,虽然这个项目快要完结,但沈奇已习惯了在这里工作、写论文、思考。
说什么来什么,《数学学报》的编辑在三分钟前发来邮件,反馈了审稿人的意见。
“当p或q=∞时只需将上述的L^p或L^q范数改为成本性上确界即可。”
“将经典定义推广到0<p,q≤∞的情形,其定义的窗函数g限制在以下的空间φ^α(R^n)中选取……”
“……综上,建议作者小修。”
太好了,第7篇论文搞定!
这篇是英文版的SCI论文。
审稿人的点评很有道理,沈奇也不想再来一次大战三个回合,拖长论文收录的周期。
小修而已,修呗。
沈奇花了两天时间,完成《沿齐次曲线的强奇异积分算子的一类有界性解析》的修订工作,上传到《数学学报》的投稿系统。不出意外的话,他的科研经历中将新增一篇SCI数学论文。
重新找回了刷论文的激情,沈奇翻阅小本本,上面记录了他的数学灵感,他还需要发表两篇论文,以达成本科阶段十全十美的目标。
SOS课题论文是肯定可以发表的,时间问题而已。
沈奇确定的两个新课题分别和丢番图方程、薛定谔算子相关。
前面一个属于数论,后面一个属于数学物理,都是沈奇在跑步锻炼中悟出的灵感。
其中丢番图方程的论文,灵感是沈奇于半年前给出的。
这半年以来,欧叶断断续续的完成了一半的编写工作,LaTeX文档在SOS办公室欧叶的电脑中。
“剩下的一半工作,由我来完成吧。”沈奇操作欧叶的电脑,这篇数论领域的论文由他开头,由他收尾,就如SOS课题项目一样。
第195章 不要这样啊
这段时间,沈奇在生活学习作息上跟普通的单身狗没什么区别,上课,自习,写论文,准备出国留学的资料。
上课上的是物理课,沈奇计划在这学期继续完成几门物理专业课的考试,拿到学分。
SOS课题办公室成为了沈奇一个人的自习室,这个项目即将完成但尚未最终完成,办公室还可以使用。
SOS中的另一个S,孙二雄偶尔过来课题办公室跟沈奇交流一会儿。
O回家养病一月有余,办公室显的空荡,留守的沈奇偶尔盯着墙壁发呆,欧拉、高斯他们并不说话,只是笑。
“恢复的怎么样了?”沈奇跟欧叶发微信,每天晚上9点半到10点,他俩通过手机聊半个小时。
欧叶:“挺好的。”
沈奇:“真的吗?”
欧叶:“还行吧。”
沈奇:“欧叶你变了,学会撒谎了。”
欧叶:“其实……恢复的一般般。”
沈奇:“看来不能请你吃圣诞大餐了。”
“好遗憾,我可能去不了瑞士,这个寒假。”欧叶发出这句文字信息,附一串流泪的表情,黄色的表情图案密密麻麻的码了几十个。
“先把身体养好,瑞士我们随时可以去。”沈奇安慰到。
欧叶:“嗯,你呢,最近怎么样?”
沈奇:“老三样,上课,跑步,写论文。对了,我们的SOS项目就要出成果了,快的话课题论文春节前就能刊登。”
欧叶:“太好了!等一下哈,我妈喊我吃药,等我一分钟。”
很准时,一分钟后,欧叶发信息:“我回来了。”
沈奇:“你好像很少提起你老妈,她从事什么职业?”
欧叶:“在家操持家务,照顾我,偶尔逛街。”
哦,全职太太,沈奇回到:“你的家庭很幸福。”
欧叶:“我爸在撬门,明聊,88。”
老欧撬你闺房的门?打错字了吧?应该是敲门?
沈奇收起手机,从欧叶的文字信息中分析,她妈喊她吃药,她说等我一分钟。她爸敲门,她说明天再聊,88。
初步判断,欧叶的老妈负责熬药,老爸负责查岗,家庭分工明确。
这应该是一个和睦美满的三口之家,父亲赚钱养家,母亲主持家务,女儿在名校读书。
美中不足的就是欧叶的身体健康。
欧叶回家养病的日子,沈奇过的平淡,总觉得缺少了一点什么。
这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沈奇的物理专业课考试发挥,电动力学才考了98分,量子力学更是发挥失常,95分。
上个学期,沈奇参加了7门物理学专业的必修课考试,平均分为99.3分,其中六门课程拿到满分。
这个学期,最先结束的电动力学、量子力学期末考试,一个98分,一个95分,都没有达到平均线。
沈奇心算出了最新的一版平均分,98.7。
这是他进修物理第二学位,目前的成绩。
“跌了,跌了啊。”
看着成绩单,沈奇感到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