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文坛救世主 (卖萌无敌小小宝)


  “我在犹豫要不要给安弥改个称呼,我暂时决定叫你大舅哥了。”杨凌也不是省油的灯,只不过一切都是在开玩笑而已。
  安弥连续发了一大堆砍瓜切菜的表情包,这群禽兽居然偏离了话题!
  “现在这本《少年派》好像在外网评价挺高的啊,评分都比你《达芬奇密码》要高出一截。”
  其实这也并不是张楚的作品提一次登上中学生的试卷。
  之前就有网咯上面的爆料,很多考试的题目都涉及有相关内容,甚至不光是英语阅读题,语文、数学、政治都出相关题目。
  “评分这玩意儿不能完全信,反正《达芬奇密码》的读者评价都还挺不错的。”
  杨凌在起哄完之后就上网搜索了一下安弥发来的这照片,他想要知道究竟是出自哪家媒体之手。
  英语的阅读理解涵盖面很广,通常都是在英国、美国的报刊杂志上面去选择相关主题资料,然后自己再针对里面的细节设计相关问题跟答案。
  “握草,这篇阅读理解的原文竟然是刊登在《时代》杂志美国版内页里面的!怎么就没有想过报道呢,张楚你居然上过了时代杂志!”
  在杨凌心中,《时代》杂志美国版的分量非常重,而在这样要求严谨的杂志里面,竟然有这么大段大段的夸赞,实在超出想象!
  孙瑞琪跟安弥看到了杨凌的话之后纷纷无言以对,只是发了一串“……”表示震惊。
  “淡定淡定,这只不过是日常操作而已,不要惊奇,不要诧异,不要崇拜哥,哥只是个传说。”
  其实依照张楚作品如今在海外的人气,上什么杂志都不算是破格!
  当然,这也是他第一次看到时代杂志里面刊登的书评。
  关于他,关于《少年派》或者《达芬奇密码》的文章很多,欧美主流媒体几乎都有报道过。
  所以翰林文化传媒的人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篇报道,不然的话肯定会动用宣传资源在国内帮张楚吹一吹,指不定就上热搜了!
  哪里知道他的读者们尽管拥有追魂夺命催更大法,不过在其余方面却显得格外佛系。
  这么值得大吹特吹的事情,网上一点风声都没有。
  不知道这试卷的出题人究竟是从哪里找到了这篇关于《少年派》的文章!
  “服了,这可是《时代》杂志,而且不是亚洲版,是美国版啊!!!”杨凌用那么多感叹号来表明自己激动的心情。
  哪天要是张楚登上了这个杂志的封面或者年度风云人物的话,他也不会有任何一点惊讶,因为现在已经是越来越麻木,越来越习惯于张楚身上发生的那些事情!


第810章 大师的回应
  当春节的脚步逐渐远去,当各个上班族都不得不动身前往公司的时候,假期就这样悄然结束。
  但是对于学生党而言,他们的寒假余额还有挺多!
  张楚是要等到元宵节过了之后才开学,但他现在不得不提前去燕京那边。
  四合院的装修需要他过目,尤其是虚拟设计图纸更是要他拍板决定之后才能进行施工。
  另外徐纪导演工作室那边也在抓紧时间,邀请了张楚参加首轮秘密看片会。
  《霸王别姬》去年就已经拍摄完成了。
  现在经过好几个月的精心剪辑、配乐、调色,徐纪打算邀请业内人士来看看粗剪版到底如何!
  的特殊题材让它稍微有些敏感,讲诉国粹京剧,同样也在讲诉从民国末以来的社会动荡,而视线聚焦点却放在两个男人的爱恨情仇上面。
  以小见大,以个人的微小来折射整个社会的变迁!
  如果能拍好的话,那绝对能称得上是经典。
  张楚将这部从地球上面带到了这里,并且交给徐纪进行导演,所以非常想要知道这故事究竟被改编成了什么样子。
  是以他并没有在江城家里逗留太久,就在大年初九的晚上抵达了燕京。
  年味尚存,整座城市伴随着上班族们的回归重新热闹起来。
  “终于又回来了,不知道家里成了什么样!”
  张楚并没有把抹茶带回来,那小家伙将跟着张博文、楚岚两人在元宵节的时候来燕京。
  因为这俩人竟然一直都不知道他花了一亿多人民币买下四合院的事情,直到某一天周康上门拜年的时候跟张博文聊天说漏嘴了才知道。
  花那么多钱买四合院究竟是什么感觉?
  反正张博文觉得肉疼,但同时也觉得很爽快!
  因为现在的四合院是越来越少,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如果不自己住的话,那买来当投资也挺好的。
  所以他们夫妻俩才准备在元宵节的时候来看看张楚的四合院,看看花了那么大价钱的房子究竟有什么特殊。
  好不容易回来,刘维在机场拍了一点张楚回京的素材之后也兴冲冲的回家去。
  偌大的小区里面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房间亮着灯,远处的灯光依旧辉煌。
  张楚简单将房间收拾了一下,剩下的东西只有明天让家政公司来清理,现在能睡一晚就行!
  上辈子什么罪没受过,这辈子就算赚了很多钱,也不至于说瞬间养成富贵病。
  旅途让他格外劳累,现在别说是码字了,就连玩游戏都不想移动鼠标。
  窝在沙发里,眼睛无神的看着电视机上面《探索与发现》频道的节目,根本不知道在看什么。
  ……
  地球另外一端的美国正迎来了黎明。
  纽约冬天的雪在阳光照耀下开始融化,但街道上的行人一个个都穿得很厚,围巾大衣帽子,御寒装备一个也不少。
  亚当将身上并不存在的雪花抖了抖,大厦里面的空调温度很高,让他差点就开始流汗。
  “威尔逊先生,请跟我来。”
  前台穿着女士西装的混血美女将亚当引到了电梯门口,叮嘱着说道:“贝先生已经在上面等你了。”
  “谢谢。”亚当很有礼貌的露出微笑。
  他对于这个传奇的建筑事务所非常好奇,但目前看起来似乎跟普通的美国公司没有太大的区别。
  作为《今日美国》的记者,亚当这一次来就是为了采访贝津铭先生的两个儿子。
  原本他的目标是采访贝津铭老先生的人,但人家已经一百来岁,目前已经谢绝了任何社会活动,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
  贝氏建筑事务所就是由贝津铭的两个儿子在1992年创立的,目前负责设计了许多大项目。
  贝津铭虽然取得了美国国籍,但实际上却是很传统的人,给三个儿子取名都很中国,分别叫定中、建中、礼中。
  这三个儿子都子承父业,已经去世的长子贝定中是城市规划师,今天要采访的就是贝建中跟贝礼中。
  亚当在心里面认真回顾了一下这两人复杂的全名,“Chien Chung(建中)、Li Chung(礼中),听起来挺有趣的。”
  大概是由于这两人的名字太过于拗口,在熟悉他们的建筑圈内,这两个人的大名反而被提及得不多。
  反倒是小时候父母对他们的昵称成为了广为人知的标签!
  在美国乃至全球建筑设计圈内,你可以不知道Chien Chung是谁,但肯定会知道Didi(弟弟)和Sandi(三弟)是谁。
  把昵称混成了大名,大概中国人听了外国人如何称呼这两位六七十岁老人的名字之后都会忍不住笑起来,完全是占这两位老人的便宜嘛!
  全世界都称呼他们叫弟弟跟三弟。
  既然要采访他们,亚当自然也是准备充分,所以才会专门去查这两个名字背后的故事。
  亚当原本以为这两位建筑设计师都会是那种典型的中国人,可接触之后才发现哪怕他们谦逊、温和、有礼,但说话与思考的方式却是纯正的美国人,那口音比他这个祖辈五代都是美国人的美国人还要正宗!
  “贝津铭先生已经过了一百岁生日,请问他的身体状况如何?”
  《今日美国》本来就是冲着贝津铭而来,就算贝建中跟贝礼中在建筑圈有不小名气,但距离他们老爸还差得很远。
  面对亚当的这个问题,贝建中一点也不惊讶,这显然是个必问的问题。
  “他的身体还好,不过毕竟是百岁老人了,即便还可以走路,但也走不了太多。我们每周都会去看望父亲,他的状态还好。”
  话题放在贝津铭身上之后就很难再转移开来了,从儿子的角度看待父亲,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的父亲。
  亚当结合当下的热点,追问道:“当初贝老先生在设计卢浮宫前那座玻璃金字塔的时候,你们也在设计团队里面吗?”
  “没错,那时候我是设计施工协理合作人。亲眼看着那座金字塔从无到有,看着巴黎人们从厌恶到喜欢。”
  贝建中很幽默的回应着,当初接下这个项目的确是压力很大。
  当那时的总统拍板决定要选择这个设计方案之后,法国各个社会阶层都在进行抵制。
  甚至在施工的时候,还有很多人自发在卢浮宫周边进行游行抗议,拒绝接受这个全新的建筑!
  亚当眼睛微微发亮,果然没有找错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