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救世主 (卖萌无敌小小宝)
- 类型:都市重生
- 作者:卖萌无敌小小宝
- 入库:04.13
往常在千.度搜索上面输入周云深的名字,几乎搜索不到什么新鲜的事情,无非就是以往的作品链接跟书评。
但现在可不一样了,一搜索全是最新发布的新闻消息,热度增加相当明显!
【张楚新作被专家批评缺乏专业性】
【《少年游》作家狠批当下历史创作乱象,放言通俗写作是在扼杀历史作品生命力!】
【作家周云深:没有相关历史知识不应该涉足历史题材创作!】
【年轻人该不该写历史?历史究竟应该是严肃的还是通俗的?】
【历史创作应该尊重史实,历史事实不容抹杀】
【周云深携新作《敦煌》做客央视《讲诉》栏目,揭露目前历史创作中的各种问题,引人深思。】
各种各样的消息纷至沓来,尽管这只是网络媒体,并没有印在报纸上面,但已经足够传播了。
周云深满意极了,认真创作竟然还比不过这种花边新闻,早知道骂人能获取这么大的关注,那自己还辛辛苦苦跑什么宣传!
一道大门徐徐拉开,周云深仿佛看到了一条充满鲜花与掌声的捷径,只要自己舍得放下面子,现在找出几个跟张楚这样有名气的作家并不难,经常把他们拖出来批评抨击一下,保管能赚足眼球。
这时候,编辑纪光河提议着说道:“老周,既然现在热度还不错,我们就开始准备《敦煌》的预售吧,趁热打铁,免得夜长梦多。”
“可以啊,上市的时间敲定了吗?”周云深有些激动的说着,作为一名全职的作家,老书销售每况愈下,只有等新书上市之后才能拿到稿费。
“2月10日全国统一上市,现在还是好好宣传,知道敦煌、去过敦煌的人很多,你这本书有热卖的潜质。”
周云深瞪大了眼睛,“那需要我做什么?我继续在微博上面抨击张楚?还是换一个作家?”
尝到走红甜头的周云深有点中毒过深的感觉,媒体的关注就像毒药一样,让他不愿意放弃。
毕竟只是说点不好听的话而已,如今就已经有媒体来申请采访了,放在往常可没这种待遇。
纪光河抬眼看了看周云深,提醒着说道:“这种事情偶尔一次两次还行,要是做多了就没效果。你毕竟是作家,又不是文学批评家。”
“这样啊。”周云深颇为失望,“或者我可以转型当一个文学批评家,可比我写作舒服多了。”
……
“儿子,这人很有名望吗?他的话不会对你造成太大影响吧?”
楚岚关切的询问着,这可是上了央视科教频道的节目,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其余新闻媒体肯定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张楚摇摇头,“应该不是特别有名才对,最有名的那种我都有印象。现在他的批评其实一点也站不住脚。作品都还没有写出来完呢,哪有这种批评。”
“就算是这样也挺烦的,你写的时候可千万要注意,别有太多太多的漏洞,不要给那些人攻击你的机会。”楚岚不由分说的就将张楚推到书房去,“他们说他们的,你写你的,好好写。写完交给你们导师慢慢看。”
张楚这会儿并没有被影响太多,他知道自己将《万历十五年》写出来就会有不少争议。
在地球上面时,说起最著名的历史作品,十个人里面有七八个都会提及《万历十五年》。
在这部作品之前,人们不知道历史还可以这样写,它似乎只能在象牙塔之内乏人问津;但黄仁宇之后,不仅明史走入了公共阅读的视野,整个历史学都在大众范围内引起一场又一场关注热潮。与此同时,围绕着黄仁宇史学观及治学方法的各种争议也接踵而来!
这本书可以说是风靡时代,畅销不衰的历史著作,几十年时间来不知道卖出去了多少正版、盗版印刷品。
在民间,黄仁宇是大名鼎鼎的历史大师,但在史学界,黄仁宇更像一位“旁门左道”,国内主流的明史专家并不太采纳他的看法,甚至有人专门分析黄仁宇的作品硬伤,批评他的治学态度。
生前身后,黄仁宇可谓是聚集誉谤一身!
这本书能畅销几十年的时间,绝不是一句写法新奇就能打发掉的,许多学校大一学生的推荐书目就是它。
就算是火爆到极点的《明朝那些事儿》在销量上面也比不过《万历十五年》,毕竟时间太久了。
甚至于在2017年大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播出之后,这部1982年出版的作品时隔三十多年,重新登顶了京.东图书历史类销售榜冠军的宝座!
几十年时间来,它就根本没有从各种排行榜统计中跌下去过,默默增加着销量。
在张楚穿越来的时候,《万历十五年》依旧是京.东图书近30日历史类作品的第一位,一件商品的评价数超过了8万人。
而在天.猫生意参谋最新的数据显示,万历十五年书籍每天的爆款订单数在1000以上,成为图书类行业排名的前三甲,仅次于一本高考复习参考资料以及另外一本英语四级真题资料!
对于自己还没写完的这本书,张楚的确信心十足,他很想知道周云深看到《万历十五年》之后究竟是什么样的表情。
第315章 颠覆性写作
最贵的学区房就是自家的书房。
张楚这些天来就像只辛勤的小蜜蜂一般,刚刚如果没有被自己老妈从书房里面叫出去的话,他可能已经把海瑞这部分都写完了!
之前虽然在燕京带着爸妈旅游,不过一有休息时间就看书写书,如今看起来进度相当不错。
只差最后一部分写戚继光的内容就写完,毕竟《万历十五年》的字数并不多。
它在如今的历史界也能算得上是划时代的作品,现在的历史读物都是四平八稳的,比较教条化。
现在张楚要用这种新鲜的讲诉历史的方法去冲击历史学,让《万历十五年》成为冲击历史学坚硬板块的第一冲击力,它会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告诉人们历史也可以这么写!
挑战权威肯定会有不少争议性,现在周云深的批评只能算是小意思,等这本书正式上市之后,招来的争议绝对是排山倒海的。
这种程度的质疑简直就像是在给张楚喂一道开胃菜,拿来练练手。
毕竟国内史学界一直以来都有相对保守的一面,很难接受新鲜东西,看到这本书的时候绝对会认为他的这种历史叙事方式不合规范。
其实现在张楚也并不是没有接到这样的反馈,自己的老师也曾经建议过他,不要采用这种方式写作。
但失去了文学性写作的《万历十五年》还是它自己吗?
这就像是在要求一本玄幻作品不要修炼,要求一本奇幻作品变得现实,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如今市场上面的通俗类历史图书种类并不多,而且都还只是处于最初级的阶段。
就像现在翰林轩书店里面历史类作品占据的书架很少,毕竟没多少人能去拿起来阅读然后买回家。
它们大多是从历史名人的人生经历,从重大历史成败中直接归纳总结经验教训,然后紧密联系读者们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组稿和宣传。
比如那书架上面很多历史作品都是冠以谋略、智慧、历史法则等等的名字,简单打开了图书市场
在张楚看来,历史图书的意义就在于通俗!
通俗并不等于是胡编乱造,绝大部分通俗历史图书的史料来源跟遴选过程非常严谨。
现在通俗历史图书仅仅是处于萌芽的状态,别说是重新解读历史、谈历史悟人生,就连很多谈论历史观点、人生历程、为人处世内容的图书也非常少见。
这种情况下,张楚不会直接拿出当年明月或者赫连勃勃大王、曹三公子这样同属历史作品,先用一本《万历十五年》奠定基调再说!
相比起《明朝那些事儿》的写作风格,《万历十五年》就要温顺一些,要是没有这个前期铺垫的话,估计史学界的老学究们要看得吐血。
张楚的想法很简单,自己这具身体才19岁,不需要那么着急把所有东西都一股脑儿扔出来。
未来还很漫长,现在可以慢慢播下种子,再等一段时间来收获,反正作品摆在那边又没人能抢走!
……
杨轩琮在燕京大学放寒假之后就一直赋闲在家,老伴儿每天出去跳广场舞,自己则是呆在家里看书,偶尔给正在上三年级的小孙子讲点寒假作业上面的问题。
作为一名已经退休的大学教授,杨轩琮的业余生活听起来很是无聊,但他却没有任何怨念,反而乐在其中。
看着一个又一个的学生成才,那就是他最大的乐趣!
这不,庸庸碌碌好几届之后总算是有个靠谱点的学生了,杨轩琮从开学起就一直注意着张楚这个名气很大的学生。
最初他还以为这孩子要长期缺课或者上课不认真听讲,结果倒是发现跟普通学生没什么区别。
这时候杨轩琮又想起了自己收到的那篇文章,“这孩子竟然把历史跟文学联系起来,脑袋也太灵活了些。”
活了大半辈子,杨轩琮在看到《万历十五年》之后才知道了,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看待,这样书写。
相似小说推荐
-
篮球之上帝之鞭 (不爱吃草的羊) 起点VIP2019-05-02完结他是狡猾的狐狸,他是勇猛的雄狮,他是突然窜入篮球世界的精明野蛮人,他是东部旧王朝的新...
-
香江1972 (钱西峰) 起点VIP2019-03-05完结1.2万总推荐1970年代,全球电子产业于萌芽中勃发。1972年,张恒来到香江,踏上追逐电子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