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救世主 (卖萌无敌小小宝)
- 类型:都市重生
- 作者:卖萌无敌小小宝
- 入库:04.13
不管是地铁还是公交或者自驾,要是不被堵个几十分钟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帝都。
东城区是燕京市文物古迹最为集中的区域,既有雍和宫跟国子监,还有太庙跟古观景台,地处燕京二环之内。
原本冷冷清清的中国作家协会办事处内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今天是“中国好文学”正式开始评稿的日子,各方面的权威人士都将陆续到场。
他们将按照征文题材和类别成立专门的评审组,经过组委会的同意后,按照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评选出优秀作品,并且在官网上面公示,接受监督。
评选的方式很简单,每个参赛作品会被这些评委们轮流阅读,然后进行打分处理,每个作品至少会被三个评委打分,分差小于20分的就不用复评。
这是害怕出现某些极端的情况,比如这个评委觉得这首诗或者这部非常好看,给了100分,而另外一个评委却给了50分,觉得很一般。
这就需要找其余评委来进行复评,做到求同存异,但每个评委给出的分数是看不到的,这样可以减少一点争议,同时保留面子。
“哟,老邓,今天是你负责镇场子啊!”
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响了起来,首先进入到大厅里面的赫然便是一个刮着关头的中年男子。
邓一鸣,中国作协办公厅的主任,这次就得让他跟那么多文坛大家一起交流,“陈老师好久不见,这要不是有这次比赛的邀请,恐怕你还舍不得来燕京。”
陈英松,国内赫赫有名的文学大师,曾经凭借《无鼠之家》等作品广受好评,是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的副所长。
就在两人还没来得及寒暄的时候,一个又一个的大师从门口走了进来!
儿童文学的奠基人邵丽女士,被誉为散文集大成者的杨晓帆,还有诗刊的总编马启伟,严肃文学代表人物曹修文等等,每一个都是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过自己印记的大师。
只不过他们年龄普遍比较大,最小的看起来也差不多是三四十岁,如果不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办这次征文活动的话,估计聚集不了这么多类型的人。
他们很多人都是熟人,这聚集在一起叙叙旧聊聊天热闹得紧,毕竟之前天南海北,很难有机会见面。
“各位老师,今天咱们算得上是群贤毕至,这次征文就拜托大家了,尽力寻找、挖掘出有潜力的新生代作家来。”
邓一鸣诚挚的说道,这项征文比赛规模很大,邀请到的协办单位也都赫赫有名,只要那些作品能评上奖,就能被出版出去。
这对文学爱好者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同时也对很多不出名作家有利,如果能在这个征文活动上面拿奖,那作品的曝光度自然会上升,说不定会借机咸鱼翻身!
“邓主任说什么话呢,我们是自愿来帮忙的。要是能找到几个有用之才,那就不枉费大家这番心意。”
“老陈说得对,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我都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看文章了。”
这些德高望重的前辈们被工作人员一一引了过去,按照诗歌、散文、古体词赋以及综合参赛组四个类别进行评审。
其中综合参赛组是规模最为庞大的,包括了杂文、评论、随笔这个以及、剧本、童话两个小分类。
诗歌组只需要四个评委,而组则是需要二十个评委,哪怕诗歌组有几万首诗歌入选,但一部的文字就能抵上许多首诗歌。
陈英松坐在椅子上,他面前有一个大屏的阅读器,作为组的评委,他的任务最重,因为长篇动辄十多二十万字,要给出一个完整的评价来,那必须看完才行。
他可做不出那种只看个半截就给评分的事情来,那是对作者辛苦工作的不负责!
这间会议室内的老伙计挺多的,也有几个中年的小朋友,陈英松将茶杯放好,然后认真阅读起来。
分配在他电脑里面的足足有17本,也就意味着他必须要在3天时间内看完这17本长篇,对一个年过六旬的老年人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陈英松将老花眼镜戴在鼻梁上,自己则是查看起这17本书的书名,先从自己感兴趣的书当中选一本。
《我魂牵梦绕的故乡》、《城北有条河》、《生为女人》、《灵魂涤荡》、《一个九零后的独白》、《我的学生》、《梦靥》等等名字从陈英松眼前划过。
最终他的目光停留在末尾那本名叫《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面,或许是当了爷爷,他还以为这是被儿童读物,想先看了之后回家给孙子讲讲故事,看看少年派的漂流路上究竟发什么什么奇妙的事情。
只不过这一点开,他的脸色就变了!
第160章 看走眼
这部一开篇,竟然像是一个自传形式的作品,通篇以“我”来写作,第一人称的方式在当代作品中已经越来越少见。
陈英松皱了皱眉头,他可不知道一个多伦多大学的宗教学跟动物学双学位学士跟奇幻漂流有什么关系,但作家的素养让他保持镇定继续往下阅读。
毕竟不是每本书都有一个卓越的开篇,很多作品开篇不显山不露水,但随着剧情的展开才会愈发精彩。
【墨西哥院里的医生护士们对我好极了,病人也是。癌症病人或者因车祸受伤的人,一旦听说我的故事,就一瘸一拐的走过来,或者摇着轮椅来看我,他们的家人也来了,尽管他们都不会说英语,而我也不会说西班牙语……】
究竟什么样的故事才能够让整个医院的陌生人都来安慰故事里面的主角呢?
陈英松被勾起了好奇心,他知道接下来的情节,大概就是“我”要讲诉这个故事了,而这种第一人称的写法更能增强故事的真实性,让读者恍惚中认为是真实存在的。
评委室里面每个人都看得津津有味,他们沉浸在各自不同的作品里面,陈英松把第一章看完之后才明白,这竟然讲得是一个印度少年的故事!
“好家伙,这谁写的,胆子可不小!”
中国作家写国外人的故事不少,但能写好的却不多,毕竟文化差异摆在那边,不是根深蒂固的本地人很难写好。
陈英松不得不佩服《少年派》的作者,敢冒这么大的风险来写外邦少年的故事,要么是神作,要么就是劣作。
很多作家笔下的外国人虽然是异国面容,但骨子里却依然是中国人,也用的中国人观点,除了名字跟国人有差别外,其余思考做事都是一模一样。
不过真正厉害的作家写出来的作品还是能看到外国人气息的,比如张楚所在地球上面,除了张爱玲外,老舍先生的作品《二马》是纯英伦背景,郁达夫、施蛰存也有类似的。
当然,叶圣陶、叶俊健、叶永烈几位老先生也都写过以小读者为对象的外国背景图书。
或许大家不知道,小学语文课本里面很多洋人的故事,比如什么爱因斯坦小时候、列宁摔了花瓶、列宁同志理发时排队什么的故事,其实都是中国人写的!
言归正传,既然少年派的故事背景是印度,那陈英松在阅读的时候不免要做出判断来,这部作品究竟有没有印度文化的气息。
可别到时候除了人物跟地点之外,把故事换到其余地方也一样能成立。
伴随着主角的讲诉,真正的故事才拉开帷幕!
派的名字,玛玛吉这个称呼在印度泰米尔语里面的含义,法国巴黎最好的游泳池派西尼就成了“我”的名字。
在张楚的笔下,“我”家的动物园正式出现在陈青松的面前,各种各样的动物跃然纸上。
简单的几笔便能勾勒出这个动物的模样,再结合上脑袋里面的记忆,一个鲜活的动物形象便出现了。
“文笔倒是挺好的,简单实用,而且还很形象。”
生活在动物中见的派是开心而简单的,这段描写很有生气,同时也隐藏了一点点线索。
派有了名字,但是关于他名字的故事并没有结束,在印度人的发音里面,派西尼-莫利托-帕特尔就不一样了,这个梗被张楚标了出来,很多人以为他是P-辛格,也就是小便的俚语相近。
通过这个简单的描述,陈英松看到了一个被同学耻笑的印度少年在科学的指引下利用π这个无限不循环数字成功扳回一局。
家里有动物园,里面不光有各种性情温顺的动物,还有很多暴躁的肉食动物,在哥哥拉维犯了一次错误之后,父亲就把派跟拉维还有吉塔领到动物园里面挨个上课。
老虎、喜马拉雅熊跟懒熊、河马、猩猩、梅花鹿,似乎每一种动物都具备攻击性。
也就是这样详细的讲解,让陈英松觉得有些许累赘。
如果他知道这还是张楚多加修改、删减之后的结果,恐怕得惊讶原著里面究竟有几十万字是在描述这些动物!
哪怕张楚极力避免累赘的情况,他也要为后文做出铺垫,比如动物园里面的老虎会把进入笼子的动物撕成碎片不是因为它饿了,而是因为其余动物入侵了它的地盘。
驯兽师用脑力战胜体力的描述,会让读者在后续内容中有恍然大悟的感觉,派驯服理查德-帕克不就是类似的情况吗?
相似小说推荐
-
篮球之上帝之鞭 (不爱吃草的羊) 起点VIP2019-05-02完结他是狡猾的狐狸,他是勇猛的雄狮,他是突然窜入篮球世界的精明野蛮人,他是东部旧王朝的新...
-
香江1972 (钱西峰) 起点VIP2019-03-05完结1.2万总推荐1970年代,全球电子产业于萌芽中勃发。1972年,张恒来到香江,踏上追逐电子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