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养鸡大亨 (山村养殖户)
- 类型:都市重生
- 作者:山村养殖户
- 入库:04.13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这句话是武侠小说里面经常出现的,然而现实世界里面,没用二三十年功夫,青山不清了,绿水变污水了。
这哪成啊,牟汶河可是鲁中老百姓的母亲河,别人不保护我不管,赵青山自己肯定要保护的。
碎石岭孵化场这边忙活,有崔洪汉一家,赵青山自然放心的很。
然后赵青山就可以腾出精力来忙着进鸡苗,养小鸡。
孵化场工程开工的第四天下午,马进昌放工的时候,笑呵呵得找到赵青山。
“青山,我跟你说件事情,我明天有点事,过不来了。”
再有两天养鸡场这边就要再上一批鸡苗了,这边有点忙,不过既然马进昌都说来不了了,那肯定指望不上了。而赵青山,还是关心得问道:“大爷,家里啥事?”
听到赵青山问自己,平时一丝不苟的马进昌竟然脸红起来,挠着头,有些不好意思得笑着说道:“你玉堂婶子帮我给你找了个大娘,明天请媒人,你大娘也过来一块吃个饭。”
赵青山一听,眼睛一瞪,高兴地差点就跳起来。
前世的时候,这个马进昌可是打了一辈子光棍的啊。
没想到自己重生之后,彻底改变的第二个人,竟然是马进昌。
而且,这些改变都是朝着更积极向上的方向改变的,这让赵青山感到特别开心。
“真的?太好了,那我这个大娘是哪里人?”
“大庙村集市头的宋寡妇。”
赵青山一听,连连摆手摇头说道:“哎哎哎,进昌大爷,以后可不能这样说话了,你说的这个大娘我认识,娘家是清泉岭姓李的,你得称呼人家小李,哎对了,进昌大爷你五十多了吧?”
“五十五。”
“人家女的多大?”
“三十六了。”
记得赵青山重生以前,经常听到女人在议论找对象的时候,十五岁以内的年龄差距都可以接受,可是这十九岁的年龄差距,着实有些大啊。
赵青山点着头:“进昌大爷,我啥也不说了,好好把握,努力一把,争取明年让大娘给你生个大胖小子,这样到你儿子结婚的时候你还不到八十呢。”
马进昌笑呵呵得摇着头说道:“哪有那么大福气,人家愿不愿意跟咱们还不一定呢。”
对于农村里面结婚的一套流程,赵青山是清楚的很的。
到了请媒人这一步,基本上已经说明恋爱双方对于结婚这件事情已经达成了共识,下一步就得开始准备结婚的事情了。
农村里面结婚的双方,一般来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原先双方就彼此认识谈得差不多了,然后呢男方的家长需要找两个媒人到女方家长面前商量下一步结婚的事情;另一种情况就是原先不认识,然后通过中间人介绍认识,谈的差不多了之后再请媒人到女方家里面说说情况。
马进昌五十五岁,思想传统,跟三十六岁的宋寡妇肯定牵扯不上。而宋寡妇听说人品也很端正,自然也不会跟马进昌有什么关联。两个人的情况属于第二种,肯定是有媒人介绍的,然后这会儿都开始请媒人了,这说明两个人已经认识一段时间,也有过接触了,对于结婚两个人也是相互认可的,而赵青山作为马进昌的老板,竟然一点消息也不知道,着实有些不称职了。
“大爷你藏得可真深,好好表现,喝你喜酒的时候我给你包个大红包。”
“你大娘是二婚,不大办。”
而这时候,马进昌抬手看了一眼手表,说道:“行了,我得走了。”
赵青山看到,马进昌带的手表是新的,难不成是自己未来的大娘给他买的?
五十五岁的马进昌,头发有些花白,不过面相还是很嫩相,看起来说不到五十也有人相信。
从赵青山的养鸡场出来,马进昌没有回家,而是来到了刘玉堂家里面。
这门亲事是刘玉堂的老婆给自己说的,而对方女的正是刘玉堂老婆的表妹。
要这门亲事成了,下一步称呼起来可就有些麻烦了。虽然说马进昌年龄比较大,但是称呼刘玉堂呢还得叫姐夫了呢。
村里面,刘玉堂叫了自己四十年大哥,谁能想到有朝一日会翻过来啊。
刘玉堂老婆今天晚上包了水饺,将自己表妹李玲和未来的表妹夫马进昌都叫过来,一块吃饭。
李玲,在从方家庄、大庙、小庙和凤凰岭这四个村子老百姓眼里是很出名的,而大家都知道她叫宋寡妇,却不知道她的大名实际上叫李玲。
李玲的丈夫已经去世七八年了,自打自己丈夫去世之后,她一个人照顾女儿,备尝人间辛酸。这几年里面,她的娘家也给她物色了不少男子,有没结过婚的小伙子,也有二婚的中年男子,然而,她却一个也没有看得上。
后来,刘玉堂在赵家盖房子的时候,看到马进昌行为做事老派板正,便回去跟自己老婆说了。而刘玉堂的老婆也是打着有和无的心思,跟李玲提了一提,没想到两个人一见面之后还很谈得来。
转眼认识了一周多,两个人便商量得差不多了,准备考虑结婚的事情了。
二婚女人相亲,见两次面就能知道对方适不适合自己了。如果说一次婚姻还不能让自己明白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样的对方,那么这样的婚姻存在的意义也太低了。
大庙村距离凤凰岭村只有五六里路远,吃过晚饭,马进昌和李玲两个人,便沿着公路信步而走。走着走着,便到了大庙村村头,马进昌不敢再往前,便看着李玲消失在了夜色里面,而自己则转身匆匆往回走,天色晚了,已经是晚上八点半,太晚回家让老母亲担心可就不好了。
第0095章 雪中送炭
马进昌的母亲郑氏已经有八十岁了,马进昌是她唯一的孩子。
当年马进昌的父亲和爷爷,都是整个鲁中地区有名的大地主,名门望族,除了在老家凤凰岭村这边有地产,在寨子村街上有布店,在泰南市那边也有不少田产。
马进昌的父亲叫马洪慈,他的爷爷叫马连山。马连山当年是泰南市大土匪头子陈三坎的干爹,而马洪慈在民国时候是县长,郑氏并不是马洪慈的第一个妻子,实际上她是马洪慈的第三个妻子,要比马洪慈小十六岁,只比马洪慈的大儿子大三岁。
马洪慈的第一个妻子比自己大三岁,没有生产,二十四岁的时候就死了。然后他的第二任妻子比他小六岁,给他生了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后来在生最小的儿子的时候难产死了。在1949年的时候,马进昌才出生不久,马洪慈往南方跑,结果因为郑氏身体太弱同时马进昌年龄又太小所以没有办法将他们带走,便将郑氏和马进昌留了下来。
后来,郑氏和马洪慈便没有了任何联系。听南下支前的老乡传信回来,说是马洪慈的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没有到达湾湾省,在闽省里面被游击队打死了。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郑氏一直想要把马洪慈的坟茔从南方迁回来,可是时间久远,这件事情的难度非常大。到底马洪慈他们的尸骨有没有入土为安,郑氏心中非常不安。
到2003年的时候,原先在凤凰岭村可以说是只手遮天的马家,现在竟然只剩下马进昌一个男丁,而且竟然连个老婆都没有。
从大庙村步行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快是晚上九点半了,马进昌看到自己老母亲住的里屋的灯还亮着,便锁好了院门,推开了里屋门。
郑氏是个很干净利索的老太太,个子不高,只有一米五不到,虽然八十岁了,但是将家里面收拾得井井有条。她娘家在泰南也是大地主,毕竟能给马洪慈当老婆的,不是大地主的女儿都不行啊。
“儿呀,你把人家送回去了?”
郑氏穿着衣服闭着眼睛躺在床上,听到开门声,睁开眼睛坐了起来。
“娘,送回去了。”
马进昌的家是土改的时候分到的三间草屋,每年都要修葺,要不然就会漏雨。草屋三间,东边两间是正堂屋,正堂屋东边靠墙位置放了一张双人床,那是马进昌睡觉的。另外一间隔成了两个里屋,一间是郑氏的卧室,另一件则当做仓库。
他们家没有多少家具,曾经的架子床、太师椅等等,当年早就被当做打击对象砸碎之后当了柴禾。
“儿呀,好生待人家,待人家的女儿要比自己亲生的还要亲才对。”
“娘,我知道。”
娘俩说了几句闲话,看看时候不早,然后马进昌便照顾自己母亲睡着了,自己也去睡觉去了。
不过,整个一晚上,马进昌都没有睡着。
请了媒人之后,就得开始忙着翻修房子了。
这样三间破旧的草房子,怎么可以娶媳妇呢?
而翻修房子,又得需要一笔钱,马进昌手里没有多少钱。
自打去年开始跟着赵青山干活,整整一年的功夫,他手里攒下了七千多块钱,而盖一栋五间瓦房最少也得需要三万块钱,要是说盖的稍微好一点,就得五万块钱,自己到哪里弄这么多钱呢?
盖房子娶媳妇借钱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可是,自己到哪里去借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