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山村养鸡大亨 (山村养殖户)


  赵青山陪着刘玉堂喝了一场酒,完了之后回到凤凰岭村,没有去养鸡场,而是直接回了家里。
  “妈,碎石岭那边我上午的时候让玉堂叔给方了十间屋,你看待会儿你去一趟小庙,找一找我三姥娘,给看个日子,咱们挖地基。”
  挖地基,鲁中当地老百姓又叫挖地槽。
  “行。”
  赵志江夫妇两个很高兴自己儿子是个能折腾的人,本来他们已经够穷的了,不怕折腾,折腾折腾着,现在他们就富了。
  “去找你三姥娘不能白去。”
  赵青山笑了笑,摸出五百块钱,递给自己母亲张慧芬:“够吗,娘?”
  张慧芬笑着接过自己儿子递过来的钱,哈哈说道:“够了,儿子哎,我儿子就是有本事。”
  赵志江这两天已经从前些天被打的阴影之中走了出来,心情好多了。
  “给三婶子买两盒烟,再给她坛上压五十块钱就行,今天你也别干别的了,先把这件事情给办了,咱儿子从泰山市定的孵化机说来就来,要是来了,到时候没地方放可就麻烦了。”
  “行,那我现在就去。”
  张慧芬不会骑自行车,行动都是十一路车,步行。
  好在小庙村和凤凰岭村挨着,跨国山岭就到了。
  小庙村是张慧芬的娘家村子,回一趟娘家村子,不回娘家可就有些说不过去了。于是,她到里屋换了一身干净衣服,然后还把这些天左邻右舍看望自己丈夫的鸡蛋饼干等的包了一包袱,挎着,上了路。
  到了小庙村的村头,张慧芬又到村头的小卖部里面买了一条大鸡烟。
  当木匠的普遍都有抽烟的习惯,张慧芬的父亲也不例外,不但喜欢抽烟,而且烟瘾还很大。
  到了自己娘家,张慧芬的父亲没在家,去别的村子给别人干活去了。
  在2003年的时候,铝合金的门窗虽然已经开始在农村里面满满流行开来,但是主流的门窗,还都是木头的。所以不管谁家盖房子,总离不开木匠到家里面打门窗口。
  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木匠的工作非常多,包括挖担丈、造马扎、打门窗口、做家具等等,几乎每家每户的许多工作都离不开木匠,一年到头,木匠是很忙碌的。
  到了九十年代,传统木匠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吃香了,机械化流水线生产的家具、担丈和马扎抢占了市场,让木匠的工作减少了很多,非常影响木匠的收入,木匠不再像以前那么吃香了。
  而到了2000年以后,木匠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木制的门窗口越来越少见,相反大家都喜欢用铝合金的门窗口了。
  慢慢的,到后来,传统的,背着工具箱,耳朵上夹着铅笔,拿着墨斗、握着手锯的木匠越来越少,最后直接都转行开始干室内装饰,包门窗口的,刷涂料的,贴地板砖的,可能原先都是木匠。
  张慧芬的父亲和大哥都是木匠,不过,他们年龄都大了,没有了转行去干别的赚钱营生的能力了。
  将东西放下,说明来意之后,张慧芬的母亲便亲自带着自己女儿,去找她本家的一个弟媳去了。
  张慧芬的三婶,赵青山应该叫三老娘,在整个莱钢县里面,也是出了名的神婆子,甚至于连鲁中钢铁厂运输部上百辆大小车辆,每年六月的敬车工作,也都是由张慧芬的三婶来操作的。
  每年的六月份,是鲁中地区老百姓敬天的日子。
  估计老百姓这种敬天的传统,源自于古代皇帝的祭天习俗。
  百姓百姓,实际上最开始这个词是同黎民相对应出现的,连起来就是百姓黎民或者黎民百姓。
  黎民是对黄帝部落的群众的称呼,而百姓则是对东夷部落的群众的称呼,当然了,这两种称呼都源自黄帝部落。黎民是高等一些人的意思,而百姓则是低等一些的人,然而百姓的人数要远远多于黎民。
  时间一久,黎民不再高等,百姓不再低等,都成一伙人,叫黎民百姓了。
  黎民百姓对于生活同样是有追求,有向往的,上层祭天,老百姓呢,敬天。
  敬天,在鲁中地区的六月份,是老百姓心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要一家人都在场,烧纸钱,放鞭炮,磕头。
  这种仪式化的生活其实蛮有意思,是信仰的表达,如果说有人觉得这是落后的,要去抵制他,反对他,甚至于强迫别人不要这样做,那么请那些这样做的人先告诉别人应该怎么样生活之后再去做这件无聊的事情。
  人活得仪式化一些,其实有时候恰恰就是对人生的尊重,传统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是落后的。
  现在人类对于科学的盲目崇拜已经超越了任何一个朝代对于宗教的盲目崇拜,难道说科学就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宗教?难道说,科学就能解释一切人类所见的问题?
  任何你所深信不疑的科学,其实都存在瑕疵,都有被彻底推翻的可能。
  科学和宗教并不冲突,爱因斯坦不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吗?
  爱因斯坦是否信仰上帝?这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作为一个科学家,他似乎本应该是一个无神论者;但恰恰相反,爱因斯坦一生中始终怀有一种对宗教的虔诚,并成为开启他科学之门的重要因素。
  张慧芬来到了自己的三婶家,对于一些重大,而自己却又不知道哪一天去干的事情,交给神婆来确定时间,往往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第0089章 请神和送神
  “大嫂子,慧芬也来了,快屋里坐。”
  张慧芬的三婶听到自家大门口传来狗叫声,忙走出来一看,原来是本家嫂子带着出门的侄女来了,知道肯定是找自己有事情,忙将张慧芬母女两个让到屋里。
  “三婶,今儿要麻烦你了。”
  “都是自家人,谈不上麻烦。”
  “对,你三婶不是外人,有什么话就直接跟你三婶说吧。”
  说话之间,三个人进了屋里。
  “哎呀,这不是大嫂来了,快坐。”屋里,张慧芬的三叔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看到自己出了门子的侄女儿来了,忙站起身来,而知道她们是来找自己老婆说事情的,便随便找了个借口出去了。
  张慧芬的三婶,五十岁出头的年纪,屋里屋外收拾得特别干净,自己身上也同样一尘不染,虽然是短发,但是梳理得非常整齐,没有一根乱的。
  “三婶,我家里面要盖屋,看看想让三婶给看个日子动土。”
  动土,意思是挖地基。
  不管在农村还是城市,盖房子都是大事情,必须得充分的重视。然后呢,翻黄历,查日子,整个过程仪式化一些,是好事情。
  可能有人不相信什么鬼神的事情,但是仍然会去找二指先生或者神婆神汉的看日子,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他们表达重视的一种方法,必须这样才能表达自己的心情。
  有些人啥都不信,随性而为,兴致突然来了,然后就去挖地基,然后兴致下去了呢,就把盖房子的事情撂到一边,这样的人,无论如何也盖不好房子的。
  重要的事情,还是仪式化一些来得好。
  听到自己侄女儿来找自己看日子,张慧芬的三婶笑呵呵得站起身来,说道:“我先洗把手,打注香。”
  我们看古书上面讲述的知道,过去时候,那些风水先生、道士等等,要做法的时候呢,都要沐浴更衣的。
  与鬼神交谈,绝不能脏兮兮的。
  农村里面的神婆神汉,不能像古时候的那些同行那样麻烦,但是洗个手,还是必要的。
  洗手礼毕,张慧芬的三婶头前,后面跟着张慧芬母女两个,然后进了三婶家的东屋。
  五间一排的屋子,按说东屋应该是正堂屋,然而张慧芬的三婶家里,饮食起居接人待客的正堂屋却是西边两间。
  为什么呢?
  道理很简单,东屋被安排成了张慧芬的三婶的神坛,供奉着她精神联系着的鬼神。
  每一个神婆或者神汉,在自己供奉的神坛前,经过一些与众不同的行法仪式之后呢,就会跟自己供奉的鬼神建立精神联系,然后鬼神就以善人之后讲述天机,开导未来。
  进了张慧芬三婶的神坛之后,张慧芬忙将两盒烟和五十块钱毕恭毕敬得放在香案的桌角。
  “都是自家人,不用这么客气。”虽然说张慧芬的三婶嘴上这么说,但是却并没有太过客气推辞。
  然后张慧芬和她母亲退到自己三婶的身后,俯身跪在地上,不敢抬头了。
  再看张慧芬的三婶,口中念念有词,不一会儿就头发披散,面部扭曲,好像变了一个人,掐指数算起来。
  要说农村里面的神婆,有时候做的事情真不好解释,清泉岭村有个神婆,六十多岁,据说请下神来之后,就得喝热水。暖水瓶里面滚烫的热水,她大口大口得喝着,一顿操作下来,就能喝掉十几升的热水。那么热的水,平时的时候大家是绝对不敢喝的。
  从口中念念有词,到身形大变,这个操作,叫做请神。
  请神是神婆神汉自己的操作,完了之后就可以满足信徒的愿望了。
  而送神呢,则得是信徒对神表达了足够的尊敬之后呢,然后神才会离开,这需要信徒和神婆神汉配合。当然了,放在香案桌角的供奉,就是对神的尊敬。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