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养鸡大亨 (山村养殖户)
- 类型:都市重生
- 作者:山村养殖户
- 入库:04.13
养殖基地这边五月底六月初就要完工了,然后再稍微的准备一两个月,南坡白羽鸡养殖基地就可以上鸡了,大约到九月中旬的时候,赵青山的第一批总共二十万只白羽鸡就可以出栏了。
也就是说,自己最好赶在今年的九月中旬,把凤凰岭村的活鸡屠宰加工中心给建成,要不然的话可就耽误事情了。
这样想着,当天晚上,赵青山便打电话把刘玉堂给叫到了自己家里。
晚上七点半,在赵青山的新家别墅里面,刘玉堂坐在沙发上,一边听着赵青山的叙述,一边说道:“青山,你想得确实比较周到,这样的条件,肯定没有人不答应的。”
刚才赵青山把自己打算搬迁全体村民的条件以及方案跟刘玉堂说了一遍,然后刘玉堂点头说道。
不过,听了自己儿子说的话,赵志江却有些担心得说道:“青山,你这个又是给村民们盖房子,又是给补偿的,咱们家,又不是开银行的,哪里有这么多钱啊?”
赵青山知道自己父亲这是心疼钱呢,笑着说道:“钱咱有的是。”
然后他接着又看着刘玉堂问道:“玉堂叔,这事去年咱们就合计过,咱们算过账,咱们村总共二百来人,每人分四十个平米的住宅就挺宽敞了,到时候我再给大家集体汞,免费水电,完了还雇着人打扫卫生,要比现在大家住平房舒服多了。”
刘玉堂接过话茬说道:“按照现在的钢材价格和工价,咱们这里集体盖楼房,一平米的建造价格大约二百六七十块钱,青山你要是盖这么多房子的话,光给村民们盖楼房这一项,大约就是二百二三十万块钱。”
赵青山笑了笑,说道:“翻一倍,咱们预算不是四百多万么,我去年东岭山上赚了四百多万,全花进去。”
刘玉堂听得后背直冒汗,这个老板,太大方了,直接拿着自己的钱不当钱啊。
“盖那么多房子干什么呢?”旁边赵志江问道。
赵青山心说:下一步自己的养鸡产业链将会非常非常大,职工也会很多,这么盖几座楼,根本不够用。
“房子先留着,以后卖给职工住。”
赵志江又问道:“村民都分到房子了,谁还买呢?”
赵青山笑了笑,对自己父亲说道:“会有人买的。”
然后赵青山想了想,看着自己父亲说道:“爸,这样,下一步呢,我盖好了房子,除了分给咱们村村民住的,然后剩下的那些房子呢,我就都给你,让你卖。”
现在,赵青山的父亲赵志江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利用沼气发电赚的钱。而眼看着刘玉堂他们这些老总的收入都快赶上自己了,为了平衡一下自己父亲的情绪,赵青山觉得有必要给自己的父亲搞个新的赚钱项目。
“给我也白搭,多盖那么多房子,白浪费钱,肯定没有人来买的。人家买楼房,都是到城里去买的,哪里有说是到农村来买楼房的啊?农村里面买了楼房,怎么烧火做饭,怎么养鸡养鸭啊?”
听着自己父亲的埋怨,赵青山无奈地摇着头,叹了口气说道:“哎,希望村民们的想法和你不一样啊”
第二天,赵青山便来到了村里,跟村长商量了一下关于搬迁的事情,村长一听,立马表示赞同。
为什么呢?
因为这事明摆着是有好处的,再说了,虽然曹明仁是村长不假,但是赵青山想要干的事情,他也根本拦不住啊。
既然拦不住,还不如痛痛快快的答应了,配合着赵青山做工作,凭着赵青山一向的大方,好处自然是少不了自己的。
实际上赵青山说是跟曹明仁商量这件事情,倒不如说去下个通知更合适一些。
赵青山大体跟曹明仁说了下下一步搬迁的情况,然后接着让曹明仁开始到村里动员,同时自己也开始忙活着联络建筑队,准备开工。
曹明仁忙活两天动员工作,村民们一听是赵青山的意思,没有一个敢说不字的。
为什么,因为大家现在都在赵青山的公司里面干活,大家就是有意见也不好意思说。
再说了,这事是好事,老板给大家盖楼房,大家能不高兴么?
第0283章 准备开搞那些大石头
赵青山要给村民们盖楼房的消息一传出来,立马在整个凤凰岭村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楼房,那可是祖祖辈辈的凤凰岭村村民们都没有想到过的高档玩意啊。
凤凰岭村,在早年间可是最偏远的地方了,这里没有几亩好地,养活不了多少人口,更没有几户富裕的人家。
八十年代以前,整个凤凰岭村,还全部都住在草房子里面。那个年代,老百姓家里面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都是衅旧的东西,衣服更都是补丁摞补丁的。
到了九十年代,虽然说有几家富户盖上了瓦房,但是那毕竟是少数,大多数还是生活在跟八十年代差不多的环境里面,变化的,则是差不多每家每户都增加了个黑白电视。这个年代彩电是不敢买的,一个彩电二三千块钱,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了,哪里有这么大方的。
而到了新世纪以后呢,慢慢地大家都攒够了钱,开始翻盖新房子,一座座的红砖红瓦房,开始在村头的路边建设起来。
后来,随着路边建设的瓦房越来越多,然后原先老村子里面,剩下的那些草房子里面,多是住着上了年纪的人。
年轻人住在路边的新房子里面,年老的人住在老村子破旧的草房子里面,彼此好像生活在不同的年代里面。走在路边,感受着时代的发展,而回到村子,则又会体现历史的沉重感。
那些草房子,确实也有些值得保存下来当做后世参观的景点的必要,但是赵青山觉得,凤凰岭村的这些草房子完全没有保存的必要,因为这些草房子盖的都比较粗糙。
要说整个寨子乡的草房子,还得数寨子村里老收购站的那一大片房子。
寨子村的老收购站,原先是当年驻扎在寨子村的一个大土匪的据点,好几排房子被同一个院墙围着,几进几出的大院子,小孩子在里面捉迷藏特合适。
寨子村的草房子,除了老收购站,另外的老油坊也很有特色。
当年赵青山三四岁的时候,曾经跟着自己父亲去过一次老油坊,甚至于还到炼油房里面看过。那炼油房里面,热得很,大冬天里,里面干活的全是赤条条的汉子,露着结实的肌肉和健美的身材。
只不过,那些房子,都是赵青山小时候的记忆,等到自己二十岁以后,就再也没有了。
凤凰岭村的房子,没有多少像样的,唯一说是还算样子的房子,就是当年马进昌家的房子了。然而这么多年过去,马进昌的老房子早被土改的时候分成了好几户的住宅,完了后来修修补补,也不顶用了。
眼看着整个凤凰岭村老百姓都要住进楼房里面了,大家伙子都很高兴。
正月初九这天,曹玉仁拿着全村老百姓都签了字按了合同的搬迁同意书,交给了赵青山。
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初十,赵青山便带着刘玉堂,以及刘玉堂给联系到的建筑队,来到了凤凰岭村西边的西沟这一带。
西沟,是一条夏天洪水冲刷出来的碎石山沟,山沟里面全是碎石,到了秋天十分,那山沟里面还有细水流淌,在一下小坑小洼里面,但凡是有点水的地方,都会发现许许多多的螃蟹。
河蟹在八月立秋以后最好吃,俗语有说螃蟹是“七老八嫩”,所以鲁中山区里面老百姓也有许多在八月里面抓河蟹吃的传统。
不过,赵青山他们来到西沟这边,可不是说来抓河蟹的,他们没有这个闲情雅致,再说了现在的节令也不对。
凤凰岭的西沟东边,全是一片大青石,层峦叠嶂,就好像是布下的阵势一样。
年前的时候赵青山和刘玉堂曾经在这边考察过,这里的大青石,都是浮石,大多经过多年的雨水冲刷,露出地面的部分要比埋在地下的部分多得多。
如果说把这些大青石全部都炸开,挪走,将这一片地方整平,这里用来建造住宅小区,绝对说是合适,而且地基又牢固,建成的楼房抵御八级地震也是毫不困难的。
赵青山打发刘钊去将曹玉仁叫了过来,然后跟着曹玉仁身后一块过来的,还有一些村里让赵青山办了退休的老头老太太,也一块过来看热闹。
村民们心里高兴啊,马上就要住上楼房了,对于2005年的偏远山村的村民来说,真的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赵青山不懂什么建筑施工,然后放手交给刘玉堂去跟建筑队商量下一步施工的问题,而自己呢,看到村民们和村长来了,便也笑呵呵得跟村民们凑到了一块。
虽然说现在赵青山是整个凤凰岭村的实际掌舵者,是青山农业的大老板,但是在这些长辈们面前,自己却丝毫不能说装大的。
毕竟,自己可是这些人看着长大的啊。
大家来了,然后赵青山忙掏出烟来,给大家发烟,又给大家点上。
老一辈村民里面,几乎全部都吸烟,而且还都喜欢吸非常呛的旱烟。
老头们抽着赵青山给的烟,然后纷纷夸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