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国重工 (齐橙)


  “折弯机?”沈金宝皱起了眉头。冯啸辰提出的这个要求,他还真不好拒绝了。
  赊账这种事情,对于企业来说并不算很大的事情。有时候,客户只是先期支付一些材料款,等到设备安装到位,实现稳定生产之后,客户才会支付剩余的货款,这就属于赊账了。林重现在的应收账款也有几千万,同时还有一些从钢铁厂买来的钢材没有付清尾款,相当于赊欠了钢铁厂的货款。既然能够赊给别的企业,那么赊给陈纻的企业也就没啥问题了。区区800万的设备,冯啸辰开了口,沈金宝如果再拒绝,可就有点不给面子了。
  “冯总,要我们赊一台折弯机给陈博士,倒也不是不行,我这个当厂长的,也能做主。不过,你总得给我一个由头,让我回去好向其他厂领导交代吧?”沈金宝装出为难的样子说,这就是打算和冯啸辰讨价还价了。
  冯啸辰却是早有准备的,他说:“沈厂长,这个由头其实很好找啊。刚才祁局长不是已经说了吗,陈博士的集装箱厂,利润是完全能够保证的。你现在是没看到现钱,所以不放心。赊账这种方式,能够保证你收回货款,但万一集装箱厂盈利了,你们可就分不到钱了。”
  “是啊,其实我心里倒是倾向于入一股的,可是……”沈金宝话只说一半,余下的一半就由着几个人自己去回味了。
  冯啸辰说:“这个其实很简单嘛。你们赊一台折弯机给陈博士,约定三年后还本付息。三年以后,如果陈博士的企业盈利了,你们可以要求债转股,把这台折弯机当成入股的股本,再按比例参与分红,这不是很美的事情吗?”
  “可万一,我是说万一啊,到时候没有这么高的盈利呢?”
  “那你们就直接收回货款就是了,有榆北招商局担保,还怕他们赖账?”
  我还真怕!沈金宝在心里暗暗地嘀咕了一句,榆北是个企业亏损面非常大的老工业城市,信用方面的确不太让人放心。不过,时下国内三角债问题严重,各家企业都有一些收不回来的货款,林重也有几笔被赖了若干年的呆账,再多一笔也算不上啥。这次林重在慕尼黑展会上小赚了一笔,从中拿出800万人民币来还冯啸辰的人情,也是说得过去的。这桩交易从程序上说是合理的,就算最终这笔钱收不回来,估计上级领导也不会说啥吧。
  想到此,沈金宝装作勉为其难地点点头,说:“唉,这也就是你冯总说话了,对了,还有祁局长和陈博士的面子。折弯机倒的确是我们的传统产品,回头陈博士把具体要求提一下,我安排生产处组织生产出来,你们象征性地付个预付款,比如50万,然后就可以把设备拉走了。至于还款的条件嘛,就照冯总说的,以三年为期,到时候是选择还本付息,还是债转股,得由我们决定。”
  “没问题!”祁瑞仓抢着回答说。正如冯啸辰说的,祁瑞仓要的4000万投资,其实也是用来采购设备的,现在拿不到钱,能够赊到一套设备,也是好的。至于说几年后林重可能会把这套设备款当成股本,在集装箱厂分一杯羹,原本也是榆北招商局和陈纻心里有准备的事情,只要把蛋糕做大,也不在乎多分一两个人了。
  沈金宝见祁瑞仓答应得这么爽快,立马就觉得自己吃亏了,他向冯啸辰说:“冯总,你刚才说,陈博士的集装箱厂有一半产品面向出口,那么他们的创汇肯定不会少吧?”
  冯啸辰笑眯眯地说:“是啊,怎么,沈厂长有什么想法?”
  “你还别说,我真有一点点想法。”沈金宝说,“其实我的要求也不高,那就是未来集装箱厂赚到外汇之后,是不是可以换一部分给我们厂?”
  “完全没有问题!”冯啸辰大包大揽,“只要沈厂长答应在集装箱厂参股,未来的外汇收入,当然要按股份计算在各个股东的名下的。林重出了800万入股,相当于2亿投资的4%。如果集装箱厂一年能够赚到3000万美元的外汇,林重可以分到120万。”
  “才120万?”沈金宝摇着头,不满地说:“你们到底有没有2亿投资,我还得让厂里的会计师去审计一下,就你们榆北那几家亏损企业,也敢算出2亿的价值?”
  “这个完全可以。”这回是陈纻说话了,“沈厂长,如果林重打算入股我们企业,我们肯定是要出具验资报告的,我们可以请一家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来进行验资,保证不会损害林重的利益。”
  “啧啧,不亏是在美国读过博士的人,做事就这么讲究国际规则,我们这些土鳖可真是落伍了。看来,我们林重和陈博士合股经营,也是有好处的,最起码,能够向陈博士学到不少国际市场上的规则呢。”沈金宝发着不着边际的感慨,倒是半推半就地把这事给应承下来了。
  冯啸辰见事情说得差不多,便让祁瑞仓和沈金宝互相交换了联系方式,让他们在宴会之后再具体洽谈合作的事情。接着,他告别沈金宝,带着祁瑞仓、陈纻二人,又来到了罗冶厂长辛瑞江的面前。一见面,还刚刚握上手,冯啸辰便又是那一套说辞:
  “辛厂长,你是知道的,我和老王是在经委冶金局时候的老朋友了,我一直把老王当成我的老大哥,所以罗冶就相当于是我的娘家。这不,我刚刚听到一件大好事,对于咱们罗冶未来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我就赶紧来向辛厂长汇报了。辛厂长,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回来的陈博士,他手里拥有几十项国际领先的技术专利,拒绝了美国几十家世界500强公司的高薪聘请,毅然回国……”


第六百四十九章 紧急任务
  “这就行了?”
  宴会结束之后,陈纻站在酒楼门外,看着祁瑞仓和冯啸辰二人,茫然地说。
  “什么行了?”祁瑞仓一时没有明白陈纻的意思。
  “4000万投资啊。”陈纻说,“就喝了这么几杯酒,就解决了?”
  “你还打算怎么样?”祁瑞仓没好气地笑着斥道。
  刚才这一会,冯啸辰带着他们俩,挨张桌子找企业领导们化缘。各家企业的反应不同,有的如林重那样答应赊销几样设备,有的则表示可以拿出一些资金来入股。根据各企业实力的不同,出资的数量也有差异,有些小企业甚至只能拿出十万、二十万这样的小数目,但冯啸辰也是来者不拒,让祁瑞仓一概记录在案。
  出钱最多的,是辰宇工程机械公司。杨海帆听罢冯啸辰的介绍,直接答应拿出1000万元入股,但同时要求与陈纻的集装箱厂共享一部分专利。陈纻是海洋工程专业的博士,手上的专利大多与工程机械相关,辰宇工程机械公司是能够用得上的。此外,陈纻本人也是一个技术高手,杨海帆与他商定,未来辰宇公司在遇到技术难题的时候,会请他出马帮助会诊,陈纻愉快地答应了这个要求。
  等到一圈走下来,祁瑞仓和陈纻发现,他们拉到的赊销设备和入股资金已经达到了6000多万,超出了原先的设想。不过,他们最早提出4000万的资金要求,也是压了再压的结果,主要是担心额度太大难以筹措。谁知道冯啸辰的面子竟有这么大,只在一个酒会上帮他们做了点宣传,他们就拿到了6000多万,这使得他们的项目成功率又高了若干个百分点。
  对于这个结果,祁瑞仓只是感慨,自惭没有冯啸辰那么高的人气。而陈纻则是完全震惊了,他从来没有想过融资会是这样完成的,大家嘻嘻哈哈地喝一通酒,就能够弄到6000多万的资金,这算是幸运,还是悲哀呢?
  “为什么会是悲哀?”
  当陈纻把这个疑惑说给祁瑞仓听的时候,祁瑞仓瞪圆了眼睛对他问道。
  “太不规范了,完全就是人情社会,哪有一点市场经济的样子!”陈纻嘟囔道。
  “唉,这就是初级阶段吧。”祁瑞仓也无语了,搁在从前,他也会像陈纻一样发牢骚,可干了两年的招商工作,他知道在酒桌上谈正事是中国特色,如果是在榆北,没准还会更典型。不过,其实西方社会也流行各种应酬,在酒会上谈生意并不奇怪,区别只在于人家的酒会喝的是红酒,宾客们都是穿着礼服,看起来人模狗样,甚有叉格。而刚才这个酒宴上,大家喝的五粮液,服装更是五花八门,怎么看都透着一股土腥气。
  “这就是时代特色吧,可能也是中国特色。”冯啸辰回答了陈纻的疑问,他说:“中国传统上就是一个人情社会,几千年的传统,不是那么容易破除的。此外,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制度变迁的时代,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取消了,而新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在培育之中,各种事情不可能那么规范。我们不能等到一切制度都完备了才来搞建设,现在只能是顺应社会。你看你这位祁师兄,现在不也变得很社会了吗?”
  “没错,我现在就是一个社会人了。”祁瑞仓笑呵呵地自承道,他是一个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原来满心想着要把西方的那一套制度推广到中国来,但接触了实际之后,他就不再那么天真了。正如冯啸辰说,他不能等到制度完备了才做事情。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