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是以前唐浩强喜欢看的武侠小说,而是关于水产方面的专业书。也不是某种品种的养殖技术介绍,而是一本介绍中国本土贝类的专业书。
唐浩泽看了一眼也没说什么。唐浩强看来是要专心与做这水产养殖了,这很好。至少对于唐浩强本人是很好的。
他看着整个车间里只有唐浩强一个人,说:“现在你一个人管着场里,没有问题吧!”
“也不是我一个人管着。坤哥要管着工程,到了投料时间也会来看着。明哥在外面跑饲料跑建材。他这些天好像去其它育苗场看能不能拿到一些螺苗。”唐浩强顿了一下,说。“我们自己培育的螺苗肯定不够用。估摸这大概到最后大概需要再买七八十个池子的苗。”
“资金上会不会很紧张?”
“应该能周转得过来。”唐浩强摇头说:“第一批螺在九月份就能陆续出螺,能换回一笔钱。拿到钱就差不多了。到年底大概有这个数的分红。”他说着伸出两个手指。
三百多个池子,两百万的利润,这个数字不算夸张,那还是一位内需要还赊欠的饲料费用。现在东风螺的价格依然比较高,一个池子赚一万五都很轻松。不过今年肯定要留一些作为明年的启动资金。
唐浩泽笑着拿起那本书,说:“阿强,你如果真喜欢做水产。我建议你主要了解四种螺:扇贝、江瑶、西施舌和象拔蚌。主要了解它们的栖息环境和生活史。这些螺在我们附近的海区都是有的。”
唐浩强记得自己看过唐浩泽说的其中两种贝的介绍,说:“你之前说过扇贝是吊养的,你刚才说的另外两种好像是要在泥巴里,不太好养吧。”
唐浩泽也不是想着马上让他去养,说:“我们可以让人去探探那些海区有那样的环境。哪里有那些的螺。探明之后先将那些海区申请使用权。我们可以一边捉螺,一边研究那里的底质环境。螺类的育苗,其实是一通百通的。明年可能就会有扇贝推广,你试着搞一次育苗,以后两个壳的螺苗你心理就有个底了。加上现在东风螺苗你做成功,以后不管是什么单科还是双壳,你做起来都会简单得多。”
“我听你的!”唐浩强点头说。“还是用经合社的名义去做吗?”
“对。以后找到底质环境适合的海区,办使用权。等培育出江瑶、象拔蚌或者西施舌苗,可以丢到海里放养。自然繁殖和人工放养,出产肯定会不少,如果水深合适,还可以在海上吊养其他品种。”
唐浩泽自己一个人是做不了太多事的,而且现在海区还有,再过几年,说不定就被人占光了。这个经合社他家的股份是最多的。既然唐浩强喜欢做养殖,那就让唐浩强帮他将一些自己无法做的事给做了:“我会让明哥留意着,如果政府开始要求办理海域证,就以合作社的名义去办理海域使用者证书。你先将技术储备好。”
唐浩强点头说:“我明白了。”
“你最好也看一下石斑鱼的养殖资料。我们村海边还有不少的地。我给十三叔说一下,看能不能将那些地也弄来。等经合社有钱就开一些池塘,先养一两年虾,等条件成熟了,以后养石斑鱼。”
唐浩强再次点头说:“我明白了。”
他也知道经合社和自己养殖是完全不一样的。
唐浩泽和唐浩强说了一阵养殖上的事,看他有什么困扰的问题。看时间差不多了,唐浩泽就说:“等会来我家吃饭。我妈杀了鸡。我去看明哥和坤哥在不在家。”
唐好强也没客气,说:“六点我就过去!”
唐浩泽去了唐浩坤和唐浩明家,唐浩坤在家,不过他唐浩明不在。他就打了唐浩明的传呼机,让对方今晚有空就到自己家吃饭。
他回到家中,孔凤荃已经还神回来了正在院子里切着菜叶,那是用来喂兔子的。
他看到她切了一大堆的菜叶子,没切的也有很多,就说:“妈,家里的兔子吃那么多?”
孔凤荃一边切着一边说:“既然切了就切两天的。你刚去养殖场了?”
“嗯,和浩强说了一会话!”
孔凤荃笑着说:“现在合作社也做的不错,今年能分钱吧!”家里可是投了不少钱进去的。如果分钱也能分大头。
唐浩泽点头说:“应该能分一些,不过可能不会太多。一股大概能分两三千块钱吧。”
“那么多?”孔凤荃听到他说的数字有点吃惊了,虽然之前唐康寿他们说的很好,不过村里的乡亲可没都信个十足。如果一股就能分两千,那一年就将投进去的钱收大半回来了。“合作社真的能那么赚钱?”
唐浩泽笑着说:“今年还是少的。明年可能会更多。这两年螺的价格还比较高。不过以后可能就会又变少。”
孔凤荃自然相信儿子的话,她笑着说:“那就好。以后少些就少些,反正也是净赚的。”
唐浩泽也不想打击她了:“对了。妈,今天有些什么菜,我叫阿强他们来家里吃饭。不够我在弄些回来。”
第一一二章 都是明白人(求推荐)
六点左右,唐浩坤和唐浩强就一起来了。唐浩泽在厨房做菜,让他们先到二楼喝茶。又过了一阵唐浩明也开着摩托车来了,还带了几瓶酒来。
唐浩明来到,正好可以吃饭。
因为唐浩明带了酒来,唐浩泽自然也喝上了。他们几个喝到一半,唐郑敏夫妻因为不喝酒,吃饱就上二楼去看电视。
唐浩明喝得有点多了,拿着酒杯敬唐浩泽说:“浩泽,两年前学你捉鸟,拿到一点钱就以为自己了不起了。现在才明白什么是井底之蛙。幸好当年听你的话,我们三兄弟一起养螺,要不然现在我们几个还是当年那个鸟样。来,我敬你的。”
唐浩泽喝得也有点头晕了,不过这杯酒他还是喝了。喝完了他放下杯子,给唐浩明斟酒,笑着说:“明哥,我也得谢你们。要没你们帮忙,这东风螺也未必能养出来。而且现在你们能做的这么好,也是你们几个齐心,有本事。”
当年没有唐浩明,他可能连那虾也养不出来出来,更不要说东风螺了。
当年家里消费很大,从村委坑来的钱,根本没办法满足他养虾和家用。家里又离不开人。那是捉了鸟,还是唐浩明他们几个帮着卖的。要不然他东跑西跑的,那些虾也不一定能养得成。
唐浩明嘿嘿笑着说:“我当年是看着你有能耐的,想跟着你学点东西。不过说到齐心,我也是看明白了。我们三兄弟齐心是不必说的。我们三个自己也明白,自己没有你那样的能耐能独挑担子。以后的生意,我们都商量好了。”
他说着,指着唐浩强说:“阿强脑子是我们三个最好的,能学得进东西,正好学这技术。”又指着唐浩坤说。“阿坤说话少,但说话有口齿,村里的叔伯兄弟都信他。他协调内部最合适。我没什么本事,但嘴巴好,可以到外面跑。正好是三个臭皮匠,加起来也能顶半个诸葛亮。要分开了,什么都做不成。”
唐浩泽笑着说:“这样其实也挺好。”
“是挺好!”唐浩明夹了一口菜吃了,又说。“不过,不瞒你说,浩泽。我出去跑,见识也比以前多了很多,也发意识到自己以前就像个傻子。但阿坤和阿强一直留在村里做事也不行。我想着,是不是以后也轮换一下。让他们也出去走走,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他放下筷子又拿起酒杯,对其余三人举起杯,说:“浩泽,你不知道我在外面跑了半年,发现外面的世界和我之前以为的变了很多。社会变化太快,如果我们还留在农村里,会被这个社会抛在后面的。”
唐浩泽没想到他会有这样的想法,不过这样的想法很对。未来十几年,中国的变化快的让人目不暇接。
四人喝了一杯酒,只听唐浩明又说:“就说你提出这个新型的农村经合社,我发现我们是首创的。至少是湾州地区我们是第一个。为什么我们之前没想到,偏偏就你想到了?我觉得这就是见识问题。我现在是有机会到处跑,认识更多的人、见到更多的事。可阿坤和阿强也不能一直留在农村里。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唐浩泽听他说到这里却还是不明白他想表达什么,说:“明哥,你说的很有道理!如果有机会,坤哥和阿强还是要多去走走的。别的不说,就算是为了了解水产这个行业的最新动态也是要的。”
唐浩强听了他的话,猛点头说:“对,对。你说的没错。我今天就是去了县里水产局坐了一会。和那陈副局长聊了一会,我提出请他多来场里视察指导。他就说起了省里出版的几个水产专业的杂志。我想着到时候,将那些杂志都订阅一份。一份一年也不到两百块钱,那也花不了多少钱,但是可以让我们能了解一些外面的动向,也能了解一些政策。”
唐浩泽点头说:“最好还订几份报纸,比如湾州日报、湾州晚报。还有南方报。那些报纸都是有关于国家和地方政策解读的。”
“嗯,我有空就去订。”唐浩明又说。“不过浩泽,我觉得那还不够。从报纸上看到的,和自己亲眼看到的,会有很多的不同。可我脑子不好用,你给我们几个想个法子,让阿坤和阿强他们也有机会到外面跑,又不会影响合作社工作。那就最好不过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巨星来了 (念笯娇) 起点VIP2018-12-19完结今天媳妇让我看《巨星来了》,我说不好看,当时她就跟我吵了起来。后来我就想:我一个大男...
-
我只是个不用奋斗的小白脸 (尘七七) 起点精品频道VIP2018-12-23完结 10W收藏“楚河,拉《二泉映月》给我听。”“好的老婆。&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