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现在还需要解决电动力系统的重量问题。以现阶段的技术水平,商营电动飞机是必须要搭载足够电池的。
为了有效利用太阳能,飞机个头就要造的很大才能满足能量输出需求。而且航速快不到那里去。再有就是太阳能飞机需要良好天气才能使用。
现在做电动飞机最大的问题是,需要的动力比汽车要大得多,稍大型的飞机想要达到航速和续航力,电池和发动机的重量会占去飞机自重很大一部分。那样的电动飞机的商营价值也就不高了。
第六七七章 私人飞机的野望
将电动飞机发动机炫耀给唐浩泽看过后,王维没两天时间就飞去了京城找到宁翔鹄。
宁翔鹄的天宇汽车也是维佳非常重要的客户之一,不仅给维佳机电提供了大量电动力汽车发动机的订单,还订购了大量机床和两条智能化组装生产线。
如今,天宇集团的业务已经集电动力汽车整车组装、零部件生产和研发于一体。不过在主要的零部件自身产能还是不足。在发动机传动系统方面还需要给维佳一些订单。
有那些商业往来,不说宁、王两人早因为唐浩泽而结识,就是双方的合作时间也不短了。宁翔鹄对王维的来访赶到很是突然,甚至特地调整了这两天的行程来接待了他。
手下汇报说已经安顿好了王维。宁翔鹄看自己正好有一些时间空余,就想着先和对方谈谈。
他在协和酒店的总统套房见到了王维。
他时间比较紧,两人寒暄两句就进入了正题。
王维说出了这次来京找他的目的:“宁总,这次拜访您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和您探讨维佳与天宇结成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可能性。”
宁翔鹄听着这话太有外交范儿了,笑着说:“不知道王总具体是什么意思?”
王维既然提出了那样的建议,自然是有备而来:“宁总在几年前就将天宇集团的未来放在电动力汽车上,想来是看好清洁动力交通工具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个人交通主流。而维佳也是那么认为的。虽然天宇汽车和维佳机电看起来双方更应该是上下游合作企业。但据我所知,天宇汽车和维佳一样,都在投入巨款研究电动汽车总成系统。”
天宇汽车虽然没对外公布,但也没遮掩着。所以宁翔鹄对他能知道这事并不奇怪:“电动力总成系统是电动汽车最核心的技术之一,我们自然希望能实现自主产权。”
王维笑着说:“没错。动力总成系统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这一点现在几乎所有大型汽车生产商都明白。而且那些传统的汽车巨头在这方面的投入会比我们更大,而且在关键时,他们甚至可以投入更多。而我们却做不到这一点。一个是我们没有那个底气,也没有那个基础。”
宁翔鹄知道这话一点没错。
天宇汽车现在正在满世界推销电动公交车,效果有了,成效却还没看到。而电动小汽车市场现在也是发育缓慢,天宇汽车营收堪堪能维持平衡。
天宇汽车在研发方面投入已经是不遗余力,但是心有而力不足。
“那王总的意思是,我们联合研究电动力总成系统?”
王维笑着说:“宁总,其实我更看好的是属于未来通勤工具。”
他顿了一下,说:“电动力总成系统当然对新动力汽车行业非常关键。完全值得我们投资。但这个电动力总成系统同样可以应用在飞行器上。实不相瞒,我们维佳有生产实用型电动力商用飞机的计划,却没有做汽车的想法。而天宇目前的焦点还在汽车上,双方的目标并不冲突。”
实用型电动力商用飞机?还有属于未来的通勤工具?
宁翔鹄也不能说那完全不切实际。但他觉得在短时间很难实现。毕竟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至少后者,现在还是有点超现实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王维提出合作,他肯定是欢迎的:“天宇也愿意和维佳合作。只是这个合作,又该怎么合作?另外,维佳要研发电动力飞机,在资源方面能保证用在我们之间合作吗?”
“这个您可以放心!”王维肯定地说。“其实如果您有这个意向,我更倾向于双方共同出资成立一家控股子公司,共同研究电动力技术。当然,我更希望维佳能与天宇一同组建一个飞机制造公司。”
“恕我直言,王维。”宁翔鹄直接叫了名字,意思这不是纯商业的会谈了。“我们天宇集团没有那多的资源去做太大的计划。现在汽车行业的竞争很激烈,天宇可能没有余力去做飞机。”
王维考虑的却不是资金问题:“宁哥,我明白也了解你的顾虑。飞机项目的研究,主要依然会由维佳负责。我也不瞒你说。我们维佳已经研制出可以商用的电动飞机发动机,只是现在还需要改进。”
“那你的意思是?”
“市场!”王维找人合作,目的不是为了拉资金。而是为了推广。“做飞机,维佳肯定能生产出来。但能不能卖出去还需要看整个大环境。在改变国内大环境方面,我们维佳的能力不足。我们需要更多的人加入。”
他顿了一下,继续说:“我的目标是做小型私人飞机,但现在中国在这一块管得很死。不管生产还是销售,甚至是使用方面都是如此。而政策是这个行业最大的壁垒。我们需要更大的力量才让政府愿意收起这个壁垒。这才是我寻求合作的最主要的动因。”
国外市场确实很大,但竞争者也多。而且外国企业在竞争时面对本土企业从来都是要吃亏的。所以没有任何一家真正想要做大的企业不是将国内市场视作生命线的。
王维当然不可能犯那样的错。他眼看着国内私人飞机几乎没有市场,却还非要去做,主要的原因是看到唐浩泽已经在做这个事了。
虽然唐洪泽做还是商业运营。但他的计划同样是想让中国的低空变得更加充实。
中国一直不放开低空,安全考虑可能是重中之重。而且之前中国几乎不可能出现私人飞机,没有放开低空飞行管制的必要。
但现在已经变得完全不一样了。中国的领空安全已经基本能得到保证,二来中国其实已经蕴含着庞大私人飞机市场。中国正在由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向消费性导向经济。而私人飞机市场可以带动一整条科技含量高的产业链。
所以王维认定,中国的低空将在不久的未来会慢慢放开。而现在他做飞机,正有时间提前做布局。
听王维说飞机的主要研发由维佳投资。宁翔鹄觉得如果是那样倒是可以接受。
他又听王维说:“浩泽和石飞合作的飞机制造公司就一直在研发小型飞机。特别是小型飞机的设计方面已经有了不少积累。如果他也愿意既然加入这个计划,技术不成问题。甚至资金都没问题。”
宁翔鹄思考了一会,说:“如果以这个框架作为前提,我原则上同意合作。不过现在时间不允许,我等会还有要见一个合作伙伴。晚上我们再详谈。”
王维笑着伸手说:“那预祝我们合作愉快!”
这样的大计划涉及到东西太多,双方合作的条件肯定不是一两天就能确定的。他们两个老板能谈,最多就是确定一个框架。细节性的东西肯定还要时间才能谈妥。
第六七八章 供不应求
京城的交通堵塞在国内是闻名。
就算现在并非交通高峰期间,宁翔鹄的车子从协和酒店出来依然感受到了拥堵。幸好司机技术极为娴熟。即便是车子速度经常变换也不会影响宁翔鹄思考。
可是这样的交通对于许多人来说还是非常糟心的。尤其是赶时间时,在交通拥堵得更加厉害的路段。
京城市中心虽然密布地铁站和公交站,极大缓解了各个社区交通压力。还有BRT通道,让私家车不用公交车占空间。但越来越多的私家车总是能将不断改善的道路塞满,很多路段经常很长一段时间寸步难移。
司机在遇到那样的路况时,第一选择绝对是绕路。但如果是必经之路,那就只好受着。
在车子排起的长龙中,有一辆绿色的小货车挤在一溜的宝马奔驰保时捷之间,显得尤为突出。
车子上,司机对着电话说着,很是烦躁:“我知道要快些。可前面有车祸,我能怎么办?自己能飞也没办法搬着莫那么东西飞到你那里去!”
“……”
“我尽量!”司机被堵在这里已经有二十分钟没能动弹了,而且今天他还有三个地方的货还没送。这被一催心里更是烦躁。
司机是一名转业人员,现在是社区终端配送连锁的员工,专门负责将蔬菜配送到各个社区或者小区的终端网点。
对这份工作他本人还是相当满意的。白天里的送货工作,正常的话五六个小时就能完成。而晚上他还会去一个小区的配送终端给消费者送货上门。每天大概要做两个小时左右。在京城,司机的月薪是五千,加上晚上终端配送收入也有三千到五千之间。
他退伍之前没有学历,没工作经验。这样的收入在京城并不算是高的。但对于他这样并不是想着留在京城的人来说。平均一个月八千多九千的收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得到的。
相似小说推荐
-
巨星来了 (念笯娇) 起点VIP2018-12-19完结今天媳妇让我看《巨星来了》,我说不好看,当时她就跟我吵了起来。后来我就想:我一个大男...
-
我只是个不用奋斗的小白脸 (尘七七) 起点精品频道VIP2018-12-23完结 10W收藏“楚河,拉《二泉映月》给我听。”“好的老婆。&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