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成保健品?”基地负责人听到这想法到也不是觉得有些不切实际。“那需要长时间的研究。”
“时间不是问题。”唐浩泽是觉得什么螺旋藻能成为保健品,这些菌类为什么就不能?“研究方面的事,我会来处理。另外和恒远公司沟通的问题,我也会处理。”
他顿了一下,又说:“草药的种植可以适当扩大一些。最好是种植那些具有保健功能的草药。”
这时,他对保健品这个东西心里已经有了一个模糊的想法。
很多人都说,这个世界孩子和女人的钱是最好赚,但唐浩泽却要说,其实所有人的钱都挺好赚。男人不管承不承认,用在壮阳方面的消费,他们都是愿意花费。很多女人用来美容方面钱不必用在吃方面的少。至于孩子,就更加是消费的焦点。男人女人都舍得为孩子花钱。
而保健品就属于男女老幼都愿意花钱的东西。
现在不管是柴达木基地还是恒远公司的生产基地,双方都不希望打价格战。协商降价,虽然可以将更多收入层次的人群纳入消费者行列,但扩容终究有限。产品最终还是必须要找一个新的出路。
唐浩泽觉得保健品就有着非常庞大的市场,而且价格可以根据市场定位进行调整,非常灵活。可以生产出适合大部分阶层人群的产品。当然,仅仅是菌类保健品,市场不一定打得开,但如果加上其它草药呢?
一盒十支口服液,三四十块钱都是小钱。卖到一百块钱也不算高档。
那绝对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不过其中的关键还是要研究出着真正的菌类保健品配方。基地可以种植一些合适的草药,用作保健品的原料。
如果保健品卖得好,他还可以在基地周边谋求新基地。另外还能加深天方农业和恒远公司合作,而不是加剧竞争。
唐浩泽参观了几个蘑菇种植大棚,心中对基地的产能有了一定了解。
他对基地负责人说:“基地的基础建设还是要按照计划进行。我会处理产能过剩的问题。至于蘑菇的价格可以适当降低,这需要和恒远集团协商,而且我认为降价幅度不能太大,你们先自己做一个评估。”
基地负责人连连点头,说:“我一定按照您的指示大继续建造生产设施。销售价格的变动也会参照成本和市场最大接受程度制定出来。”
唐浩泽笑着说:“另外,现有设施的产能潜力也深挖。研究方面投入只能增加而不能减少。”
增加研究经费对基地大有好处。基地再赚钱也是做农业的,而农业技术真正的技术含量不会很高,很容易被人掌握。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少不得不断研究出新的培育技术。
接下来两天,唐浩泽不仅参观了基地的生产设施,还视察了基地的绿化工程的进度。这个绿化工程的成功与否,对他日后再大片租用荒漠有很大关系。
他要求基地务必保证绿化工程的顺利进行:“基地每年保持一定数额大的资金专项用于大这项工作。资金要设立专用账户,今年用不完可以来年再用。在总公司的批准之前,绝对不能挪用!”
在中国租用荒漠不难,但是想要长时间租用数以千平方公里计的荒漠,就要有让政府无法拒绝的好处。其中针对荒漠的绿化就是其中一个让政府无法拒绝的好处。
唐浩泽现在更需要柴达木基地的绿化做得出色。
第六六零章 他要的是垄断
任何一个企业想要做大做强,都必须投入很多。资金和精力,都是必不可少。
而唐浩泽经过这次考察,心里已经决定将柴达木基地模式继续做大。
这种模式在很多方面都有弊端,比如资本回收慢——需要不断投入,还要负责绿化——但如果做好。这家公司做的农业只是一整条产业链中最基础的一环。他可以依托这个基础发展出一条庞大的产业链。以后的收益不可估量。
而且,柴达木基地的盈利能力已经相当让人满意。他没有理由的不做大。
在基地参观了两天,又听取了基地高层职员的回报,唐浩泽大体了解了基地的情况。然后就打道回府了。
回到沪市后,他也没马上去找邓小权。
他心里对柴达木基地模式虽然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底。但他这是要合作,虽然恒远有他的一部分。但在谈合作之前还是得拿出一份能让恒远集团其他董事同意的合作方案来。
恒远农业科技集团是上市公司,为了成功上市,集团在上市前进行了一次战略性融资。如今二级市场上流通的的股票大概只占所有股票的35%。而公司的三名创始人手中一共拥有大的36%的股票。剩余的股票被七名其它股东拿着。
唐浩泽可以确定说服邓小权和王维,但如果其他几位董事不同意,合作方案就过不了恒远董事会。
恒远集团董事会一共十名持股董事,三名独立董事。也就是说,他们必须还要另外说服四个董事会成员才能有可能达成恒远和天方农业的深度合作。
于是他简单做了一个方案的框架,然后将框架稍稍充实一下内容。做好了方案之后,选了一个三个人都有空的时间将人约到一起谈谈。
这天是周日,邓小权和王维先后来到天方一号广场。唐浩泽带领着他们到小会客室坐。
喝了两壶功夫茶后,王维笑着说:“你不会就只是请我们来喝茶的吧!”
唐浩泽也笑着说:“怎么,你忙得连喝茶时间都没了?”
“就算忙也是瞎忙!”维佳机电这两年的营业额停滞不前了。“各行各业都不景气,我们做重工的,当然也拿不到订单。”王维也在考虑维佳机电的出路。
唐浩泽也没废话。他拿出两份文件,分别交给他们:“这是我想到的一个合作方案,是关于天方农业和恒远集团之间的。”
“合作框架?”王维看到文件的标题就笑了。“现在的天方农业和恒远不是合作得挺好的?技术基本互通。”
邓小权却是仔细看着文件。档他看到文件中描述的两家企业竞争可能引发的后果时,心里很是认同。
王维看他面上沉重,知道这个合作可能对恒远非常关键,也就不再多话,仔细看了起来。
唐浩泽写的只是一个框架,里面没有多少实际内容。两千多字的文件,邓小权看了十几分钟。
他看完并没有放下文件,而是翻到一个地方对唐浩泽说:“你提到的竞争,其实恒远早已经已经感觉到了。而且恒远已经准备不再扩大产量。我还想着等恒远那边稳定之后,再和你谈谈的。”
“我们没必要竞争!”唐浩泽笑着说,“像那样的高档菌类,市场也相对狭窄。最大的市场还是在海外市场。我们两家如今已经基本垄断国内牛肝菌欧美国家的出口。你想要限产也情有可原。但限产其实也相当于是放弃了这个产业的前景。我不认为那是好主意。”
王维看完他给的文件,说:“按照你这个计划,那些菌类生产出来直接销售的份额也不会很高。这是为了保证价格稳定?”
唐浩泽点头,说:“我们可以降价,但是我们的成本和品质都摆在那里。降价幅度也不能太大,至少不可能从金领阶层才能吃得起降低到普通工薪阶层也吃得起。”
那样他们是卖越多亏得越多。
王维笑着说:“如果如你想的那样做保健品或者化妆品,那些菌子确实不能降价太凶。不然生产出来保健品和化妆品也不值钱了。”
邓小权却在沉吟,似乎是在考虑唐浩泽给出的整个方案的可行性。
唐浩泽看他不开口也没有催他。王维也小口吃着茶,笑而不语。
良久,邓小权才放下文件说:“整个计划我觉得可行!不过其中细节还需要讨论。”
“这本就只是一个大致的方案。真要做这个事,双方肯定都要先深入探讨。我希望这计划能让双方都获利。”
不过邓小权其实也早有自己的计划:“其实我是考虑着,让恒远先集中资金将高层立体工厂化无土培育蔬菜的项目扩大。如果现在做这个项目,恒远的资金可能会有些紧张。”
恒远也种植花卉和培育蘑菇,大多也是在西北部荒漠或者半荒漠地带。要建成一个生产基地,连同所有配套设施,投入也确实很巨大。恒远集团可没有像天方地产那样的现金奶牛。
唐浩泽听出他的意思了,说:“如果恒远的资金有困难,就以天方农业为主组建一个双方共同出资的子公司。日后蘑菇和等产品销售,都由新成立的公司统筹。这样可以保证双反出产产品都能得到相应的收益,又能避免双方竞争。”
这种做法,可以在维持价格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将蘑菇直接卖出去。而剩下则可以用于加工。出产多少,就收益多少,不会有那方吃亏。
唐浩泽有补充了一句:“加工厂也由新组建的公司控制。”不过不包括保健品生产。
对此,邓小权当然不会有意见。恒远不会大幅度扩产,而天方农业生产得越多,加工厂的收益给恒远的分红就越多。这对恒远更有利。
相似小说推荐
-
巨星来了 (念笯娇) 起点VIP2018-12-19完结今天媳妇让我看《巨星来了》,我说不好看,当时她就跟我吵了起来。后来我就想:我一个大男...
-
我只是个不用奋斗的小白脸 (尘七七) 起点精品频道VIP2018-12-23完结 10W收藏“楚河,拉《二泉映月》给我听。”“好的老婆。&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