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林老师,要货的人实在太多了。这不我家现在都干这了,连姑父都来啦。就这还忙不过来呢”。
“好,生意越兴旺越好。对了,大叔,大婶儿,你家袁玉生现在不绝食了吧”?
“不绝食啦,一天可能吃了,一个人顶我两个人吃的呢”。
袁玉生姐姐在一边儿插言,惹得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去年冬天,袁玉生想到三道河去学习,但是家里没钱。于是他就以绝食相威胁,逼着父母借钱,到三道河去学习。
袁家的笑声,让林驹想到了自己家。
一个贫穷的家庭,很难有这种开怀大笑的笑声。
这种笑声,不仅仅是快乐,还是一种自信的表现。
或许用不了多久,袁家人也会跟自己家一样,老老少少一起,来一场想走就走的旅行。走出自己祖祖辈辈居住的村子,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
对于他们来说,或许不再是永远也达不到的奢望。
“对了,袁玉生,我们在饭店的时候,见到一位小娟姑娘,似乎跟你挺熟悉的。你跟她是什么关系啊”?
袁玉生摸了摸脑袋。
“嘿嘿,是我对象”。
“已经订婚了,明年就结婚。还是国营职工呢。结婚的时候,你们可要来喝喜酒啊”。
袁母的话,掩饰不住的自豪。
这让林驹想起了前世。
象袁玉生这样的农民身份,能娶个铁饭碗儿的姑娘。大概跟前世的吊丝,娶个金发女郎可有一比吧。
“你们都去忙吧,袁玉生在这陪着我们就行,别耽误了干活”。
林驹催促众人道。
“玉生,好好招待贵客喝茶。中午的时候,就到街里饭店去吃饭,我去找你老姨夫来陪着”。
袁父交代一下走了。不一会儿,袁母拿来五百块钱,交给袁玉生。
袁玉生把钱递给林驹。
“林老师,这笔钱早就准备好了。本来想亲自给你们送去。一是实在太忙,二是想叫你们亲自来一趟,亲眼看看我这里的样子,叫你们放心”。
“好,看到你这样子,我们就放心了。这笔钱我就收回去”。
林驹收了钱,从包里拿出欠条,还给袁玉生。
“林老师,我再给你点儿利息吧”。
“嗯,是该给点儿利息。你今天中午请我和曾校长吃饭,就算利息啦。这个利息你能不能给得起”?
“能能能,中午一定陪你们好好喝一顿,上回过年来送钱,连饭都没吃一口。一想起来这事儿,我心里就过意不去”。
十点半的样子,袁玉生的老姨夫来了。
老姨夫是孤家子学校的教导主任,去年袁玉生的学费钱,就是跟他借的。
跟曾校长一介绍,老姨夫竟然对三道河中学高考的事情都知道。尤其是三道河中学去年一下子走了好几十个外语学院大学生,更是清清楚楚。
甚至连金教授从三道河中学特招了7个学生的事儿都清楚。
这一下子,曾校长更加得意,颇有他乡遇故知的架势,跟老姨夫谈的十分投机。
到饭店喝酒的时候,两人更是频频举杯。
老姨夫未免就向曾校长请教三道河中学的办学秘诀,曾校长喝得晕乎了,好几回差点儿就把真话秃噜出去。
幸亏林驹在桌子下面踩他的脚,才算制止了他。
第259章 有点儿郁闷
席间,袁玉生给林驹和曾校长正式介绍了小娟。
小娟也不含糊,大大方方就上了酒桌,一起喝了起来。
老姨夫陪着曾校长,小娟和袁玉生就把林驹给盯上了。
学员典型计划是林驹的创意,他当然希望这个计划能够成功。袁玉生现在混出头了,林驹也非常高兴。
这不仅仅有利于巩固技术学校的地位,也让林驹搞到很有成就感。
能够凭着自己的努力,改变一个人甚至一家人的命运,这样的事情,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袁玉生端着酒杯,站了起来。
“林老师,当初你告诉我,要是个男人,就干出个样子给人看看。你这句话,我始终没有忘记。现在,我终于可以说一句,我没有辜负你的期望”。
“林老师,也许你自己都想不到,你给我送钱这件事儿,在我这一辈子当中,有多么重要。是你改变了我的一生”。
“大恩不言谢,我只能说,今后一定更加努力,把自己的事业做的更好。我敬你一杯”。
“我也敬你一杯”。
小娟也站了起来。
林驹也来了豪情。
“好,玉生,有志气。我就愿意听这样的话。今后,技术学校那边,还会推出新的家具样式,只要是曾经在我们那里学习过的学员,到时候都可以免费过去再学习”。
“好,只要你们通知我,再忙我也要过去,林老师,曾校长,干杯”。
不断推出新的家具样式,林驹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他已经叫水木棉帮他从香港搜集境外最新的家具资料,今后时机成熟,就可以推出来。
学员们基本上都位于农村,想得到外面最新流行的东西,并不容易。
如果及时地给他们提供这些东西,不仅能让他们与时俱进,还会因为他们的榜样作用,带动更多的学员,到技术学校学习。
在袁玉生的带动下,现在有人还要到三道河去学习,就是例证。
这边正喝的热闹,外面又进来两个人,其中一个三十来岁的女子,打扮比较洋气,还带着一台照相机。
那个男子三十来岁,一见到袁玉生,就喊了起来。
“袁玉生,好小子,我正要找你呢。原来范主任也在啊”。
范主任,就是袁玉生的老姨夫。
“许委员,你也来吃饭啊”?
“这不市里报社的记者来了,想要采访你外甥,正打算吃了饭就到他家里去呢,没想到在这里碰上了”。
一看说话,这个许委员就是个爽快之人。
“许委员,这可巧了。来,你们也别另开桌了,就到我这里。今天我外甥请客。正好给你们介绍两位贵客”。
“好,那就不客气了。这位是报社的李记者,这两位是……”。
“这两位就是玉生学习的学校的曾校长和林老师,今天是特意来回访的,看看玉生干的怎么样”。
“就是给玉生提供资金的三道河技术学校的人”?
“对,除了他们,还能是谁。对了,曾校长,林老师,这位就是我们乡里的宣传委员,许委员”。
双方一阵寒暄,坐定之后,小娟没用别人说话,就过去张罗再上酒菜。
“哎呀,曾校长,你们学校可真是了不起啊。不仅提供技术,还给提供资金,扶持农村青年创业,这样的学校,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李记者,你今天可来的巧了,正好趁机采访一下曾校长”。
“那是当然啦,有技术学校的人在,我的报道会更加详实,更有说服力。请问曾校长,你们学校当初为什么要开办家具制作培训这样的课程”?
曾校长虽然喝得有点儿晕乎了,倒也没糊涂。
他当了多年校长,经常开会讲话,总是有点儿水平。虽然是第一次接受记者采访,心里倒也不慌。
心里组织了一下思路,就侃侃而谈。
“我们三道河中学,在历史上就是安东省最为著名的书院,现在也是绿江市的名校,去年的高考升学率,就达到了惊人的14%。今年预计至少在15%以上,升学人数达到90人……”。
把三道河中学吹嘘了一顿之后,曾校长把话题拉到了技术学校上。
“尽管我们有着出色的升学率,但是,仍然有绝大多数考生要落榜,回到农村去”。
“这部分学生,有了较好的文化基础,其实也具有人才的潜质。如果不能充分的挖掘他们的潜质,利用他们的文化特长,就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由于他们有文化,也容易接受新事物,农村又急需各种实用人才,所以……”。
这些话,曾校长说起来,倒是不用打草稿,说起来一套一套的。
虽然有套话之嫌,但也确实有道理,有了袁玉生这个实际例子,就更是怎么说怎么有理。
接下来李记者的注意力,自然都集中在了袁玉生的身上,林驹这个主角,倒是显得无足轻重了。
酒自然都是要喝的,不过人们大多把精力集中在了曾校长身上,倒是让林驹逃过了不少酒。
曾校长本来就得意,许委员和李记者又一个劲儿地恭维他,就更加愿意显摆。
那个李记者,是个八面玲珑之人,出于礼貌,有时候还要恭维林驹两句。
只是她不知道林驹的底细,又见林驹年纪小,总是把林驹叫做小朋友,让林驹有些郁闷。
酒终于喝完了,李记者和许委员要到袁玉生家里去实地采访,袁玉生和老姨夫自然邀请曾校长和林驹到家里去。
或许是喝多了,或许是没显摆够,曾校长还要跟回去。
只是在林驹的坚决坚持下,才没有回去。两人坐上过路的客车,奔福运县城去了。
上了车,曾校长还有些不甘心。
相似小说推荐
-
文娱万岁 [精校全本] (我最白) 起点精品频道VIP2018-11-01完结 5W收藏总推荐49.35万这是一个片场暴君肆虐在文娱大时代的故事,一个背负此岸...
-
入世/仕 (寂寞鸦片) 17K小说网VIP2018-06-30完结入仕先入世,以入世之心入仕,且看段昱以入世之心开启自己不一样的人生,更因其复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