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算是明白了,只要我在学校,就成了害群之马。
算你们狠,我走还不行嘛。
林驹刚回到技术学校,林驰就迎了出来。
“老四,来了个熟人”。
“熟人?谁啊”?
“冯刚”。
“冯刚,他来干什么”?
“说想要见你”。
这么长时间没有联系,这个家伙怎会来了?
“没说找我什么事儿”?
“我问了,他非要见到你再说”。
多大的事儿啊,还非要见到我再说。
林驹进了屋子,果然就见到了冯刚和狗子两人。
“林驹,你回来啦,叫我好等”。
“冯哥,今儿个怎么有空到我这里来啦?好久不见啊,如今在哪里发财啊”?
“唉,林驹,别提了,再说都是眼泪。你哥哥现在落魄了”。
关于上次要货款的事儿,冯刚没提。林驹要回了钱,后来冯刚也没来找麻烦,也就没有必要再提这茬儿。
“冯哥说笑了,再不济,你还可以回到矿里上班嘛”。
“唉,回不了矿里啦,我们哥几个都被矿里开除了”。
“怎么会这样?犯什么错误了”?
“到南边去倒腾收录机旷工,就被开除了”。
我到班里上课,老师不要。你到矿里上班,矿里也不要。这个家伙的遭遇,倒是跟我有点儿相似啊。
“冯哥,现在干些什么呢”?
“这不没什么财路,就找你来了。想来想去,还得来给你道个歉。上次那回货款的事儿,是我黑了心,做的不地道。今天一是来给你赔罪,二是求你再给指一条财路”。
“过去的事儿,就不用提了。你现在倒腾收录机,不也是挺好吗”?
“唉,那么远,路上还动不动出事儿,人吃马喂的,剩不下几个钱。做生意,我就服你,所以今天哥哥涎着脸来求你给指一条财路”。
“冯哥,世上的财路多了,做什么生意都有人赚钱,有人赔钱,便是我给你指一条财路,也不能保证你赚钱”。
“这个道理我明白,我就是想到你这里学习一下大棚蔬菜和做家具的技术”。
“不瞒你说,刚才我看了你们的家具,要是弄到我们天南那里去,一定好卖”。
“天南煤矿有一万多工人,加上家属和其他人,天南区有十来万人,大棚菜在冬天一定好卖”。
这个主意倒是不错,还真是一条路。
“冯哥,你来学习我欢迎,学费的事儿,也好说”。
“兄弟,你瞧不起我咋地?我能来学习,还能差你学费么,你这是公家买卖,我能叫你为难么”?
好,本来想给你个优惠价,既然你自己愿意交钱,我又何必客气。
“冯哥看上这两个项目,有眼光。做家具用不了多大地方,但是大棚占地比较多,你有地么”?
“嘿嘿,兄弟,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们这几个,都是接班儿的,家里都是一头沉,地有的是”。
所谓的“一头沉”,指的是夫妻双方一方有正式工作的家庭,或者叫单职工家庭。
多数都是男方有工作,是城镇户口,女方是农村户口。
林驹的大姐夫卢鹏是城镇户口,大姐林骓是农村户口。
如果他俩分家单过,就属于“一头沉”。
一头沉家庭的子女,户口都随母亲。
母亲是农村户口的,子女也是农村户口。
冯刚和狗子、瘦猴几人都属于一头沉家庭,母亲和家里的弟兄姐妹都是农村户口,都有土地。
至于他们几人是天南煤矿的工人,是因为他们接了自己父亲的班,顶替父亲的指标,当了工人。这样的情况,也只能限于一个子女接班。
至于他们的兄弟姐妹,该是农村户口,还是农村户口。
冯刚说的家里有土地,就是他们母亲和其他兄弟姐妹的土地。
“我之所以要干这个,就是寻思着离你这里近,将来遇到什么不明白的,到你这里请教也方便。另外还有一件事儿,我想跟你商量一下”。
“什么事儿”?
第251章 奇葩二姐
冯刚犹豫了一会儿。
“我看你这里装了不少电视机和收音机,能不能卖给我”?
现在第一批无线电学习班快要毕业了,学员们正在实习组装电视机和收音机,冯刚所说的,就是这些电视机和收音机。
“冯哥,不瞒你说,这些货大部分都定出去了,都是当地百姓拿东西换的,不少东西都给我们了”。
拿电视和收音机换的,基本上是粗粮和蔬菜,还有活猪和鸡蛋以及歪脖林的豆腐这些东西。
现在农民养猪多了,拿电视换,也就省了去买肉票。算是双方各取所需。
韩奎送来的大米,也有一些是拿电视和收音机换来的。
这一点儿倒不是林驹推脱,情况确实如此。
“兄弟,我知道上回那事儿哥哥做的不对。这回也不为难你。我拿现钱来提货,一手钱一手货”。
这还差不多。
“这些东西确实有不少是用来换货的。至于有没有多余的,我也不太清楚,我去问问我姐姐。如果有多余的,就给你”。
“好,你赶快去问问”。
林驹出来找到林驰一问,电视机和收音机大约有一半儿还没有主。
“冯哥,我问清楚了,大约有四十来台电视,五十来台收音机。你要是想要,我可以给你一些。以后我每三个月,都可以出来几十台”。
“太好了,等你这边儿装完了,就给我个信儿,我拿钱来提货。不过,质量你可得给我保证”。
“这个你放心。我的东西,一个月内包退,一年之内保修。我的元件都是从香港来的,显像管是巴西货,绝对比市面上卖的质量好”。
这一点林驹也没有夸大。
目前国内电子工业的基础还比较低,价格也比较高。在质量上和价格上,进口货确实占有优势。此时的巴西显像管,也比国产货质量更有保障。
学员们下课了,丛丽原来跟冯刚也见过几面,就过来打了招呼。
没一会儿丛丽又继续上课,冯刚要赶车回去,定下了狗子和瘦猴下一期培训班开课的时候来学习,林驹和林驰把几人送到门口,三人走了。
“老四,你真的打算把电视卖给他们”?
“卖,为什么不卖?卖给谁不是卖?还省得咱们跑腿儿了呢。只要他拿钱提货,有货就给他”。
“哼,这个小子上回做的太不地道了”。
“二姐,咱们做的是买卖,赚的是钱,没必要跟他在生气”。
“对了,还有一件事儿。那几个学员典型又来信了,说是赚到钱了,请咱们去做客,顺便把钱还给咱们。要是咱们不去,就把钱寄回来。你看看是去还是不去”?
“你给他去个信,叫他们暂时不要来,钱也不用寄回来,等高考完了之后,咱们这边去人”。
“不过,蔬菜大棚班的,现在怎么赚钱了呢”?
“那个啊,大棚虽然没干,但他倒腾树苗赚钱了”。
“怎么倒腾的树苗子”?
“信里面没详细说,反正说是赚钱了。不赚钱,他也不会瞎说吧”?
“算了,到时候去看看就知道了,别的学员有来信的么”?
“有不少呢,很多人都干上了,没干的也在张罗。看来,他们来学一回,还真有点儿用啊”。
唉,我说林老三,亏你还是校长呢。竟然说出这样的话。
要是没用,咱们办这个学校干什么?那不成了骗人的把戏?
还需要学习,提高自己的素养啊。否则将来学校的规模大了,你就管不了了。
“二姐,我觉得你应该好好读点书,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水平”。
“老四,你可拉倒吧,一提念书我就头疼。再说了,念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刘承宇、何青山、陈辅材,孙工,姜工,哪个不比我念书多”?
“对啊,他们不是大学,就是中专,哪个都比你念书多”。
“那又怎么样?现在他们是老师,我是校长,还不是我领导他们”?
对啊。
可也不对啊,哪里出岔头了呢?
“二姐,你这校长是怎么来的”?
“我努力工作换来的啊”。
好吧,是你自己个人奋斗的成果,没我什么事儿。
“二姐,我这次回来,在京城听到了一些消息。以后的干部,要年轻化,知识化,没有文凭,就不能当领导”。
“真的假的”?
“一定是真的,估计以后就得出文件了”。
“照你这么说,没有文凭,就不能当校长啦”?
“恐怕是的”。
“咱们技术学校的文凭行不行”?
林老三,你也真敢想。就技术学校的结业证也叫文凭?
你倒是省事儿,自己填个证书,自己盖上学校的章,文凭就到手了。你叫人家那些大学苦读四年的大学生怎么办?
“不行,至少得中专以上文凭,三道河高中的文凭都不行”。
“唉,这不是折腾人吗,念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啊”。
唉,这就是一个校长的认识水平,一个校长,竟然认同读书无用论。
相似小说推荐
-
文娱万岁 [精校全本] (我最白) 起点精品频道VIP2018-11-01完结 5W收藏总推荐49.35万这是一个片场暴君肆虐在文娱大时代的故事,一个背负此岸...
-
入世/仕 (寂寞鸦片) 17K小说网VIP2018-06-30完结入仕先入世,以入世之心入仕,且看段昱以入世之心开启自己不一样的人生,更因其复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