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百工匠心 (雅玩居士)


“后来钱永田离开琉璃厂,十几年前病死,不过听说有两个儿子,还在京城居住。”
鲁善工眼前一亮,赶紧要来对方地址,既然戴福保没有线索,那只能另辟蹊径,去钱永田后人碰碰运气。
寻宝捡漏这种事全靠运气,没有缘分眼力再好也白搭,直接开车来到目的地。多方打听,还真见到钱家后人。
简单说完来意,钱家长子听说是博古斋介绍而来,算是放下戒备。解释自从父亲过世后,家里再也没人从事古玩行,鲁善工好说歹说,对方终于拿出两件画轴,打开居然还是残缺不全。
元代赵孟頫的双松平远图!
倪瓒《虞山林壑图》!
钱家老大无奈道:“没办法,当年特殊时期谁也不敢有封建残留,好多字画都被撕碎烧掉,要不是老爷子想留个念想,连这两张都不会留下。”
听完对方解释,鲁善工不动声色接过画,脑中果然闪过很多信息,直接买下后离开,马上定机票,飞往江南小镇。
来到江南水乡,这里是汤安老家,也是他最后死的地方。多方打听,终于来到一个偏僻小村庄,找到一个八十多岁老乡。
“你要找汤妹子?”
老人有些耳背,鲁善工大声问几遍才明白意思,用土语叽叽咕咕半天,家人翻译后才知道原来汤安有个女儿,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变成疯疯癫癫,最后不知去向。
汤家老宅一直没人居住,荒废几十年,鲁善工心头一喜,赶紧先离开村子,在附近等候时机。
直到深更半夜,四下无人,悄悄拿着铲子,来到汤家老宅。到处是破烂不堪,果然没人居住,来到院里一棵大槐树下,赶紧挖。
偷偷摸摸不敢发出大动静,足足挖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发现箱子,抱起来赶紧离开,回到租来的车里。
箱子上的锁早就锈死,用钳子夹断,打开箱子,看着里面的东西,兴奋道:“哈哈,金手指居然还能这样用!”
钱家留下的虽然是残破画卷,但被金手指读取到关键信息:那张的确是当年经过汤安做旧造假的作品,无意间发现另一个惊人秘密。
老鬼汤安居然跟谭敬狗咬狗!
两年多的合作中,汤安明着听谭敬安排,可心里一直看不起对方。毕竟谭敬做生意有一套,但古玩眼力不高,更不用说有什么艺术造诣。
谭敬也知道自己眼力不行,所以经常找发小张衍帮忙,张珩出生于南浔大家。清朝道光年间,张家是首富。
张珩为著名收藏家张石铭之孙,从小耳濡目染,再加上祖父亲自指点,年轻时就有盛名。20岁时就被故宫特聘为鉴定委员,眼力高超。
张珩的书画收藏,数量多,质量精,拥有众多国宝级文物。比如最负盛名的收藏当数唐代张萱的《唐后行从图》轴,还有唐代周昉的《戏婴图》。
可惜他是个顶级败家子,十六岁继承200万银元的家产,相当于现在几十个亿。是沪上最有名的富少,整天花天酒地,嗜赌成性。曾经在一个晚上把大世界俱乐部输掉,震惊整个圈子。
要知道那时候的物价,张家上上下下二三十口人,包括保姆家丁,三顿鸡鸭鱼肉,一天也花不了两块大洋,可想而知两百万是什么天文数字!
不到十年就被张衍败光,家道中落只能靠着卖画生活,谭敬自然不会放过这种机会,各种手段连蒙带骗,基本上把张家百年珍藏都弄到自己手里。
体会到古玩一本万利后,看其他生意都没有兴趣,所以才找来汤安,开始第一次造假。
造假工场设在岳阳路175弄2号,那是谭敬的一座旧式花园洋房,平时进出走的是开在永嘉路的后门。
谭敬对此极为保密,只带徐安一人来参观过,连发小张珩也不让看。因为徐安家藏各种古印谱,也经常提供一些旧印泥、上等毛笔及旧的纸绢给汤安用。
其他复制的旧纸及绵绢等材料,也有从外地买来的旧物,必须有这些原材料才能进行造假。
汤安也不傻,自己辛辛苦苦造假画,大钱都被谭敬随便赚去,岂能心甘情愿?
所以利用谭敬拿来真画的机会,偷龙转凤,居然神不知鬼不觉狸猫换太子,暗自留下几张国宝重器,直到团伙解散,回到老家藏在大槐树下。
“这是……”



第144章 金手指的秘密




“元赵孟頫的兰亭序十三跋!”
“明董其昌的兰亭诗!”
“乾隆临摹兰亭序!”
“还有汤安自己临摹的一个版本?”
鲁善工小心翼翼打开油纸包裹的几张卷轴,借着幽暗灯光一看,大吃一惊,居然都是兰亭序,元明清三代书法家的不同临摹本。
《兰亭序》是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乃后世无数书法家必须临摹的第一法帖。元代书法大宗师赵孟頫更是其忠实的追随者,最终远追晋唐,自成一派。
要说华夏五千年,书法最好的十个人其中,必然有元四家之首的赵孟頫,当然也有明代四大家的董其昌。
至于乾隆老儿的书法?
鲁善工看完后,脑中闪过一个念头,这不会就是当年的兰亭八柱真迹吧?
兰亭八柱乃圆明园遗物,于1910年被移到颐和园,后置于耶律楚材祠中。当年乾隆寻遍天下,终于找齐八种历代名家临摹不同版本的兰亭序,刻在石柱上。
第一根刻的是唐代虞世南的临摹,第二根是褚遂良,第三根是冯承素,第四根是柳宗元的兰亭诗真迹。
第五根是柳公权所写的兰亭诗原本,第六根是清乾隆进士于敏中补修柳公权所写的兰亭阙笔。
第七根乃董其昌仿柳公权所写的兰亭诗;最后一根是乾隆自己临摹董其昌仿柳公权所写的兰亭诗。
难道这些就是当年兰亭八柱的真迹原本?
想到这里鲁善工猛的打个激灵,这次真是捡大漏喽!
“咦?这是……”
箱子里还有东西,打开油纸包裹着三件,居然是紫砂壶。
“陈鸣远的莲子壶!”
“时大彬的供春壶!”
“邵大亨的鱼化龙!”
好家伙,三件都是大师绝对精品力作,居然也在这里?
鲁善工不敢停留,赶紧开车离开,直接先回京城再说。回到善工堂,仔细检查书法,汤安不愧是高手,密封精妙,国宝埋于地上几十年,居然没有任何破损。
鲁善工闭上眼睛,用手拿起汤安临摹品,慢慢摸索画心,脑中闪过无数信息,终于得到汤老鬼毕生经验记忆。
钱家留下的画虽然残破,但不影响金手指读取技艺,两张画都是汤安造假而来,让自己的绘画水平水涨船高。现在又是一张汤老鬼书法巅峰之作,再次狂刷一波经验值。
幻境中汤安先把画画好,裱在板子上,用水冲得似有似无。完后又像旧画流传过程那样,反复揭裱,并要像修旧画那样进行接笔补残,最后进行全色,使之古貌盎然。
其中很多细节手法令鲁善工大开眼界,都是独门秘技,顺带连装裱手艺也提升一个大境界,不愧是最强造假高手。
看着眼前三张字画,两张明四家的山水,一张兰亭序,书法不用说,保存完好。至于画有些残破,但问题不算严重,以自己现在水平很快就能搞定。
正好利用这两张画练手,如果能完美修复,那松石苍鹰图就有绝对把握。可惜三件兰亭序真迹没有启动金手指,居然毫无反应?
收起国宝,再次拿起紫砂壶,鲁善工皱着眉头,金手指居然也没有动静?
还记得上次在赵四海家,不是也成功读取过一次记忆?那次是顾景舟弟子的作品,难道是……
鲁善工脑中闪过一个想法,难道是自己水平不达标?
越想越有可能,回忆所有例子,第一次都只能读取近现代高手的经验,比如锔瓷的王家先祖,镶口的陈家,金缮的无名艺人,后挂彩的詹远广和刘华清,都是近代民国手艺人。
书画装裱也一样,先开始也是琉璃厂的刘二寡妇,然后是齐白石,最多不超过百年。
篆刻也差不多,所有领域刚开始都是以百年为限制,然后随着自己水平提升,不断往前推进,从民国到清代,才有后来的吴昌硕和赵之谦。
如果用这个逻辑分析,就能解释为什么自己现在读取不了三件国宝和紫砂壶,作者最少都是清早期大师,董其昌是明代,赵孟頫更是元代人,金手指的权限不够!
换句话说,自己必须先积累书法和紫砂水平,等达到一定标准后才能触发金手指,读取更高层次的艺术品。
鲁善工突然豁然开朗,终于明白金手指的运行规律,瓷器和字画都是循序渐进,一步步走到现在,水平慢慢提升,最后量变引起质变,达到暂时巅峰。
而且随着金手指不断强大,居然开辟出一个新功能,寻宝!
这次就是最好证明,不但读取汤安的绘画经验,还随带发现藏宝秘密,这让鲁善工兴奋不已,这才是真正主角应该有的福利!
人家随便都是透视眼,或者用意念穿透物体,寻宝捡漏无往而不利。自己的金手指只能通过接触才能读取工艺,有时候时灵时不灵,现在终于摸清门道。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