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百工匠心 (雅玩居士)



我刚喜欢陶瓷的时候,在故宫看见这个壶,觉得美不胜收,围着展柜看了很久,特别喜欢。我一直想我什么时候能买这么一把壶?20世纪80年代末的时候我去香港,到处打听有没有这样的壶,也没买到。后来有一次碰到了五代越窑的壶,长流。“流“是什么呢?就是指瓷器中的壶嘴部分,专业术语叫“流“,流水嘛。唐代由于受工艺限制,壶嘴都特别短,所以叫“短流“。到了五代以后,壶嘴就加长了,叫“长流“。这条规律不可逾越。唐代一把长流的壶都没有,都是短流,因为受工艺限制,烧不成。我估计他们也试着烧过长流的壶,可能一见火,那壶嘴就弯了,就塌下来了,所以唐壶都是短流的。

我当时很喜欢短流执壶,因为见惯了长嘴的壶,所以对这种短嘴的壶特别感兴趣。但当时就是找不到,最后碰上了五代长流的壶。卖壶的人就说“哎呀,马先生,不要按图索骥啦,碰见什么是什么,随缘吧。“我想也对,从收藏的角度讲,很多时候就是相信这个缘,相遇为缘嘛。你追求的东西有时候是个梦,你追求不到;你永远怀着梦想去追求是不行的,收藏就是要相遇为缘,碰到喜欢的东西就不应该错过。我就买了这把壶,至今还在我手里,有盖,非常漂亮。今天想起来,价钱也非常便宜。珍惜机会是收藏中很重要的一点,一旦你碰到东西了,跟你追求的有点儿差距,但你喜欢,这时就应该珍惜这个机遇。

要知道,早期的壶不是茶壶,都是酒壶。我看过一些展览,他们把一些唐代的酒壶拿出来作为茶具展览,这是不对的。当时喝茶不用这种壶,我们今天喝茶的方式是明代以后才确立的,宋元以前的喝茶方式跟今天完全不一样,将来讲茶具的时候会讲到这些。

邢窑在今天河北省管辖区域内,唐代为邢州所管辖,囊括了十一个县。唐代李肇《国史补》中记载“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邢窑的白瓷和广东肇庆的端砚,非常有名,无论有钱还是没钱的人,都在使,可见当时的产量非常大。

邢窑有一种底下写“盈“字款的,我一开始喜欢陶瓷的时候,特别注意到这一点。“盈“是什么意思呢?是唐代的大盈库。电视剧《大明宫词》看过吧?唐代大明宫的遗址里出过残片,上面就写着“盈“,可见当时皇宫都在使用。“盈“字款邢窑白瓷是皇家御用瓷器,《旧唐书》中有记载“(唐天宝年间)每岁进钱百亿,宝货称是。云非正额租庸,便入百宝大盈库,以供人主宴私赏赐之用。“开元天宝年间,号称“开天盛世“,国库都比较充盈。大盈库,严格说来不是国库,是皇上的私库,每年这里进来很多钱以及各种宝物。当时这种“盈“字款的瓷器,也就入了大盈库。这些东西供皇上赏赐、送人。邢窑中还有翰林院专用的“翰林“款白瓷,都是邢窑中非常重要的品种。

这么重要的瓷器,就让我碰上了。20世纪80年代去香港的时候,有个人拿出一个白碗,我一看,底下写着“盈“字。我那时记性比现在好,那个“盈“字怎么写,我记得清清楚楚。现在岁数大了,记性不如年轻时清楚。我看完以后非常激动。但那个人不知道,问“这盈字啥意思?“我当然装作不知,说“我也不知道啥意思,爱写什么写什么呗!“

我当时心里怦怦直跳,特别想买这个东西。然后他就说“也没准是个人名,这有什么用?一个素白碗多少钱,写上字的理应贵一点儿。“我就说“贵一点儿行,贵多了不行。“那个人不知道大盈库这件事,《中国陶瓷史》上专门讲过关于这个“盈“字款的事。可这人不读陶瓷史,可能也读了很多书,都是画册,一高兴翻翻就过去了。你要真正了解陶瓷,就要了解陶瓷的历史,我觉得这就是读书的好处。我装作不知,三磨蹭两磨蹭,最后把这个碗便宜地买了,一路唱歌回到北京。

收藏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要有备无患,书要多读。多读一点儿书,你就可能多获得一点儿好处。过去说“有备无患“,收藏是“有备无漏“,你有这个准备,漏儿就跑不了。收藏的人都喜欢捡漏儿,但当你真碰到漏儿的时候,你的知识会告诉你是不是能够马上决断。

邢窑、越窑这两种瓷器,是统领中国唐代瓷器的两支大军。在这两支大军之外,还有很多小部队,比如长沙窑,也叫铜官窑,窑址就在今天的湖南长沙附近。

长沙窑很重要,它开创中国瓷器釉下彩装饰、文字装饰之先河。长沙窑有很多文字装饰,在瓷器上写了很多世俗俚语,比如“仁义礼智信“。还有我们在《全唐诗》上都查不到的唐诗,因为长沙窑是唐代的窑口,所以它上面写的诗都可以称之为唐诗。比如“上有千年鸟,下有百岁人。丈夫具纸笔,一世不求人。“这听着像诗,也像顺口溜,很通俗,表明了当时人生活的状态。

唐代的另一种装饰非常强烈的瓷器,叫鲁山花瓷。鲁山花瓷在中国陶瓷史上的意义也非常重大,窑口在河南。上面装饰很多大色块,明显是有意识地涂上去的,有点儿像我们今天的现代抽象画,不具象。长沙窑往往会画只鸟,画朵花,很具象。

鲁山窑的花鼓非常有名。我一开始喜欢陶瓷的时候,也研究了很长时间。我当时不能想象,一个这么大的瓷鼓背在身上多重啊,也很容易碎,腰鼓要拍来拍去嘛,总觉得不成道理,但古书上记载非常明确。

鲁山花鼓比较罕见,所以当你碰到的时候,你往往不能相信这个东西是真的。

我就碰见过一个,人家从乡下给我背上来,他不知道是什么。这腰鼓没蒙皮子,两头是通的。他说“我不知道是什么,这个东西中间细、两头大,也盛不了水,也盛不了粮食,什么都干不了,这干吗的?“我当然装傻说“我也不知道。“我们今天看到东西,有大量书可以去翻,大部分还能猜出来。当时找本书都很困难,根本找不到。信息永远是第一位的,没有资讯,这个东西就得放弃。我就说“我也不要,这东西太大了,干吗用啊?“那个人说“你得念我从乡下背上来不容易,你多少也得给我点儿钱。“后来我就把它买了,至今还在我手里。后来我跟很多人说这事,人家都不相信,说怎么那么好的东西让你碰到了?但事实还就是让我碰上了,一生中遇到这样的事情算是传奇。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很特殊的一个朝代,其开放的程度不是今天能够想象的,当时有大量的文化交流。中外交流非常多,在长安城里到处都是外国人,有点儿像今天。当时外国人带来了很多外国物品,跟中国人交流,从而影响了中国的瓷器。

比如唐代的龙柄凤首壶,除了龙柄和凤首是中国人的概念外,壶的造型以及壶身凸起的人物装饰,都是受西域影响的。这件东西现在故宫,定为国宝。它在解放前就出土了,在一个大古董商的手里。解放后,政府跟这个古董商商量,希望把这个壶匀给国家。古董商贪,想卖高价,国家当然不高兴他卖高价,他也知趣,想了想没什么办法,最后归了国家,现在故宫博物院里常年展出。这种龙柄凤首壶,如此精美的可能就故宫这一件,后来陆陆续续又出土过一些,但都没这件精美。



第302章 单色釉之王

唐代晚期出现了一种瓷器,对中国瓷器影响非常大,叫秘色瓷。秘色,意为秘密之色,充满神秘感。实际上,秘色瓷算是越窑的改进版。今天很多商品都是一代代地改进,历史上的越窑也是这样不停地改进。我们讲过,最早的越窑颜色叫糖黄色,有点儿像红糖的黄色。黄色肯定不如绿色好看,于是它就向绿色慢慢过渡,要追求这个绿色。秘色瓷的颜色就非常青绿了。

目前为止,明确发现秘色瓷的就是陕西法门寺。法门寺的物品入库有单,上面写着“秘色瓷“多少件。因为有了法门寺这批东西的出土,才把我们传了一千多年的秘色瓷的谜底揭开。原来谁也不知道“秘色“到底是什么色,它是一个秘密的颜色,是一个你甭想看到的颜色。

法门寺在陕西扶风法门镇,系唐高祖李渊定名,寺中供奉佛指舍利。这枚舍利是佛教的至宝,由七个函套装着,一个套一个,最里面的函装着舍利。因为法门寺的塔突然塌陷,国家在抢救性挖掘时,发现塔下有个地宫。这个地宫从埋好到发现,中间没有任何人骚扰过,埋了一千一百一十三年。所有的物品都是当时埋下,文字写得清清楚楚,一共出土了2499件文物。其中,对中国陶瓷界最大的贡献,就是明确了秘色瓷是什么样子。因为法门寺秘色瓷的出现,民间很多过去不能解释的事全都迎刃而解了。唐代的法门寺在做佛事的时候非常隆重,所有人都顶礼膜拜,皇上亲自主持仪式,所以法门寺里埋的一定都是最高等级的东西,比如大量的金银器。

那么,秘色瓷一共埋进多少呢?4件。门口搁着件八棱瓶,剩下3件都搁在一个大盒子里。地宫里的《衣物账》上注明:“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叠(碟)子共六枚。“写得很清楚,每一件都对得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