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百工匠心 (雅玩居士)


就算是近代最受市场追捧的几个大师,紫砂的顾景舟,国画的吴冠中,生前作品价格也不过百万,死后才得到热捧,一路水涨船高。
“这……”
赵四海真有点骑虎难下,心中很是犹豫,一咬牙,刚想再次举牌,鲁善工用手轻轻按住对方,微微摇头阻止。
“三百四十万第一次?”
“三百四第二次?还有没有?”
“第三次?”
“恭喜三号,成交!”
看着拍卖师最后落锤成交,赵四海暗自长出口气,真心喜欢玲珑瓷,原本心里想就算两百万也要拿下。
既能收藏,更重要的是拉近跟鲁善工的关系。他跟其他老掌柜不一样,毕竟人家有多年感情积累,都是琉璃厂老人,情谊深厚。
自己只是托宋学明的关系才认识鲁善工,当初也没觉得什么,可短短半年不到,对方已经成为圈里炙手可热的大红人。
无论是老掌柜,还是拍卖行,甚至故宫权威都对其刮目相看,连续两次专场拍卖,都高价,甚至天价成交。这让他有些急切,希望尽快能拉近关系,早点投资这只潜力股。
这场拍卖就是最好的投名状,赵四海已经打定主意,拿出两百万对玲珑杯志在必得。想着自己的名气和两百万,拿下现代工艺品应该毫无悬念,没想到……
“哎,你拉住我干什么?不能让小鬼子……”
鲁善工看着赵四海义愤填膺的表情,笑道:“算了,不能让自己人花冤枉钱,回去再烧几套,亲自送到四海斋。”
赵四海听完才喜笑颜开,这是最好结果,虽然钱没有花出去,但人情落下,皆大欢喜。
“鹤鹿老人四百万,加上玲珑杯三百多万?”纪华诚算了算,笑道:“这次茧山弘次郎算是最大赢家,居然砸下八百万!”
鲁善工笑而不语,这次专场很满意,一共入账一千六百万,大大超过预期,特别是玲珑杯,令他十分满意。
至于茧山,对方不是傻子,肯砸这么多钱必然有所求,不过也很正常,自己也求之不得跟岛国大藏家交流,作为踏板,实现下一步计划。
果然拍卖刚结束,就接到贾福生电话,约明天见面,说有事情谈。纪华诚在旁边听完,分析道:“应该是茧山弘次郎想跟你长期合作,否则也不会千里迢迢跑来,还砸几百万下去。”
鲁善工点点头,问道:“您老怎么看?”
“难得对方如此主动,肯定是看重你的巨大潜力,岛国市场很高端,藏龙卧虎,如果能打进市场,那……”
“对,对,一定要破冰!”
纪华诚还没说完,纪文峰赶紧抢话道:“这次机会千载难逢,一定要抓住!”
“十年,华诚拍卖整整花十年都没有打开岛国市场,佳德保力也只是刚刚有所进展,连外围都算不上,可想而知其中的难度之大。”
纪文峰叹口气,无奈道:“岛国市场很大,特别是高端藏品,就连佳士得和苏福比都垂涎三尺,对资深藏家趋之若鹜。茧山龙泉堂是顶级古董商,如果能借助他的人脉和推荐,那你在岛国混最少轻松很多倍!”
鲁善工点点头,大家想法不谋而合,答应明天好好谈谈,尽量达成合作事宜。
这次又是一千六百万进账,自己手里已经超过三千万,算是小康水平。晚上做东,请华诚拍卖工作人员吃大餐,人家辛苦这么久,佣金都不要,不能白干。
吃喝玩乐一条龙下来,深夜才到家,豪掷三十多万总算宾主尽欢,洗澡睡觉,养足精神明天见小鬼子。
“鲁师傅请喝茶!”
来到见面地点,刚坐下就看见一套玲珑杯,茧山弘次郎亲手帮自己满上茶,笑道:“自古英雄出少年,鲁师傅的手艺令我十分佩服。”
鲁善工接过茶杯,客气道:“早就听贾老说过茧山龙泉堂的历史,跟琉璃厂渊源很深,特别是对华夏文明的真心热爱,令鲁某也十分敬佩。”
两人哈哈大笑,都是聪明人,既然坐在一起,大家心知肚明,加上有贾福生牵线搭桥,气氛很快熟悉起来。
一番交流下来,鲁善工对茧山有所了解,很实在的一个人。没有太多商人气息,反而有点文人的雅兴。
相反茧山对眼前这个年轻人更加刮目相看,接触过不少匠人高手,大多沉默寡言,不善言谈。
可对方气质沉稳,谈吐文雅,引经据典,博古通今,丝毫看不出任何青涩局促,令人不由心生好感。
“不知道岛国收藏圈如何?能不能请茧山先生指点一二?”
难得遇见大藏家,鲁善工自然要提前打听点内幕,茧山喝口茶,笑道:“要我说东京只有两个古董市场,南青山是根津美术馆附近的一条街,二十年前很繁荣,有众多古玩店,而且都是老店,就点像京城的琉璃厂。”
“最有名气的一家就是坂本五郎的徒弟开的,叫池田,收藏很多龙泉窑青瓷,年代上大部分是元和明,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天龙寺青瓷和七官青瓷。”
“当时国内经济低迷,龙泉青瓷的价格比较便宜,一件宋龙泉窑凤耳瓶,小尺寸,十七八公分,釉色不怎么好,也就才100多万日元,这个价格相对于你们国内市场还是很便宜吧?”
茧山对鲁善工印象很好,这次原本是应贾福生之约,来京城转转。作为顶级古董商,每隔两年都要来国内,寻找点新人脉和渠道。
机缘巧合听说善工堂,荣兴祥老掌柜对其赞不绝口,暗自打听下来更为震惊,不光是贾福生,就连延清堂,博古斋,甚至荣宝斋都对鲁善工青睐有加。
这让茧山十分好奇,直到亲眼见过何朝宗和玲珑杯后,大感震惊,居然有如此巧夺天工的手艺!
所以下定决心,不但通过贾福生牵线搭桥认识鲁善工,还砸下重金作为投名状。当然以龙泉堂在岛国的地位,鹤鹿老人不愁买家。
玲珑杯更是不会轻易出手,作为展示品宣传,招揽客户,所以跟善工堂达成长期合作,这才是他的真正目的。



第153章 小拿破仑




“转眼十多年过去,现在南青山古玩店已所剩无几,只有四五家的样子,大部分都迁移到银座附近的京桥一带,这也是目前东京最集中的古玩市场。”
说到这里贾福生插话道:“茧山龙泉堂就在那里,在京桥的一个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很好,整一栋小洋楼,经历百年仍兴盛不衰,是不是茧山兄?”
茧山哈哈大笑,谦虚道:“不敢当,跟琉璃厂的百年老字号还是没法比。总的来说东京古董店都不大,店面超过30平米的都在少数。有好些甚至是很小的店,只够两个人勉强站着,再来一个人就转不过身来。”
“那一带租金贵,寸土寸金,由于面积不大,摆的东西自然也多不起来,一般也就十几件东西,有的甚至只有四五件。但每家店都装饰得很精致,非常干净整洁。”
“还记得我年轻时候第一次去银座逛古董店的场景!”贾福生回忆道:“第一家店是随意走进去,店主是一位老太太,满头银发,感觉很亲切。她的店面积算大的,约有30多平米,玻璃柜摆的东西比较丰富。”
“我看到有一两件龙泉的小盏小碗,但是品质一般,档次不高。临走时不经意回头,一眼瞥见一个青瓷小瓶,插了花,放在店的醒目位置。”
“一件玉壶春瓶,放在老的柜子上,墙上还挂一幅小画,令人想起宋人的挂画插花。便问她卖不卖,她说可以卖。”
“又问能不能把水倒掉,把花拿掉,让上手仔细看。她表示很乐意,拿起花瓶走进里面的小房间把瓶里的水给倒掉,又拿出一块布擦得干干净净,然后毕恭毕敬地送递到我手上,还泡了抹茶给我。”
“她告诉我,木盒上除毛笔写的青瓷花入,旁边还有两个字,是一个堂号,一百多年前的一个收藏家的堂号。岛国人很讲究收藏品的传承,有些原装木盒一百年两百年都舍不得扔掉,再破都会保留,实在破旧不堪,就再做一个新木盒套在外面。”
“老太太没说瓶子是什么年代,应该是明代中期,典型豆青釉,刻花比较细腻工整,和景德镇青花的纹饰风格有些像。这类小玉壶春瓶,元代也有,但是两相比较,区别非常明显。”
贾福生笑道:“由于语言不通,双方交流都要通过翻译,我们也未深谈。但看得出,老太太对待古董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珍视,买下那件花瓶后她还很耐心地教我怎么包装,怎么系绳子好看。”
“后来去的多,认识很多朋友,有一家店主叫铃木。其实早在十几年时,我就在他店里买过东西,兔毫建盏,一个非常有名的藏家收藏过的建盏,55万日元。”
“第二次我再去,偶然提起曾是他的顾客,没想到他还翻出当年我给他的名片。说谁到他店里买过东西,都会记住,绝不会把他们的名片丢掉的,这让我对他印象深刻。”
“那次我进去时,他正在打包一件龙泉窑的炉子。铃木再三表示,这件炉子岛国人非常喜欢,刚从东京美术俱乐部把它拍回来。作为里面的会员,他说到炉子来自东京美术俱乐部的内部交流是充满自豪。”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