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娱乐之最强大脑 (昊鲤)


  马强像上学期每天一样,起床后都会轻弹一会儿吉他,当今早吉他声再次响起的时候,李凡的手指也便在键盘上敲击了起来:
  《音乐与创造力》
  创造力分为发散性创造力和聚合性创造力,真正的创意奇才,必定既是发散者,又是聚合者。
  ……
  欢快的音乐可以提升创造力,它同时具备正向情绪诱发力和激发性强烈的觉醒成分两个特质,而这些都对思维的灵活性颇有助益,从而进一步提高创造力。
  (完)
  落下最后一个字的时候,马强的吉他也弹完了。
  李凡给陆丫丫挂了个电话,问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能不能破例发表在《国学时代》上,因为纸质报刊《心理学报》更新实在太慢了,影响力也太狭窄了。
  陆丫丫刚刚从美国实习回来,她接到电话后便请示了总编,总编的答案当然是没问题!
  她道:“主编说了,你两个多月都没在《国学时代》上发表文章了,不管你写什么,我们都给你开专区!我们等你等得好辛苦啊,李大作家!”
  《国学时代》APP上,【李凡专栏】于次日正式上线,《音乐与创作力》一文作为第一篇文章正式发布!
  当早上起床看到自己的文章时,李凡拿不定主义,自己接下来的第二篇研究写些什么呢?
  寝室内的电视机正播放着《动物世界》,里面传来了充满磁性的声音: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了,这是个交配的季节……”
  李凡灵感来了,他马上下床,在电脑上敲下了如下标题:
  《论倭黑猩猩双性恋问题》。
  不过,李凡又默默地给删除了,心道:想我也是个公众人物……
  更改标题:《鸟笼效应》。
  什么是鸟笼效应?就是:人们会在偶然获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础上,继续添加更多与之相关而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鸟笼效应”是人类难以摆脱的十大心理之一,在前世,是由近代杰出的心理学家詹姆斯所发现的。
  之所以叫鸟笼效应,它的由来是这样的:
  1907年,詹姆斯和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打赌,说他一定会让卡尔森养一只鸟的。
  卡尔森自然不信,然后詹姆斯送给了他一个精致的鸟笼,卡尔森并不在意,只当它是个漂亮的工艺品。
  可结果,过阵子后,那个鸟笼中便多了一只漂亮的鹦鹉。
  这篇《鸟笼效应》发表后的第二天,李凡再发一篇文章:《记忆遗传新假说》。
  记忆可以遗传下一代这个观点,本来已经被证明为错误言论了,不过,在这篇《记忆遗传新假说》的文章中,李凡重新肯定了这一观点,并推测了记忆与心理学和遗传学之间的联系。
  周四,发表《抑郁症与身体健康》,提出抑郁症不仅仅是心理障碍,更是系统疾病!它会影响到整个身体,尤其是身体解毒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抑郁症患者有更高风险患有癌症、心血管疾病等。
  周五,发表《论倭黑猩猩双性恋问题》……嗯,还是发表了。
  周一到周五,一共五天时间,李凡每天发表一篇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或者预想。
  网友们明白了,这李凡就是打不死的小强,大家越质疑他的水平,他就越不停地发表作品,闭口不言,不争不辩,只用一篇篇的作品说话。
  不过,帅李啊,你发表文章中表述的观点和结论,凭什么说是正确的啊?而且,有些还是你推测假想出来的。
  一些专家们的质疑声渐渐没有了,因为李凡发表作品太频繁,他们应付不来了,毕竟合理的批判,也是建立在深入研究上的。
  可网友们的质疑声还在继续,网友们不需要深入分析研究,对于其中一部分人来说,和自己观念不同的就是错误的。
  他们还给李凡起了一个新的外号:空想家。
  李凡一度以为自己这“空想家”的帽子一时半刻摘不下去了,直到下周周三,李凡连续发表了10篇心理学文章后,他的转机出现了。
  ……
  周三那天晚上,普林斯顿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Chris Bosh回到京大,准备继续开始自己为期3年的京大教学任务。
  回到办公室的时候,程教授将上学期考试的试卷放到了他的桌子上,并用蹩脚的德语道:“Guten Abend,professor!”(教授,晚上好。)
  Chris Bosh满面惊色:“Gute Nacht,professor Cheng,Ihr Deutsch wunderbar。”(晚上好,程教授,你的德语好棒啊!)
  程教授懵逼,用英语道:“Let’s communicate in English!”(咱们还是用英语交流吧。)
  随手翻了翻那沓期末考试试卷,波什教授一头雾水,中文完全看不懂,直到无意中翻到了那篇英文试卷,他那深蓝色的眼睛里绽放出兴奋的光芒:
  “Oh my God!Written in English?”(我的天啊,用英文写的?)
  程教授说这是李凡写的,就是班里最好看的那名男学生。
  波什教授点头,说那他就知道谁写的了。
  翻开整篇试卷,从开头第一眼开始,他那双深蓝色的眼睛越睁越大,越来越亮。
  当读完整篇试卷后,波什教授拿出手机,拨出了号码,结果没通,然后他骂了一句:“Fuck!”
  就在程教授错愕之际,波什教授的电话直通普林斯顿大学某办公室,“Hey,buddy,I have an interesting project from a student in China,do you have any interest in doing it?”(嘿,哥们,我有个华国学生提出了个有趣的项目,有没有兴趣去做一下?)
  一旁的程教授一时间怔住了,他目光落在了试卷上那鲜红的96分上,有些忐忑不安。


第369章 李凡的若干假想
  心理学中很多观点、实验结论等,很难有绝对的唯一答案,别看外国心理学蓬勃发展好些年了,但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它还处在人们讨论“天圆地方”的最初级阶段,毕竟心理学独立成为一门学科才140年而已。
  尤其是华国国内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根本无法和国外相媲美,基本上极大多数研究者都处在学习阶段。
  心理学界曾闹出过一个大笑话,某著名心理学家做了某一庞杂的实验,学术成果被各方报道,刊载于各种权威期刊上,甚至马上要选入大学教材了。
  结果,他带的一名博士生发现了他这实验最初阶段的公式用错了,然后,整个实验后面所有部分都跟着错了。
  (类似的情况不胜枚举,在各个学术领域都普遍存在。)
  华国国内心理学方面的大牛基本没有,骗子倒是一大堆。
  书店里心理学书籍琳琅满目,真正有价值的却没有几本。
  电视节目里各种心理学专家公然招摇撞骗,胡吹乱扯,更是比比皆是。
  心理学已经被玩坏了,充斥着人们的误解与浮夸风。
  李凡的这篇《心理学:颠覆论》,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诞生的。
  关于这篇《心理学:颠覆论》,波什教授眼前一亮,他给普林斯顿大学挂了个电话,询问奥尼尔教授是否有兴趣来将这个华国学生的项目扩大规模重新做一下。
  奥尼尔教授对此无爱,他可不想得罪那么多人。
  波什教授放下电话耸了耸肩,他也不想去做,不是这个项目不好,原因是他认可李凡的结论,既然认可了,也就没有多此一举的必要了。
  不过,这个华国学生倒是让他极其感兴趣,关于这个学生的研究报告,虽然因他人单力孤而导致重复性实验过程很单薄,但是,在理论、分析、结论等关键科学环节方面,却非常严谨缜密,绝对是心理学家水准的。
  如果说这份研究报告出于某位心理学家之手尚可理解,但这却出自于一个大一学生之手,这就让波什教授非常咋舌了。
  天才啊,华国青年人智力和天赋实在太优秀了,直逼我犹太人啊!(华国青年100个不服!)
  波什教授又看了看这份试卷,然后一连串unbelievable脱口而出。
  他目光最终落在了鲜红色的分数上,吃惊地道:“The test paper is only 96 points?”(试卷只有96分?)
  程教授:“……”
  李凡很快便被波什教授亲切地叫到了办公室,两个人的聊天从傍晚到深夜,李凡接受了这位西方心理学大牛的深深洗礼,他同样也让波什教授视若珍宝。
  在波什教授眼中,李凡是块绝世璞玉,虽然还未经彻底打磨,可已经展露光芒。
  尤其让波什教授无法理解并惊呼天人的是,这个华国学生明明没有经过系统化的心理学学习,没有进入实验室,没有做过什么科研项目,怎么就能想到各种“离奇”的理论呢?
  比如说,李凡提出个观点,说爱思考的人可能比不爱思考的人更“懒”!
  又比如说,李凡谈到自己刚刚发布的《抑郁症与身体健康》一文中,提到高强度运动有益于抑郁症,根本原因是,高强度运动增加了两种与抑郁症有关的神经递质的水平。γ-氨基丁酸和谷氨酸都与抑郁症和其他神经精神病学障碍有关。
  波什教授好奇地询问李凡是如何得出如此多新奇的观点的,李凡则说自己是推想出来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