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勇年颇显自豪地道:“这个该分析的都在我校《博雅杯》优秀学生李凡的那篇文章中分析了,我没有什么可补充的。”
记者:“那您能谈谈李凡这个学生么?”
崔勇年道:“李凡在我校表现极其出色,特别突出,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修养品质,都是毫无疑问的出类拔萃……”
记者:“我们之前也采访了一部分学者,他们对李凡的观点并不能完全同意啊,这您怎么看呢?”
崔勇年严肃地道:“关于《后出师表》真伪的研究,基本上会一直是个谜团。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言之有据则可,绝不存在谁一定是正确的。千百年前的事情,谁敢打包票?”
记者:“那既然永远是个谜团,还有考据的必要么?”
崔勇年老腰一挺:“当然有必要!就像我校李凡说的那样,学者们要有勇于挑战的精神……”
瞧瞧,崔院长在答记者问的时候,基本上一直把“我校《博雅杯》优秀学生李凡”这一句话挂在嘴边儿,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就是向晨华大学宣誓主权,告诉他们这天才是我们学校的了,别打主意了啊,赶快换个人吧。
但李凡又只是参加了京大主办的《博雅杯》而已,根本还不是京大一份子,所以,崔院长拐了一个弯儿,说“我校《博雅杯》优秀学生李凡”,这么一说就非常巧妙地拉进了和李凡之间的关系,而且还没有疑义。
到了最后,崔院长索性直接说我校优秀学生了,把《博雅杯》三个字都省去了,这……好吧,算你说累了。
采访结束,崔院长对身边的孙女儿道:“大孙女儿,肉不肉麻?”
“爷爷,有点儿起鸡皮疙瘩!”
“哦,”崔院长想了想,突然叫住要告辞的记者,道:“孩子,能不能再加一个问题?你们再问问关于学校对李凡进行特招的问题。”
“好的,崔院长。”
机器摁下,记者问道:“崔院长,那像李凡这样优秀的学子,我们京大会进行特招么?”
“特招?这个特招生的工作还没有正式开始,等特招正式开始后,我校会着重对李凡进行考察的,当然也包括其他优秀学生,我认为李凡成为京大一份子的问题不大,但你这个问题明显问早喽,还不到时候!”
记者和摄像齐齐晕倒,不是你让我们问的么?
送走了记者后,崔院长回到办公室,他借助媒体前来采访的机会,灵机一动,巧妙地把李凡变成了自己人,应对了一下昨晚晨华大学对李凡雪中送炭的支持。接下来,就是给李凡口头保证的时候了。
华国各大学校的特招工作正式开始时间一般是每年的3月1号。注意,这里说的是正式开始时间,这个时间只是用来招收优秀应届生的,对于奇才、怪才、天才,基本上都会在此之前便被各大院校抢光了。
华国十五六亿人口,优秀学生自然很多,但天才却是凤毛麟角,每年全国上下也就蹦出来10几个天才少年而已,其他学生自己报名去吧,这些天才学生,各大院校必须主动出击。
……
正在酣睡的李凡又被吵醒了,他接过崔院长的电话后,洗把脸,简单地收拾了一下,然后准备去办公室“聆听教诲”,也不知道崔院长找自己干嘛。
他还没走到办公楼呢,又打过来一个陌生的号码,“你好,你是?”
电话那头:“李凡,你好,我是晨华大学的孔亮。”
“哦,孔教授,谢谢您昨晚为我雪中送炭,谢谢。”
“送什么碳?我觉得你的分析很有道理。对了,你对晨华大学感兴趣么?我校希望你能来到晨华展现自己的魅力……”
“我……”李凡头疼了。
“这个电话里先不谈,改日详谈,说个其他事儿。我们晨华大学10月2号将举行《全国青年学者大会》,作为青年中杰出的代表人物,我校诚邀你前来参会。”
“您抬爱了,我一定参加。”
“哦对了,我们学校明年将首次成立英才班,相对于京大的菁英班,我们的优势是实践出真知……”
……
这个“优势”反反复复说了20来分钟,不是说电话里先不谈,改日详谈的么?
李凡放下电话后,一时之间内心略略动摇了。
坦白地讲,京大的文学社科那自然是要略强于晨华大学的,京大重文,晨华重理,两所百年名校各有所长,其实好选,选京大就OK了,但晨华大学偏偏成立了“英才班”。
晨华大学明年即将成立的这个“英才班”,不用多说,明显是针对京大即将成立的“菁英班”的。而且,英才班授课教师那也全是各大杰出的教授,甚至从哈佛聘请来了世界大哲学家Brand Russell到校授课,那也是砸了血本啊!
而且英才班的教学理念也非常别致先进,绝不比菁英班差。
头疼,选择困难症啊!怎么突然冒出来个晨华?
李凡揉了揉太阳穴,走进了办公楼,敲开了崔院长的门。
“崔院长好。”
崔院长起身,笑眯眯地伸出手道:“欢迎你,成为京大的一份子。”
“什么?”
“哈哈,糊涂了吧?你被咱京大提前锁定名额了,开心不?兴奋不?”
“哦!”李凡淡淡地笑了笑。
面对两所学校同时伸出的橄榄枝,李凡反倒是不知所措了,到底选择哪所啊?
“来,握手啊!”崔院长笑道。
“院长,咱们招生工作不是明年3月1号才正式开始的么?”
“对啊,现在虽然签不了协议,但是向你口头保证,你大可放心,你自由了,不用参加高考了,该干嘛就干嘛去吧,到日子的时候,学校第一时间和你签入学协议。”
“哦,那到时再说吧,不急。”
崔院长顿时慌了,“嘿,你怎么……是不是晨华大学和你联系了?”
李凡坦率地道:“嗯,他们成立了‘英才班’——”
崔院长打断道:“诶呀,一个理科院校,你小子一辈子注定专研国学的,去那凑什么热闹?难道你还想要顺便学学机械制造计算机什么的啊?英才班我听说了,他们底子不行。”
“可他们请来了Brand Russell!”
崔院长一时语塞。
就这样,李凡以一句“谢谢院长,我再考虑考虑!”结束了今天的谈话。
这世界上有两种病,一个叫做“选择困难症”,一个叫做“强迫症”,当这两种病发病于同一患者身上,那就惨兮兮了。
李凡是那种到超市买卷纸抽都要反反复复对比半天才能下定决心的人,要对比张数、价格以及克数,用克数除以张数,大概估量一下纸张的厚薄,用价格除以张数,得出每张纸的价格,继以了解每次擦屁股会用掉多少钱,然后还要对比生产日期等等。
幸好脑袋好使,不然脑袋都会想爆掉。
这种性格真讨厌,李凡也想克服,可克服不掉啊!
还有一年的时间可以考虑上大学的事情,这是万幸的,李凡并不着急了。
这两个月内,连续三篇论文让大家领略到了自己的学术水平,再加上一年内自己所获得的一些成就,大学的问题已经没有任何需要担忧的了。
而接下来的日子,李凡决定将《国学时代》名家专栏作为主战场,将华国尚未真正形成的考据学的概念做起来,这是学术方面的。然后,借助综艺节目继续扩大影响力,吸吸金。
傍晚时分,李凡接到了陆丫丫的电话,就一件事儿,催稿。
“李凡,稿子!要换榜了,你的稿子呢?”
好嘛,之前的《《后出师表》考据研究》他们战战兢兢地不敢发,还担心李凡这文章太扯,现在倒好,竟然来催稿了。
李凡当然不知道他们现在的情况,《国学时代》APP目前总下载量已经破百万了,这个数据意味着,《诗刊》的转型获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有句话说得好,争议越大,名气越响。《《后出师表》考据研究》备受争议,引起网络大讨论,李凡自然再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继续提升着自己的网络热度。除此之外,文章的发源地《国学时代》也是直接受益方。
李凡看了一眼时间后,端起笔记本,开始飞快地码字,两个小时后,4000余字的文章敲了出来,再次检查一遍后,完美。
将论文发到陆丫丫的邮箱后,李凡转身去体育馆打球去了。
这篇文章的名字是《《古文尚书》考据研究》,当陆丫丫收到这封邮件的时候,不禁大呼一声:“这孙子儿真的又把《尚书》弄成伪书啦!”
幸亏办公室内没人,大家都下班了,不然是不是很丢淑女形象?
陆丫丫吐了一下舌头,开始拉动鼠标,翻看内容,可才看了一行,只见朱总编快步走进了办公室,他急迫地问道:“他又把什么弄成伪书了?”
“《尚书》!”
“好,这个好!给我发一份儿,这注定又是一轮网络热议啊。”
重新排版,再次校对后,陆丫丫将文档传给了同事,但她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跑到了美工那里去指手画脚了。
相似小说推荐
-
一拳奶爸 (梦梦卫星) 创世VIP2018-10-31完结一段陪练视频让他红遍网络,一个意外挑战让他获得了属于自己的拳击生涯,因为经常奶娃,所...
-
庸人还真 (光暗之心) 起点VIP2018-07-11完结大抵是一个平庸但不庸俗的小人物莫名其妙得到了一场机缘,从一个苦苦挣扎求存的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