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恶人大明星 完结+番外 (丹尼尔秦)


  过了三天,莎士比亚带着画又来了。
  基金会的一个研究员布朗接待了他,话不多,直接打开了画,不过看到了第一眼,他就笑了:“哈。”
  “先生,如果你是从科隆迪亚画廊得到的这幅作品,那么它就是真迹。如果不是,我必须抱歉地告诉你,它是假的。”
  “为什么?”
  “因为我们鉴定过一幅同样的作品,哇哦,这幅作品画的真好,那一幅来自科隆迪亚,你知道的,他们是卖出弗洛伊德画作最多的画廊。老霍纳曾经从别人手中买到了不少弗洛伊德作品,都是真的。”布朗低着头看了一眼:“这幅作品应该叫《两棵树》,创作于1977年。我不得不说,你这幅作品,真的特别像,天哪,我简直分辨不出来它假在哪里?”
  布朗的声音越来越低,他用了放大镜,开始仔仔细细地看。
  油画的画法更加明显,因为油彩画笔的纹路是清晰的。不像是国画那样,讲起画法来,大家都一头雾水。
  布朗看了很久,没有从这些技法里头,找到哪怕一丝不符合之处——一幅典型的、甚至是完美的《两棵树》。
  “上帝啊。”
  “所以,你断定它是假的么?”
  “能说说你是怎么得到它的么?”
  “我不知道,这是我的委托人委托我送来鉴定的,他应该收藏了不短时间了。”
  布朗从没有对这种匿名形式这么痛恨过。莎士比亚的名字是假的,而他背后还站着一个没有名字的委托人,甚至没有性别、没有年龄,没有国籍……好吧,就这么丢了幅可能引发巨大波澜的作品下来。
  布朗咬了咬牙齿:“我们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可能要耽误一些日子。”
  莎士比亚耸了一下肩膀:“我是收费的,无所谓。”
  “……好吧。”
  一幅真迹的断定,绝对不是简单的事情,尤其是这还涉及到推翻另一幅作品。布朗需要先召集大量的基金会内外的专家,然后还要动用一些仪器,比如特殊光线的扫描成像——油画家的一些特殊手法,往往会在成像中纤毫毕露。
  “布朗,你是说你捡到了一幅可能是真迹的《两棵树》?”
  “是的,非常像。”
  “哈哈,难道不是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的人送来的么?”科隆迪亚的那幅《两棵树》,就是被这家顶级基金会买下的,9年前花费了近1000万美金,现在估值已经超过6000万美金——这不是弗洛伊德代表性名作,价值大约只有他代表作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波德,我没有在开玩笑,那真是一幅特别的,典型的,完全符合弗洛伊德风格的作品。你知道那意味着什么么?科隆迪亚在造假!又一个诺德勒?”
  “……上帝。”(未完待续。)


第0405章 科隆迪亚之死续【a2xz堂主加更】
  当莎士比亚第三次拿着《两棵树》来到弗洛伊德艺术基金会的时候,布朗、波德,还有6位来自皇家艺术学院、泰特、国家艺廊的专家,这几乎云集了整个英国对弗洛伊德这位出生在柏林,但终于英国的大英骄子的权威研究者——哪怕《德拉克西》出现的时候,也没有如此巨大的排场。
  毕竟,这涉及一家全世界知名的画廊的诚信,谁都知道,一旦《两棵树》被认为是真迹,除非弗洛伊德画了两幅同样的作品,不然科隆迪亚出售的那些弗洛伊德作品,将全部受到质疑。这涉及数家顶级艺术基金、美术博物馆、拥有巨大影响力的私人藏家。
  那将是震惊艺术届的巨大丑闻。
  影响力至少会与诺德勒画廊的造假丑闻并驾齐驱。
  专家们围着这幅画,看了足足三个小时,他们使用了放大镜,逐寸逐寸地研究了这幅画。使用了强光电筒,从前后照彻过。再加上鼻子、指尖。
  但,一切的迹象,都证明,这是弗洛伊德的作品。
  甚至以为对画布有所研究的人,都不得不承认,这幅画使用的画布,也是弗洛伊德曾经使用过的——虽然这一点无法证明什么,毕竟,弗洛伊德离现在太近了,有很多人都使用过跟他一样的画布。然而至少,他们无法在这一点上来一个一票否决。
  是的,现在,他们大部分人都希望这是假的。
  然而林海文的这幅作品,是比真的还要更加真的作品。
  通常鉴定专家要确定这是某一位艺术家的真迹,必然要从他们总结的若干条规律来确定,从油画上来看,用色、结构、技法、独有的小手法等等,当然一部分油画还有落款——《两棵树》就有落款,但显然,进入气泡状态的林海文,就是弗洛伊德再生,落款真的不能再真了。
  林海文在画画的时候,有意遵循了绝大部分鉴定条款,这其实等于是弗洛伊德按照鉴定家的标准来重新创作了《两棵树》。如此一来,相对于原作,他在这群鉴定专家的眼里,当然就更像是真的。毕竟,弗洛伊德真正创作自己作品的时候,不可能去遵循所谓的条条款款,或者说,这些总结出来的条条款款,也不可能对弗洛伊德每一幅画都十足十的有效——那就不是艺术家了,而是印刷工。
  很多时候,专家们进行鉴定,必须牵强附会——在大部分符合的时候,其它若干条就要求不那么高了。
  而林海文这一幅《两棵树》,则像是给快饿死的人递上了面包,几乎所有主要依据,都完全贴合。
  “它有点新?”
  “30多年,如果保存良好,这并不是问题。”
  “……好吧。”
  波德,泰特美术馆的教授,吸了一口气,看向自己的同行们:“现在我们必须做决定,是拒绝这幅画的鉴定工作。还是确定它,是一幅典型的、完全成熟的弗洛伊德真作。而科隆迪亚卖出的那一幅,则在若干不起眼的方面上,有些疑问。”
  沉默,长久的沉默。
  布朗觉得自己的声音都有些嘶哑了:“有没有可能弗洛伊德真的画了两幅?”
  “从未有过前例,而且以弗洛伊德的习惯,也绝不会这么做。”
  一位如此讲究自我、个性的艺术巨匠,重复自己的工作?太难以置信了。
  “如果拒绝的话,他也完全可以去找其他机构,哪怕权威性不足。最终舆论也好,市场也好,甚至法庭也好,还是会逼我们出面,我们总不能一直顽固抵抗。这会让大家怀疑我们是否掺和了利益。”一位基金会的专家摇摇头:“我们应当勇敢地面对这一切。”
  这种说一句,沉默半个小时的状况,一直延续到了很晚。
  莎士比亚在这间特殊的鉴定室的外头,看着他们如此艰难的样子,心里微微颤抖——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就是数千万美金。虽然这不是他们公司经手的最具价值的艺术品,但无论如何,数千万美金被捧来捧去,还是很刺激。
  终于,专家们开始退出来,莎士比亚的眼神透过玻璃,看着工作人员越发小心翼翼地收起这幅作品,然后重新交还到他的手上。
  布朗的声音,因为长久的工作,有些不稳定:“莎士比亚先生,您委托人的这幅《两棵树》,我们基本认为是真迹。在最终确认之后,我们希望能够举办一个发布会,来纠正我们此前的错误,同时告诉公众。弗洛伊德的《两棵树》,在您的手上,不知道您是否能够配合?或者,最好是您的委托人能够出席?”
  “抱歉,我的委托人不愿意为人所知,我可以配合。”
  “好吧。”
  被确认真迹的消息,很快传回到林海文的耳朵里,他笑了笑,手上的画笔都没有停。
  艺术基金会的动作很快,在基本确认之后,又进行了一些技术鉴定,当然,一切都是真的。完全确认之后,他们迅速在伦敦举办了新闻发布会,布朗作为发言人,宣读了他们的声明。
  他们在声明中,确认委托人手上的《两棵树》,是毫无疑问的弗洛伊德真迹。而科隆迪亚曾经的那一幅,他们也无法判断那是否是弗洛伊德的伪作,所以他们将会撤回之前的鉴定报告,退还给科隆迪亚鉴定费用。
  尽管他们措辞如此。
  但媒体还是以“弗洛伊德同名真迹出世,科隆迪亚涉嫌伪造作品”的标题,报道了这件事情。
  艺术类权威媒体《艺术时代》则把科隆迪亚卖出的13幅弗洛伊德画作的经纬给盘点了一通,发现其中的《两棵树》《红衣的沙发女郎》《流浪的黑人》等5幅,是没有明确来源的。老霍纳的公开言论也好,各类佐证也好,都没有说它们是从哪里获得的。相较于其它一些,从弗洛伊德本人、弗洛伊德的经纪人,艺术展览等明确渠道,这5幅显得尤为可疑。
  或许它们确有来源,老霍纳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或者压根是没有想到,总之他没有透露,就死了。
  其实若非如此,林海文也不会选择它们。
  “除非这些画作之前的拥有者,能够站出来提供证据,否则科隆迪亚将背负无法解释的嫌疑,从而彻底摧毁这家老牌画廊的声誉,乃至财务状况——一旦它需要面临诉讼的话。”
  科隆迪亚迅速召开了发布会,霍纳跟泰德,声色俱厉地否认了一切指控。(未完待续。)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