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影星 [全本校对] (白色十三号)
- 类型:都市重生
- 作者:白色十三号
- 入库:04.13
中午刚过,马修陪着杰西卡·查斯坦出了化妆室,专门让人开车送她去机场,跟杰西卡·查斯坦之间,两人没有谈过任何利益往来,也没涉及过有关角色或者付出与回报的问题,单单就是疯狂的互相取悦。
他们两个更像是因为身在异乡各有需求而又彼此吸引的男女。
当然,需求和吸引都是身体上面的。
无论马修,还是杰西卡·查斯坦,都不是年轻人,年龄都上了三十,既然有了需求,那直接开搞就是了,没什么好拐弯抹角的。
从第一晚到最后离开,杰西卡·查斯坦没有向马修提过任何要求。
送走杰西卡·查斯坦,马修短短化妆的时间,就把她忘到了脑后,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剩余的拍摄上面。
随后的时间里,除了马克·沃特尼在火星的戏份,还有部分地球上的戏份,也放在了澳大利亚拍摄。
多尔比地区地广人稀,偶尔周末休息,马修也会约上肖恩·宾和泰瑞斯·吉布森去几个狩猎场打猎,体会下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
马修一直没有离开澳大利亚,就算没有他的戏份,也会旁观拍摄。
“知道吗?”
制片厂新近搭建好的片场里,肖恩·宾对马修说道,“这是我近年来演的少有的最后没被杀死的角色。”
马修拍了拍他胳膊,“肖恩,如果我们还能有下一次合作机会,我一定让编剧杀死你的角色。”
肖恩·宾故意说道,“好像观众很喜欢看到我在影片里面死掉。”
马修点点头,“前段时间我还看过你的一篇新闻。”
“不是你看过。”肖恩·宾直接揭露道,“是剧组在炒作我的新闻吧?”
马修摊开手,“我不否认这一点。”他笑了起来,“肖恩,其实你没有意识到,你自身是非常具有新闻价值的,我打算让你作为这部影片的宣传点之一。”
肖恩·宾赶紧问道,“真的?”
作为配角,还不是第一配角,这样的待遇很难得。
“当然。”马修不是在开玩笑,“现在只是预热,等影片进入映前宣传,就会专门炒作这是你没有死掉的影片。”
这点剧组早就跟肖恩·宾方面做了沟通,没有肖恩·宾的同意,也不会胡乱运用这些来宣传炒作,比如现在的前期宣传中,炒作的新闻就是——一直在死的男人,肖恩·宾!
题目相当惊悚,也很容易吸引眼球。
这个宣传,还是剧组一位副导演提醒过马修之后,才专门策划的。
马修专门找人统计了一下,肖恩·宾从出道以来到现在参演过几十部电影,有着几十种死法,被称为“好莱坞死法最多的知名演员”。
1992年,肖恩·宾在哈里森·福特主演的电影《爱国者游戏》中,扮演大反派肖恩·米勒,这部戏也开启了肖恩·宾的死亡之旅。
随后,这位英国演员的角色受到了死神的特别关注。
不说那些知名度不高的角色,单单是流传度极其广发的,肖恩·宾就给无数人留下过深刻印象。
比如《黄金眼》中的006被钢筋砸死,《指环王》中的博罗米尔被乱箭穿心,《撕裂的末日》中被贝尔一枪爆头,《黑死病》中被人五马分尸,去年HBO播出的《权力的游戏》中被人砍掉脑袋等等。
肖恩·宾以各种花样死法深得观众之心,甚至一些人认为,只要在电影中看到肖恩·宾就知道了剧情的走向,一旦肖恩·宾出场就预示着悲惨结局等等说法。
之前一起打猎的时候,肖恩·宾还向马修说起过,有时候他扮演的配角没死,但是他一定要求导演“拍死”自己,他认为一个人物最升华的一点就是死亡。
有不少媒体这样评价肖恩·宾,认为他默默无闻的做法影响了整个好莱坞的电影进程,虽然他不如巨星和2000万俱乐部的演员那样知名度极高,但却凭借一人之力改变了好莱坞电影市场。
肖恩·宾也堪称好莱坞的黄金配角之一。
这也是马修敲定他出演一个配角的原因,这位英国演员身上,有被人忽略的新闻炒作点。
为了电影的利润和投资获益,马修都敢编造新闻炒作,何况肖恩·宾的新闻大部分是真实发生过的。
一直到八月初,马修都在昆士兰州的多尔比地区拍摄,主要活动地点也集中在摄影棚和外景荒漠区两个地方。
这座小城很安静,没有太多的人过来打搅剧组,不过现在是信息时代,只要一台电脑和一部手机,世界另一端发生的事情,很快就能传递到这边。
北美电影市场的一举一动,特别是他投资或者主演的电影的进程,马修始终都在关注。
七月底,经过近四个月的放映,《饥饿游戏》正式从北美影院下线,这部反乌托邦青春小说改编的影片,北美票房最终停在了4亿1280万美元这一数字上面。
算上海外方面的收获,《饥饿游戏》的全球票房更是高达近7亿美元!
很多人都想不明白,这样一部要什么没什么的电影,为什么就能如此爆发?究竟是青春电影大放光彩,还是马修·霍纳的金字招牌好用?
说实话,马修本人多少有点想不清楚,他料到《饥饿游戏》会成功,却没想到能如此爆发。
北美票房四亿美元体量级的电影,哪部拿出来不是能让人津津乐道,回忆起某些场面热血沸腾。
《饥饿游戏》有吗?
偏偏这样一部影片不但成功了,还比《暮光之城》系列的第一部更加成功。
好电影和坏电影在票房上的区别界线越来越模糊。
第956章 注定变成话唠
随着《饥饿游戏》结束北美放映,十三号工作室立即推出了光碟,光碟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的DVD套装,售价19.9美元;另一种是蓝光光碟豪华套装,售价分为高达39.9美元和99.9美元两档。
众所周知,光碟大规模压制的话,成本非常低廉。
甚至,光碟本身压制的费用,都比不上在全美各地铺货的花费。
在大规模压制的情况下,一张光碟的制作成本,不会超过零售价格的百分之五。
《饥饿游戏》最为普通的DVD版本,平均每张制作费用花费不了一美元。
当然,光盘的成本不能这么计算,仓储、铺货和宣传的费用是少不了的,还有留给发行商的利润。
这些全都计算在内,普通DVD版本的平均单张成本在五美元左右,豪装套装里面因为加了些例如嘲笑鸟胸针之类的小纪念品,成本稍微多一些,分别在七美元和十五美元上下。
可以说,电影光盘的利润率远远高于票房。
所以,才有2010年之前,好莱坞是活在光盘上面的说法。
虽然从2008年开始,随着网络下载和租赁大行其道,光盘受到了严重冲击,但依然能为好莱坞提供不菲的利润。
《饥饿游戏》光盘在北美上架第一周,就卖出了320万张的销量。
尽管这比不上前些年热门电影光盘首周轻易就能卖出500万以上的销量,却也是2012年最好的单部影片单周光盘销量成绩了。
上市十天的时候,《饥饿游戏》的光盘销量突破了450万张。
随后,就跟上映电影的票房一样,光盘销量骤降,单周只能卖出十几万张。
到八月中旬的时候,《饥饿游戏》在北美一地的光盘销售数额就卖破了1亿1000万美元。
与此同时,贝拉·安德森也搞定了一些授权谈判。
互联网方面,《饥饿游戏》的网络点播和租赁版权,以7年15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奈飞;公共电视台播放版权以7年1400万美元交给了迪士尼旗下的ABC电视台。
另外一些谈判还在进行,未来会获得更多周边版权的收入。
哪怕不算续作,这部影片也会给马修带来大笔的利润。
相比之下,《复仇者联盟》还在北美各大院线继续收割票房,不过放映三个半月之后,这部影片的北美票房增长速度已然非常缓慢。
马修占据了这部影片百分之四十的投资和收益比,自然一直在关注最新的动态。
《复仇者联盟》北美票房累计6亿2150万美元,成为《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之后,第三部能做到北美票房突破6亿美元大关的影片。
全球票房同时也冲到了历史第三位,目前在全世界各地收割了14亿8950万美元,超越15亿美元就在眼前。
一次次的投资成功,让马修更加明白,像他这样有资格入场的投资人,着重投资的必然是大众类型的片子。
这些年,不是没有独立片制作人或者导演拿着项目上门找过他,其中也不乏曾经听过名字的一些文艺片,但他无一例外的全都拒绝了。
或许这些片子里面会出现不少经典,即便票房不是很好,通过奖项和线下的运作,五六年或者十几年之后也能实现盈利。
但在容易获利的项目面前,时间成本会在他这里无限放大。
再说了,他对电影的认知并没有发生改变。
不是没有导演和制作人指责他这种投资人眼里只有利润,没有电影艺术,甚至票房失利后骂观众低俗而不懂欣赏。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之完美如意 (南山堂) 创世VIP2018-09-09完结总推荐:16353江辉重生了!回到了2003年,且看他如何纵横互联网和实体经济圈,弥补上辈子的各...
-
超级果园 (砖教授) 起点VIP2018-08-31完结总推荐5442小山之上大雪纷飞,山谷中却有个热带果园!荔枝,芒果,火龙果,莲雾,杨桃,百香果,榴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