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小胖子、汪子铭和艾素虹三个说家乡话,顿时就感觉遇到了亲人一样,不走了。
也不管相差四五岁的年纪,逮着小胖子就给做了导玩。
听说是陈咨的哥哥,三个人多了几分亲热,把知道的陈咨的事情给倒了个干净。
陈轲出来的时候,陈爸陈妈就知道陈咨的事情瞒不住,给他说了个大概。
他毕竟成年了,思维和小胖子他们不一样,本来对父母说的还不大相信,这会儿别人的话总算让他心里大是震动。
不过这年代的偏僻小地方的高中生,除了书本的知识,见识也就这样,他估算不出陈咨事业的规模,心里却也起来了好胜心。
自己弟弟都这么牛了,没可能自己不行。
听了三个说陈咨明天就要出差去港城,顿时心思动了,觉得去那看看,搞不好会找到好机会呢?
要是也能够做出一番陈咨的事业,是不是父母就不会管我了?
晚饭陈咨安排一家人吃饭的时候,他就闹着要去港城见世面。
好吧!现在这个四口之家的氛围无比怪异,好似三个成年人带着一个半大小青年,偏偏那少年还总是一脸的淡定。
以至于陈爸陈妈感觉单独和每个孩子在一起还没事,这一团圆了,反而找不准定位,当然这个乱入带偏环境氛围的自然是陈咨。
一顿饭吃的陈咨都感觉别扭。
至于陈轲要去见世面,陈咨倒是不反对,不是英语不好吗?
去了港城,又不懂粤语,那边可是没谁会说普通话的{回归前很少人说普通话},对比起来,搞不好他自己就发现只能用学的几个英语单词拼凑着说了。
到时候让曾欣安排一个听得懂普通话但是不会说也不认识简体字,只能用英语沟通的家伙来逼一逼他,搞不好会开窍也不一定呢?{港城都是繁体字}
陈轲自然不会想到腹黑的弟弟已经算计上了自己。
还在上杆子的和爸妈各种求。
陈爸陈妈却知道自己的小儿子现在事业做的大,下午那巨大的工业园,转半天都没转完,看的两夫妻头晕,听说在潭城,还有一个比这里大的工业园,至于东方摩托他们都去过了。
特别是看到机电研究所那那么多的各种头发各种眼睛的外国佬都在给自己的儿子打工。
自豪的同时又各种的担心上了,生怕自己给儿子的事业惹麻烦,哪里会放大儿子去胡闹。
这小儿子去港城听说是去开会啥的正经事,又不是去玩,那有时间带你去见世面玩哦。
当即陈知远就发火了:“见世面!见世面!你这次如果用功点考上了大学,你哪里去见世面我都不管你,你弟现在是去有正事,怎么带你去……”
陈咨好笑的看着以前自己映象中稳重的哥哥,现在就是个不懂事的中二,完全颠覆了上世和记忆中的形象,感叹自己心中的又一个人物形象的崩塌,不过这会儿心里拿定了主意。
打断了老爸的话道:“你去也不是不可以,不过我可没时间带你去玩,再一个那边都是说的粤语和英语,你确定你能够和别人说话交流吗?”
第四百七十九章 杀一只鸡
“能的!肯定能的!粤语?粤语不也是华国话吗?总不会有英语那么麻烦吧!没事,最多我拿个本子写着和别人说。“
陈轲一叠声的把自己的聪明劲儿使上了,为了去传说中的港城,笔谈的方法都搬了出来,也是佩服自己反应快。
现在能够出国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是非常让人向往的事情,主要是这年代大家都认为港城是资本主义发达社会的代表。
关键是还是华人为主的社会,自然让人向往了。
特别是陈轲这个年纪,出一趟国,在偏僻的西隆县,那是可以在县上、镇上、班上装逼个一年两年完全没问题的。
陈爸还待再说,被陈咨眼色制止了。
陈咨做出了这么大的事业,现在说话的分量肯定不一样,陈爸打算过会儿避开陈轲再问。
……
陈咨带着陈轲和自己的助手保镖团队,蹬上出发港城的航班的时候,国内出现了主要的政策调整。
新成立的国资办发出了第一号文件,该文件是直接上过国务院讨论的。
国资办先期挂在体改委组织下。
因为这样一个部委的成立,必须是要上大会才行。
但是现在很多事情迫在眉睫,只能先期将就,所以国资委先以国资办存在。
文件规定,即日起,国企改革的资产和体制变革处理事宜,从此由体改委下的国资管理办公室处理,体改委和计委将以支持和配合方式出现。
规定,即日起所有国内外并购国企的行为,必须经过国资办颁发牌照的审计公司出具财务和过程审计报告。
并购企业必须出具国资办的格式文书,并对市场换技术中的技术要求和时间做了封口规定,并规定必须写入合同。
不在像以前一样,做了承诺就可以。
显然这是陈咨的意见书应该是起了作用的。
主要是海城大众生产了快10年了,目前的国产化完成了85%。
但是,德国对核心技术的转让一直拒绝,对刚刚开始时候的技术转让承诺采取一直拖延的策略,比如: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样主管汽车产业的机械工业部一直意见很大。
但是目前海城汽车本身被钞票迷花眼,一次次的妥协。
类似的例子还有标志汽车、化工和电力领域的合作者,比如西门子、日本的富士重工、三菱化工、美国的霍尼韦尔等等,全都是对技术的转让各种理由拒绝和拖延。
甚至拒绝在大陆投产技术高点的产品。
这让陈咨说的产业链锁定意图得到了验证。
还有颇多的对地方政府和环保的相关政策。
这很多的方面陈咨只是提出了问题,为了怕被切片,他并没有给解决方案。
更多的问题陈咨并没有关注的到的,现在也都有了初步解决方式。
不管解决方案有没有用,只要被关注到了,陈咨就觉得这是胜利。
这让陈咨很有成就感,在他看来,国企改革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能够给点意见,还掺和了点私料,这太给力了好不好。
如果不是为了对付那瓢始终在瞪着自己的外资和内资联合体,陈咨是不会这么直白的上这样一份意见书的。
所以,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迂回打击自己的敌人。
事实上陈咨自己低估了他那份意见书的份量。
陈咨自从出现在秘密部门眼里后,所作所为就收到了密切的关注。
他的投资和他的想法和行为,都有专人收集分析,出来的文件和数据现在都是部分关键人士的重要的参考。
别说他直接撰写的意见书了。
这份意见书其实一投入邮局的邮箱,稍后的几分钟就被直接从邮筒里拿出来,被好几位神秘人士亲自监督着打上密封,然后有人直接带着这份邮件航班直飞京城。
当晚,这文件就出现在了计委的大领导董常委的办公桌上。
董常委粗粗看过,立马让秘书复印了几份,自己留了份复印件,原件和几份复印件直接送入大内。
一个小时后,文件中的部分摘抄件出现在了刚刚建立的国资办办公室,并获得指令,马上调查文件中所描述的情况。
隔天,有权限看到文件的各位领导和几个大部委的国情咨询专家们,召开了专题会议。
不但大长老亲自出席,大总领也同样出席。
会议进行了一个小时,由于资料牵涉太广,很多资料需要花费比较多的精力去收集,特别是分析和推理,需要更加专业的人手。
所以,这次会议作出的决定不多,但是市场换技术的政策需要量化调整,华国需要全球产业链专家调整布局,这是大长老亲口说的,给陈咨文件中的第二板块问题作出了注解。
第三板块的问题同样引起了重视,所以当天在日本主持日、美金融战的王中鑫再次接到了秘密途径传过来的指示。
稍后的日子里,该文件被部委的各位专业国情咨询专家分拆,形成了大方向九个,小方向二十几个的专业文件,分别下发各部门商讨和解决。
大长老和大总领再次和董常委商议,是否需要见见这位中信最年轻的咨询委员。
最后考虑到陈咨的特殊情况,打算等王中鑫回国后再说,毕竟需要他们来补充陈咨在国际金融板块上面缺失和变形严重的情况。
目前在港城和东南亚传说的鲲鹏基金的传言,越说越玄乎,关注陈咨的领导们也不大清楚。
事实上,他们已经调查到了陈咨的金融资本大管家唐尼克、朱英杰和林逸白以及他们的团队。
但是这些人好似也受到过专业的信息保密训练,并没有被收集到最关键的信息。{肖申克给做的培训}
陈咨的事情可以耽搁,但是国资办处理投资和国企改革的事情可不能够拖延。
审计的流程和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好了,人员初步就位,就着陈咨建议里面的市场换技术策略,体改委和计委做了紧急商议,又找了各方面的专家做了紧急议案,紧赶慢赶的在文件发布前,给加入了个框架。
相似小说推荐
-
逆流2002 (小陆探花) 起点VIP2018-07-03完结一觉醒来,刚刚加入到南下东筦打工大军的重生者张楚,面对即将的生活,该如何抉择 .........
-
梦想为王 完结+后记 (中秋月明) 起点精品频道VIP2018.07.25完结没有穿越重生,更没有天降系统可以砍瓜切菜的爽下去;没有山崖下拣秘籍,更没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