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狂飙时代 (哲士)


  “打造华人的自有摩托车和汽车品牌”这个目标不仅仅让在场的人了解到这家公司的激情和野心,也感动了所有这些还未怎么经历拜金主义冲击的有梦想身怀国家的精英们。
  看着一个个年纪上了50岁的家伙,一个个诚心诚意的祝贺和泛起的希望之光,陈咨感叹,这或许是最后一抹赤子之心的时代。
  ……
  长江动力机械厂被未来东方机械集团收购,事实上却只是被剥离的摩托车这一部分,这家厂子本身属于航空体系的军工厂,一直承担小型航空动机的生产任务。
  而且一直是军内长江750摩托车的正规厂家之一,鼎盛时代可以月产军用摩托5000辆。
  但是这种二战时代的产品已经生产了半个世纪,长期不更新的技术落后,导致业务日渐萎缩。
  再加上这几年国家经济困难,军队装备更是不见更新,小型航空动机的业务基本上只见维修不见生产,已经让这个本来生产技术力量强悍的工厂走向了倒闭的困境。
  所以被第一批准许军转民,去年才从深山里迁移到云阳市郊。
  但是长期处在深山的保密单位的领导们,身体是出现在了城市,可是思想却转不过弯来,还在封闭的笼子里打转,让两千来人的工厂职工嗷嗷待哺,工资都停了五六个月了。
  自从宋君使用了派遣公司这招大杀器,更是解决了军工职工们的心里骄傲的落差,让长江动力机械厂恨不得马上就并购完成,最好马上就能够生产,就能够拿到工资才好。
  可惜这太美好,于是原长江动力机械厂的厂长姚治中干脆就跟着酒席散场的宋君出来了。
  由不得不急啊!厂里的职工很多都揭不开锅了,都等着他弄点救命钱呢?
  于是陈咨再次被拉到一个小会议室,加急召开了并购执行的实际计划会议。
  参与人还有一名华航总公司负责对接的司长,梦省商务厅王升干。
  姚治中把情况一说,开口就求救,他的要求倒是可以理解,陈咨也不吝啬个二三十万就可以解决职工们的燃眉之急。
  但陈咨也没有这么白,和宋君商量后,提出了条件,那就是让所有职工都先挂到劳动派遣公司,如果愿意签这个字,就先发一个月工资。
  而且这工资不是由东方摩托公司支付,而是支付给当地政府,因为这本身就是政府的问题,以免未来公司搅和进去不好处理。(军转民划归政府管理)
  相当于借给政府支付的前期遣散费。
  这么大个厂,又闲了这么久了,难免就有人懒散了,东方摩托公司自然是需要通过考核再接纳自己觉得合适的员工,从开始就透露出合资企业的竞争风格,让大锅饭的国有员工们有个先期的警醒。
  有了姚治中的急性,导致了东风摩托车公司重组长江动力机械厂的步子立马步入了如火如荼。
  这个会议一直开到晚上十点,理出了初步的完整计划才算玩。
  翌日,宋君和姚治中就再次赶往云阳,同时同去的还有谢宜华和摩托车生产线。
  谢宜华本身就是研究汽车身产线的,这条摩托车生产线购买的时候多有参考他的意见。
  这段时间又考察了国内的设备情况,已经完成了高低搭配。
  李坤这次获得授权带领启源的团队和江南机器厂谈判。
  江南机器厂就是陈咨这次初步定的轿车项目的合作方。
  众所周知,华国对轿车项目的控制力度之大,那是真严格的没法想象,没有中央点头,地方不要妄想上马轿车。
  目前到未来好长一段时间都是维持三大三小的局势不变(三大三小是一汽、二汽、上汽,三小是首汽、津汽、广汽),但是在这个范围之内还有一家公司由于地位特殊,获得这个突破口。
  这就是军方的兵器总公司,由于军内长期军费不足,在那特殊的年代,国家给军方开出了可以经商的这样的条件,以期军方能够自己解决一部分经费。
  兵器总公司于是就看上了四个轮子的这个好生意。
  当然也不独独是他,就是整个军方都眼冒绿光的看上了,90年代初全国有不下上万家做机动车、摩托车、汽车或者配件生意的公司。
  百分之85%的公司都是军方干起来的,只不过成功的却寥寥无几。
  于是它获得了日本铃木的奥拓的生产技术,先是打算就放在长安车厂生产,后来由于系统中各个单位都困难,就一分为四。
  当然为了四家公司的轿车名录,兵器总公司少不了撒泼打滚要到了价值万金的四张轿车目录。
  于是原来的三大三小里面,就多了四小这样军方开挂的超生胎儿。
  他们就是长安奥拓、江南奥拓、江北奥拓、秦川奥拓,本来兵器总公司想的很好,由于当时交通不便,以为把四家公司安排在四个角,再让长安奥拓帮忙供应覆盖件,直接就让奥拓覆盖了全国,肯定是钞票哗哗的来吧!
  可惜天不从人人愿。


第二百三十三章 刷存在感的蟑螂
  长安奥拓平白多了三个竞争对手不说,还要给三家供应覆盖件,这四兄弟里,难道就自个儿是后妈养的?
  于是配件由于距离覆盖远近不一,难免供应不及时不说,或许还出点差错啥的,当然成本难免高昂。
  另外由于当时的国内产业环境,很多配件就是同一个标准,不同厂家的产出多少有点不同,导致兵器总公司想象中的零部件在系统内统一配套,迅速就能形成大批量,总体上解决兵总系统的“军转民”战略问题的立案直接破产。
  吉省的江北厂基本上每生产一台就亏一万,秦川厂奥拓一样的巨亏,后来改产福莱尔,小火一把后又转让给了电池大王比亚迪,准备改产电动车了。
  江南厂距离近点,同样没少亏,但是一直也没找到出路,兜兜转转后来干脆破釜沉舟搞出了2.98万这种让人眼睛掉一地的特种奥拓,充分证明了汽车就是四个轮子加一组沙发的论证。
  然并卵市场还是不买账,没办法只能再求到这时候又有点家底的母公司,求到了资金最终搞起了汽配配件和金属器件生产,弄出了一家上市公司,总算没有最后完蛋掉。
  现在这时候正是江南厂获取了奥拓生产出了二轮,又卖不掉亏到死的时候,兵器总公司在军方的地位,自然知道了有个傻大头想在国内投资汽车和摩托车产业,于是死活把这当初好不容易弄到轿车名录的几家宝贝公司又放到了可以合资的名录里来。
  于是,阮巴定给陈咨可以合作的目录中自然包含了具有轿车生产资质的江南厂。
  ……
  且不说几个行政高管各自忙的飞起来,陈咨也很烦恼。
  现在能够用的人手捉襟见肘,胡可虎和秦戈都还需要一周才能到位。
  宋君去了云阳,只能自个儿顶着,不得已把蒋大刚和姚书藴给拎出来加担子。
  蒋大刚这段时间随着两个管理理论的讨论,每天孜孜不倦的跟着学习,又央求宋君给了他港大的MBA课程,多少有点具有新世纪外资企业合拍的思维想法了。
  正好可以让他来练练手,趁着现在新世纪还未壮大的时候。
  这人一直在军防科大的行政系统里面,人脉关系不可小觑,是未来合作的一根重要纽带,前段时间默默无闻只是由于管理文化和思维的不同而已。
  现在可以初步接受工作,自然要让其发挥价值。
  于是陈咨让他和姚书藴、何从初有什么问题三个先商量个子午卯出来再和自己汇报,顺便让何教授的思维也转变成企业领导的思维。
  想出了这个甩手掌柜的办法,陈咨又去了汽车研究所。
  路上收到李坤的两个消息,第一个是上次和王磊的华太精密的投资已经达成。
  对方的技术人员、攻关和管理人员确实是参考国外成熟公司的架构组建,而且企业定位和经营思维清晰,算是一个较好的投资项目。
  不过目前还未获取到控股权,只能够以后再操作。
  另一个消息让陈咨又感觉一阵不舒服。
  却是朱城摩托车厂的收购中,耀华昊又插手了,他们联合了南方航空机械搞的事,本来也没啥!
  关键是别人是来参加和我公司的最后并购谈判的,你们中途截胡也就算了,毕竟如果是你真看好,只能算是正常的商业手段。
  偏偏耀华昊的几个家伙高调在他们圈子里宣称要让这家刚刚开的外资摩托车厂好看,要打败趾高气昂的外资代表云云。
  这个趾高气昂的外资代表,自然指的就是陈咨了无疑。
  本来宋君和陈咨的目的是要把朱城摩托车厂也收购下来的,确是国内目前只有两相当完善的摩托车配件集中地。
  第一个就是川省重城,这时候还不是直辖市,这里有嘉陵和建设两家目前国内摩托车的头两位,形成了完善的配件群聚效应。
  另一个就是羊城,这里是国内最先开放和商业氛围最浓的城市,有五羊本田等等合资车厂。
  除了这两个还有几个小的配件集中地,一个是直江省的钱江,这里有著名的钱江摩托,还有天津市的天津本田。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