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文字,是华夏三千年来,文法最具风采的文章,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
“庄子的文章是赏心悦目的,对文学的造诣之深刻,千万人不可及,在我的心目中,哪怕是有着百代文宗的韩愈,文章盖世的韩愈,与之相比也有所逊色,而庄子这段话所描述的内容,追求的一个字,那就是大。”
“庄子文章之奇姿百态,思想之怪诞动人,令人几近神志恍惚。”
“大家都知道庄周梦蝶的故事,但我今天想讲的是另外一个庄子的故事。”
第557章 演讲结束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江湖。”
“相濡以沫,相忘江湖,这两组成语大家很喜欢,出自与庄子,大宗师。”
“我们看看原文: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什么意思?说是两条鱼在陆地中,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时,相濡以沫,就是互相吐两个泡泡湿润对方的身体,这是庄子对于生命观独特的视角,相濡以沫这个词,曾感动了多少人,两条垂死的鱼,互相吐着水泡湿润对方,延伸到人类的感情层面,这是多么伟大的作为,父母,兄弟,特别是夫妻,对于感情的最高追求,莫过于相濡以沫,二人都快死了,还在为对方吐着水泡,能让他晚一些死亡,这也说明庄子对于死亡的认知是朴素而深刻的,万物皆惧死亡,唯人能思考死亡。”
“我之所以对庄子的文章,文法推崇备至,当然是有原因的,当你看到相濡以沫这个词时,心中总能升起无数悲戚,这种悲情色彩感染力已经足够强了。”
“可庄子在后边还有一句,不如相忘江湖,相濡以沫,互相爱着对方,但却无比痛苦的在一起活着,不如就相忘江湖。”
“江湖指的不是郭靖乔峰,武侠中的江湖,它是真正的江湖。”
“与其互相竭尽全力的维持爱人或亲人的生命,不如将两条鱼放到湖里,放入江中,虽然游着游着,便散了,但自由的在江湖中游走,总好过那悲戚的情感。”
“他说着道理,可实际上,却将悲情推向了最顶峰,曾经誓死相爱的两条鱼,在水中失散了,迷失了,但却自由着,抛弃了那段感情,那段艰苦的记忆,这样好一些吧?”
“如此也罢,可后面的两句话,又似乎在时刻提醒人们,你已经忘了她,你已经忘了她,可你既知道自己忘了她,又如何知道忘了?你根本就是没忘啊。”
“当我完整的读完这句话,并且思考消化了很久之后,余下了悲情之外,只有心酸吧,这就是庄子对于生命,对于人生的感悟,相忘江湖,最终还是在江湖中互相惦念着对方罢了。”
陈小哥一番话说完,台下已经有两个女学生眼睛泛起泪花。
“所以以后大家遇到喜欢的人,也别动不动就要和人家相濡以沫了,那多惨啊,相忘江湖也不好,就平平淡淡的在一起吧,平淡总是珍贵的。”
众人勉强支起了笑脸,陈小哥又喝了口水,继续道:“庄子简单的说完了,我们最后才说老子。”
“为什么最后说老子,因为我始终认为《道德经》是高于前三者一个层次的东西,哪怕庄子已经够奇怪,够玄幻,够发人深省了,但比起道德经,它还是逊了一筹。”
“前三者,讲的是具体的东西,讲的是一件事情,在推演到其他领域,而道德经开边即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样子玄而又玄的调子。”
“他玄吗?确实挺玄的,用今天的话来说,它是抽象的。”
“抽象的东西最难理解,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观察模仿人们看不到的东西而诞生的。”
“关于老子的传说太多了,后来又有道教兴起,尊他为开宗始祖,事实上道教和道家是两回事,这是不能混淆的,老子也不教人练长生不死药,他认为人总是要死的,生灭有常才符合道的规则。”
“既然是抽象的,那势必不容易讲解,不容易描述,无论用那种方式,大家都非常熟悉出自道德经的一句话,叫: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理我们都懂,但问题是,道是什么东西,道怎么能生一?一又怎么能生二?用数学的方式当然没有问题,但常理而言,一生二就很难理解了,这就像一个大男人凭空生出一个孩子一样。”
“可它既然是华夏经典中的经典,自然解释了这个过程,有的人看的懂,有的人却看的不知所以,所以叫道可道,非常道,道本来就不能用我们习惯的表述方式来表达。”
“名可名,非常名,这名的意思则是人们的认知,人们对一件事的感受,是主观的。”
“在道德经第五章 ,老子用他的方式讲述了道生一,一生二的过程。”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很多人不知道橐龠是什么,经过学者与专家的考究,确认橐龠其实就是一个类似风箱一样的东西,只不过是用羊皮做成的。”
“风箱里边当然是空的,什么都没有,而老子说,大道就如同这风箱一般,虚而不屈,虽然里边什么都没有,但它却存在着,动而欲出,出什么?大家可能会说风,但这只是一个比喻,道生一的过程,就是这么完成的。”
“而这背后又有什么没有说出来的意义?除了普及对道的理解之外,我们略一思考便知,越空的地方,越是容易万物生长,能装的东西就越多,就越能容纳百川,越能保持不灭,反而,条条框框过多,只会限制繁荣,这是老子说的道,所以看道德经是需要动脑子的,不费些心思,根本看不懂它究竟在说什么。”
“很多同学也许会说,也许这只是老子的一次自圆其说呢?那我们就可以用现实拿出来与之对照,你会发觉,其规律与他所说的高度一致。”
“例如,历朝历代开朝之初是最强盛的,为什么?土地是空着的,规矩是较为不那么繁冗的,做事是比较方便的,可随着时间推移,土地越来越少,大量的土地其实已经不是百姓的了。”
“这么一一对照之下,你会发现,自然规律与老子所说的道,大部分是高度吻合的。”
“道德经,我也没有读明白,或许它还有很高深,很玄的学问没有被发掘,或许它的价值已经被完全发现了。”
“今天,演讲到此就要结束了,非常高兴与各位同学能一起粗浅的交流孔孟老庄,”
一番话说完,陈小哥长长的松了口气,对着台下的人们略一欠身,便打算走出演讲厅了。
只是才走两步,身侧便想起了如雷贯耳一般的掌声。
第558章 旧情人
陈小哥扭头看去,只见众人站起身不停的鼓掌,陈小哥挠挠头,并不觉得自己讲的有多好,反而觉得在最后一段讲的有些不伦不类,道这个东西本就很难表述,不过既然讲老子,就少不了讲大道,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陈小哥停下脚步,听着那回馈给他的巨大掌声,当下又对众人鞠躬,挥挥手,表示告别。
“陈老师,我还有问题想要问你,你能不能晚一点在走?”
陈小哥看了一眼时间,心中暗道此地不宜久留,当即便苦着脸道:“不好意思,今天我实在赶时间,等下次有空,一定再来。”
“陈老师,刚刚听你演讲的时候,觉得你说的好有道理,但是为什么我现在感觉你刚才是在妖言惑众呢?”
陈小哥看着身边一名学生,苦笑不已,但也表示理解道:“如果有一个人突然跑出来要跟我讲易经,我第一个反应当然认为他是个骗子。”
“陈老师,你刚刚说的那些都是真的吗?我可以相信你说的么?”
“信不信不在于我,而在于你,如果你觉得我讲的东西对你有帮助,你信就好了,如果你觉得我在扯淡,那不妨一笑置之。”陈小哥从容的对一旁挤着人群提问的学生道。
“陈老师您说道德经比庄子更厉害,可我听下来,只觉得您今天的庄子讲的真好。”
陈小哥见越来越多的人想着自己聚集,当下也顾不上回答哪位同学的疑惑了,当下加快脚步,一马当先走出了演讲厅,下了教学楼,一转眼,便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之内。
演讲是一件费力的事,特别是像陈小哥这种随性发挥的演讲更是令人身心俱疲。
回到家,已是傍晚时分,陈小哥没吃午餐,一到家便倒在沙发上挺尸。
直到苏青叫他吃饭,陈小哥才勉为其难的起身。
正吃着饭,手机叮咚响了一声,大部分人的短信已经聊天软件上的好友都被陈小哥静音了,他一边吃着饭,拿起手机看了一眼,随即放下,眼光忍不住的往苏青脸上瞟。
苏青一眼便察觉了陈小哥的心虚,二小也不知跑哪里浪去了,她也不忌讳,只是低着头一脸恬淡的问:“是她的消息吧?”
陈小哥不想说谎,反正每次说谎都被苏青抓个正着,与其如此还不如直接坦诚来的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