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妮可在虞美琴的建议下,直接来售楼部问,而不是按照自个儿原先的老实计划去中介公司找房源。
这是一个已经交付一年半的楼盘——理论上04年年底就赶着竣工验收发钥匙,05年年初有第一批房东开始装修搬进去。去年9月史妮可考上金陵的大学、母亲和她一起搬过来的时候,这小区才住人半年多而已。
以这几年疯涨的房价和热销的形势,一个楼盘也太可能留着大量好户型的未售房源拖上一年半。如今再想买这里的房子,理论上应该找中介公司和个人房东买二手房。
毕竟,如果一个楼盘显示出“居然连现房都卖不完”的趋势,那肯定会给还在观望的投资者们一个“房子肯定有毛病,或者大家公认升值空间不大”的恶劣印象。
史妮可这方面社会经验不足,原先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事实上,总有两三成的房子,刚开盘就“左手倒右手”,名义上倒腾卖出去了。而实际状态则是只签了购房合同给了定金乃至首付,却迟迟不办房产证、不做过户登记。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准备打时间差倒腾的。
售楼部的小姐显然也是把她们当成了懂行的,又或许是看这俩妹子美貌不俗,肯定是有钱人家的,接待的还挺热情,想看啥资料都举一反三地送上。
女生么,只要漂亮,总会富贵的。哪怕生下来的时候爹不够富贵,第二次投胎的时候只要自己愿意,也能改变命运。
俩妹子逛了一圈,看遍了户型图和模型,还要了销售情况的清单看了一遍。虞美琴便如此指点着,给史妮可这个房地产小白扫盲:
“你看,这几十套都是去年名义上卖掉、但是一直拖着没做房产证的。肯定是开发商自己的托吃回去的。
去年国家已经出台了个新的限制炒房政策,新房卖出后五年内过户要收土地增值税差额的,契税和别的税也重得多。所以肯定是准备5年内就倒手卖掉的人,才会给了首付都不做房产证,而且也肯定是开发商的关系户。”
“原来还这么多门道。”史妮可暗叹今天可算是带对了人来,要是就她跟母亲自己来买房,说不定就被坑了。
她拿起一副自己最中意的户型图,找虞美琴参考:“你觉得这套怎么样?理论上顶格89方。不过这幢在最东边,这个户型还有一间书房,竣工图上是做进公摊面积的。实际上该有100方出头了吧?做成89方,应该只是为了避税。”
虞美琴看了看,建议到:“要不还是去现场看看再说吧。”
说着,售楼小姐带了俩妹子去那套房子实地看了一下。
仔仔细细看了半天,史妮可对房子很满意,问了价格。因为面积超过她的预期,总价要将近70万,首付也比计划又高了两三万。
“就这套吧,麻烦你把相关材料都整理一下。我今天就可以签合同打首付的。”史妮可款款大方地和售楼小姐说。
售楼小姐也是暗赞这妹子有魄力。她接待了多少看房客人,起码三分之一都是要熬好久才下定的,真正见了就买的土豪可是不多。
虞美琴不想干扰史妮可的决策,但也不无担忧地劝说:“预算有点超支了吧,你准备做几年的按揭?”
史妮可想了想,依然略轻松地说:“就5年好了。拖太久也没意思。五年的话,一个月还1万块还不到一点,完全不影响生活的。如果生意形势一直那么好,说不定明年我还会再下手一套140方的,或者回老家也买套新的。90方毕竟只是过渡的房子,将来一家人要是人多了,总要舒服一点。”
一个处在极度乐观中的人,旁人是很难劝回来的。
虞美琴了解对方此刻的心态,她也只能小心地修饰着措辞,委婉地说:“虽说房价肯定涨这个道理是没错。但你想过没有,你跟小雄合作的那种生意模式,毕竟是很依赖于‘现行法律不修改、收紧’这个大前提的。
要是明年或者后年两会的时候修法了,甚至只是最高院出个解释,或者知产局出个专利审查的行政指导意见,那都是变数。现在你和小雄有别的来钱门路作为后备么?如果没有的话……”
“如果没有的话,是不是怕我会断供?美琴姐你想多了啦。雄哥的能耐你还不知道么,虽然现在他没说有啥后招,但我相信他肯定有后招的。只是还防着我,不肯提前教我而已,我对他有信心”史妮可说这话时,脸色颇有几分羞红,似乎想到了什么很温柔的事情。
“喂你能不能不要这么自信地立弗莱格啊!”虞美琴内心有一个声音如此大吼,嘴上却是没有说出来。
她忽然有一种错觉。
似乎此时此刻,她眼前的史妮可,就像是在“乌林之西、宜都之北”或者“葫芦谷口、华容道前”纵声大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的曹操,活脱脱一个弗莱格之王。
第88章 败家
史妮可当天签完购房合同就交了定金,在一周内付清了30%的首付,然后就是长达一个月的按揭手续——银行房贷可不是说有就有的,确认首付和合同之后,审查一个月算是快的了。
连史妮可这个打杂的,都能攒够20万交首付;躺着收租拿大头的冯见雄,收益是史妮可的三倍之多,最近自然更是活得滋润。
虽然为了在校园内立威、了断个人恩怨花掉了十几万,冯见雄依然还剩下大约50万。
如果眼下拿去交首付买房,或许也能回钱塘老家弄套总价150万的豪宅,改善一下姐姐的居住条件,顺便等着十年后开完g20涨到800万。
可惜冯见雄却做了一件很败家的事情。
他拿出不少钱,在五一节之前,成功注册下来两家公司。
一家的经营范围是网络媒体服务,注册资本50万。另一家的经营范围是商业资讯,只要10万。
这两家公司的目的,自然是为他自己未来的自媒体运营大业和法律商业咨询服务铺路了。
目前他只靠个人名义单打独斗,用一个四五万粉丝的博客账号充伪大v的门面,加上一个校台的脱口秀主持人,变现和炒作能力实在太差。
有了本钱之后,自然应该鸟枪换炮。
与此同时,他此前虽然挂靠在学校的法援中心获得“不用律师证也能帮人打官司”的便利,在诉讼圈子里刷出了第一波名声。但法援中心毕竟是个不便于收费办事的地方,所以至今他依然在用自己人的名义当原告,业务范围极大受限。
而律师的工作当中,并不是只有诉讼代理这一类收费业务的。
除了诉讼代理以外的其他业务,没有律师证也能接。
换句话说,如果靠法援在司法界的圈子里打出名声、让人知道“冯见雄虽然没律师证,但是能耐不比专业律师差”这一点。然后单独开个咨询公司,提供除了出庭以外的谈判斡旋、法律咨询服务,那也是完全可以的。
他手头这点钱,能做下这件事儿,还得多亏2006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一版《公司法》。
如果按照90年代的旧公司法,在国内注册一家公司至少也要50万人民币注册资本起步,两家就是100万,冯见雄的钱是不够的。而且旧法对资金认缴的方式、期限卡得也比较紧。
这次修法降低了国内注册新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要求。
而06年元旦新生效的修订后版本,则根据拟注册公司的经营范围做出了区别对待。对有限公司分出了万三个最低注册资本档次。
如果是经营资讯类业务,基本上不存在巨亏资不抵债可能性的,10万也就够了。
而且06版新法在出资期限上也有新的优惠条款:有限公司成立时,首期出资理论上只要占总资本的20%就行,剩余的80%可以在两年之内缴清。
换句话说,理论上冯见雄只要立即拿出12万就行。这种设定对于他这个财富快速增长、但底子很薄的人来说再利好不过了。
事实上,他一次性出了20万,还留下了30万,准备攒到暑假,回去和老姐商量一下,首付买个房。
……
为了买房和开公司的事儿,冯见雄和史妮可双双十几天没在校园里出现,不仅没去上课,也没参加法援中心之类的社团活动,连和他们关系最密切的虞美琴都见不到人。
直到五一长假放完,俩人才姗姗来迟又不约而同地回到学校。
“最近忙啥去了?妮可买个房子,连你都一起消失了。莫非在她那儿?”在法援中心的又一次社团活动上,趁着高年级的学姐们不在,重逢后的虞美琴没忍住酸意,故作无心地问了一句。
“美琴姐你又取笑我!”被话题殃及的史妮可抗议了一声。
“妮可买房了么?我都不知道。我有我自己的事儿,跟她没关系。”冯见雄一脸精力欠奉的样子,一边说话还一边打着哈欠揉鼻梁。
史妮可本来还在因为虞美琴的玩笑而害羞。听冯见雄竟然压根连她买房的消息都没关心过,一时又转入了失落,讪讪地一言不发。
公司注册的手续,冯见雄没找人代理,全部是他自己跑的,当然累得够呛——找代理的话,也就只是花几千块钱,就可以甩手掌柜。冯见雄却不是因为出不起钱,只是想重新熟悉一下如今的06版《公司法》,提升一下自己的业务见识,所以才亲力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