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大佬的自我养成 (半纸情书0)
- 类型:都市重生
- 作者:半纸情书0
- 入库:04.13
但是,不管如何,自己都要做!
因为现在不做,以后也是要做的,而且只要做好第一个产品,后面自然不愁没有买家!
就像《万万没想到》,第一季的成功,让广告商们对才刚立项的第二季趋之若鹜,广告费已经涨到一个让业界羡慕妒忌恨的地步。
“看来是时候加快进度了。”瞪着酒店客房洁白的天花板,赵谦喃喃道。
……
回到南都,赵谦第一时间赶去公司。
“这是新的迷你剧剧本,名为《报告老板》,马上开始立项工作。”
还没等张思雅消化这个消息,赵谦又推过去第二份文件。
“这是电影剧本,名字已经起好了,就叫《催眠大师》,你帮我搞定送审工作,然后开始物色合适的导演。这个片子,我们自己拍!”
上次跟京城辉煌文化合作的《疯狂的石头》到现在还没上映,制作倒是快要完成了,送审方面没问题,要么是圣诞档,要么是元旦档,肯定不会拖到春节档。
这次为了自家公司未来发展,赵谦打算尝试开拓发行渠道这一块。
“自己拍?”
张思雅愕然,被他一连串动作搞得一时没反应过来,低头看向手中的剧本,问:“你打算投资多少?”
赵谦淡然一笑:“不多,一千万够了!”
《催眠大师》的成本,只有一千万。
电影的拍摄跟电视剧网络剧比起来,要麻烦不少。
一部电影,从无到有,需要经历很多过程。
前期剧本,一般是制片人挑到合适剧本,然后对剧本进行评估,再拿着剧本去找投资人,也叫出品人。
双方谈好分工、责任以及利益分配等问题后,制片人就开始找人拍电影。
首先是导演组,合格的导演会有自己的剧组,起码能找齐人来开工。同时因为制片人不能时时刻刻呆在剧组,因此还得需要一个监制,帮忙监督电影的进程跟各种预算花销。
一般导演在拍摄过程中,都会边拍边粗剪,这样后期剪辑起来会轻松不少。
电影制作完成后,就该送去广电审核,要有电影公映许可证跟发行许可证才可以上院线。
当然,如果不打算上院线,就不用送去审核。
国内没有拍摄的烂片太多,很多甚至连上映都没办法,在送审过程中就被咔擦掉了,或者上映也是院线一日游。
赵谦自然是奔着赚钱去的。
就凭《催眠大师》这部成本只有1000万的电影,却拿下了2.74亿的票房。
第四百七十四章 还是不够快
当然,《催眠大师》能取得这么好成绩,跟当时的院线排片率有关。
《催眠大师》是4月28号点映,29号全国公映,排片率高达八成,800多个院线场次。
不过那是14年的事了。
经过几年时间发展,电影院数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光是万达一家,影院数量就从160多家现在的307家,翻了将近一倍。
如果拿到现在来放映,按照全国80%的排片率,那绝对要爆炸!
前提是赵谦能找到好的电影发行公司。
如果是一般的小发行公司,肯定拿不到这么高排片率。
国内比较知名的大型电影发行公司有中影、华夏、华谊、星美、光线、博纳等等。
中影跟华夏是国企背景,工作方式中规中矩,但在院线方面影响力比较大。
华谊光线采用的是发行矩阵的模式,即N个城市都有这两家公司的落地发行经理,在上片的时候,落地发行人员会跟当地影城进行沟通,负责首映跟路演等等工作。
星美、博纳是大型的内地民营企业,工作方式跟中影华夏有异曲同工之处,只是没有发行进口片的发行权利。
可能有人不理解其中关系,简单地说,就是发行公司就是渠道商,赵谦这个生产商需要把生产出来的商品(影片),交给发行公司(渠道商),拿到院线(商城)去销售,然后根据票房(销售额),扣除各个环节费用成本,最后到手才是自己的。
比方说100块钱票房,需要先扣除5%的国家电影发展专项基金跟3.3%的营业税,院线方面按50%分成。(09年广电出台的政策,参照国际规定,要求院线分成不得超过50%)
话说2016年国内票房总收益为467.12亿,这5%的22.856亿的专项基金,到底用在了哪里,emmm……
另外发行公司一般占5%-15都有可能,这个得看影片质量,质量好,可能分成会要少一些,想反质量差,分成会要得高。
大型发行公司肯定要价更高,这个关系到排片率问题。
一般来说,100块票房,制片方最后大概能拿到30块钱,按比例是30%多点,不超过35%。
所以业界都会说,一部电影,票房至少要是成本的三倍才能保证不赔。
比如总共1000万的制作+宣传成本,至少要3000万票房才能回本。
因此很多电影就算上映,要是质量不过关,照样扑得一塌糊涂。
说了这么多,其实都是废话。
在这之前,赵谦得先把电影拍出来,不然想再多也没卵用!
张思雅对他这种“领导张张嘴,下面跑断腿”的行为很不满也很无奈,但拿他没办法。
“行吧,我尽力。这部新迷你剧……嗯,《报告老板》的投资打算投多少?”
张思雅随意翻着手中的剧本,感觉他这脑袋不知怎么长的,哪来那么多奇思妙想。
别人想要一个好剧本,起码得花一年半载时间慢慢找慢慢挑,他倒好,随便写一个出来,都能让人眼前一亮。
赵谦直接说:“参考《万万没想到》吧,继续走低成本路线。”
不是他不想投多钱,而是都市迷你喜剧不需要高成本,保证作品精良程度足够就行。
影视剧本,最关是能出爆款金句,比如《万万没想到》里面的“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这种,这样就不愁没有市场。
很多制片方挑剧本也是这样,专门挑能出金句的剧本,才会找人对剧本做评估。
赵谦自然是不担心剧本问题的。
《报告老板》本来的定位就是迷你喜剧,能让大部分观众觉得好看、有意思就行了,至于有人觉得拍得烂、不好看,赵谦觉得都无所谓。
不管什么产品,肯定有人觉得好,有人觉得不好,小说如此,动漫如此,游戏如此,影视作品自然也是如此。
赵谦始终觉得自己的作品是给喜欢的人看的,不喜欢那就说明你不是我的目标受众,麻烦左拐请往他处不谢。
至于植入广告会不会被骂这种问题……
骂就骂呗。
广告肯定会植入的,不然怎么赚钱?
免费的东西,没有人会做,也没有人愿意去做,想要生存下去,就肯定要植入广告。不然怎么办?
收费?
像粉丝募捐?
如果那样,丢失的观众肯定会更多。
所以赵谦就决定,《报告老板》肯定会植入广告,而且还会像《万万没想到》那样,直接在开头光明正大告诉观众,我就是植入广告了!
张思雅忽然觉得老板好不靠谱。
可偏偏就是这么个不靠谱老板,带领公司走了一年多,磕磕碰碰走到现在,规模越做越大,虽然谈不上什么业界巨头,可出品的作品也有一定名气。
她现在出去跟人打交道,提起自家公司名字,别人不一定知道,但是说起《万万没想到》,那对方绝对会肃然起敬。
赵谦可以说是在迷你剧一领域,为其他行业伙伴、竞争对手开辟了一条新发展路线。
最近搜虎跟爱奇几个视频网站也推出了自己的迷你喜剧,虽然不如《万万没想到》这种现象级作品,但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她很期待赵谦这次又给大众带来什么样的作品。
……
然而就在赵谦明确拒绝唐三的邀请,准备加快自身发展速度的两天后,一条消息刷爆整个网文圈。
“神光互娱与唐三、东哥、妄语三位网文顶级大神达成初步协议,将携手联合打造顶级网文IP,并进行全方位多领域的商业开发,事先网络文学IP经济价值最大化。”
看到这则消息,赵谦只能苦笑:“貌似我给自己选了一条困难模式道路啊。”
当初六个人,除了赵谦以外,西瓜跟耳哏也没加入,唐三东哥妄语三人则选择暂时结盟。
赵谦不加入,是不想和别人分享自己手中的丰富IP资源。
而西瓜不加入,大概是因为性格。
他这些年不怎么喜欢争了,不管是榜单还是其他。大概是觉得赚够了,手上一个个顶级小说IP游戏改编成功,就足以让他下半辈子无忧无虑。
耳哏则是纯粹不看好这个合作模式,不感兴趣。
只是这样一来,赵谦内心不免更加急切。
“还是不够快啊!”
第四百七十五章 全是黑车老司机
《报告老板》和《催眠大师》的立项,让赵谦多少能松口气。
总想着要在三十岁前赚够下半辈子花的钱,可真正实践起来,才发现没那么容易。
怪不得杰克马会说“越有钱的人越烦恼”,因为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远不如每个月拿着稳定公司过日子的人舒服。
相似小说推荐
-
有机农场主 (时小盛) 创世VIP2018-04-15完结城里套路深,农村路更滑。小葱论根卖?大米论粒卖??邮寄包装费、物流费等均由买家承担,一经...
-
环保大师 (割鹿) 起点VIP2018-04-27完结林寒,一个年轻的护林员,偶然间获得了与地球意志沟通的能力。从此,他受雇于地球,作为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