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缅怀一番红警之后,林寒则开车来到南水县尚阳镇的垃圾处理厂,询问姜瑞洋堆肥厂的情况。
“瑞洋,垃圾处理得怎么样?”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忙碌,东奔西走,姜瑞洋俨然瘦了不少,据说体重已经跌破250斤。
“已经有一百零六个村子和我们签订了合作,这些村子的垃圾,都得到了很好的处理……再有几个月,咱们就能农村包围城市了。”姜瑞洋缓缓说道。
林寒点头:“垃圾肥的销售情况怎么样了?”
姜瑞洋说:“在巨大的折扣下,垃圾肥销量相当不错,汉东省内大部分县都有一定购买量,田湖村更是几乎家家户户都在使用咱们生产的垃圾肥。”
“做得不错。”林寒微笑着说。
“我这次过来,主要是跟你说一下,咱们应该准备筹建垃圾发电厂和生物冶金厂了。”
姜瑞洋很惊讶:“这两个可是需要很多的资金。”
“资金已经不是难题,一年之内,我想我们应该彻底解决整个南水县的垃圾问题。”
林寒说道:“垃圾发电厂的建设,你去华夏联合工程的郭总监谈,相关的设备他们那里都可以买到。”
“我们的垃圾发电厂,以生物手段分解无机含量中等的垃圾产出可燃气体,而后燃烧发电。”
“国家电网对这方面有支持政策,只要能产出稳定的电能,可以直接接入电网,不存在销路问题。”
解决能源短缺问题,主要依靠的就是科技进步,如水力、风能、太阳能、生物能。
这些都是国家大力倡导的技术,只要多一个新能源电厂接入国家电网系统,原始的火力发电厂自然就会随之减少。
只要技术、资金没问题,环保电厂开起来之后,生意绝对不用愁。
除了科技进步之外,其次是制度性的节流。
至于熄灯一小时这类所谓的环保活动,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比闹剧也强不了多少。
首先是大量的电能并不便储存,发电机的启停也十分麻烦,而且电能在电线上的损失不可忽视,全国每年在电线上消耗的电能高达四千亿千瓦时。
电能既然输送出去,没有被用掉,基本就算是浪费了。
至于“熄灯一小时”这种活动在宣传层面的意义,同样也不大。
几乎不会有人因为这种形式上的活动,而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熄灯一小时的时候感慨一下环境恶化问题,灯亮了立刻抛诸脑后。
就像那句话说的一样:这人呐,就是不知道,自己是不可以预料的……
历史和现实无数次证明,相比于意识、道德和人,习惯、法律和制度总是更胜十筹。
道德的产生是基于指责,而法律的产生则是基于保护。世风日下也许不是好事,但若法制同步得到增强,所谓的“世风日下”,则只不过是原始文明的消退罢了。
就用电而言,真正的节流措施必然是制度性、社会性的,如随手关灯的习惯、对企业用电更严格的要求,更完善的法律制度。
空口无凭的呼吁,则再廉价不过。
只有让人们的耗电量真正降低,电厂的发电量、输电量才会下降,才能通过节电间接实现对环境的保护。
“当然还有生物冶金厂,专门处理无机含量最高的垃圾,以及堆肥厂、发电厂剩下的东西,钾钙钠镁铝、金银铜铁锡等都尽量提取……”
“垃圾经过三厂轮流处理,消灭所有污染物之后,渣土直接填埋……一年之内,垃圾将永远退出南水县的历史舞台。”
第168章 绿buff
发电厂、生物冶金厂的事情交给姜瑞洋操办,林寒则顺着大马路,直接来到了田湖村。
此时的田湖村分外忙碌,三四百户人家,差不多有一百户都开始给自家的房屋翻新、装修,剩下也大多都有了计划。
别的不说,天天来万象酒厂取货的那一大堆经销商,就给村子带来了长久的兴旺人气。
那些房子挨着路边的人家,开个小饭店之类的副业,绝对能够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加上不断拓宽、延伸的水泥路面,整个田湖村的面貌迅速发生着转变。倘若用一个词来概括,显然没有比“城市化”更加合适的。
酒厂的发展已经基本不用林寒去操心,反正就是卯足劲扩建,卯足劲生产……以万象酒业目前积攒的雄厚人气,以及旁人无解的技术,年利润上亿,而且还在持续迅猛增长,短期内根本不用考虑产能过剩的问题。
当然,林寒这趟过来除了是看看酒厂,更重要的却是来“关心”一下村子的农业。
名义上,他还是田湖村的村长,仅次于党书记的村政二把手,只是这么长时间以来,他这个村长其实都没怎么管理过田湖村。
村里所有的事务,基本上都是由村委会和宋书清负责。
说起宋书清,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他升迁恐怕是早晚的事情,据他自己透露,党组织已经有意安排他到南水县农业局工作。
不出意外的话,再过不久,田湖村村支书宋书清就要变成南水县农业局某科科长了……
林寒如今有了可以给任意植物施展绿buff的高级生物权限,回来造福一下村民们也是应该的。
而且现在这个时候,正好是许多农作物刚刚种下去没多久,田里的水稻、高粱之类的农作物基本都是新嫩,高级生物权限刚好可以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这些农作物成熟收割之后,大部分都会由万象酒厂从农民手里高价收购过来,以酒厂目前的产能,田湖村本地产的粮食已经可以全部拿下。
届时田湖村的农民们,必然可以从中获得一份颇丰的收益……
出于对万象无条件的信任,田湖村村民使用的肥料,全部都是由万象堆肥厂用有机垃圾生产出来的有机肥,物美价廉。
田湖村也是目前全县乃至全宇宙,唯一一个百分之百普及万象有机肥的村子……
除农作物之外,村子里种的树同样也都用上了万象有机肥。
从最起初建厕所计划开始,田湖村的绿化便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道路两侧、田埂、河边大都生长着一丛又一丛低矮的绿树。
同时作为万象森林计划中,承担部分果树种植的村子,一小片果树林俨然已经头角峥嵘……
林寒的高级生物权限,覆盖范围为半径十公里,足以影响周围好几个镇了。
不过,他倒并不打算给周围所有村子的农田都一并加上强力绿buff。
毕竟还有一些村子对万象有机肥不怎么感冒,他贸然给人加上绿buff,将来报道要是出了偏差,岂不是打自己的脸……
高级生物甫一展开,整个田湖村之内,所有的植物便都受到了影响。
一些本就生长迅速的嫩苗、小草,几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茂盛丰满起来。
刚刚撒到土壤之中的种子,发芽的速度也随之猛增,堪比生命力极尽顽强的梭梭树种,几个小时之内便破土而出。
……
唐朝一位无名僧人,曾做过这样一首小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静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此时此刻,在田湖村村北靠近大河的一片水田中,一位戴着斗笠的白发老农,正挥洒着汗水,倒步插秧。
在他的身旁,是他前不久刚刚从城里回来的儿子儿媳,也正随着他一起插秧。
几人忙碌了一会,老农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看向一旁的儿子,笑道:
“狗子,这两天在地里插秧感觉怎么样?”
狗子挺起身,擦擦汗:“感觉比小时候轻松多了,就是天气有点热……”
“那也比你上班强多了,干完这一茬就能轻松好一段时间呢。”
儿媳这时也直起身子,挽了一下鬓角有些湿漉漉的头发:“爸,万象酒厂收粮价格真有那么高吗?”
老农一瞪眼:“不光高,而且还越来越高呢……村子现在变化这么大,那还不是托了林村长的福。”
“林村长那么老实厚道的人,打着灯笼都找不着。我估计,等这茬粮食收了,价格还得更高几成。”
狗子笑了笑:“要真是这样,咱家倒可以靠种地致富了,确实比上班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一般来说,很多农村的年轻人都会选择走进城市,参加工作并逐步融入城市的生活,很少有人愿意回到农村老家安身立命。
其中的原因,一是收入与基础设施,二却是习俗。
生活在农村,乡里乡亲的,免不了要有许多人情事故。
尤其一些明明大字不识的远近亲戚,仗着自己的长者身份,十分热衷给年轻后辈传授人生经验。
不可否认的是,虽然华夏的计生政策极大地打击了原始的宗族门阀势力,但在农村地区,宗族的风气始终都挥之不去。
毕竟超生罚款是和家庭收入挂钩的,且城市的消费水平、经济结构决定,其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长期趋势必然越来越低。
而农村则不同,固有的经济模式加上一些行政、文化因素,使其宗族势力得以苟存,并一度成为华夏基层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相似小说推荐
-
这个食神来自地球 (黄金战士) 起点VIP2018-04-12完结李清明穿越到了一个类地球的平行世界,作为一个华夏小吃货的他,意外发现这个世界,居然没...
-
我的美女老师 (伯爵) 酷匠VIP2017-08-09完结清纯靓丽的班主任竟然是个靠身体上位的狐狸精,我不小心得罪了她,被她处处刁难,本来我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