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山沟书画家 完结+番外 (忘三川)


  钟岳当他在放屁,说道:“各位老师,为了不打扰其他同学创作,我长话短说,这次比赛真是太有档次了,一块毛毡,居然让我等了接近一个半小时,想来吴主任生活拮据,连一块毛毡都分配不起,我也不等了,可否借一样东西?”
  钟岳冷嘲热讽的这话,让这些评委也有些不好意思了。比赛嘛,就是要做到公平公正,一块毛毡,居然让人家等了一个多钟头,这种事情传出去简直是丢人啊。
  “小同志,这是我们的失误。你要借什么,你尽管提就是了,毛毡已经去让人拿了。”
  钟岳笑不露齿地走上前,将那评委席上的红巾布慢慢拉扯起来,“借布一用。”再好言相劝,不如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坐在台上的评委都不由自主地将手肘缓缓离开了评委席。
  钟岳扯着长长的红巾布,在众目睽睽之下,奔跑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不仅评委惊呆了,在场的观众,参赛者都惊了个呆。
  我去,还有这种操作?
  ------------


第一三二章 神人笔法初现
  毛毡古来有之,但也是在元明时代才流行开来的,唐宋书家都是在书桌上垫一块绸缎、棉麻了事,所以并不是说,没有毛毡,钟岳就找不到别的替代品了,实在不行,把身上的短袖脱下来垫着也行,就是有些不文雅罢了。
  红色长巾铺在桌上之后,钟岳井然有序地将端砚、墨锭以及笔帘、生宣,一一拿出来。
  端砚上加了点矿泉水,墨锭轻重合意地研磨着。将研磨好的墨水倒在墨碟之内后,钟岳用纸镇将生宣捋平,开始执笔行书。
  场馆之内,有的学生已经到了创作的末尾。这样只考临摹,不需要创作的比赛,简直太简单了,根本不需要怎么动脑子,直接提笔就来。然而,往往陷入这样一个思维之中的人,那就错了。
  创作也好,临摹也罢,书法作品最后除了看呈现效果之外,最看重地是什么?还是书法家本身的笔法如何。当创作被抹去之后,那就是细节决定成败了。
  钟岳也不挑三拣四了。
  灵飞经全文版的系统全息投影开了起来。
  钟岳全神贯注,开始书写灵飞经。
  开启系统全息投影,并不是钟岳想要用摹书的方式获胜,而是尽管临摹这本天下第一小楷这么久了,但是这本道门经书还是不好背诵。这样的方式,就省去了钟岳很多时间,也不用去前边索要内容文字了。
  钟岳行笔的速度极快。神人九势,讲究一个势字。文征明可以做到一波三折,钟岳如今结合神人九势,可以将笔划做到一波四折!千万别小看这多出来的一折,这代表着钟岳的笔法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至于小楷熟练度为什么才到熟练度的百分之七十,而不是百分之百,钟岳觉得,系统的要求,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用文征明小楷的样本来算了,而是综合所有的小楷书家,来了一个判定方式,不然以他一波四折的笔法,不说完全超越了文征明,至少已经能够望其项背了。
  笔法,不能决定全部,但也不可或缺。
  掠笔蜻蜓点水,墨韵在笔尖流转。钟岳的笔法不变,呈现的艺术形式确实千变万化。临崖一跃,是掠;横江而飞,是掠;凌空而起,也是掠。
  藏锋勾丝,逆锋而行,转折有度,钟岳现在运笔,就像是一个军师。
  “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撇”如陆断犀象。
  “折”如百钧弩发。
  “竖”如万岁枯藤。
  “捺”如崩浪雷奔。
  “横折钩”如劲弩筋节。
  心神合一,手笔连动,钟岳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已经全然不顾周围有什么响动情况了,他的眼里,除了书法,没有其他任何的杂念。
  这是很难得的专注,也只有沉**法之道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书法大家才能做到的专注。往往专注的人,身上散发的气场才是最强大的。
  这里是篮球场,然而却临时充当着文人们的战场。一静一动,在顾秦眼里,这个笔耕不辍的侧影,是那么迷人。
  灵飞经全文有三千余字,钟岳肯定是不可能去全本临摹的,即便是时间允许,尺幅也不允许。四尺对开的宣纸上,最合适的就是四十三行本的内容。
  一气以贯之,钟岳记得最重要的一句话便是小楷难于宽绰有余。
  每一个字,它是独立的,又是一个整体。做到宽绰有余,那么就是要在结构上有巧妙的布局。
  书法之道,纸面上的是功夫,纸面之外的那是意蕴和精神。
  钟岳开挂似的快写,让场内的观众都惊了个呆。
  因为钟岳写得太快了,简直就不像是在写字,看上去就像是在随便涂涂画画。
  “这个小伙子,之前么淡定地跟没事人似的坐着,现在时间来不及了,就这样应付了事,还是太年轻啊。”
  一位老大爷推了推老花眼镜,虽然从他这个角度看下去,看不清钟岳写的是什么,但可以确定并不是什么大字,叹气道:“小伙子还是年轻啊,这种大赛,时间紧凑,还写这种小字,篇幅长还不讨好,真不知道他是咋想的,参赛经验不丰富啊。”
  不管其他人如何理解,钟岳对于灵飞经的把握,有自己的思考。
  唐人在眷写此书的时候,绝对不是以书法创作的形式而作的,就是简简单单的抄写经文。道家,由于老子的关系,在唐朝发展到了鼎盛。所以一些盛唐时有名的书家都笃信道教,譬如魏征、吴道子、贺知章等等。
  所以钟岳同样不是将它当成是书法作品来临摹,而是将它切切实实地看做是一篇道家经文来写,虔诚地书写。
  场馆之内开着空调,让燥热的空气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进入了尾声。
  落款,盖印。
  钟岳同样已经写到了落款。他比其他人少了将近一个小时,又是如此紧凑的篇幅,足以见他行笔之快了。小楷,并不是说要慢工出细活,该快的地方就要做到行云流水。
  四十三行本的灵飞经并不是很长,钟岳临摹了无数次,早已经烂熟于心,加上系统全息投影下,结构布局都在眼前清晰浮现,这才快得离谱。
  呼。
  钟岳放下手中的小毫。手腕微微发酸,看了眼时间,才半个小时的功夫,确实写得挺快的。
  他将印章盖上,检查了一边是否有什么不妥之处。
  事实上,这一步也就是得个心理安慰,书法不同于其他的,错了,再去改就画蛇添足了。写好了该是如何就如何了,去修修改改,有碍观瞻。
  钟岳就这样坐在位置上,等着评审过来。
  陆陆续续,不少人已经完成了作品。钟岳看向观众席,发现了顾秦疑惑的眼神,钟岳回以微笑。
  虽然过程有些曲折,但是对于钟岳来说,还算是顺利。
  墨迹渐渐干了,钟岳用纸镇压着。侧目看过去,评审席上的书法家们,已经走下台来,开始评分了。
  钟岳转了转发硬了脖子,有些疲惫地打了个哈欠。
  这种比赛,还真是无聊啊。
  ------------


第一三三章 拓版之上
  评选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着。这种赛事,既然要现场来比,自然得分个高低。
  终于是轮到钟岳了。
  一群书法评委们围在长桌旁边。
  “是钟岳啊。”
  钟岳起身,虽然之前有点不愉快,但是作为后辈,礼貌是应该的,他站在一旁,“请几位老师指教。”
  “之前你那幅青春的创作,我不是很喜欢。好好的作品,为什么非要用两种书体?这不符合传统的章法。”
  钟岳微笑道:“规矩是死的,我只是在寻求书法作品间的自然平衡,达到一种协调。”
  一位稍年轻的书法从事者点头道:“张老,钟岳的观点很前卫啊。咱们现代书法创作,不就是一直在讲艺术表现力嘛。”
  “不好,我觉得还是欠妥。创造归创造,有些基本的原则还是不能变的。”
  钟岳也不生气,每个人的审美态度不一样罢了。就像是穿衣风格,有些人接受得了混搭,有些人非成套的衣饰不穿。
  作品还没看,几个人惊鸿一瞥,桌上的几样东西,已经将他们的眼球吸引住了。
  黄花梨的纸镇,木料的色泽和纹饰,不用什么过于的语言去描述,绝非凡品!那位张老眼皮一跳,小伙子年纪轻轻,看到实力底蕴在的啊,这一大块的黄花梨纸镇,用来车珠子,应该能车出好几串手链吧,奢侈,真是太奢侈了。
  “那个……你这纸镇,卖吗?”
  “咳咳,张老,别忘记正事!”
  “哦。看到好东西,走神了。”
  钟岳微微一笑,回道:“这个不卖。”
  “这方端砚也有点名堂,我好像记得几年前淞沪德佳拍卖会上见过。应该是出自名人之手。”
  钟岳笑道:“几位是看砚给分吗?”
  众人的目光有些不舍地收了回来,嫉妒地看了眼钟岳,这小伙子,不懂事啊,知道东西是你的,怎么的,给看看还不行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