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史上最强导演 (胖子骑肥牛)



大战,一触即发!

.......

直到这里,幽默剧情依然占了大头,很多匪夷所思,搞笑逗比的情节让观众们大笑不已。

真正的,韩秋想要表达的,都在很多细微的镜头里面。

很多人不懂,他们只知道这是一个土匪冒充县长,要打倒黄四郎这个欺男霸女的恶霸的故事。

想的多一点的,知道《让子弹飞》是在讽刺民国哪些愚蠢的统治者。可以花钱买官?可以把税征到100多年后?可以明目张胆搜刮老百姓的钱?

这是一个正常政府都不会干出的事情。特么的,要干你也低调一点啊!

第三层,是姜文想要表达的,韩秋也想借一下这个理念。

套用黄四郎的话,他说张麻子绝非是一般的县令。事实上,张麻子的确不是一般人,他曾经是追随过一个将军!

多么巧妙的隐喻?一个大将之才将灵魂禁锢在一个麻匪的躯壳里。

张麻子与马邦德的对话中,便可以读出姜文内心有多么的无奈。张牧之何许人也?想是姜文自比袁牧之(华夏早期著名导演,代表作有堪称华夏电影经典之作的《马路天使》),同时也是对老一辈大导演袁牧之的致敬。

但华夏电影审核制度让姜文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只能像个土匪一样的躲躲藏藏,很可悲,他最大的敌人竟然是培养他的中国电影体制,他只能挖空心思的先骗过审核,然后再将思想用一种晦涩的方式传达给观众。。。而又有多少人可以懂他?

韩秋知道姜文的想法,但他觉得自己还是很幸运,自己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这里的广电没有前世那么严格,这里的审核制度比以前更加宽松。

这里,他不用担心时时刻刻担心被广电封掉。

虽然,这样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所以,韩秋才会想到把这部电影拿出来。

这是前世姜文对广电的嘲讽,也是这一世韩秋的感慨。

对姜文的感慨,对前世华夏电影的感慨,对今世华夏电影的展望。

不能因为广电封了一次自己,就对国家丧失信心。自己的梦想,可是将华夏电影提升的一个新的高度啊。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所以,张麻子回来了,韩秋回来了。

回到鹅城之后,韩秋将得来的银子全都洒在大街上。

他要挑起鹅城的革命,那肯定需要人民的支持!

第二天,人们果然把钱都拿走了,整条街上,又肃然一清。但黄四郎派出几辆马车在街上走了一圈,人们又把钱全都还了回去。

人民爱钱,但是更爱小命。鹅城现在还是黄四郎的天下,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他要求什么,人民就得做什么。

不过,韩秋却笑着说胜算达到了六层。

为什么?

因为他要把民众的“怒”给勾出来,把他们对黄四郎敢言而不敢做的“怒”勾出来,把他们被黄四郎欺压多年产生的“怒”勾出来。

怒一出来,那就可以给人民配上武器了。

下一天,韩秋又在街上铺满了枪和子弹,一夜过去,人们把枪和子弹全部拿走。同样的,黄四郎又派人来收武器。

这一次,韩秋直接虚晃几枪,却没打中任何东西。

兄弟们不解:“没打中啊。”

韩秋笑道:“让子弹飞一会儿!”

只不过这一次,有人替他把这没飞到终点的子弹送出去。

谁?

当然是人民!

韩秋的子弹只是一个引子而已,有一就有二,有人开了头,那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所以,人们偷偷开枪了,把那些马儿打死了。

韩秋见状,笑着说胜算有七层了。

再下一天,韩秋亲自上阵,带着几个兄弟们骑着马,绕着大街跑,嘴上高喊着口号:“枪在手,抢跟我走!”

“杀四郎,抢碉楼!”

但是......

最后跟上来的只有一群鹅,人民?一个都没有来。

群众们是真的怕了,在韩秋和黄四郎没斗出来;没有出来个结果前,他们谁都不会帮!最后谁赢了,他们就站在那边。

不管赢的是好人还是坏人。

可以说这是人民趋炎附势的本性,也可以说人性本来就这么自私。

谁没事儿跟着你闹革命啊,万一输了,亏的还不是自己?

韩秋很想说一句,革命没有牺牲,哪里来的胜利?

不过他知道,这句话不适合在这个时候,这个地点说出来。

于是他假装和黄四郎打了一架,却是暗地偷梁换柱把早就抓到的替身搬了出来。并且就对人民谎称道,这就是真的黄四郎。

看,老子把他抓住了,老子胜利了,现在黄四郎都倒下了,你们可以跟着我去抢碉楼了吧?

于是,在韩秋砍下替身的脑袋后,全鹅城的人民都沸腾起来,一个个举着枪,欢呼着冲进了黄府。

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当人民有了武器,当人民凝成了一条心,这才是世界上最为恐怖的力量。

没人能阻挡地主!

最后,真的黄四郎被抓住,却被当成了替身,让人们好揍了一顿。他的碉楼,他的财产,他的所有一切都被蝗虫过境一般的人民腐蚀一空,连一个家具,一张桌子,一张凳子都不放过。

这会儿,韩秋这个麻子才慢悠悠地来到黄府。

他邀请黄四郎坐下,两个人分别点上一根烟,就像一对老友一般聊着天。

聊着聊着,韩秋问道:“黄老爷,你说是钱对我重要,还是你对我重要?”

“我?”

“再想想。”

“不会是钱吧?”

“再想想。”

“那是什么?

韩秋淡淡道:“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表面上看,咱们都是辛亥革命那会儿的战友,只不过你堕落了,开始用权利敛财。我呢,也落草成了寇。

但我至少还信仰当初的革命方针,不会变成你这样的毒瘤,去吸食老百姓的鲜血。

我张麻子,也不是一个贪财的人。所以,你这种对人民百害而无一利的统治者消失了,才是对我,对人民很重要。

深一层看,黄四郎代表的就是广电,没有他,没有广电这条拦路虎,这对韩秋很重要,这对华夏以后的电影发展也很重要。

观众们想不到广电那儿去,也很少有人想到政治革命去,大部分人看到的是一个土匪冒充县长推翻了一个土地主的故事。

仅此而已。

这也叫仅仅是一部热血的,积极的,健康的,喜剧....

喜剧.......

所以,最后张麻子让黄四郎一把枪,让他自裁。黄四郎没有自裁,他站在自己碉楼的楼顶,随着碉楼的炸碎,消失了踪影。

观众们开心了,黄四郎这个大恶霸终于被炸死了!

“哈哈,黄四郎死了!”

“爽,全程嗨翻天啊,从头爽到尾,没有丝毫尿点啊!”

“不错,不错,韩半仙也会拍这种皆大欢喜的喜剧了!”

皆大欢喜?

呵呵.......

韩秋双眼微眯:“就当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吧。”

最后几分钟,唯一让观众遗憾的是,韩秋的几个兄弟都不想跟着韩秋回到山里了,他们要去上海。

观众们正处于黄四郎被消灭的高潮时刻,哪会在意这点细节?

最后一幕,《太阳照常升起》的音乐再次响起,韩秋骑着白马在山间行走。身边,那条铁轨蜿蜒前行,不知通向何方。

突然,一辆火车袭来,同样的,依旧是一群马儿拉着。

在经过韩秋时,韩秋注意到车尾处站了一个人,他穿着师爷的衣服,长得却很像黄四郎.......

韩秋突然想起,在师爷临死的时候,他说黄四郎买了六个县官,但他只给了自己五个,这五个,就在自己那被炸到树上的屁股兜里面。

那没给的一个,会是上海吗?

至此,电影结束!


------------

第237章 韩半仙萎了?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片尾,《送别》的悠扬歌声依旧回荡在整个电影院中....

这首歌词的创作时间是1915年,正是辛亥革命后,鹅城革命前,这中间的一段日子。

电影的开头,观众们就听见了这首歌,当时葛优,刘佳玲,还有林晓明三人在车厢里面还尽情歌唱了一番。

当时笑得多么开心?

结尾,唱歌的三个人都死了,这首歌却再次响起。

送别?张麻子送自己几个兄弟去魔都浦东?还是送那隐隐约约出现在他视线里面的黄四郎?

彼时彼刻,正如此时此刻。

谁又能想到,黄四郎没有死,反而还拐走了张麻子的几个兄弟,拐到了浦东?

谁又能想到,张麻子赢了一个鹅城,却还是失去了全世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