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说法也有道理,苏进思索片刻,点头道:“不管怎么样,这批文物能过来展示,对我们来说都是好事。只要不出漏子,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方劲松认真地点头。
第二天,这个消息在交流峰会上被公布了,在场大部分专家教授们对此倒是比较淡定。
一方面,这些文物本来就是大英博物馆的,其中一大部分他们以前就参观过,并不觉得太稀奇。
另一方面的,就是英方这样做的意图了……
他们的推测跟方劲松差不多,韦斯登等几个英国专家还被取笑了几句。
不过华夏方面专家们就比较激动了。
女史箴图的价值和历史意义非常特别,它流失到国外本来就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事情,现在能回到国内,就算只是进行展示,也非常令人惊喜了。
当然,如果能把它们永久地保留下来,那才是最好的事情……现在看来,希望真是不大。
接下来几天,交流讨论仍然如常举行,苏进无形之中成为了整场大会的主持人。
每天上午,他都会总结前一天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更进一步的问题。
他的思路非常清晰,极其擅长归纳总结。
这种讨论即兴发挥的时候非常多,很多时候讨论者只是灵光一闪,想到什么说什么,之前毫无规划,之后也未必知道自己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
但是苏进总能从会议记录中提炼出最核心、最准确的部分,让所有人听完后都心服口服。
这种能力实在太强大了,给人的感觉就是他从一开始就已经胸有成竹,所有的讨论全部都在他的预想之中,他归纳整理的时候只需要对号入座就可以了。
事实上,这也是他们高看了苏进。
这样一群行业顶尖人士聚集在一起,在同样的主题下畅所欲言,其中灵光乍现的部分非常多,很多时候诞生出的奇思妙想或者提出的现实问题,都是苏进完全没想到也不可能想到的。
不过,也正如他们所想,他来自一个更先进的时代,天然就站在了比他们更超前的位置上。这让他有足够的高度去思考他们的思路、设想,以及困惑,进行提炼并总结。
几天下来,苏进以强大的实力折服了所有人。
这个人仿佛天生就拥有格外强大的心灵、格外深邃的思想,天生就是为了文物修复而来的。
在他的强力带领下,最终的“宪章”以比所有人想象中都要更快的速度诞生了。
就在英方文物到达的当天,《沪城宪章》正式成形。
跟苏进以前那个世界一样,它仍然被称为“宪章”,但是它诞生的地点从欧洲的威尼斯变成了华夏的沪城。
更重要的是,它融合了东西方两种不同地理条件与历史文化的遗迹特征,于是在可想而知的将来,作为《威尼斯宪章》补充的《奈良宣言》也不可能再出现了。
新的《沪城宪章》的开端,完整引用了苏进当初最先开始发言时所说的话,给他们将要保存以及修复的古迹进行了定义,引入并强调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这段话本身就来自于《威尼斯宪章》,并没有什么可指摘的地方,如今在这里重复,仿佛两个世界在此处奇妙地交汇了一般。
除此以外,沪城宪章接下来继续以苏进提出的“保护(保存)”、“修复”、“发掘”、“出版”四个部分为核心框架,完美融合了威尼斯宪章与奈良宣言,同时以华夏文物修复史上的一些问题为切入点,进行了深化与补充。
新的沪城宪章,比苏进上个世界存在的那些规则更完善、更细致,也更符合华夏修复的需求。
它的诞生,对于整个华夏乃至世界文物古迹保护与修复来说,都是一件至关重要,可留名青史的大事!
此时认识到这一点的,当然不止苏进一个人。
他站在华夏馆后馆演讲大厅的台上,一条条把沪城宪章的全文一条条地念了出来。
他的声音清朗而响亮,穿透力极强。
最后,当他念出今天的详细时间与地点,宣布“沪城宪章正式颁布”的时候,全场在片刻的静默后,掌声如雷鸣!
____________
美好的构想……就YY一下吧,哈哈
0829 到了
签字、盖章。
与会的顶尖学者们纷纷在新出炉的《沪城宪章》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作为对它最郑重的认可。
他们不约而同地把最前面的空白位置留了出来,仿佛一个心照不宣的约定。
最后,当这份打印制作得极为精美的原版沪城宪章传到苏进手里时,签名处最前面的位置仍然是空白一片。
苏进的观察力何等敏锐,宪章一到手,他就注意到了这个位置,当时就是一愣。
旁边韦斯登站得离他最近,他察颜观色,顿时笑了起来。他亲手拿起笔,递到了苏进的手上,道:“苏大师,就差您的签名了。”说着,往最前面那个空白的位置示意了一下。
苏进抬头与他对视,韦斯登满脸真挚的笑容。
接着,苏进缓缓移开目光,看向周围其他人。
此时,所有人都在注视着他。无论是华夏人还是外国人,无论是老是少,是男是女,所有人脸上都挂着同样诚挚的笑容,带着同样期盼的眼神。
这一刻,苏进已经是众望所归!
片刻后,苏进突然也是一笑。他点点头,从韦斯登手上接过那支金笔,在宪章上那处空白的位置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仍然是无比庄重谨慎的馆阁体,一笔一划都清晰而稳定,仿佛也代表了苏进此时郑重的心情。
他落完名字,又注视着它看了一会儿。
《沪城宪章》从它诞生的这一刻开始,就变成了全世界文物修复的法律。
可想而知,只有当这个世界发生了彻底的变化,现有的规章已经不再适用的时候,它才会被新的宪章或者宣言所补充、所取代。
在此之前,它在全世界文物修复界的地位,都必将至高无上。
现在,他苏进的名字署在了这份宪章的首位,是一个巨大的荣耀,也是一份沉重的责任。
所有在此署名的人都是如此,他们共同商议落实了这份宪章,他们就有责任解释、实行,并且维护它的存在。
同时,他们的名字,也必将伴随着这份宪章的存在一直留传下去。
然而,苏进看着落在宪章上的这个名字,一时间有些恍惚。
这个苏进,指的是他,还是这个世界原有的那个苏进?
不过这恍惚只是停留了短短的一瞬间就消失了。
苏进的目光重新变得稳定而凝实,他合上金笔,把它放到一边,又举起宪章,轻轻吹干墨水,把它递到韦斯登手上。
韦斯登仿佛意识到了他的想法,把这份宪章从头到尾全部看了一遍,连后面的签名也没有错过。看完后,他把它交到了身边另一位专家的手上。
如此,最后拟定完成的宪章从一个人手上传到另一个人手上,仿佛是一个无声的确认。
到现在为止,所有与会人员全部在上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从这一刻开始,沪城宪章正式颁布实施!
这几天,段程一直都在。
他旁观着这个过程,心潮比与会的这些修复师以及专家们还要澎湃。
在他看来,这个传递确认的过程堪称神圣,仿佛一束光从一处移到了另一处一样。
这种情绪如果放在电影里应该怎么传达呢?应该用什么样的镜头?什么样的布光……
不知不觉中,他又陷入了自己的思绪里,有点忘记自己正身处何处了。
然后,他突然一个激灵,回过神来,发现周围有些不对。
这时,沪城宪章最后传到了杜维的手里。
要说现场的最兴奋的人是谁的话,那一定是杜维无误。
论及对文物的爱,他绝不输给任何人;另一方面,这份宪章在文交会上诞生,并且以“沪城”命名,对于整个华夏,以及刚刚成立的国家文物局,乃至于他这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这几天他都是一大清早就到这里来了,每天都全程陪同。现在看着火热出炉、签满了权威人士姓名的宪章,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与此同时,他的电话响起,另一件令人激动的事情发生了。
事前约好的那批文物抵达了机场,现在已经上车往这边过来了!
按理说,这批文物过来,杜维他们应该组织人去接的。
但是英方却表示,想要让游客们更早、更顺利地看到新一批文物,所以不想搞得太兴师动众。
文物到了就直接送过来,这边把接收工作搞好就行了,不用那么麻烦。
所以,杜维一早就接到了通知,现在听说文物到了机场,立刻招呼了苏进,两人一起往东馆方向去了。
东馆的确比西馆冷清多了。
当然,这里的门口也排了队,全天游客不断。
相似小说推荐
-
异界归来我为王 (尘世美) 黑岩VIP2017-06-05 社会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三日活出八年光阴的张驰,更是王者归来!依旧是第三人称都市爽文...
-
不爽剧情毁灭者 (是没钱害了我) 起点VIP2017-12-18 异术超能主神:让爱哭的毛毛虫在《名义》中消失,让湘北在《灌篮》中制霸全国,让尹志平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