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天工 (沙包)


台上一个华夏修复师刚刚发完言,正在解答听众的提问。

刚刚那番争论,也是对他话里的一个关键问题而产生的。

这位华夏修复师六十多岁,是一位八段修复师,论段位跟苏进是一样的,但年纪可比他大得多了。

他听见苏进的话,立刻露出了惊喜的表情,向他的方向拱手。

苏进大步走上台,向他行礼,老八段回礼,非常恭敬地拿起台上一枚方印,双手交到了苏进的手上。

这是这次交流论坛的一个有趣的小规矩。

这枚方印名叫“言印”,执印者方可上台说话。

现在老八段把言印交给了苏进,也相当于把说话的权利交给了他。

苏进同样恭敬地接过方印,走到台上正中央,环视下方一周。

乔治在台下看着他,目光无意中跟苏进的相触。

接着,他听见旁边韦斯登老师对钱德森大师说话的声音:“这年轻人岁数不大,眼神倒是颇为犀利。”

乔治深有同感。苏进刚才那一眼清亮而犀利,只是随意扫过,乔治就有一种“他看见自己了,看到自己心里去了”的感觉。

但即使如此,他也看得出来,韦斯登老师态度有点随意,还从口袋里掏出烟斗,放在扶手上敲了敲——如果不是会场内禁烟,说不定他就要抽起来了。

显然,他并没有太把这位年轻却备受华夏尊敬的修复师放在心上。

上方,苏进开口了。

“首先,在制定对文物或者古迹保护修复的标准前,我们应该定义什么叫‘文物’或者‘古迹’。”

“从广义上来说,‘文物’也是‘古迹’的一个类别,所以在定义上,我们可以将所有当前讨论范畴内的被保护与修复对象,通称为‘古迹’。”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应该来定义‘古迹’。”

“所谓古迹,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而且包括能从中找到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这不仅适用于伟大的艺术作品,亦适用于随时光流逝而获得文化意义的过去一些较为朴实的艺术品。”

他先用华夏语说完这段话,接着又用英语重复了一遍。

韦斯登那边的随身口译正绞尽脑汁想要怎么翻译得准确一点,苏进清晰的声音已经先一步响了起来,他立刻松了口气。

乔治清楚地看见,韦斯登老师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他握紧了手里的烟斗,脸上的散漫表情完全消失,身体微微前倾,全神贯注地听苏进说话。

0824 一个结论

乔治是先看见老师的表情,才去认真回味苏进刚才那番话的。

苏进那段英语里并没有什么特别难懂的地方,他一听就听懂他在说什么了。

然而越是回味,他越是惊讶。

苏进的这段英语极为严谨,每一个单词都非常专业到位。乔治琢磨了半天,没有发现一点漏洞。

这表示,苏进这段话绝不是随口说出来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缜密考虑,连语言也经过严格考量的学术性结论。

这样的结论跟韦斯登认知里的华夏文物修复界完全不同,不由得他不认真思考。

然后,他的表情就发生了些微的变化。

这一刻,乔治甚至猜得出来老师心里在想什么。

苏进这段话不仅用语上没有问题,逻辑上也极为严密,甚至把它直接摘出来,就可以用在一段宣言的开头了!

然而讲台上,苏进的话才刚刚开始。

“同时,我们必须认同一点,古迹的保护与修复必须求助于对研究和保护考古遗产有利的一切科学技术。”

这句话他同样用中英文各重复了一遍,作为开始阐述的前提。

与此同时,他的目光从下方扫过,清亮如水,平静却坚定。

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吗?有什么好额外强调的?

乔治毕竟是韦斯登的学生,正经剑桥大学出身,他的第一个想法,是觉得有点莫明其妙。

然而,当他看见周围其他华夏人脸上的表情,突然意识到了华夏的现实情况,明白了苏进这段话的含义所在。

事实上,不光是华夏,在西方也有同样的观念存在。

古老的、守旧的工匠强调他们传承下来的那一套,视一切科技的发展为“歪门邪道”。他们觉得既然修复的是古代的文物,就应该使用古代的方法,任何现代的技术、现代的材料,对于文物来说全部都是亵渎。

乔治曾经听韦斯登老师跟别人聊起过这样一个工匠,他本来想跟对方学习一些技艺的,却跟对方产生了争执,最后无功而返。

在相对先进系统化的欧洲修复界都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何况更加传统的华夏?

苏进提出的这个前提当然非常重要!

乔治向四周看了一眼,发现华夏修复师们有些微的骚动,小声讨论了几句,最后还是平静了下来,看向台上。

这跟他想象中的可完全不同。

韦斯登老师在英国什么身份?

当时那个工匠还当着他的面表示轻蔑,直接斥喝他让他出去。

传统工匠的固执而不知变通,乔治以点窥面就能看出来。

他原以为,苏进提出的这一点会遭到强烈的反弹,但现在看来……完全不是这样?

华夏修复师比他想象中的开明多了?

他哪里知道,一场惊龙会,苏进已经彻底慑服了这些修复师,他所展示出来的最新技艺以及其效果,传统修复师们看得清清楚楚。

再加上后续国家文物局所做的一些工作以及制定的规则……就算这些传统修复师们还没有全部接受这种新观念,心里也多少开始动摇了。

苏进仿佛也感觉到了下面诸人的态度,他微微一笑,继续道——

“在此定义之下,我们大致可以确认古迹保护与修复的行事宗旨。保护与修复古迹的目的旨在把它们作为历史见证,又作为艺术品予以保护。”

同样的中英文,同样的无懈可击。

每句话讲完,苏进都有一个短时间的停顿,以供听众思考消化。下面东西两方的修复师们经过认真思考之后,纷纷点头。

文物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样重要,苏进提出的宗旨兼顾这两方面,当然是非常合宜的。

“在此宗旨的指引下,我们将对于古迹的工作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保护;第二,修复;第三,发掘;第四,出版。”

“接下来,我将就这四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同时也会提出一些疑问。”

苏进的语气一如即往的平缓温和,一字一句清晰无比。

他每说一段话之后,都会稍微停顿一下,再接下去继续说。

然而他的每一段话都严谨而流畅,绝无半点漏洞。

显然,虽然他是应那个年轻人一时冲动的邀请上台发言的,但发言的内容,句句都经过深思熟虑,是他多年工作与思考后的结果。

苏进站在台上,看着下方密密麻麻的人头,与无数道目光对视。

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说的这几段话,并非来自他自己。

古迹的定义也好,宗旨也好,都是《威尼斯宪章》里一条条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它集结了无数世界顶级建筑师与修复师的思想,是他们经过无数次讨论,无数次研究后,最终得出的结论。

它从诞生那天开始,就成为了世界古迹保护、修复乃至开掘的指导性标准。

甚至之后它传到国内,也具有了同样的指导性,现代文物考古乃至于保护修复工作,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依循它来完成的。

在苏进以前的世界里,它具有的就是这样的权威性!

现在这个世界,并不存在《威尼斯宪章》这样一份文件,这样一份纲领。

然而,当苏进站在这里的时候,却突然有了一种奇妙的感觉。

世界的洪流不断向前,其中包含着无数的理论与思想。

这些理论与思想仿佛河流中的不同支流,不断碰撞,不断激发出全新的浪花。

它们一开始可能属于不同的分支,但当它们不断往前,最终会汇聚成一条,诞生出一个灿烂的、具有决定性的结论。

他现在所处的这个世界,正处于无数支流相互碰撞的时候。万千巨浪中,那个结论就在不远的他方。

现在在场的上千人,每一个修复师,每一个建筑师,都是这巨潮的一部分。

他们即将面临那个结论,自己却懵然不知。

而现在苏进站在台上,他身后站着的,是他曾经那个世界的所有人。

曾经那个世界的人们,跟现在在场的这些人一样,关注着文物,关注着古迹,关注着曾经过往那段历史以及遗留下来的巨额财富。

两个世界在这一刻产生了交汇,透过苏进的嘴,开始对话,开始指出通向那个“结论”的路。

苏进开启了这个篇章,接下来却并没有把威尼斯宪章的条条目目直接讲述出来。他知道,他要做的只是指出那条道路,而并非帮着他们走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