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从来没想过回头去做卡带式的收录机啊,就算是小型化的随身听他也没兴趣,毕竟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这种产品都差不多饱和了,看看香港的西洋菜街就知道了,这都光碟机的年代了啊,谁还买卡带式的?
从机场出来,汇丰负责商业调查的律师早早就在门口举着牌子在等着了,袁光华带着苏景祯迎了上去,众人行色匆匆,没怎么寒暄就直接去了宾馆,那里有前期来做商业调查的人订好的临时办公点。
“这JVC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进了门,袁光华就迫不及待的问起来。
“袁先生,这是我们其中一位调查人员在对东芝的产业进行调查的时候,他们主动打电话来的,毕竟我们不是日本土著,在刚来的时候,我们就利用汇丰的渠道放出了一些消息出去,结果很令人意外。”负责这次商业调查的英裔律师亨德利站起来对老板解释着。
“亨德利先生,那么你们调查组对JVC这次提供的生产线有什么建议没有?”袁光华一说话就直指核心,苏景祯很快就要离开日本,没时间在这事上面拖着。
“这是我们得到了他们的邀请之后,对他们在大阪的生产线以及加工厂的调查,还有一些坊内的流言什么的,不过这些流言我们没办法确定真实性。”亨德利也没多说什么,他在业内是出了名的有操守的,不是对顾客,是对英镑,只要钱够,做什么都可以。
袁光华接过资料,一打开就开始皱眉了,上面全是英文啊?
“你直接简单的说说,上面很多专业名词,我看不懂,不要浪费时间。”袁光华很干脆,直接就说看不懂了。
苏景祯倒是好奇了,从袁光华的手里接过资料,一页一页的翻起来。
“其实这也没什么好说的,就是我在你起飞前说的那些,JVC在随身听的市场上面基本没救了,被索尼压着打了十几年,既然现在大阪的加工厂被震塌了,需要重建,缺钱呢,所以现在想把生产线卖了回点血。”亨德利摊了摊手,这种老旧的产业有什么好说的?要技术没技术,要资金没资金的。
“那你们能初步确定这条生产线的价格不?”正在低头翻着资料的苏景祯忽然抬起头问着。
亨德利看了看袁光华,得到袁光华点头示意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之后,他才缓缓的说道:“虽然这条生产线最早是在八十年代兴建的,但在九十年代初升级过,这在JVC的年报里面曾经提及过,我写进了资料里面,在第十七页。”说着亨德利顿了顿,用手指了指苏景祯手上的那份资料。
“而且日本人的自动化生产线一直就搞得不错,和德国的不相伯仲,所以这条生产线其实还是值点钱的,不纯粹是垃圾。
如果能找到生产线装配的公司进行二次调配之后,它能生产多种的产品,例如它有点焊机、那么一定规格的电路板它是能加工的,这样一来可以做的东西就多了,我们调查组初步给出的价格是九十万美元至一百二十万之间,如果调配好了,那么这条生产线可以升值到两百万左右。”
“这么贵?”亨德利的话刚说完,袁光华就禁不住小声的惊呼起来。
亨德利耸耸肩膀,手一摊就说道:“这要看JVC怎么转让这条生产线,要是我们只要核心的全自动点焊机、全自动电路检测器这些核心机器。
输送带、工作台这些次要的东西回去自己重新装配的话,那么价格会低一点。
另外还有一些机器,例如电磁加热炉,还有制造塑料配件的注塑机之类的东西,我们都不要的话,那价格又能再往下降。
说到底,这个价格取决于他们卖什么和我们需要什么。”
“你们帮过不少人在国内建厂,列一份清单出来,能在国内买到的,我们都不要,然后再去跟JVC谈,不能让他们说卖什么,我们就要什么,我们又不是真的在捡垃圾。”袁光华很快就做出了决定,既然是你JVC主动找上门的,那就证明你们现在急需把这条生产线卖了,这时候不砍价,什么时候才砍?
苏景祯一边听一边翻着资料,冷不防的又冒出一句:“他们在收录机上面的技术呢?全部转让?不能把生产线买回去了,我们还自己重新设计一台新的录音机吧?特别是在输出声音方面,他们JVC可是有着相当多的经验的。”
袁光华听了外甥这话,眼睛都亮了,没错啊,JVC在大型音箱上面的技术可以完爆索尼的,那么小的总不能一点技术储备都没有吧?这说没也没人信啊。
看着袁光华眼睛都绿了的盯着自己,亨德利忽然就觉得心里有点方了……
作者君:三江了啊,大家在pc端看书的时候,可别忘了去三江频道里面投票,支持一下周末周日加班还更新的作者君。
么么哒……
------------
第八十四章 耳机(求三江票)
“亨德利先生,前去JVC谈判的时候,请务必要得到JVC在耳机以及耳塞方面的技术转让,这要作为卡带式便携随身听的核心配件来谈,卡带式的随身听已经式微了,想要把产品卖出去,我们必须要有一些新的、能让消费者眼前一亮的东西。”
“噢……袁先生,苏先生的这段话是否可以当作是这次生产线转让的核心条件?”亨德利一开始是帮袁光华做一份巴林银行以及日经指数的商业调查的。
当工作完成之后,袁光华又下达了一分新的商业调查案,看着眼前这位少年可以随意的翻查商业调查得来的资料,他知道这位高大帅气的年轻人应该就是袁光华一位关系比较亲密的亲戚,而且还是一位能在这次商业转让谈判说上话的人。
所以苏景祯在说出上述那番话的时候,亨德利并没有立即拒绝,而是转头看向了袁光华,询问这位正主的意见。
耳机与耳塞么?袁光华并没有立即回答亨德利的提问,而是沉默了片刻,在思考苏景祯说的话。
在九十年代,基本上在购买随身听的时候,都会有耳机或者耳塞赠送,绝大多数是送耳塞,这东西你说它没有技术含量么?的确没有,因为耳塞很小,里面有多少个电子元件一拆开就毫无秘密可言,可真的没有技术含量么?认真的想了想,袁光华又觉得有,因为一个好的耳塞的确跟一般的赠送货是有区别的,至少在音色上能区分得出来。
“嗯,就按苏先生说的去做,是否购买JVC这条二手残破的自动化生产线,耳塞的技术转让是核心,是先决条件,如果不转让这部分的技术,那么我们将会慎重的考虑这次的转让。”袁光华很快就下了决定,毕竟从以前的事例来看,自家外甥不会无的放矢,说这番话肯定有他的理由的。
“那好吧,我们会竭尽全力的。”别看亨德利现在一副专业的样子,其实他真的不想做这个事情,虽然谈判不是由他上去谈,在团队里有专门的谈判专家,可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本来只要砍价买来生产线就可以了,现在又多了一个大前提,得有耳塞或耳机的技术转让才能开始谈生产线的买卖,这可真是日了吉娃娃了。
“景祯,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没有?”袁光华看见亨德利接受了这个谈判的方案,转头问起外甥。
苏景祯想了一下,有些慎重的转向亨德利说道:“亨德利律师,这次的耳机和耳塞转让决定了我们买下这条生产线之后是否能生产出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也就是说能不能赚钱就看这个小玩意的了,所以请你务必慎重的对待,另外在去对方谈判的时候,您可以想对方提出一些技术上的转让条件,看看对方能拿出什么东西出来。”
亨德利看见年轻人的态度很慎重,自己也立即表现出相当专业的态度出来,郑重其事的挺直了身体,倾听对方的意见。
“那我们怎么判断对方拿出来的技术是否适合我们?技术的价值又怎么去判定呢?”听完苏景祯的话,亨德利立即就把最关键的问题说了出来。
“这取决于你们谈判的进度,如果下午你们就能见面并且进入谈判的话,那我还在日本,技术的重要与否将由我来决定,如果过了今晚才能拿到技术清单,那就要等我回到纽约才能做出决定了,至于技术的价值判定,可以由汇丰的商业部来提供技术支持,我们会额外的支出这部分费用。”
“先生,那我没有任何的问题了。”亨德利理解完苏景祯的这番话,又重新转述了一次之后,确定自己没有理解错误,便点头表示自己完全理解了这次谈判的所有关键点。
离开的办公室,袁光华便拉着苏景祯跑去了早一预定好的客房,才进门,袁光华就有些迫切的追问:“景祯,这个耳机是怎么一回事啊?”
“表舅,你先坐,我给你解释一下。”苏景祯不慌不忙的把门关上,然后坐到袁光华身边,组织了一下语言就开始说明为什么这么重视耳机了。
“表舅,现在大部分的娱乐分类的产品,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会有耳机或者耳塞赠送,这个你是知道的吧?”
相似小说推荐
-
神级制片人 (天朝大梦) 起点VIP2017-12-01 娱乐明星从《谁能成为百万富翁》到《非诚勿扰》,他制作的节目能使电视台鱼腩翻身!从《爱情...
-
巅峰大艺术家 (若水多福) 起点VIP2017-09-15 娱乐明星一事无成的单身大龄男马大宽,在饭局上喝了假酒,一醉梦回16年前,变成大一新生,那些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