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美国跟英国应该是一个有着仇恨的国家,可是苏景祯不太明白欧洲或者是西方人的思维,因为美国人从立国之后就非常的渴望英国人的认同,甚至一直都在追捧来自英国的一切,例如卡地亚,再例如巴林银行,因为这些都是英国王室御用的,卡地亚是珠宝商,巴林就不需要再次说明了。
所以当华尔街日报刊登了来自于华尔街的两百五十位金融业精英将里森当成巴林的英雄,对其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并且在新闻的末尾吹捧这位来自于英国的投资新贵,并且将其称之为神童,本来这一切都与苏景祯无关的,他当时看报纸只不过是想翻翻有没有来自于墨西哥的信息。
而今天麦克这么一说,就让他回忆起了这篇新闻,并且与脑海深处的记忆联系在了一起,这个里森,不就是让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巴林银行破产的那位么?
这件事在当年可是非常的受人瞩目的,一个银行的交易员,因为投资日经指数,最终让一家银行破产了,这是让世界上所有的经济类报刊都大写特写的事情。
苏景祯记忆特别深刻的是,当时这家银行在爆发出丑闻之后,竟然在短期内就宣布破产了,甚至没有人提出要进行挽救,这让当时年轻的苏景祯甚为惊讶。
后来出来工作了,在翻看一些报刊杂志之后,才逐渐明白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也明白了当时为什么没有人去挽救这家掌控资产达到270多亿英镑的皇家御用投资银行。
苏景祯记得这个里森是在新加坡以巴林银行高级交易员的身份进行日经指数投资的,但是在什么时候投资,最后事件爆发最终导致巴林破产的具体时间,苏景祯就有点记不太清楚了,只知道当时日经指数是暴跌,但里森却是做了多头,为了抵消风险,他又卖空日本政府债券,而现实的发展却偏偏与他进行的投资相反,所以他就悲催了。
这件事有没有可以利用的地方,能不能在这里面获得一定的利益,苏景祯的脑海里一下就被这个想法给占满了,在图书馆,他就开始翻查十二月份的华尔街日报。
“苏,你要找我资料?在图书馆里的十二月的报刊我都看过了,你直接问我就可以了。”南希看见苏景祯在猛翻报刊,出于关心就上前小声的询问。
“噢……南希,我记得十二月的时候,保智商不是登过巴林银行的消息么?具体是在那天登出来的?我要看看上面说的是什么。”苏景祯听见南希这么说,眼睛就是一亮,这可是人形照相机?见过什么就记录下什么?
“巴林?英国的巴林么?”南希歪着头回忆了一阵,需要明确一下苏景祯说的巴林具体是那一个。
“没错,就是英国王室御用的那家巴林。”苏景祯点头,表明南希没说错。
“噢……那你稍等我帮你找出来。”南希作为一个黑人,能在全美数一数二的商学院攻读大学课程,果然是有绝招的,光是这记忆力就能让人目瞪口呆。
通常报刊上刊登一些商业组织或者机构,那要么就是极尽的诋毁,要么是相反的奉承,所以新闻内容里面必然有其近期的投资成绩,如果是奉承的话,成绩还必须是非常的漂亮的,要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所以苏景祯拿到报纸之后,也不需要说太多了,直接就指着新闻向蜜雪儿就下达了指示,盯着这个银行在亚洲的投资项目,特别是报道里面的那个人。
“里森?巴林银行新加坡期货交易部的高级交易员?”蜜雪儿拿过报纸,略微一扫就得知了需要重视的这位交易员。
“没错,我要看看他的操作手法,最好能够拿到巴林银行在新加坡交易席位上的一切的交易数据,延时的就可以,不需要当天的。”苏景祯摸着自己下巴,一副很有兴趣的样子,这让大家都有点兴奋起来,要知道这段时间小伙伴的心里都差不多将苏景祯神化了,这点石为金的手段太吓人,不服不行。
作者君:喂喂,好像七点的那章四千字大章节没有效果?波澜不惊的样子,让人心很痛啊,票呢?
------------
第四十九章 母亲的事业
香港,袁光华在沙田的家里正打着电话。
“阿况,我已经问清楚了,这钱来得很干净的,的确是景祯那混小子在金融市场里面赚到的,而且他还传真了花旗银行的资产证明,还有一页操盘手的操作记录,都是花旗确认过的,没有任何的问题。”
袁光华努力的帮苏景祯解释,要把事情向两个从来没有接触过金融市场的人解释什么是汇市,什么是杠杆是挺为难的,可不解释不行啊,谁叫苏景祯过了一月十号就把交割完成的钱给汇回来了。
“对了,他那个女同学的钱该怎么办?我汇给你?然后转交还是?”袁光华说着就想起了一件麻烦事,他不认识苏景祯的那个女同学啊。
说起来苏景祯当时做事也是挺随便的,应该说他和陈桦俩都挺随便,这边苏景祯说了个帐号,那边陈桦就直接把钱打进去,袁光华在香港那边收到银行的电话通知时还纳闷,这十万块是怎么来的?
后来苏景祯打电话回来一说,才知道这是原来是自己外甥做的,当初袁光华可是问了银行好几次,是不是看错了,是不是有人汇错帐号了,还得银行也紧张起来,跟着检查了好几次。
“哦,哦……那就先放我户头上吧,不过利息我可不给了啊,嗯?是美刀,不换吗?那好,我明白了,就原样放在户头上,不换成港币和软妹币。”
南沙,本来拿着电话的苏况听了袁光华的解释,还是有点弄不明白这钱为什么来的那么快,不过老婆蒋秀霞已经在旁边示意他让出电话,他也知道不再追问,把话筒交给了蒋秀霞。
“表哥,上次你说的事怎么样了?”一上来蒋秀霞就不客气的询问着。
“什么事?哦,我明白了,订单的事吧?我和罗生沟通过,应该没有大问题,订单会在过年前就发出的,我帮你催紧点就OK啦。”袁光华忽然听见话筒里的人换了,一时反应不过来,不过自己表妹的声音也是挺容易辨认的,反应过来之后就知道她说的是什么事情了。
苏景祯出国之后,蒋秀霞夫妻俩就把心血都放在了新厂的建设上,表哥袁光华本来就与她关系好,所以也非常的帮忙。
加上袁光华本来就有心进入内地市场,也想找个本地人做盟友,所以这些忙就当是前期的投入了,经过小圈子的询问,佐丹奴和堡狮龙都在扩大内地的连锁店,本来自己的加工厂就有点忙不过来了,现在有招商局总裁的亲戚说要揽订单,多少也要给点面子的。
所以打着袁光宗的名号,袁光华帮蒋秀霞的新厂拉到了总值超过两百万的大订单,光是这个订单就能让新厂在今年赚个盆满钵满。
前几天苏景祯打电话回来,说在美国赚钱了,交割后就汇到表舅的账户上面去,让自己母亲及时的与袁光华联系,然后解释了半天也没把怎么能这么快的赚钱这个问题忽悠过去,最后还是以长途话费贵,信号不清晰为理由挂了电话,让父母去问表舅。
在电话里面,蒋秀霞也说过袁光华帮忙找了大订单的事情,苏景祯听了是佐丹奴和堡狮龙,就偷偷的灌私货了,说佐丹奴的步子迈得太大,怕到时候结算会有问题,宁愿稳妥点,就做堡狮龙的订单就可以了。
蒋秀霞想了想,佐丹奴这两年开连锁店的确是比较多,将信将疑的答应了下来,不过这样以来工厂就会遭遇开工不足,有些浪费资源。
苏景祯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忽悠自己母亲,让她有时间不如自己买个品牌,然后自己设计服饰,在铜关镇那边开个专做批发的小商铺,这样就可以把剩余的机器开起来。
这几年服装的确很好做,国家逐渐的富强起来,人民的收入提高了,衣食住行这些刚需行业的也就渐渐的起飞,住和行先不去说,对于大部分一般的家庭,衣食无忧却是能够保障了的。
蒋秀霞信了自己儿子,进去才发现儿子挖了个坑,这年头想要在衣服上面赚钱,如果只是做来料加工就只能赚点加工费,虽然现在工人的薪酬水平低,但厂商给的加工费其实也不算高,所以要赚钱就必须搞自有品牌。
那么自有品牌怎么搞?
蒋秀霞一下就打开了新天地,把工厂的建设交给了苏况,自己一头闷进去就开始研究起来。
表哥袁光华能够从香港的大牌子拿到订单,那么他肯定也懂一点这方面的东西,所以蒋秀霞把学习的目标放在了袁光华身上,经过一连几天的电话询问,蒋秀霞是大致的明白了香港品牌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说穿了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现在国内群众信任国外品牌的心理,直接就起个西化的品牌名字,然后装修要上档次,服饰的设计要西化,再把连锁店建在人流密集的商业繁华地点,那就可以说成功了一大半了。
再下来就是考验品牌的供货能力、质量、款式更新的速度这些终端问题了。
相似小说推荐
-
神级制片人 (天朝大梦) 起点VIP2017-12-01 娱乐明星从《谁能成为百万富翁》到《非诚勿扰》,他制作的节目能使电视台鱼腩翻身!从《爱情...
-
巅峰大艺术家 (若水多福) 起点VIP2017-09-15 娱乐明星一事无成的单身大龄男马大宽,在饭局上喝了假酒,一醉梦回16年前,变成大一新生,那些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