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南极水母,可以清楚看到它的脑腔构造,看到这个红色的没有,就是它的脑干和神经元组织,它们在黑暗中发光是为了吸引食物以及互相交流。”
“枪哥,发光能吸引食物?那些水生物傻么?看到天敌的光源不应该逃命么?”
方宏来到了另一个器皿前:“这东西是一只蠕虫,刚刚被命名为小红蠕虫,它也可以发光,粉色光亮,和很多捕食性海洋生物光源很像。换句话说,很多捕食性动物的光源其实就是在模拟这些蠕虫的光亮,要让猎物以为这里是蠕虫。”
在黑暗环境中,生物的视力退化严重,能够感光不见得能够看清楚,就和弱光一样。
它们会做出误判,以为鮟鱇鱼水母一类的生物是蠕虫。
“这些水母的寿命非常短暂。”
陆喵幺:“嗯?不是听说水母可以永生么?”
方宏笑了笑:“那是灯塔水母,事实上生物细胞在大部分情况下的第一任务都是存活下去。它们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分裂繁殖,统称为遗传,通过遗传的方式让生物密码留存下去。另一个选择就是永生。灯塔水母在一定的环境下会选择自己破坏身体各种组织,还原成初生状态,然后重新发育。”
旁边,一条鱼在解剖中,燃了起来……
方宏都不知道这是什么鬼,都惊呆了。
邱青也回头看了一下正在做实验的这位学者。
这哥们儿尴尬的笑了一下:“这种鱼类可以提取食物中的磷或者磷化合物储存在身体中,遇到危险时会吐出来让磷燃烧用来逃命。我不小心切到了它储存磷的器官。”
“我靠,世界真是光怪陆离,还有这种生物?”
这特么不是传说中的巨龙才有的能力么。
方宏听了生物学家的解释后想到了什么:“原来如此,此前印度洋发现了一种鱼类,也具有这种能力。不过看上去它们不像是同类。”
陆喵幺:“我靠,我搜索了一下,还真有喷火鱼这种鱼类。”
“这种鱼喷出的火焰是白色的,就像是电光一样,可以在水中燃烧,哥们儿,能再来一下给大家看看么?”
这科学家尝试了一下:“等一下,好了。”科学家按了一下鱼塞下的位置,一道白色火光突然出现,三秒后熄灭。
“因为是按压,所以没有直接割开这个磷囊后火光那么大。”
“这和非洲气步甲喷火还不同,气步甲是喷射出化合物在空气中反应产生腐蚀的效果产生大量的热量,喷火鱼的原理是喷出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这才是真正的喷火生物。”
“我靠,真高端。”
会发光的蠕虫,水母,甚至会发光的虾。
透明的虾,透明的鱼,透明的植物藻类,透明的肠腔动物。
会喷火的鱼。
这个生态圈还包括海豹这种生物,不过科学团队没准备捕捉样本,而是在冰盖之下研究着它们。
而现在,方宏有一个很艰难的事情要考虑。
方宏的睡觉啊!
难道关掉直播器?
美方的科学家要求方宏继续直播的,方宏也给他们解释了飞行器的直播原理。
在最初,飞行器就将方宏的数据设定为了最终目标,方宏没办法让飞行器在这里直播而自己去别的地方睡觉。
而且美国这个科考站,只有一个小屋。
除了方宏,还有两个又累的半死的直升机驾驶员已经在角落里睡上了。
两难之下,方宏决定,把美国某个科学家的折叠床在屋里打开,直接躺了上去。
屋里没了别的声音,只有科学家来来回回忙碌的声影。
方宏就在全球观众的目光下,4k高清直播睡觉。
“666,曾经的枪哥以4k高清直播睡觉开启了直播生涯,到如今,直播睡觉也有四十多万人围观了。”
“我天,什么声音?”
角落里,两个飞行员打起了鼾。
打鼾这种事情是会传染的。
也许是因为同样太累了,方宏也打起了鼾。
双方你来我往,潮起潮落,好不热闹。
“我枪哥就是牛逼,打鼾都能以一敌二,哈哈哈。”
“我靠,真逗。”
在这种环境下,邱青主导的团队还在一项一项的录入新数据。
而马峰峰和华柏,一个在研究地质一个在研究空气成分海水成分。
差不多入夜后也累的狗一样了,不过他们在帐篷区睡觉。
第二天,直播继续。
十七号清晨,昆仑站来的航班落在了冰原上,第一批样本要送往昆仑站了,而另一部分样本要送往国内。
与此同时,美英两国的科学家已经驱车到了这里,其他一些国家的科学家从澳洲乘船乘飞机也到了不少,不过他们携带的设备不多。
一切都要抢时间。
方宏搭乘飞机,飞往了昆仑站。
第二十九章 昆仑
当飞机飞到昆仑站上空时,给人的感觉就好像,遨游在太空。
这里是地球上能见度最高,空气漂浮物指数最低,年平均风速最小,年降雨量最低,每平方米生物数量最少的区域。
换句话说,这里是地球上,最接近外太空环境的区域。
从上空可以看见,下方一共有七个集装箱一样的建筑,这和中山站非常不同。
南极事物委员会通过了昆仑站计划后,此地迅速被建设了起来。
不过,这里的建设成果用肉眼看,就能发现只是暂时性的。
内陆最大的考察站泰山站正在建设中,泰山站将会是一个巨大的飞碟型单体建筑,可以容纳的科考人员和设备远比昆仑站更巨大。
从这个角度讲,昆仑站的建设,单纯就是为了在极点、磁点、高点、冰点四大地点中占据一个坑位。
不过目前泰山站的建设还很漫长,在此之前,昆仑站要肩负很多的科考任务。
昆仑站整体都是用高强度钢材建设,理论上可以保证零下一百九十度以内的正常运转,这个温度在地球上是不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
说的直白一点,这也是在实验航天金属。
整个昆仑站一共七个箱体,被分割成了众多工作间,不过从外面完全看不出这一点。
飞机逐渐降低,清楚的能看到,昆仑站前方的平整地面被建设成了永固平面,用于停放车量,以及雷达监测站和航空指挥塔。
飞机降落,就标志着,已经来到了南极最高点,也是地球上最接近太空的地面。
站在这里,如果你是一个有信仰的人,那么你会觉得,抬手就可以触碰上帝。
科考人员见到飞机停稳,立刻驱车前来。
装载**标本的箱子并不能长久暴露在如此冰冷的环境中。
飞机经过特殊改装,尾部有一个舱门,和电影中常见的运输机很像。
或者换句话说,新舟600本来就是按照军用运输机设计的,民用版本是阉割版。
方宏打开了直播,目送一件一件的标本被送到车上。
下飞机,方宏就看到了昆仑站的负责人,不是站长,而是设备负责人——顾教授。
顾教授和方宏握手:“你好。”
方宏受宠若惊:“您好您好。”
顾教授点头:“感谢你为祖国科考做的贡献,这一次你过来的原因上面已经发了指示过来了,全力支持。”
方宏点头:“感谢。”
“不过有一点,接下来的科研,不能拍摄了。”
方宏微笑:“本来我的冒险也不包括这一部分。”
顾教授看了看手表:“你可以在昆仑站休息二十一个小时,明早出发,我们给你提供了专业设备以及南极车,祝你好运。”
事实上,这一次冒险之所以能得到南极科考或者说得到国家海洋局的支持,就是因为这是一次刷新纪录的机会。
历史上已经多次有人通过徒步等多种手段衡越南极成功,但是无一例外,他们都绕过了昆仑站所在的冰穹a,原因就在于,这里是不可靠近之地。
从这里路过的,必死无疑。
不过方宏采取的是从高点往下的路程,不用攀登高点,难度降低不少。
“目前我们身处南纬八十一度,距离南极点一千零六十公里,我的计划是用十四天时间穿越到南极点,完成整次冒险。”
“枪哥,南纬八十一度到南极点没有一千零六十公里吧,每一度纬度之间只有一百一十一公里啊?”
方宏笑了笑:“你们说的是平均数,我说的是实际距离。事实上,地球是扁球体而不是正球体,所以赤道之间的每个纬度之间距离更近,两级每个纬度之间的距离更远。从昆仑站到美国南极点站的确是一千零六十公里,应该说是一千零六十六公里七百二十米。”
从某种角度讲,这一块土地与世隔绝。
南极科考团曾经用了七次扩进式的冒险,最终从地面登顶冰穹a,创造了历史记录。
相似小说推荐
-
我的老婆是村花 (小段路过) 创世VIP2017-11-19 异术超能秦风,一个原本藉藉无名的乡野小子,无意中得到千年前华夏至宝古灵戒与神龙诀,从此混...
-
最强催眠师 (谛天) 纵横VIP2017-11-01 都市娱乐随着科技发展,催眠师成为人类的精神导师,治疗种种精神以及心理上的顽疾。 封一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