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飞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地说道。
“切,美得你吧,那里是有部队军人岗哨,是不准随便拍照的!”。
穆羽微笑道:“作为我这个百科全书,嘉荫我也是知道的!”
林琳神秘地道:“我知道你知道的多,但这里却不一定没有我知道更为详细!你们知道吗?其实这里有很多俄罗斯的后裔,他们集中住在一个叫桦树林子村里......。”
“那快点嘛,咱们就像桦树林子村进军吧,我要看看中俄混血美女!”
“瞧你胖得跟个天蓬元帅似的,还中俄混血美女?人家才不喜欢你这胖样呢?”平静的林琳又恢复了从前的伶牙俐齿!
“唉,你这话让我的这颗中国心碎的,捧出来跟饺子馅似的!”
林琳难得的打开了话匣子道:“现在的嘉荫和俄罗斯的巴斯克沃口岸已经正式开通通货。嘉荫对应口岸巴斯克沃属俄罗斯比罗詹犹太自治州奥布卢契耶区所管辖,地处俄阿穆尔州和犹太自治州的交界处。
“其实,很早以前,中俄两国的人民就互有往来,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为躲避战乱,有一批俄罗斯人偷偷地渡江来到对岸的中国,并在这片异国的土地上繁衍生存了下来。如今,他们已成为了真正的中国公民,过着和中国公民一样平等自由的生活,他们就是生活在JY县常胜乡桦树林子村的俄罗斯后裔。”
穆羽仔细地听着,用余光看了一眼今天话如潮水的林琳,忽然发觉林琳的五官竟然有种欧范,不像是一般中国人的五官,她的五官似乎更立体,鼻子翘挺,睫毛又密又长,眼睛又大又深邃,难道,难道.......
他们的车子按林琳的指引,来到了位于JY县西北部的常胜乡桦树林子村。一进村,一排排红砖亮瓦的住房便映入眼帘,几乎每户村民家的院里都停放着一台到两台农用机械,有的村民家还购置了联合收割机。
不时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村民走过,他们中有的非常像外国人,林琳指着那些人道:“瞧,这就是俄罗斯后代。”
正说着,就看到一个人特别像俄罗斯人的姑娘,高高的鼻梁,深凹的眼眶,灰蓝色的眼睛……金黄的长发披在肩上,身材高挑,性感婀娜!
“哇塞,真的呦,真的是俄罗斯妞啊!么么哒!”韩飞立刻打开了摄像机,对着街上的女孩子就拍了起来。
那姑娘有些惊奇的看着他们的车,像是在打招呼说:“你好!”
林琳立刻摇下一车窗笑道:“不离别特!”
那金发碧眼的姑娘立刻就回应道:“不离别特!”
韩飞立刻打开车门下了车问她:嗨,美女,你从哪来的啊,是中国的啊,还是苏联的?”
姑娘很洋范地耸了耸肩道:“我不告诉你!”
.......
今天是推荐的第二天,谢谢亲们的支持,求推荐、求收藏,求打赏,谢谢你们!读者群号:.欢迎加入!
第五十四章 神秘的俄罗斯村
韩飞厚脸皮继续粘牙道:“为什么啊?美女!就告诉我呗!”
金发碧眼的姑娘莞尔一笑,不再去理会他,笑着和林琳继续低声交谈,把个穆羽和韩飞听得云山雾罩的。
“喂,喂,你们在说什么鸟语呢?”
两个女孩像没听到一样,兴高采烈地像是多年老朋友似的说个不停。
被晾在一边的韩飞只好回到车里,“喂,她怎么会说俄语呢?”
同样的问题,在穆羽心头缠绕。
难道这丫头也是混血儿不成?我就说嘛,她细腰丰臀、前挺后翘的,哇塞,这运气好起来啥都挡不住!哥们我是不是掏上了?要是生孩子的话,会不会也长得和她一样漂亮?嗯,最好生个可爱的女孩,不不不,最好是一男一女!
哈哈哈,我这会怎么又跑偏了呢,扯远了哈!
“我哪里知道她怎么会说俄语呢,再说会说几句俄语的H市姑娘也大有人在的!”
林琳和那姑娘说着说着都笑了,又用汉语交谈起来,“我叫Дарья达莉娅!”
林琳笑道:“嗯,我叫林琳,俄国名字叫Екатерина叶卡捷琳娜,你的名字‘达莉娅’的寓意是:拥有善良的意思吧?”
金发碧眼的姑娘惊喜地上前拉住她的手道:“想不到你还知道这么多的俄语,我大多都不会说了。”
林琳也握住她的手道:“其实,我也会说的不多了,等有机会我要好好去学习一下。”
姑娘点头道:“我也曾这么想过的,让我猜猜你的名字:Екатерина叶卡捷琳娜的汉语意思,嗯,是纯洁的意思吧?!”
大冷的天,韩非和穆羽居然摇开了车窗,支棱着耳朵听她们说话,也是真有瘾了。
哇,发现个大问题!原来林琳还有个俄语名字,叫什么什么琳娜?
达莉娅很热情地就请他们到她的家里做客,当然,穆羽还是跑到了村里唯一的一家小卖铺买了一大堆零食、水果,蔬菜和熟食拎了回来。
达莉娅的父母都很热情,盛情招待林琳他们吃午饭。
达莉娅的父母像极了俄罗斯人,他们介绍说:“他们就是生活在JY县常胜乡桦树林子村的俄罗斯后裔。据了解,这个村共有人口464人,其中有俄罗斯血统就占三分之一。”
正说着,到村民家指导备春耕工作的胡主任从外面风风火火地赶了回来。细一看,村委会主任胡长友确实也长得非常像俄罗斯人,高高的鼻梁,深凹的眼眶,灰蓝色的眼睛……见到穆羽和韩飞的惊奇神情,胡主任爽朗地笑着说:“我的头发走是后染成黑色的,要不,和我的胡子一个颜色,就更像了。”
胡主任说,早些年到外地去走亲戚,走在街上,人们都惊奇地围过来,有时会一直跟着走很远,边走边问他:“你从哪来啊,是苏联还是中国啊?”
胡主任说,因为与俄罗斯人长得非常像,还闹出过不少笑话呢。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对岸的苏联采伐工人采下的木材大多采用顺江漂运的方式运到下游。有时桦树林子村的村民就到江里趁机打捞一些过了界的木材,留着自己用。一次,几名村民在打捞时,遇到了苏联的水警。水警不让别的村民去捞木材,却对俄罗斯后代非常宽松,用手指着比较粗大的木材,比画着让他们拿粗一点儿的。事后,村民们分析,大概是苏联水警认为这些人是本国人,才这么做的。
据胡主任介绍,因为当初从俄罗斯偷渡过来的大多为女性,所以,这里居住的俄罗斯后代大多随了父亲的中国姓,其中以胡、丛、任等几大姓氏为多。
在桦树林子村,人们习惯地把从上世纪三十年代第一批偷渡过来的俄罗斯人称为第一代,以后他们的子孙依次为第二代、第三代……现在,这个村子里年龄最大的俄罗斯后代是73岁的原桦树林子村老村长丛广信,按村里人的排辈法,他属于第二代。第一代的俄罗斯人都已不在了。最小的俄罗斯后代是只有20个月大的、付主任的小外孙——穆月,他是第五代
丛广信是村里年纪最大的俄罗斯后代,他和老伴李玉芳都是有着俄罗斯血统的混血儿。回忆起自己的母亲,丛广信眼中满是深情。
丛广信的母亲是俄罗斯人,上世纪三十年代,为了躲避战乱,当时只有20岁的母亲随着伙伴一起偷偷渡江来到中国,在常胜乡的常家村落下了脚,并与当地的农民组成了家庭。在丛广信的记忆中,母亲高高的个子,皮肤白皙,金黄的头发,非常漂亮。还会说一口流利的俄语和汉语。母亲爱穿裙子,无论春夏秋冬,她都穿着自己手工制作的布裙子。
丛广信的母亲与李玉芳的母亲是一同从当时的苏联来中国的,在异国的土地上,她们互相帮助,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李玉芳说,小时候,自己的母亲和丛广信的母亲交谈的时候都是用俄语,她当时只是觉得两人说话的时候很有趣,但自己却一句也听不懂,母亲也从来不教她说俄语。后来,母亲把她许配给了丛广信。
如今,老两口已相携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共同养育了8个儿女,现在,儿女们已相继成家立业,并各自生儿育女。每逢年节,一家子大大小小32口人聚在一起,好不热闹。
当穆羽问起在俄罗斯还有没有亲属时,丛广信说,有是有,但都好长时间没有联系了,不知道亲属们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前几年母亲去世的时候,还念念不忘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一再说,也不知你舅舅怎么样了,不知道能不能联系到他们。丛广信伤感地说,母亲是带着对亲人的思念走的。
会接生的依莲柯
谈话中,一位叫刘长凤的大娘向记者讲述了一段自己与俄罗斯朋友依莲柯的故事。
依莲柯是桦树林子村村委会主任付长友的奶奶,也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从苏联偷渡来到中国的。说起依莲柯,今年69岁的刘大娘不禁流露出思念之情。
刘大娘共有5个儿女,大女儿今年50岁,小儿子也已经34岁了。她说,自己的5个儿女都是依莲柯给接生到这个世界的。
韩飞聚精会神地扛着摄像机,兴奋地说不出话来,穆羽这小子真行真幸运,这回回去,栏目要是不火的话,天理难容,不!不火的话,我吃大便!
相似小说推荐
-
归来的宗师 (宝巨要崛起) 起点VIP2017-10-26异术超能“唐田,你嘛时候成为天下第一啊。”“你说呢?”“就在今...
-
绝品小农民 (鹅渡河) 纵横VIP2017-10-07 都市娱乐进城打工小农民的郭嘉,酷爱见义勇为,常常将自己弄的满身是伤,直到有一次,血液融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