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游戏教父 (没文化的板砖)
- 类型:都市重生
- 作者:没文化的板砖
- 入库:04.12
其它公司要做VR游戏就由他们去吧,目前极光游戏还需要至少一年以上的时间来慢慢消化那些游戏未开发出的潜力。
更何况叶乐的真正目标可不仅仅只是VR游戏啊,系统兑换页面里的那些价格高到离谱的超现实游戏才是真正令他眼馋的东西。
谁不希望有一天能够在自己的手上诞生出如同网游小说里的那种凭借着游戏仓、游戏头盔利用脑电波操控的超现实游戏?
只可惜最便宜的一款都是5000万游戏点,配送的技术也不足以达到百分之百的真实程度,并不算是完美的超现实游戏。
要想达到百分之百的真实程度那就得花上8000万游戏点左右来兑换,这个目标叶乐没个几年时间是很难达成的。
“这个我会考虑的,不过在近两年极光游戏可能不会涉及VR领域。至于什么时候制作VR游戏,我心里早有打算.....”
其实据叶乐所知很多身处VR行业的人肯定有一种酸爽感。
前世就有单凭专利和概念就从巨头手中融得巨资的MagicLeap,有做手机业务失利后,拿VR当救命稻草的HTC,有为了Facebook的社交事业被肢解的Oculus。
这一世科技虽然稍微发达一些,可是VR行业除了技术稍微领先前世,那些风险和漏洞也如同地球上一般不可忽视。
对于地球上国内大多数的VR行业公司来说,更普遍的现象是这样的,昨天一批人还在公司埋头做游戏,明天公司就变成了VR公司。
而上市企业离布局VR之间就只差一场发布会,而后便匆匆消失在VR寒冬的背景里,在VR元年里,整个行业确实经历了如此的奇观。
到了VR元年之后的第二个年头,倒闭这种小事情,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一个创业团队倒闭的速度甚至都快到来不及说再见。
虽然VR被看做是继pc、手机之后下一个计算平台,想瓜分这块大蛋糕的豪杰不在少数。
但是甘等着好像还是燃烧卡路里,走错路也烧的是油钱。
VR行业普及的快与慢,靠的是技术;技术快速发展,靠竞争,彻底的竞争。而不是埋头做鸵鸟,等着开枪或者是自己开枪。
VR可以说是被科技巨头占据了头寸和资源。
根据那些权威的市场调查机构预估VR/AR产业规模将会在短时间内飞速增长,同时肯定了VR业务在未来会成长为下一个互联网平台。
可是大部分企业却在这场浪潮中折戟。究其原因固然有Google、微软以及华夏的华为这样的庞大体量的竞争对手,更重要的原因是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自身短板将极大的制约企业发展,当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企业关门歇业。
竞争是推进行业前行的驱动力,竞争同时也造就了一批陪葬者。处在这样的风口,企业将直面什么样的市场?
叶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目前VR行业还处于野蛮生产阶段,这片新蓝海也源源不断的吸引大量的创业者涌入,可是行业大框架已经基本成型,国内外的科技巨头掌握了行业的头寸,拥有绝对优势性的资源,那么在这个高起点的行业竞争中,企业的压力可想而知。
其实你是房地产巨头、其它行业巨头但是如果没有科技巨头那样的水平,压力真的会让人不寒而栗。
VR公司的两种死法,饿死或者被自己搞死。
在大量烧钱培养市场的当下,在无数VR企业因弹尽粮绝倒下的背后,饿死或者被自己搞死只是倒下的两种方式,后者是前者的加速运动。
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自身短板将极大的制约着企业发展,当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企业关门歇业。
这个世界就有一家魔都本地的VR公司,它倒闭的例子更像是一起自杀案件。
这家公司最初是一家做全景相机的厂商。
介入VR行业的时间较早,技术具有优势,很顺利的拿到了来自国外的千万美元的天使轮融资。
后来还作为微软全球创新技术交流大会唯一被邀请的VR厂商,并且很快又拿到了近亿美元的A轮融资,团队从初始期的6人增加到几百人以上。
办公地点也搬到了魔都市中心一处近两千平的写字楼。
但是这种辉煌只是短短的几个月而已,在一个月之前因为资金链断裂而破产,甚至落下了被查封和创始人跑路的坏名声。
这就是典型的胡乱花钱也不会管理。
现在VR行业的现象并不是很乐观,至少叶乐在前几天和一大帮互联网大佬的饭局上,有听他们说过现在的VR行业管理混乱、融资盲目乐观、技术迭代延迟,他们之中有人就在这上面亏了不少钱。
所以叶乐还是打算稳坐钓鱼台,这趟浑水还是让那些勇气可嘉的游戏公司先去打头阵,等观察一段时间再进入VR行业也不迟,毕竟现在单论起游戏制作团队极光游戏还真不会比任何人差。
第366章区别
高翔见叶乐并没有为之心动,不免有些失望。
因为在他心目中VR游戏可是大有前途的啊,极光游戏一直被誉为嗅觉极其敏锐的“创新者”,按理说今天自己提到VR游戏,叶乐应该很高兴才对。
高翔还想继续聊下去,可是抬头又看见叶乐一副兴趣缺缺的样子,不由得叹了一口气,然后闭上了嘴.....
同时在遥远的国外,玩家们却是开心的不行,因为他们发现极光游戏的《剑灵》并不是很适合他们,相反这款新游戏《喵星人大作战》却让他们大感惊喜。
没错《剑灵》在亚洲地区可谓是横扫四方,可是在欧美地区却遇冷了。
欧美玩家比较喜欢可以演化的游戏世界,比如文明、模拟城市、模拟人生、第二人生、Minecraft、孢子等。甚至GTA也可以说有一点这个味道
。
而《喵星人大作战》也拥有着这样的特色。
每个玩家出生时期都有一栋空旷的房子,房子外面有一大块空地,玩家可以自己选择将空地变成菜地或是种满果树,更有甚者把这里改造成自己的车库。
没错,这款游戏玩家可以买车然后直接开到大街上去,当然即使玩家想要故意开车撞人,也会直接穿过其它玩家而不是将他们撞飞。
《喵星人大作战》并不存在那么多的限制剧情,甚至可以说这款游戏自由度极高,一开始玩家并不需要去完成那些繁琐的任务,而是可以直接按照玩家自己的意愿去完全他们想做的事。
可以直接选择那些有趣而且赚钱多的事去完成,要么在一开始就疯狂提升自己的等级,当然享受生活的玩家也可以慢慢走在游戏的街道之中溜达几圈悠闲地看着其他玩家奔来跑去的身影。
这比起国内大部分移动在线游戏要好太多了。
众所周知大多移动在线游戏的玩家在进入后都会有一个强制性的新手剧情任务,你要么选择完成它、要么什么事儿都干不了。
而且这些游戏当中大部分游戏功能(成就、技能、翅膀、坐骑)是按等级来开放的,简直烦到要死,某些变态游戏公司的设定里普通玩家甚至需要玩上十几二十分钟,才能摆脱这样的强制任务。
比如某个玩家想在游戏开始之初充个六块或者十块完全首充奖励快速提升实力又或者他想要先体验一番游戏的其它东西,可是这些在没有完成强制任务之前通通都不行。
你会发现充值、奖励、活动这几个图标正在闪闪发光,可是无论你怎么点他们都不会有反应,因为你的屏幕之中已经出现了一只万恶的“指引小手”强制你去完成某个任务。
《喵星人大作战》而是放开了这样的限制,除了个别需要完成某项特定条件还能解锁的功能以外,几乎所有游戏功能都是在玩家进入游戏之初就开放了。
《喵星人大作战》难度系数也相对较低,即使省略了那些教程任务,也能让玩家很快适应游戏的各种功能。
有很大一部分华夏玩家都比较热衷于玩有固定剧情的游戏,打怪升级式的玩法,比如各种RPG、多人在线游戏。
国内外主流游戏的一个核心差别是,国内的玩家玩的是成长乐趣,国外玩家更喜欢玩的是体验乐趣。
这也导致了原本因为叶乐的出现而发生偏差的玩下游戏市场,重新向着前世的轨迹靠拢。
可以说在叶乐刚刚崛起的那一年,促使华夏游戏暂时性的演变成标准国际范儿的游戏。
可是仅仅只是一年多的时间,现在更多国内游戏重新将游戏的乐趣放在了升级、成长上面,因为玩家就喜欢比别人强,玩家每一刻所做的事情,本身并不一定让他自己觉得有乐趣,但是这件事会带来的结果,最终会让他有乐趣。
这就好像,一个玩家反复做的那些无聊的任务、一直不断的刷同一个副本,这样的过程可以说是无聊到极致,可是这样做的结果却让他们获得更好的装备更快的升级,同时自然而然的就有了游戏的乐趣。
在国内叶乐发现了很多玩家一直以来看到种种娱乐包括游戏都是当做“戏子”,你们就是来给爷耍的,我来玩就是要来做大爷的,就是要踩在别人头上,而不是对这种娱乐形式报以尊重。
所以竞争攀比心态很重,使得成长玩法非常受欢迎。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之华夏文圣 (射手座李不二) 起点VIP2017-09-05 娱乐明星我是中文硕士苏怀,穿越到汉文化失传的世界,成为智慧与美德的化身,文化与美貌并重的...
-
买栋别墅收破烂 (木棍探险记) 起点VIP2017-09-18 都市生活哪吒:昆哥,这是上好的龙泉剑……林昆:不要不要,法宝只收破烂,还记不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