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韩警官 (卓牧闲)


  思岗治安在南港首屈一指,治安不错发案率自然不会高,破案率比兄弟区县公安局只高不低。
  这几年狠抓警风警纪,严令禁止基层所队管老百姓收“出警费”或“办案费”。处理过几个害群之马,队伍管理和队伍建设同样走在兄弟区县公安局前面。除了截堵蚕茧外流,思岗公安极少参与非警务活动。
  单位建设是唯一短板。
  办公楼破破烂烂,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嘴里不说心里肯定会想这个局长没能力,连最基本的办公环境都搞不好。
  宿舍楼盖盖停停,好多民警没地方住,直接影响队伍士气。
  兼任过信访局长,知道老百姓疾苦,在下达依法创收任务时非常慎重,一直把希望寄托在县里,结果争取了四年始终没能争取到经费,始终没能把单位建设这个问题解决掉。
  五年任期,只剩下一年。
  张局不想再等再求,打击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这个机会不能再错过。
  他暗暗攥了攥拳头,轻描淡写地说:“局里帮你们排除干扰,你们自己也要做一些准备,比如找个隐秘的地方办案。专案组就要有专案组的样子,要有保密意识。”
  行动一开始,会有很多人跑过去求情,会影响所里正常工作。
  韩博同样想找个隐秘的地方办案,没想到张局先提出来,毫不犹豫答应道:“是!”
  :第二章,求订阅,求月票。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六章 “商业罪案调查科”(求订阅,求月票)

  挑野菜,包春卷。…,去海边,看涨潮……
  第一次来南方农村,大姨子看什么都新鲜,感觉什么都好玩。
  听说思岗春节最有意思的不是除夕和大年初一而是元宵节,居然打电话跟单位请假,跟她老公和老爸老妈继续编瞎话,非要等过完元宵节再走。
  在思岗,元宵节确实和过年一样隆重。
  在人们心目中把它放在年节里面,只有过了正月十五,才开始新一年的工作、生活,大多数商店跟年三十一样早早关门,街上行人急匆匆地往农村老家赶,要在夜幕降临之际,再一次把春节的节日气氛推向**。
  不少古老的习俗,在历史发展的长河变异了,消亡了,思岗及周边几个区县却奇迹般保留着元宵节“炸麻串”的习俗。
  每到元宵节晚上,人们就会点燃手中的麻串,在自家田埂上边舞动边吟唱祖祖辈辈传下的歌谣。人们挥舞着燃烧着的麻串,在田间洒下一路噼啪炸燃的声响和孩子们的叫喊,脚下不知疲倦地奔跑着,红红的火苗照亮高低不平的田埂,也照亮了大家欢快的脸庞。
  田间一束束舞动着的精灵,点燃着人们对丰收的期望。
  类似宗教仪规的“炸麻串”十分庄重、严肃又非常好玩,李晓蕾和李晓慧从来没见过,同韩芳一起站在田埂上兴高采烈。
  “木匠之家”虽然早不种地了,但骨子里依然是农民。
  除夕回不回老家无所谓,元宵节必须回来。不在自留地里“炸麻串”,老韩会感觉这个年没过。
  “麻串靶子”昨天就扎好了,一共扎了两个。
  用干稻草和干芦柴,把许多稻草裹在了芦柴里面,有大象腿那么粗,用稻草捻成的绳子将它扎紧,这样第一节就算扎好了。这麻串靶子一般要扎十二节,因为一年有十二个月;要是遇到闰月,就得扎上十三节,有时还往靶子里塞小鞭炮。
  韩总一个,韩所长一个。
  儿媳妇正看着呢,韩总决定今晚一定要“炸出精神,炸出气势”。正准备点火,韩所长手机响了。
  工作重要,“麻串”可以等会炸。
  韩总放下尚未点燃的“麻串靶子”,示意儿子先接电话。
  “老陈,在炸麻串,没开始呢,马上开始。”韩博朝三位观众摆摆手,打扰她们的雅兴,必须表示歉意。
  要是不值班,这会儿也回老家“炸麻串了”。
  陈维光站着窗边,看着远处点点火光,笑道:“韩所,就三件事,跟你汇报一下。第一件事,赵局今天中午过来了,刚刚走。等你上班之后,他就过来坐镇指挥协调。”
  张局真会点将,居然安排分管后勤和财务的赵副局长,去良庄坐镇指挥协调即将开始的新一轮打击行动。
  他不怎么懂业务,他哪里是去指挥协调,分明是去收钱的。
  韩博啼笑皆非,陈维光同样哭笑不得,扶着窗户苦笑道:“赵局让我给你捎句话,局党委对我们的打击行动全力支持。不过要求也很高,要我们帮局里打出一栋办公楼。”
  “办公楼,真看得起我们。全力支持,有没有说怎么全力,别又是空口说白话。”
  “没空口说白话,这次来真的。张局说打击经济犯罪的专业性极强,我们到底专不专业放一边,至少要让人家看上去感觉我们很专业。局里不知道从哪儿搞到一辆日本进口的商务车,同局里的依维柯一起暂借给我们使用。
  笔记本电脑,就是那种小电脑,局里就一台,配给我们。年前刚买的扫描仪,一样配给我们。你去年支持政治处的摄像机物归原主,局领导说我们现在更需要。
  考虑到查企业不是打击其它犯罪团伙,张局认为要注意影响,不能一查把人家查倒闭,建议参与行动的同志一人购置一套西服。香港电影里不是有个什么什么科,就是专门查经济犯罪的警察部门,要有点那个意思,要让人感觉我们很专业,很有文化。”
  “商业罪案调查科!”
  “对,就是商业罪案调查科,从商务车上下来,西装革履,一人拖一拉杆箱,出示警察证搜查证,该询问询问,该查账查账,摄像、录音、扫描复印账本,是不是有那么点意思?”
  韩博再也控制不住了,笑得差点喘不过气。
  不过话又说回来,查这样的案件必须摆谱,不仅要唬住对方,而且要唬住对方的关系网。尤其异地办案,如果唬不住对方根本查不下去。
  所长要“炸麻串”,陈维光不想占用他太多时间,接着道:“刚才是装备,第二件事是人员。赵局带来十二个人,全秀才,最低学历中专,有六个大专,其中一个学计算机的。水平可以,精兵强将全集中到我这儿了,关键搞财务的没几个,只能组织岗前培训。”
  “我给沈大姐打电话,她没时间请她安排别人过去。”
  “这样最好,现在最缺的就是老师。”
  陈维光笑了笑,继续说道:“最后一件事,考虑到辖区群众对刚并过来的同志有看法,我打算依葫芦画瓢,组织民警下村服务,帮没办理身份证的人办上。他们以前总是忙这忙那,平时极少下村,顺便借这个机会下村了解了解辖区情况。”
  “这个主意好,现在人口管理是‘以证管人’,好多人不出远门,不需要身份证。他们办不办无所谓,我们要帮他们办,不然所里连张照片都没有。”
  “我也是这么想的,照相馆联系好了,有钱赚,几个老板很积极。”
  “老陈,既然是服务就要有服务的样子,该收多少工本费收多少,别把好事变成一件坏事,搞到最后老百姓个个在背后戳脊梁骨。”
  “放心,不会乱收费的,我们接下来有大行动,没必要为点小钱搞天怒人怨。”
  “行,挺好,你们按计划进行。”
  ……
  “韩博,好了没有,人家都炸完了,等你呢!”
  “好啦好啦。”
  韩总同样等得有些心焦,忙不迭点上“麻串靶子”,一家之主,一马当先,挥舞着“噼噼啪啪”作响的大火把,冲进自留地里疾走高呼:“正月半,炸麻串,十八个穗头称斤半,爷爷称,奶奶看,奶奶称,爷爷看……”
  生怕儿媳妇和儿媳妇的姐姐听不懂,居然用思岗普通话吟唱起古老的歌谣。
  李晓蕾、李晓慧和韩芳笑得花枝乱颤,一个个争先恐后嚷嚷道:“韩博,到你了,你怎么光舞不唱?”
  “小博,别不好意思,小时候你不是最喜欢炸麻串么!”
  唱就唱,今晚全思岗男人个个喊这个,没什么丢人的。韩博挥舞出一道火圈,喊道:“灯笼亮,火把红,正月十五炸麻虫!场边田边都炸到,炸得害虫影无踪!”
  “正月半,炸麻串;别人的菜,铜钱大。我家的菜,盘篮大;别人的菜,烂掉了,我家的菜,卖掉了!”
  儿子一开口,韩总更有劲,两父子在地里一唱一和。
  放眼望去,周围全是火把,从来没见过如此有意思的场面,李晓蕾和李晓慧跟孩子般地鼓掌叫好,竟跟着一起嚷嚷起来。
  韩总是当家人,按传统习俗举着火把,照遍田地,把田岸子上的荒草点着。
  韩博回到田埂上,气喘吁吁笑道:“爷爷活着时告诉我,每年炸麻串要看火势看火色,火势熊熊表示年景兴旺,五谷丰登;火色泛白表示今年是水年辰,泛红表示为旱年辰,十分怪异,细想起来有点巫术的意味。”
  李晓蕾好奇问:“思岗的火把节,这个习俗从什么时候传下来的?”
  “你真问对了人,上大学之前我一直以为只有思岗有,跟几个同学一聊才知道周边几个区县全有。大家争论源头,最后去问一位学识渊博的教授,教授给出两个解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