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文艺生活 (薪越)



作为目前华国的一线男演员,姜闻的性子比较傲,一直在电影圈发展。

以前不是没有人找他演电视剧,不过他一直觉得电视剧的档次太低,没办法展现他的聪明才智,不过瘾,不愿意演。

他承认当时看剧本是想找个理由拒绝林子轩和冯晓刚,毕竟冯晓刚打过那么多次电话,不好一见面就开口拒绝。

他想的是速战速决,否则也不会连杯水都不给客人倒了。

没想到他被剧本吸引,看完后觉得还不错,这才决定接了这部戏。

还有艺术中心的这块招牌,或者说林子轩这个知名编剧,种种因素加在一起,导致《京城人在纽约》成为1992年最值得期待的剧集。

这个期待不是观众的期待,普通观众还不知道这回事呢,而是演艺圈的期待。

这时候大家对宣传不怎么重视,也不会花钱在报纸上打广告,否则《京城人在纽约》早就霸占娱乐圈的新闻头条了。

正因为以上几点,才能吸引不少明星前来客串捧场,并不是光凭着林子轩的个人魅力。

京城电影制片厂对此乐见其成,有了这么多明星客串,以后电影放映的时候就是个很好的噱头,能吸引观众进入影院。

想想看,到时候在电影海报上把所有明星的名字都写上,该有多么震撼。

结果观众进去一看,的确有那些明星,不过只是露个脸,连句台词都没有。

好在这片子本子好,还有葛尤和徐繁,质量上有保证,应该不会被骂。

对于《大撒把》这种小众的文艺片,能够不赔钱就不错了,先把观众糊弄进影院再说。

再说,在京城国际机场拍摄比较麻烦,要向机场方面申请,等待批准,能够一次拍摄两部剧集省时省力,还能为以后留下一段轶闻趣事。

拍摄完机场送别的戏份,《京城人在纽约》剧组就要准备前往美国了。

剧组不是一起去,而是先去一拨人做前期的筹备工作,第一拨包括各位主创人员。

林子轩和冯晓刚打前站,负责解决剧组的生活问题,找寻合适的拍摄场地,疏通当地的人际关系,为剧组后续的拍摄提供便利。

等到前期筹备结束,摄制组的其他成员才会来美国进行拍摄。

这么做是为了省钱,别看这部剧投资那么高,美国的消费水平也不低,艰苦朴素的革命传统不能丢,能省则省。

姜闻也会一起去,他打算在拍摄前到美国体验生活。

比如到中餐馆刷盘子,到华人在美国开办的制衣厂实习,还要观察华人在美国的生活状态,如此才能精准的把握王起明这个人物。

像他这种演员不缺少创造力,缺少的是对生活细节的把握,对于没有在美国生活经验的姜闻来说,这个过程很有必要。

这时候的演员对角色很认真,不糊弄。

有些演员会到农村生活,到工厂做工,到部队锻炼,就是要在演戏的时候能够传神。

什么是“传神”,说白了就是演什么像什么,不是外形像,而是内在的神韵像。

林子轩给姜闻一个月的时间体验生活,一个月后正式拍摄。

经过这些天的接触,他发现姜闻是个非常聪明的人,有学问,讲道理,并没有外界传闻的那么难伺候,前提是你要能说服他。

只要你能说服他,他就会听你的,不过这基本上很难。

冯晓刚也是个很聪明的人,但在和姜闻的争论中几乎没有赢过,可以说是完败。

“我最想听到姜闻说的一句话就是‘我错了’。”冯晓刚不服输道。

林子轩就不会和姜闻争论,他觉得姜闻说的有道理就答应下来,弄得姜闻很郁闷。

姜闻其实是想在争论中激发更多的灵感,可惜林子轩不给他机会,因为林子轩知道争论到最后还是要按照姜闻说得来,没必要浪费口舌。

总的来说,和姜闻交流比较辛苦,还是把这个机会让给冯晓刚吧。

当然,在一些没有道理的事情上林子轩绝不松口,这是原则。

华国在美国的大使馆给剧组在纽约长岛的一座叫做奥伊斯特贝的小镇上找到了住处,价格便宜,交通便利,离纽约市中心不远。

一群没有在国外拍摄电视剧经验的人将以那座小镇为,进行一场艰苦的拍摄之旅。

与此同时,慕姗姗开始办理出国留学手续。

慕姗姗的选择在华国电视台引起了不小的风波,在其他人看来,慕姗姗正处在事业的上升期,这个时候放弃蒸蒸日上的主持事业,显然是在自毁前程。

台里的领导找她谈过话,不过她心意已决。

在录完二月份的《方大综艺》后就会出国进修,自费出国进修要自由的多,相当于在单位里停薪留职,是这个时代的普遍现象。

电视台的领导见劝说无效,只好物色《方大综艺》的新任主持人,对于这种热门节目来说,有的是人想来主持。

在录制最后一期节目的时候,慕姗姗有点小激动,这毕竟是她的第一档节目。

从最初林子轩和她说起这个策划,到节目的成型,在国外辛苦的外景拍摄,由此获得的荣誉,被观众认可,中间的点点滴滴,怎么能没有感情。

节目录制结束,观众为慕姗姗送上祝福,林子轩特意拿着鲜花上台,送给慕姗姗。

“我没想过会对这个舞台这么留恋,原本以为会走的很轻松。”慕姗姗感慨道。

“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台里肯定愿意你留下来,不过那位接你班的主持人恐怕要哭了,绝对会恨你一辈子。”林子轩调侃道。

“讨厌,我是那么不守信用的人么?那小姑娘人很不错,这两天还向我打听主持秘诀呢。”慕姗姗不满道。

“你太天真了,人家是在用这种方式催你快走呢。”林子轩说笑道,“不信你现在告诉她你不走了,看看她什么反应?”

“我才没你那么无聊呢,走啦,咱们回家。”慕姗姗拉着林子轩,朝外走去。

这么一打岔,她的心情好多了,想着林子轩刚才说的恶作剧,要是真的那么做,那接替她主持的小姑娘恐怕真的会恨她一辈子。

俩人离开了华国电视台,向前走,把过去抛在身后。
------------

第一百零四章 文坛多面手

沪城的《百花》杂志社位于静安区,是一份华国大型文学双月刊杂志。

也就是每两个月出版一期,每一期的内容约为50万到60万字,发行量在30万份以上,是华国当代文学的代表性杂志。

它坚持纯文学立场,摒弃广告手段,以刊载中、长、短篇小说为主,同时选登部分话剧、电影文学剧本、报告文学、笔记、特辑采访等。

现任社长叫做李琳琳,执行主编叫做程勇新。

二月份的一天,程勇新来到杂志社上班,在他的桌子上已经堆放了一摞稿子。

这些稿子都是杂志社内其他编辑看过的,觉得能达到在《百花》上刊载的标准,就拿过来让主编做最后的定夺。

这些稿子的奇怪之处是都把作者的名字用纸片给遮掩住了。

这是程勇新的习惯。

作为《百花》的主编,他一向抱着客观的态度来看待各类文学体裁和写作手法,不存在偏见,这是作为一名编辑的专业素养。

所以他在阅读一篇文章之前想要尽可能的不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比如作家的名气和编辑的看法,他想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来评判一篇作品的好坏。

当然,作为主编,程勇新不可能对所有投稿都采用这种方式,那不现实。

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只能先让其他编辑挑选,作品质量达到《百花》发表要求的稿子才会交到他的手里,做进一步的甄选。

只是,这种方式也不能保证绝对排除干扰。

他做主编多年,阅稿无数,能从字迹和作家的写作风格上猜出这篇作品的作者来。

即便如此,他还是坚持这种习惯,在阅读前不看作者的名字,不听编辑的意见,全靠自己的判断,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能猜出作者来也是一种乐趣。

程勇新泡了一杯浓茶,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前三篇稿子他看的很满意,有两篇能猜出作者是谁,其中一位还是他挖掘出来的作者,从最新的这篇小说看,这位作者进步很大,值得称赞。

下一篇稿子是部中篇小说,他舒展了一下筋骨,养养精神,继续奋战。

编辑的工作就是阅读,他早已养成了连续阅读的习惯。

程勇新看了看稿子的名字,叫做《活着》,看字迹很整齐和秀气,像是女子的笔迹,以前没有见过,难道华国又出现了他不认识的女作家了?

抱着这样的心态,他朝下读去。

没过多久,他就打消了这本小说出自女作家笔下的想法。

因为故事的风格太过冷峻淡漠,他在脑海里想了想,把华国文坛的几位类似风格的作家拉出来比较一番,发现都不太像。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