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文艺生活 (薪越)



市场非常残酷,淘汰率很高。

每一届导演系的学生能坚持下去的不到一半,坚持做电影的不到四分之一,取得成功的少之又少。

怎么样快速的适应市场,找准定位,拉到投资,这是学生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换句话说,就是先就业,再择业。

先要保证在这个圈子里混下去,有了点小名气,才能争取自己想拍的电影,等到功成名就不差钱了,就有了挥霍的资本。

说起来很现实,实际上就是这样。

林晓玲讲的是就业的方面,也就是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导演。

她举了一些遇到的例子,总有人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如果把他的剧本拍成电影,一定会在国际上拿大奖,票房大卖,震惊全世界。

可惜没有人愿意投资,华国电影就因为如此才没有出路。

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少,台下的学生里肯定就有这样的人。

“有梦想是好事,我也有梦想,但不能自大。”林晓玲沉声道,“李桉当年大学毕业,毕业作品拿了奖,准备在好莱坞干一番事业,随后他为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写了十年剧本,几十个故事,一遍遍的修改,最后都被刷掉了,你们不能期望一出校门就能获得成功,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

一名合格的导演不仅要懂得导戏,还要了解市场运作,更要耐得住寂寞。

林晓玲讲了自己在青年导演扶助基金的工作。

她挑选投资项目,剧本和导演缺一不可,剧本是基础,导演的心态很关键,关系到电影的成败。

有的导演拍片不顺利,压力太大,心理容易崩溃。

“导演这个职业不是通往成功的捷径,反而更为艰难坎坷。”林晓玲总结道,“我会从你们当中选出五位同学协助我拍摄新片,拍摄地点就在沪城,有意向的同学可以把个人资料发到我的邮箱。”

协助拍摄相当于导演助理,还不是副导演,就是在片场干杂活的。

即便如此,对这些学生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林晓玲的第一堂课就这么结束了。

她没有太多时间放在课堂上,还是以拍片为主,前段时间忙于《舌尖上的华国》的制作和宣传,如今终于要筹备新片了。

她的新片是都市题材,或者说她擅长都市题材。

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风格,这和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张亿谋最好的电影大多是农村题材,冯晓刚的京味喜剧能逗人开怀大笑,贾章柯善于把握小县城的人生百态。

他们有过类似的经历,所以显得真实,有味道。

林晓玲的电影聚焦的是都市生活,都市中家庭的繁琐故事和男女感情等等。

她生活在都市之中,熟悉那种节奏,如果让她拍农村题材,未必拍得好。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就算没有亲身经历,也可以去体验,演员要演绎各色人生,不需要亲身经历,靠的是体验。

林晓玲离开沪城戏剧学院,回到入住的宾馆。

宾馆里还住着剧组的一众主创,他们过来看外景,做前期的筹备工作,正式拍摄要到十二月份,估计需要大半年时间。

林晓玲匆匆吃过饭,和主创人员开会,讨论拍摄计划。

“张哥,这两天还习惯吧,需要了解什么你尽管说。”林晓玲关心道。

“挺好的,我在哪儿都一样。”张嘉绎回应道,“我演过一些角色,政府官员还是第一次,也没个参照,不好把握,再说这个人物的感情比较复杂,掺杂着权利和欲望,层次不一样了。”

“要不和监狱方面联系,让您和贪官谈谈心?”林晓玲提议道。

“我觉得可行,看新闻最多是模仿他们在正式场合的做派,主要还是私下里的生活和心态上的转变。”张嘉绎点头道。

张嘉绎是国内一线的男演员,出演了多部电视剧。

这次和林晓玲合作拍摄电影,饰演一位城府颇深,贪污腐化的市长秘书。

这部戏是好梦公司和沪城电影集团合资制作,投资三千万人民币,主要拍摄地点放在沪城这座国际大都市。

故事以沪城房价飙升为背景,讲述了现代都市中的各种社会热点。

包括了房奴、小三和贪腐等等,这是华国社会当下面临的问题。

百姓的工资永远跟不上房价上涨的脚步,总想着再等一等,等到房价降下来,可惜只能成为一种奢望。

同时,社会的道德水准下降,拜金主义流行,官员贪腐严重。

《蜗居》说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两姐妹在沪城生活,姐姐一心想在大城市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为此四处筹钱买房。

妹妹大学毕业,涉世未深,和有妇之夫的市长秘书暗中交往。

她们代表着生活在大都市的男男女女,为了生存,为了梦想,面对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做出不同的人生选择。

林晓玲不再把目光局限在像是老年人或者囚犯这种边缘人群身上,她想观察社会的整体面貌,老百姓关心的事件。

她拍过文艺片,也尝试过商业片,在她眼里,两者的分界线并不明显。

好的电影总是时代的反映,或者说是时代的产物,就算有隐喻和讽刺,也是和时代息息相关,导演很难超越自己的时代。

林晓玲并不认为自己能成为超越时代的导演,那样的导演世界上没有几个。

她首先想做的是一个合格的导演,拍一些反映这个时代的片子。

这是她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自己的要求。


------------

第八百章 布局

《蜗居》中一些情节颇为敏感,反映的是当下社会的时事热点,正因为如此,才可能引起观众的共鸣,造成轰动效应。

林子轩在投资这部电影的时候考虑到了各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这部戏的时代感强,容易形成话题热度,媒体会主动宣传,面向的观众群体以都市白领和青年为主。

按照市场调查,目前国内电影市场的主流人群正是都市青年。

他们的工资不低,舍得花钱,尤其是在谈恋爱期间。

在这种情况下,农村题材的片子没有市场,城市边缘人的影片也得不到认可,只有拍这群都市青年自己的生活,才有吸引力。

这群人在大城市打拼、奋斗、迷茫、落寞,这是属于他们的故事。

好梦公司的市场部门认为如果操作得当,《蜗居》有可能在社会上掀起一股舆论热潮,票房值得期待。

当然,这需要适当的宣传和引导,把话题炒起来。

另一方面由于题材敏感,不容易通过广电总局的审查。

林子轩对此抱着乐观态度,这不是电视剧。

一部电影只有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在故事情节上不可能表现的那么细致,为创作留有余地,不用直接描述。

有时,留白更有想象的空间。

电视剧往往有几十集,人物背景和各方面的关系都要交待清楚,情节越是具体和详细越能找出来问题。

《蜗居》的剧本获得了审批,拿到了摄制许可证,否则林晓玲不会筹建剧组。

这不是说拍成电影就没事了,还要有一次审查,有了发行放映许可证才行。

实际上,这两年广电总局对于影视剧的审查宽松不少。

以贪腐为例,《生死抉择》能够上映就很能说明问题。

这个时期的反腐剧尺度都很大,重要的是遵循一条原则,好人获胜,坏人最后一定要认罪伏法或者死于非命,体现社会正确的价值观。

如果《蜗居》的电影获得成功,林子轩还想拍摄电视剧的版本。

还有冯晓刚正在筹备的《手机》,也有翻拍电视剧的计划,这是为了利益最大化,一个故事可以卖两次。

电影和电视剧的翻拍和联动是常见现象。

《蜗居》是好梦和沪城电影集团合作,这是好梦进入南方电影市场的尝试。

在稳固了京城演艺圈后,林子轩准备打破地域局限,向着南方发展。

在沪城电影节上举办好梦之夜,和沪城的影视公司合作,投资有关沪城的影视剧,这都是好梦战略布局的一部分。

沪城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娱乐产业发展迅猛,基础非常好。

双方的合作可以说是各取所需,沪城电影集团需要好梦公司的实力,包括导演和明星,以及对市场的精准定位。

好梦公司借机打开长三角的电影市场,扩大自身的影响。

除此之外,林子轩还在珠三角和香江进行布局,陈常乐是主导人物。

这一年,好梦公司启动了全国一盘棋的发展计划。

与此同时,林子轩和国内十几家影视公司在京城签署了共同出资建造影视主题公园的协议,预计初期投资超过二十亿人民币。

这座主题公园不仅包括《小雪的大冒险》,还有其他的影视景观。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