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哈密离京城实在太远了,所以季阳没有召辰野进京炫耀。不过该封赏的也要到位,除了下面立功的将士升官赏银之外,辰野从三州总督提升为四州总督,赏赐龙鳞甲一套。
辰野之前管辖的三州分别是吐蕃,昌吉和新疆地区,现在增加了一个阿尔泰。这个地区自然是战败的瓦剌割地赔偿交付的,季阳把阿尔泰改名为泰州,比较方便记忆。
一战获得泰州和贝州两地,得到一亿五千万两白银的赔偿,朝堂上下人人欢欣鼓舞。开疆拓土自古以来都是大盛事,历代皇帝没有不想开拓疆域的,只是条件和能力限制很多没成功。
但凡开拓了疆域的皇帝,哪一个不是大书特书,把自己夸得万代圣明。不用季阳自夸,下面的人自然把他夸得不行,圣武大帝四个字名副其实。
借着一战之威,除旧革新的政策顿时顺利了许多,随着少林武当昆仑等古老的大门派改制为书院,几乎没有人再抵抗。官府下乡也迅落实,在锦衣卫和御剑阁强强联手下,抵抗强烈的地主都被干掉了,其余的都偃旗息鼓。税制改革本来就比较顺利,在九变商会和星宿商会的大力协助下,那些零散商人抵抗能力不大。
最难改革的科举制度,有衍圣公一脉和心学门人鼓噪,都很难压得住那些读书人。但是这一战胜利之后,那些读书人也没办法再诋毁季阳,谁要是敢在这时候骂皇帝,绝对马上被人打死。
“咱们蜀王爷当了皇帝就是好,蒙古人再也别想来抢东西了。”蜀川的老百姓无疑是最支持季阳的,他们是最早一批享受到革新好处的人,以季阳曾经在蜀川当过王爷为荣。
“可不是,麒麟军都打下西域了,听说咱们这儿到西极六万多里路,一片大荒漠。”说话的是蜀王府王庄的佣户,虽然季阳当皇帝了,但是蜀王府依旧存在,王庄也依旧兴盛。
能进入王庄当佣户,在蜀川是莫大的荣耀,走出去都比人高一截。
随着季阳在整个中原和南洋一些被控制的国家推广改良水稻和玉米,土豆等作物,中原已经不缺乏粮食了。所以季阳把佣户的农税大大降低了,除旧革新政策把农税降低到两成,而蜀王府庄子里的佣户更是降低到了一成。
前朝农税表面上不高,但各种苛捐杂税,层层搜刮,实际收税高达七成。现在季阳把农税降低这么多,而且官府下乡之后管理力度强,可以落到实处,老百姓的日子比以前好过百倍。
以前老百姓交税之后,连饭都吃不饱,不得不向地主借贷。第二年交税之后还要还贷,能省下多少粮食?如此反复两三年普通百姓只能卖身给地主。
至于有人给地主们洗地,说他们保障了农民在灾年有饭吃,那纯属放屁。要是没有苛捐杂税,层层搜刮,老百姓自己都能存不少粮食,灾年哪里用得着地主接济。
实际上地主也很少在灾年接济老百姓,否则一到旱灾蝗灾,又怎么会有那么多百姓饿死。那些粮食大户非但不会接济百姓,更多是屯粮涨价,恨不得把老百姓每一分钱都刮干净。
也有少数好地主,但是就跟之前说的一样,不能因为有几个好地主,就对所有地主都一视同仁。总体来看,地主这个阶级都是一群蛀虫,全部干掉不实际,但是要限制住他们。
“分税法!”
前面几项制度改革落实下去后,季阳又抛出一条新的法令。
士农不得经商,工商不得囤田。
这是分税法的规定,但并不是死规定,如果违背了规定就增加税收。
先怎样才算经商,必须有一个标准,按照内阁研究出来的标准,一次交易过一百两银子算经商。一百两已经属于比较宽裕了,很多小商小贩一个月才能赚一百两银子,也就是说士农做点小生意是可以的。
如果士农经商,就必须征收极高的商税,高达6o%,几乎是压榨。
工商不得囤田,也要定一个标准,怎样才算囤地?按照内阁研究出来的标准,一户四口人家的田过一百亩算屯田。如果一户工商家里的田地过这个限额,也要大幅度增加农税。
增加农税的标注同意是6o%,而且无论士农工商都有一个二级标准。士农经商一次交易过一千两银子,商税增加到7o%。工商屯田过一千亩,农税提升到7o%。以此类推,三级标准是一万两银子一万亩田,提升8o%的农税商税。
之所以推出这个分税法,主要是防止那些商人赚到钱之后,回老家屯田。大商人实在太有钱了,他们要是玩起地主模式了,根本停不下来,只能出台这种法律限制工商忘地主方向展。
新的户籍分成士农工商四种,按照现在的比例,显然是不利于工商展的。现在的农村户籍占了大半,工商户籍占三成左右,士的户籍不到万分之一。
为了适应将来士农工商的比例变动,必须出台一套适合的改籍政策。
关键是士农籍和工商户籍的改变,季阳出台这套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地主经商做大,防止商人当地主。根据目前工业资本化进程,将来会有很多农民投向工商户籍,而工商重新当农民的需求应该很小。
所以季阳正对农工商做出限制,工商不得改为士农,真要改必须申请到户部,经过户部尚书的批准。这都申请到户部尚书这儿了,相信全国都没有几个商人这么牛哔的,有这么牛的商人何必冒险去当地主。
至于要把工商放在一起,是怕商人在当地申请改为工籍,然后又改为农籍。所以要限制就把工商都给限制了,工商不能改为士农,士农却可以较为轻松的改为工商。
估计没有几个士会放弃尊贵的户籍改为工商,真的改了,想改回来就难了。考虑到工业越来越达,一部分农民投入到工商当中是必须的,所以农改工商户籍可以在当地申请。
然后就是工商两者之间互改,士农两者之间互改,可以在当地官府申请。
如果工商的子孙考上举人,当了官要改为士怎么办?
这个简单,举人和官都在朝廷直接管辖范围,即便到户部申请改籍都不难。为防范某些工商家庭,借着有个当官或举人儿子去屯田当地主,所以官员和举人要格外严格的监督。
还要一种可能,就是士农工商相互勾结,比如一个商人出钱买通一个士农去屯田,实际在在商人的控制中。这种并非没有可能,但是在朝廷的监督下,可能比他们自由屯田要好得多。
第五百六十六章 出宫游玩
分税法一出,也影响到了许多人的利益,衍圣公孔功建第一个跑来诉苦。
此时的衍圣公早已不复孔子风范,已然是一位大地主兼大商人。这意味着工商不能屯田,士农不得经商,两样都被孔功建的家族犯了。
季阳成为圣武帝之后,衍圣公一脉帮着说了不少好话,给季阳正名。孔功建心说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要不是我帮皇上正名,他哪有这么容易过天下读书人这一关。
于是孔功建便来求季阳,希望他可以破例,放孔家一马。
季阳好好安抚他一番,说道:“衍圣公,不知多少人盯着你们家,你要是破例,这往后也不用实行分税法了。”
因为消息闭塞,大多数老百姓不知道孔家的龌龊行径,但金字塔顶端的人却很清楚。这些人就看着衍圣公怎么应付革新,若是衍圣公配合,大部分人都会配合,若是衍圣公掀桌子反了,那些人绝对会跟着掀桌子。
没办法,孔子在中原的影响力实在太强了,强的令人发指。
但是,这不代表季阳一定要给他面子,犹如后世清朝统治中原,剃发易服的时候,衍圣公也去求清朝皇帝破例。
结果清朝皇帝不仅没破例,还威逼利诱,叫衍圣公带头剃发易服。衍圣公公开剃发易服,对中原百姓的思想打击相当地沉重。
金钱鼠尾辫子实在太难看了,清朝皇帝嘴里喊着满汉一家,叫喊人剃头,皇帝自己都不愿意剃头,上朝时就带个帽子遮掩。
知道历史的季阳,很清楚衍圣公是个什么德行。
“国法,不能破例。”季阳说道。
衍圣公闻言低下头,不敢再跟季阳求情。
季阳不仅没有给他破例,还要求衍圣公大张旗鼓地分家。
把孔家的商业跟农业分开,重新造籍的时候,把一部分孔家后裔列为士农,一部分列为工商,分别继承商业和农业。
虽然他们分开之后,依旧有联系,但季阳相信人都是有私心的。随着时间推移,总有一天孔家会分的很远,因为没有哪个庶子不想自立根生。
本来孔家都是嫡长子继承衍圣公之位,继承家主之位,掌控家族的土地和商行。现在分成两家,嫡长子肯定忌恨季阳,但庶子一定很感激季阳。
如果季阳不颁布分税法,一个庶子哪有机会继承一半家产。孔家无论农业商业都极为庞大,屯田百万亩,商行更是借着星宿商会的扶持迅速发展,如今一年收入数千万两白银。
衍圣公一定很为难,到底把天地分给庶子,还是把商行分给庶子。无论怎么分都可以预料到,庶子得了这么大一笔家产,绝不会再甘愿被嫡长子也就是下一任衍圣公控制。
相似小说推荐
-
终极小农民 (天兵) 起点VIP2017-05-24 都市生活赵小林一贫如洗,家里还有瘫痪在床的老娘,被人指着鼻子骂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莫欺少...
-
万界直播之大土豪 (一梦黄粱) 起点VIP2017-05-21 都市生活跑销售的王天得到万界直播平台观看的资格,结果出了BUG,他的钱是无限的!于是王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