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无尽重生录 (观棋柯烂)



但电力局人手可不足,而且全都是坐办公室,玩弄电脑的高手,真要派人外出,能有相关技能的可就没几个,何况熟练的工人。

按照以往的规矩,电力局会把这些活,承包给王大军这样的‘自己人’,由单个的人,去组织人手,负责这一些具体的工作。

其实质就是包工头,不过他这个包工头,算是体制内,拿着国家发工资的,这种事情在小县城很常见。

而像此次这样的机会,可是少之又少,记忆中也只有王大力刚入职的时候,送电下乡工程。

王大力把这次的民用电池推广,视作人生的一个重大的际遇。

电线杆和电线的拆除工作,并没有想象中累人,王大力亲力亲为,从一号干到现在,工作进展顺利。

他找的都是自己知根知底的人,由他们去拆除电线,至于电池匣的安装工作,就由他来完成。

王大力也不是自己单干,他还有三个徒弟,一个是沾亲带故的,为人机灵,听话,也肯干,是大徒弟。另外两个是邻村的,都是朋友的孩子,他平常也多加照顾。

此次电池匣的安装,王大力同样带上了三人,参加了培训。

目送大卡车离开,王大力默默的掏出了手机,很快大徒弟就打来电话,说还有五分钟就能到了。

挂了电话,王大力这才走下湖边堤坝。

大徒弟是跟着队伍去安江市拉电池匣的,这事本不用他管,但他关照大徒弟,所以找了个熟人,把大徒弟弄了进去。

王大力还想,若是大徒弟机灵点,进入红枫工厂,那就发达了,没准以后,一家人还得靠这小子过活呢。

电池匣上的标志就是红枫工厂的标志,所以一些信息并没有被隐瞒,而红枫工厂的待遇,那是听着都让人流口水的。

大徒弟不知道王大力的心思,只高兴能跟着跑车,去见识外面的世界,二十出头的年纪,没走出过家门,对什么都很好奇。

五分钟一到,王大力就听到了车子的轰鸣声,一辆火红的大箱车缓缓驶来,停在了王大力的面前。

王大力把队伍分成两拨,大部队负责拆除,把所有拆掉的东西,全部集中到仓库,这些也有利可图,卖掉之后,一部分交公,剩下的就是他门的辛苦费了。

王大力和三个徒弟,则负责电池匣的安装,这片学区,连接渔村,总共有一千两百多户,大部队现在去了渔村,王大力和三个徒弟,此时则需要尽快安装完学区的三百多户电池匣。

索性经过这些日子的培训加实战,四人都很熟稔,速度飞快。

星城的民用电池推广工作如火如荼的展开,实际上,陈枫对星城的试点工作,比昌省的试点工作还要重。

理由有很多,星城是陈枫的家乡,谁都希望自己的家乡能更好,另外昌省的省会城市,毕竟人多情况也复杂,容易引起各种矛盾,短时间内,取得的成果不大。

星城则不同了,一是陈枫可以借助自己的影响力,联系几位太保,加上和官方的合作,能快速的展开工作,二是有自己的电厂,能自行灌输电能,可以节省很多事情。

总而言之,两个试点中,星城绝对是重中之重。

也是如此,钱瑜甚至亲自坐镇星城,开始跟进相关的工作。

而民用电池的推广,也让星城多了许多变化,不说多少人因此有了工作,单是漫天老旧的电线消失不见,天空为之一清,就足够引为谈资,更何况陈枫打算在星城划分一块土地建厂,专门用来灌输电池,到时候起码能解决上千人的就业问题。

按照陈枫的想法,星城将是电能灌输的基地,以后昌省各处电池的灌输工作,都将在这里完成。

如此,拉动经济增长,提高消费水平,建设一个富裕的家乡。

而这,得从简单的拆电线和安装电池匣开始。(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七百三十六章 先进光网

“boss!”敲门声响起,随之而来的是一道女声。

“进来!”钱瑜头也没抬,安静的埋首办公桌前,处理文件。

门被推开,一位衣着保守,带着黑色边框眼镜,身材却火爆的女人,抱着文件夹走了进来,她叫文洁,钱瑜的秘书。

“boss,星辰地产、星辰商务酒店、星辰购物大厦等,已经签订了民用电池安装及改造协议书,不日就可以对其进行改造安装了。”文洁说着,从文件夹中,把协议书放在了办公桌上。

“我需要尽快定下日子,通知红枫,让他们派一支队伍来,另外准备充足的货源,要以满足星城为主要目标。”钱瑜揉揉脑袋,放下手中的钢笔,“电能灌输工厂筹备的怎么样?”

“已经确定,在西郊的村镇上购置一块土地,按照县城的规划,那里将是新的工业园区,而我们的工厂将会在核心地带,”文洁道,“只是目前还是一片荒芜,因为前两年的拆迁工作,还留有问题。”

“把这些问题直接和县城的一把手反应,”钱瑜道,“这些人不能拿着好处不做事情,尽管这里是老板的家乡,但太纵容这些人的话,以后岂不是人人都要骑在我们的脖子上吆喝?”

“明白了!”文洁用心记下,而后继续道,“陈老先生刚才打电话过来,说他们村似乎对民用电池的使用并不感冒。”

“哦?”钱瑜抬起头看着她道,“详细说说。”

陈老先生,就是陈枫的父亲陈青山,联系他,是钱瑜的注意,主要的目的就是想从陈枫的老家开始做出改变,没想到并不顺利。

“陈老先生说,村子里虽然电线交错,但这么多年过来了,大家也习惯了,拆除是个麻烦事,年轻劳力不在家,老弱妇孺不顶用,”文洁说道这里,道:“我已经解释过了,会有人上门,但没用。”

“继续说!”钱瑜挥挥手道。

“是,”文洁整理一下思路,道:“他的意思是,民用电池在农村使用非常麻烦,两块电池用两个月,每个月都需要去县城换电池,光是这一来一去,就很费事,另外电线是拆除了,但网线和电话线依旧没有变少,根本就改变不了什么。”

这也是事实,农村人出门交通工具基本上是公交车或者摩托车,电动车和自行车,要想换个电池,可不麻烦么?

而且农村的电网并不如城镇上有专门的规划,无论是原来还是现在,都是随意的在田地、屋前院后,安装各种电线。

这些情况,钱瑜自己也知道,她问道,“你没告诉他,我们以后回建立移动加电站么?就算不出门也可以使用。”

“说了,但是陈老先生说,村里对这种事敬谢不敏,实施起来很困难,”文洁道,“当然,如果要强制实行也不是不可以,就是害怕大家闹腾起来,没玩没了……”

“算了,”钱瑜摆摆手道,“慢慢来吧,先把城镇上的事情弄好,以后在去做思想工作,你先下去吧!”

“是!”文洁应了一声,扭着腰肢离开了。

办公室里空无一人,钱瑜放松的让自己躺在椅子上,怔怔的看着天花板发呆,最近忙的脚不沾地,有些累了。

她在思考文洁说的话,以电池作为用电标准,无疑是一种进步,但真的能实现头顶没有电线的愿望么?恐怕不是,如文洁刚才所说,电话线、网线等等,该怎么办呢?

或许,老板会有办法吧?毕竟他拥有那种神奇的工厂。

想到老板,钱瑜的心情好了很多,抛开烦心事,她埋首工作。

钱瑜遇到的困境,陈枫早就有所预料,此刻在安江市红枫工厂的圆形建筑内,他正在参与一项研究,力图解决钱瑜的困难。

研究的项目,就是光网。

一般意义上的光网,是使用光纤作为主要传输介质的广域网,城域网或者新建大范围的局域网。

陈枫和媚娘一起进行研究的,却和其迥然不同。

在未来世界,光网大行其道,其最大的信息科技公司,更研发了可跨越星球的超级光网基站,为的就是给新星球的开发提供便利。

这种光网能有如此能力,是因为人们把光学和无线网相互结合,创造出了光学无线网,大大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陈枫研究的光网就是这一种,但不是当下市面上所谓的led光学无线网,五百年后的科技当然没有这般肤浅。

led光学无线网,原理是利用灯光闪烁时发出的脉冲,实现信号传送,高频的闪烁肉眼无法察觉,可以照明和发送信号。

陈枫的研究,或者说从记忆中提取的技术,则是从根本的粒子着手,以光源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只要设备能扑捉光源粒子,就能上网。

这种技术,不知道比现下的技术先进多少倍。

按照媚娘的预测分析以及模拟实验,大概在全国建立三个主基站,十八个副基站,就可以把网络覆盖全国每一寸土地,哪怕是沙漠,丛林,海洋中,甚至外太空都可以接收。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