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君笑道:“那你说,我的风格是什么?”
温庆良想了想:“除非是他们给了你天大的好处……也不对啊,你这性子,要是认准了的事,就算给你座金山银山的,你也不会轻易改变的呀。”
朱小君叹了口气,道:“人总是会变的嘛,再说,那帮人也用不着我再怎么着,自然会有人收拾他们,那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呢。”
接着,朱小君一五一十地把顾书记如何如何为他打造了一个产业基地的事情告诉了温庆良。
温庆良倒吸着冷气道:“你再说一遍?六层建筑,每层都有两千平米的面积,装修好,配好办公家具,十年租金一块钱……这不是我的幻觉吧。”
朱小君笑了:“最多一个月,我们就可以搬家了,到时候,我给你整一个一百平的大办公室啊。”
温庆良叹了口气:“那玩意对我没吸引力,我现在最想要的是你当初给我的那个承诺。”
“我给你的承诺?什么承诺,我怎么记不起来了?”
第585章 院士
温庆良道:“院士啊!你不是说……”
朱小君一拍大腿,乐道:“记得,记得!咱明天就启动这项工作,明年刚好是评选年,保证给你弄个院士头衔。”
温庆良道:“明年?现在算下来也就是十个多月的时间,来得及么?”
朱小君耸了耸肩:“来不及又有啥办法呀,谁让我事先就把牛逼吹出去了呢。”
温庆良笑道:“我们院长给我的任务是三年内冲上院士,这要是只用一年就冲上去,那还不得把那老小子给乐坏了?”
朱小君作势捂嘴:“你早说呀,你要是早说了,我这一年冲院士的牛逼不就可以不吹了?不吹这个牛逼,我得有多轻松啊。”
温庆良微微摇头:“你肯定是心里有数了,行了,你记得这事就够了,该怎么做怎么说,我听你安排就是了。”
国内院士分为工程院和科学院两类,作为医学界,多数都是科学院的院士。每两年一次的两院院士的评选,可能是国内学术界最为热闹的一件事了。
整个评选过程中,对最终脱颖而出的那个人来说,用过五关斩六将来形容确实一点也不为过。
尤其是医学界。
两院院士中,医学界院士数量虽然是各行业中最多的,大约占据了总数的百分之二十左右,但在这些医学院士中,绝大多数都是从事临床工作的,而像温庆良这种从事和医学相关但又从未接触过临床的科学家,想获得院士称号,那更是难上加难。
学术上,朱小君也好,温庆良也罢,他们并不担心,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掌握的技术有多么的牛逼。但是,僧多粥少的现状却明白在那里,光是有学术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充分的人脉关系。
朱小君自然会想到孟老爷子。
当着温庆良的面,朱小君给孟老爷子打了个电话。
二人先是聊了下跟外行领导的斗争之事,当朱小君说到他打算就此收手的时候,孟老爷子笑了:“你小子是不是听到什么风声了?你要是不打这个电话的话,我也会给你打电话的。”
朱小君反问道:“听老爷子这么说,你一定是得到什么信息了,对不?”
孟老爷子笑道:“信息……我倒是没得到什么信息,不过啊,我刚从天京回来,他们组织了一个关于免疫细胞及干细胞政策研讨的专家会,看得出来,他们的压力挺大的,一改之前的趾高气扬,说低三下四都不为过,所以啊,我猜测,一定是发生了什么,要不然啊,他们不会有这种改变的。”
朱小君随即联想到赵世宏跟他说的那些事情来。
二人随即聊到了院士评选的事情上,听说朱小君想把温庆良捧成院士,孟老爷子来兴趣了。
“小君啊,这可不是件小事情,费用不少但成功的机率却不大,你可得想好了。”
朱小君耍赖道:“老爷子你先别给我敲警钟,先给我上上课嘛,教教我该怎么操作才对。”
孟老爷子道:“小温这个人我还是了解一些的,在病毒学研究上,国内当属第一人,但是啊,这病毒学在医学上毕竟是个边缘学科,影响力不大……”
朱小君补充道:“所以,这段时间我让老温在干细胞方面做了些工作,现在成果也出来了,这个月我就会安排在顶级杂志上发表,估计又是一篇影响因子超过50分的重量级文章。”
“干细胞?”孟老爷子显然有些吃惊:“干细胞跟病毒学……这跨度也有些太大了吧?”
朱小君笑答道:“从临床的角度看,这跨度确实有些大,但是,从实验室的技术手段看,老温他正是利用了他多年在病毒学方面的功力才得到了干细胞领域上的突破的。”
孟老爷子道:“这倒是蛮新鲜的……嗯,直觉上讲,小温的这种学科拓展的思路很是不错,可以着重笔墨书写一番,但是,他的根本还是在于病毒。这样说吧,小君啊,学术影响力上的不足可以用运作手段来弥补,等你回来之后,我给你介绍国内的几个杂志总编,让他们为小温好好包装包装。”
包装包装?
朱小君扭头打量着温庆良。
虽算不上是个糟老头,但那个形象……
温庆良被看的发毛,急忙解释:“你误会孟老爷子说的包装是什么意思了,他说的是学术形象上的包装,也是……”
朱小君毫不客气地打断了温庆良:“我不管老孟头说的是什么意思,以我看,就你现在的这装扮,我是真的不敢恭维,这要是真的把你捧成了院士,岂不是丢了咱们国家的脸面吗?”
温庆良被呛到了,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朱小君哈哈大笑:“开个玩笑,你尽管当真就是了。”
该说的都说了,该打的电话也打过了,二人的散步也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家门口。温庆良看了看时间,问道:“是出去吃还是在家吃?要不,就在家尝尝我的手艺?”
温庆良这么说话显然是对自己的厨艺很有自信,而朱小君也是第一次知道温庆良居然会做饭,于是便欣然同意了。
家里,小馒头依旧是一副不开心的样子,偎依在秦璐的身旁,默默地看着她的漫画书,不时地偷看温柔一两眼。
而温柔坐在这娘俩的对面,忙着摘菜,小馒头最喜欢吃绿豆芽,而温柔很细心,要把每一根绿豆芽的根都掐掉,让小馒头能得到最好的口感。
朱小君看到了这一幕,心中禁不住感慨了。
一年前的温柔,怎么能想到她会有如此安静的心态呢?那时候的她,能安安静静地呆上半个小时就已经算是奇迹了。
同样令朱小君感慨的还有秦璐。
这个女汉子,现在居然能抱着一本大部头书从头看到尾,这场景,如果放在了半年前,朱小君一定会怀疑是自己眼睛出了问题,或者是理解为秦老大的脑子进水了。
女人,只有静下来的时候,才会是最美的时刻。
朱小君看着这场景,不由得有些痴了。
第586章 换个思路
第二天一早,朱小君启程回到了申海。
谢伟和张石二人紧张了两天多的时间,为了防止林大恒急眼跳墙而不择手段,张石还预防性地给了全公司一个周五的全体福利假。
就算你林大恒能伙同什么权力部门来找麻烦,我关了门总是可以拖延你几天吧!
中午时分,这哥仨终于见到了面,朱小君三言两语把省城之行概括地说了一遍。谢伟和张石顿时放松了下来,同时也被朱小君所描述的产业基地给吸引住了。
“咳咳,这么好的条件啊……看来我又得卖房子搬家喽!”
张石把老婆孩子都带到了申海,同时把彭州的房子给卖了,付了首付,在申海买了幢挺不错的小别墅。
“不用!”朱小君随即想到了那产业基地还会给他们分配不少配套的公寓:“等我们搬过去之后,老赵会送给咱们不少公寓,到时候给你安排一个大套间,你跟嫂子就过过周末夫妻的生活,小别胜新婚嘛,一定会很开心。”
谢伟笑道:“拉倒,千万别上当,朱老板很阴险,他这么做,无非就是想把你的时间腾出来陪他喝酒。”
朱小君嗔怒道:“看破不说破,老谢你也是一把年纪了,怎么就不能长点道行呢?”
谢伟戏谑道:“你这人怎么说话不算数哩?你是不是说过,你最喜欢有啥说啥,别藏着掖着的,是吧?”
张石也跟着附和道:“嗯嗯,我作证,朱老板确实这样说过,而且还是经常说。”
眼看着这二人形成了联手,朱小君及时地转移了话题:“晚上喝酒的时候再收拾你俩,现在还是说点正事吧。老谢,公司变更到省城的事情,就交给你来负责了。”
谢伟点头应下。
“老张,更辛苦的活只能由你来担纲了。”
张石笑着应道:“去省城筹备搬家的事情?”
朱小君摇了摇头,道:“那些都是体力活,你安排给一航他们去做就好了,是这样,我答应了老温,要赶在明年的院士评选中把他给弄上去。”
相似小说推荐
-
韩城浮生 (时光浅浅唱) 起点VIP2017-05-03 都市生活浮华一生,淡忘一季。...
-
两界大亨 (书剑自飘零) 起点VIP2017-05-05 异术超能不知何时起,网络上出现了一个“幽灵网页”,上面有许许多多远超世界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