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好莱坞之路 (白色十三号)


  “我听说……”墨菲提醒道,“阿方索·卡隆的《地心引力》也有意颁奖季。”
  “嗯。”比尔·罗西斯点了点头,“我会让人关注他们的动态。”
  墨菲站起来,轻轻叹了口气,“我们的竞争对手很多,也很强大啊。”
  《地心引力》、《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美国骗局》和《为奴十二年》这几部影片哪一部都不可小觑,尤其是《地心引力》和《为奴十二年》,阿方索·卡隆和史蒂夫·麦奎因都是争夺最佳导演的有力人选。
  前者不用说,一个拉丁裔导演,曾经就是在这一届奥斯卡上面加冕最佳导演;后者是一部典型的黑人电影,简直是好莱坞式政治正确的最佳代表,在黑人嗷嗷叫的情况下,会爆发出强大的冲奖能力。
  从表面上来看,墨菲似乎在族裔上面比那两位更有获奖的可能,但在现今这种好莱坞环境下,拉丁裔和黑人电影反而会成为优势。
  这一届奥斯卡比之他获奖的那一届,竞争明显更加激烈。
  不说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了,詹姆斯·弗兰科与玛格特·罗比的最佳男主角与最佳女主角,也一点都不占据优势。
  曾经的时候,希斯·莱杰的死亡是能够获奖的最大因素,死亡的力量是极其震撼的,谁也不会跟逝者去计较和争夺,况且那也只是绰号尊老爱幼奖的最佳配角小金人,颁发给死去的希斯·莱杰,恰恰符合这一奖项的精神。
  现在的詹姆斯·弗兰科虽然没有那样特殊的优势,申报的奖项也变成了最佳男主角,但也不是没有获得提名的几率,毕竟影片不再是被学院派非常歧视的漫画改编电影,而成了备受媒体和专人认识好评的黑色犯罪写实电影。
  这些都有助于詹姆斯·弗兰科拿到提名,不过想要得奖,面对马修·麦康纳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就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了。
  玛格特·罗比的情况与詹姆斯·弗兰科类似,角色前后的不同尤其是那种奇特的心理变化,用很多专业评价来说,那就是被她演绎的出神入化,或许拿到提名不难,获奖的话,凯特·布兰切特、桑德拉·布洛克和艾米·亚当斯,哪个都比她优势大。
  好在形势对《黑暗之城》比较不利,墨菲曾经计划,等到快到颁奖季的时候,继续挑动强硬的马尔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没想到变化远比计划快,好莱坞中国大剧院枪击案的发生,导致那位大主教阁下野心皱起,使得天主教有意图谋好莱坞……
  站在疯狂浪尖上的他和《黑暗之城》,被动的成为了天主教攻击的好莱坞的代表。
  从社会舆论的角度上来说,这不是好事,但从好莱坞内部来说,这绝对不是坏事。
  詹姆斯·弗兰科和玛格特·罗比的奖项,谁也没法保证,CAA和二十世纪福克斯首先要保障的就是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
  在好莱坞媒体疯狂炒作天主教丑闻的情况下,墨菲准备再往里面加一把火。


第728章 墨菲的社会责任感
  自从中世纪开始,天主教内部就诞生了太多的丑闻,随着进入文明社会,这些丑闻看似是少了许多,但遮盖在教会庞大势力下面的,还有许多见不得光的龌龊,随着媒体将盖在上面的外衣揭开,在美国这片自由主义泛滥的土地上,掀起了一场批判天主教会的舆论浪潮。
  这股浪潮来的似乎很突然,但幕后的推手准备充分,而且力量庞大,能直接干预众多媒体,在媒体方面的话语权,绝不是美国的天主教势力能够比拟的。
  任何话题总有一定的时效性,对于美国这种国家来说,有相当多的人从来不去影院看电影,但标榜自己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却寥寥无几。
  宗教远比电影的话题性更强。
  很自然的,讨论好莱坞电影过于暴力和墨菲的影片是否该为枪击事件负责的声音小了很多,从媒体到公众甚至到华盛顿当局,注意力全都转到了天主教爆出的一系列丑闻上面。
  如果这些丑闻发生在欧洲也就算了,以美国人那种自我为中心的世界观,也不会怎么关心,偏偏这些事件全都发生在美利坚,而且发生在政府和社会最难容忍的儿童身上,想要不吸引人都难。
  儿童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不止是说说那么简单。
  也就在全美从媒体到公众都在疯狂的讨论天主教丑闻的时候,墨菲召集了一场新闻发布会。
  这场新闻发布会在世纪城死星大厦的大堂里面举行,非常的简短。
  新闻发布会的开始,卡拉·费斯代表二十世纪福克斯宣布,“福克斯公司将继续与斯坦顿工作室合作,一起打造墨菲·斯坦顿导演的新片,斯坦顿导演的新片将会聚焦目前的社会热点事件!”
  说完,她向后面做了个手势,背后的白色屏幕瞬间亮起,几行大字异常的醒目。
  “一帮想向教会势力宣战的穷记者,真人真事改编,《聚焦》背后的真实历史!”
  看到屏幕上面的字,很多记者按下相机快门的同时,还有些发愣,搞不清楚这是什么意思。
  “向教会势力宣战?一帮穷记者?”
  有年龄比较大的记者根据这些渐渐想起了什么,“目前的社会热点事件?《聚焦》?”
  他马上回忆了起来,低声说道,“该不会是《波士顿环球报》拿到普利策奖的那次新闻事件吧?”
  旁边的一个年轻记者不解的问道,“比约克曼先生,你说的是?”
  “看屏幕。”年龄较大的记者指了指屏幕。
  年轻记者抬头看去,只见上面的标题已经消失,渐渐出现了大体的内容描述。
  “影片取自真人真事题材,来源于《波士顿环球报》的一次深度调查报道经历。”
  叫做比约克曼的记者看到这里,说了一句,“果然是这样啊!”
  “2001年,从《迈阿密先驱报》来的总编辑空降《波士顿环球报》,一来就要做个大新闻,给报纸的深度报道小组《聚焦》指了一个选题:当地天主教的约翰·乔根神父被指控猥亵儿童,主管波士顿大主教区的红衣主教伯纳德·劳被爆早就知情,却搁置包庇,严重渎职。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们惊骇地发现,涉嫌性侵神父从1人到13人,再到令人瞠目的70人。这不再是一人一事,而是教会体系的溃烂,他们调查发现,家长或是无力反抗,或是被教会以极低的封口费搪塞了事,涉案神父并未开除,以‘休病假’等理由假以时日重新分配教区,然后新的罪恶又在酝酿,如此往复……”
  大屏幕上面简单的交待了这部新片的背景资料。
  看到这里,比约克曼升起了一种荒谬感,“墨菲·斯坦顿和二十世纪福克斯是故意的吧?”
  “肯定是故意的!”旁边那个年轻记者看着坐在大屏幕前面的墨菲,说道,“在这个时候,选这种题材,说他不是故意的,你相信吗?”
  比约克曼毫不犹豫的摇头。
  或许公众不太清楚,但他们这些媒体行业的从业者哪里会不知道,墨菲·斯坦顿之前所受的非议和压力,根本就是天主教在背后推动,现在天主教在美国的大量丑闻曝光,墨菲·斯坦顿偏偏选择这个时候,公布自己的新片题材是根据揭露天主教娈童丑闻的普利策奖获得者们的新闻事件改编,不是针对天主教,向天主教反击,还能是什么?
  “估计天主教策动攻击墨菲·斯坦顿的人。”那个年轻记者又说道,“看到他的新片会气得吐血吧?”
  比约克曼笑了起来,“墨菲·斯坦顿向来不是那种喜欢挨打的人,天主教既然惹上了他,肯定会被他一巴掌狠狠扇回去!说不定媒体上曝光的天主教的丑闻,也与墨菲·斯坦顿有关。”
  天主教的人看到今天的新闻发布会的话,说吐血可能有点夸张,但抓狂是肯定的。
  “现在是提问时间。”卡拉·费斯的声音响起,“有问题的话,可以向斯坦顿导演提问,只有五分钟的时间!”
  这话一出,记者们一个个争先恐后的把手高高举了起来。
  今天这场新闻发布会放在现今的舆论形势下,简直太有新闻性了,传播出去效果绝对是爆炸性的。
  与此同时,圣莫妮卡海滩区的那栋办公楼里面,马尔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接到助手的提醒,刚刚打开了福克斯新闻台,看到卡拉·费斯宣布自由提问环节开始。
  虽然没有看前面的新闻发布会,但他通过直播画面,能看到墨菲·斯坦顿后面大屏幕上面的字迹,越看眼睛瞪得越大,越看也越加的心惊。
  墨菲·斯坦顿这是要做什么?
  当年波士顿的那些事,马尔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自然知道,这起新闻事件还拿到了美国新闻界最高的普利策奖,但地区性报纸的影响力终究有限,尤其是经过教会方面的努力,那些事都快被人淡忘了……
  现在,墨菲·斯坦顿竟然要改编成电影!他不是针对天主教还能是什么?
  马尔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心中升起了很不妙的感觉,虽然不喜欢墨菲·斯坦顿,但他无法否认,墨菲·斯坦顿已经是好莱坞乃至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导演之一,甚至像他这样影响力巨大的导演,全世界也不会超过一个巴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