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之路 (白色十三号)
- 类型:都市重生
- 作者:白色十三号
- 入库:04.12
另外,导致格里芬·贝克尔曼遇难的子弹出自一把格洛克手枪,他身上的魔术球和球上的字迹,与抛洒在好莱坞中国大剧院前的材质完全相同,基本可以判断两起案件极有可能是同一人所为。
除此之外,洛杉矶警方目前仍然没有获得太多的线索。
这起案件的发生,也让警方和外界进一步确定,凶手是墨菲的影迷!
但墨菲的影迷太多了,作为一个所谓的土生土长的洛杉矶导演,他在天使之城拥有数以十万计的铁杆支持者。
很快,洛杉矶警方的新闻发言人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的时候,就放出了对墨菲和《黑暗之城》非常不利的言论。
“好莱坞中国大剧院枪击案和伯班克公园杀人案的背后,都可以看到《黑暗之城》这部电影的影响,凶手明显是在模仿电影中的反派魔术师的行为……”
警方的言论无疑将《黑暗之城》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有些立场偏向天主教的媒体,开始迫不及待的讨论该如何限制好莱坞电影中的暴力因素,怎么才能减少对观众的负面影响。
或许天主教那边确实看到了增加在好莱坞尤其是南加州地区的影响力的好机会,有些支持天主教的报纸,甚至直接对准墨菲和《黑暗之城》开火。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罪犯选择在放映《黑暗之城》的影院前对观众实施枪击,我只能说与电影本身绝脱不开干系。”
“这是洛杉矶县警局一位警官在回答记者‘你觉得枪击事件嫌疑人是受到电影影响吗’问题时,给出的答案。类似的问题早在墨菲·斯坦顿的《黑暗之城》上映之初,便被一些记者询问过,当时有人担忧电影中魔术师的形象太真实而引起青年人模仿。”
“那时墨菲·斯坦顿给出的回答是‘年轻人有自己的判断力’,这句话成为了一些媒体对墨菲·斯坦顿给与严厉批评的核心,他和二十世纪福克斯为《黑暗之城》打造的恢宏、庞大又密集的宣传攻势,被专家和警方认为是间接诱导人犯罪。”
“《黑暗之城》的宣传方式完全是洗脑、病毒式的。它不断渲染着墨菲·斯坦顿电影中反派的自信、邪恶和黑暗,即便是作为正义代表的男主角,也从英雄变身为‘在纽约市罪恶的泥沼中挣扎的忠奸人’……我相信大多数影迷是为了看反派如何把纽约搞个天翻地覆才去看电影的,他们期待一个能把男主角杀死的凶手,因为墨菲·斯坦顿十几年来拍摄的影片,已经让他们热爱神经质、复仇和无政府主义。”
“这也深刻揭露了墨菲·斯坦顿的一个问题,他的电影从来不关注人性或者社会光辉的一面,反而只能看到光明背后那不多的阴暗,并且将阴暗面用电影无限放大,从而令影迷们会被灌输更倾向于反派的价值观,这是墨菲·斯坦顿的电影最可怕的地方,他直接影响和扭曲观众的价值取向。”
“在《黑暗之城》的宣传中,片方大量运用了诸如在网上发布影片反派角色通缉令等病毒式营销,来提高影片的关注度。这从另一方面加深了影片和现实的分割线,这种宣传方式早在1999年《女巫布莱尔》时,便曾引起了影迷恐慌,当时曾有美国电视台做出调查,竟然受访影迷中有百分之四十七的人认为《女巫布莱尔》的录像是真实的。”
“更为可怕的是,墨菲·斯坦顿从来没有为此负责的态度,反而对自己影片带来的负面影响洋洋自得。”
“我们是时候该反思了,这种反思应该从自我排斥《黑暗之城》,排斥墨菲·斯坦顿的电影,排斥好莱坞电影中的极度暴力场景开始!”
或许事情就像墨菲猜测的那样,在警方想尽一切办法追捕罪犯的同时,那位加州中南教区的马尔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看到了反击的机会,甚至是能让天主教在好莱坞复辟的千载难逢的良机,频频针对墨菲《黑暗之城》发动舆论抨击,并且一步步将抨击面扩大到了好莱坞的层面。
另一方面,墨菲最近这些年顺风顺水,确实有很多人和媒体看他不顺眼,此刻也站出来顺便踩上两脚,反正这也不需要多少成本。
“过往好莱坞影片中脸谱化的反派角色,在墨菲·斯坦顿手里,翻转而成了如魔术师般立体、复杂的恐怖分子,他们信奉无政府主义,在变成暴徒之前,他们一样是残酷物质社会的受害者,只是他们走上了截然相反的道路。”
“这条道路更符合正常人的选择,堕落远比坚守正义更容易,以枪击案凶手模仿魔术师为例,他紧紧为了一些互联网上的自由言论,就可以置人于死地,哪怕误杀也在所不惜,或许他不需要金钱和权力,但却以这两样东西玩弄每一个人,或许他不怕死亡,不怕失败,一心只想毁掉这个我们的世界。”
“这样的人才是最可怕的,他将犯罪作为了理想!而墨菲·斯坦顿和他的黑色电影,在其中发挥了启迪的作用!”
虽然很多媒体都将责任归咎于墨菲和《黑暗之城》,但也有一些媒体的分析较为客观。
“从百年前的第一批电影工作者发现了电影的商业娱乐属性以来,暴力就和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在类似昆汀·塔伦蒂诺和墨菲·斯坦顿这样的著名导演手下逐渐演变成一种令人热血沸腾的艺术。”
“纵观墨菲·斯坦顿十多年的导演生涯,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明显的规律:无暴力,不电影。电影中的暴力元素满足了一颗颗不满于现实的躁动的心,让观众们的暗黑情结和破坏欲在电影的虚拟世界中得到了暂时的满足。”
“同时,墨菲·斯坦顿的黑色电影也让观众熟悉了犯罪,学会了犯罪,甚至迷上了犯罪。我们应该承认的是,电影在日益猖獗的各类社会暴力活动中的确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试问看过《黑暗之城》的人,你们有谁没被魔术师那极度的疯狂和精密的计划迷得神魂颠倒?有谁敢说自己看完后,没有一种想在某个地方引爆一枚炸弹然后像魔术师那样一摇一晃地走出来的冲动?”
这些抨击以及用心良苦的舆论,就像是约好了一般,此起彼伏的跳出来,出现在墨菲和公众的眼前,想要让人不关注都难。
综合各个渠道传来的消息,墨菲已经确认,上次碰的头破血流,据说被梵蒂冈方面申斥的马尔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准备用尖锐的反击,返回之前丢掉的脸面和声望。
墨菲当然不会坐以待毙,CAA和二十世纪福克斯专门为他准备了一次电视专访,虽然无法挽回枪击案件带来的负面影响,但也不能让人完全将责任扔到他和《黑暗之城》的身上。
第719章 叛徒
“黛西,是我,贾斯汀。”
一栋独立公寓的客厅里面,黛西拿着手机放在耳边,听筒里面传来熟悉的声音,“今晚有墨菲的专访,你看吗?”
“我知道。”黛西笑着说道,“我现在已经打开电视机了,在等专访开始呢。”
跟贾斯汀聊了一会,看到时间差不多了,黛西挂断电话,先给自己冲了一杯咖啡,然后坐在电视机前的沙发上,换到福克斯新闻台,静等电视专访的开始。
由于担任着IMDB讨论组的组长,黛西之前就有确切的消息,墨菲会在今晚的专访中,专门回应好莱坞中国大剧院前的枪击事件,以及之后所引发的一系列风波,这也是吸引她坐在这里观看的主要原因。
虽然现在是魔术师的信徒,但作为曾经疯狂的墨菲·斯坦顿的粉丝,她还是很想知道自己曾经的偶像对于这一系列事件的看法。
黛西看着电视机,节目尚没有开始,她端起咖啡杯缓缓喝了一口。
“墨菲一直都是那个变态、阴暗和疯狂的导演,这些都直接反应在了他的电影里面。”黛西满脑子都是关于墨菲的一些想法,“从最开始的《水果硬糖》和《电锯惊魂》,到最后到达顶峰的《黑暗之城》,都证明了这些!”
相信他一定会理解自己所做的事,黛西觉得,这是电视专访,墨菲应该不会说什么支持之类的话,他是个聪明的导演,但他们作为同一类人,墨菲也不会像那些笨蛋媒体一样,说什么针对她的言论。
黛西对这一点很有信心,因为她始终都认为,自己跟墨菲·斯坦顿完全就是同一种人,唯一不同的是,墨菲·斯坦顿创造那些理论,并且放置到影片当中,而她则负责将这些理论变成现实!
“可惜啊……”黛西叹了口气,“如果我能联手墨菲的话,现在洛杉矶想必已经陷入恐慌之中了。”
她觉得相当的遗憾,毕竟做了这么多,洛杉矶还是秩序井然,难免会失望。
时间一到,福克斯新闻台的电视专访立即开始,墨菲和主持人出现在了一个布置精致的小厅里面,开始发表他的一些看法。
刚刚开始的时候,黛西还没觉得怎么样,但专访越往后,她眉头皱的就越紧,墨菲说的话,以及所处的立场,似乎与她想的不太一样。
“来自联邦调查局的犯罪心理学专家迈克尔·维尔纳先生曾经在媒体上撰文。”
看着电视节上轻松自如的墨菲,黛西一字不漏的听着他所说的话,“纵观美国先前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枪击案,凶手基本可以确定为一类人,即仇视社会、患有高度妄想症。”
相似小说推荐
-
都市拳皇养成 (流年浅浅) 17KVIP2017-04-07 都市小说全荒原本是个自幼失去双亲的苦命少年,出于身世无奈,自小学会隐忍。不过人穷不能志...
-
我是大娱乐家 (撕文服毒) 起点VIP2016-11-16 都市生活重生过去、畅想未来、梦幻现实,再塑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