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好莱坞之路 (白色十三号)


  好莱坞养活了他们,他们也紧密围绕好莱坞讨生活。
  这次他接受了一家调查公司的雇佣,周末三天在同一家影院中,调查一部电影的数据,为了三百美元的薪酬,他还是很尽心尽力的。
  这是拉斯维加斯的一家影院,凯文·哈兰德长期从事相关的工作,早就与影院里的人混熟了,否则也无法从事现在这份临时职业。
  夜有些深了,电影院里面的人在变少,影院安静的吸烟区里,凯文·哈兰德给对面的人点上一根烟,“我调查的那部片子怎么样?”
  这人是影院的营运部主管,深深吸了口烟,不紧不慢地说道,“跟你看到的差不多,《电锯惊魂》的观众人数一直是上升的趋势,刚刚进去的这一场,最少也有六十个人!”
  “看来这部片子很有潜力啊。”凯文·哈兰德嘀咕了一句,又问对面的人,“这是今天最后一场了吧?你们的票房统计也应该出来了吧?”
  “就知道你小子叫我过来没好事。”营运部主管指了指他,弹了下烟灰,“上午放映两场,应该是270美元左右。下午情况好些,四场大概1200美元。今天晚上你看到了,那个百人厅的上座率已经超过百分之五十了,四场放映最少也有1600美元,今天应该在3000美元左右。”
  凯文·哈兰德趁热打铁,又问道,“这个成绩怎么样?”
  营运部主管耸了耸肩,“《电锯惊魂》只有一个厅,不过论单厅成绩的话,仅次于米高梅的《律政俏佳人》和华纳的《猫狗大战》,能排在影院的第三位。”
  前两部都是典型的暑期档主流商业大片,《电锯惊魂》排在他们后面很正常,凯文·哈兰德结束与营运部主管的对话,回到大厅里,找了张休息椅坐下,整理今天获得的第一手资料。
  一天下来,他总计咨询过125位观看过《电锯惊魂》的观众,大概是能去看这种影片的人往往都是爱好者的关系,这些人对影片评价都极高,好评率达到惊人的百分之九十,尤其对导演不可思议的讲故事的手法所震惊。
  那个叫墨菲·斯坦顿的导演,好像在恐怖片方面很有一手。
  可惜,导演应该是个没名气的新人,否则这种水准的影片应该进入更多的院线才对。
  凯文·哈兰德摇着头,把已经整理好的资料塞进公文包里,又去影厅前台取来一份暂存那里的调查报告,做最后的检查。
  这是一份目标观众从哪里获知影片才前来购票的调查报告。
  上午来观看影片的人,得知《电锯惊魂》的渠道主要有四个,一是平面媒体和报刊,大概占到三分之一;二是电视广告和深夜宣传片,大概也有三分之一;三是网络上面的信息,不到三分之一;四是来影院看到海报和预告片后临时起意,这部分人最少。
  而到了下午和晚上,有一部分观众几乎是从零快速上涨到了接近三分之一的比例——听其他人说起这部影片后,受到影响前来购票的观众!
  虽然不是职业做这一行的,但凯文·哈兰德经常临时客串,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看过《电锯惊魂》的观众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愿意与人分享这份愉悦,从而在不知不觉间变成这部影片的宣传途径!
  这样的影片往往观众口碑爆棚,最后都会拿到不错的成绩!
  《电锯惊魂》呢?凯文·哈兰德知道他现在统计出的观众反响简直用热烈都无法形容,但影片只在30家影院点映,能走进去观看者往往是这类血浆片的爱好者,给好评似乎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等扩大放映后呢?更多的人看到这部影片,是不是会呈现另一种局面?
  好莱坞点映口碑爆棚,扩大放映后扑街吐血的电影可不少。
  这一天下来,他已经下意识的把《电锯惊魂》归类到了能够扩大放映的行列中。
  转过头,凯文·哈兰德看了眼影院里面张贴的海报,上面墨菲·斯坦顿这个陌生的名字,无法带给他太多的信心。
  刚刚收好这份调查报告,不远处传来一片脚步声和喧闹声,凯文·哈兰德看看时间,今天最后一场《电锯惊魂》散场了,他没有上前的意思,今天工作做的足够多,该到撤的时候了。
  人群中,一个脑袋又大又圆的中年人引起了凯文·哈兰德的关注。
  影院营运部的主管已经看到了那个中年人,灵活的就像是兔子一样从人群中钻了过去,“明茨先生,真的是你,没想到你会来我们影院,这是我们的荣幸。”


第124章 我选择生
  不但营运部的主管在讨好这个其貌不扬的中年男人,连影院的值班经理得到消息后都跑了过来,凯文·哈兰德也凑上前去,堆起笑脸打了个招呼,尽管中年男人只是轻轻点了点头,他却觉得非常有面子。
  看着对方走出影院,凯文·哈兰德感慨,如果自己这一生能有他三分之一的成就,也心满意足了。
  叫做明茨的中年男人离开影院,一辆汽车立即驶过来停在面前,他拉开车门坐上去,对司机做了个开车的手势,然后掏出手机拨通一个电话。
  “你们忽视了一部影片!”他的话非常严肃,“从明天开始,马上做针对《电锯惊魂》的市场调查。还有,建立一个关于墨菲·斯坦顿的档案库,以后他上映的影片,都在CinemaScore关注的行列内!”
  挂断电话,中年男人又连续拨打了几个号码,话中频繁提及《电锯惊魂》和墨菲·斯坦顿这两个名字,似乎他和他的专业公司在这两者身上犯了极大的错误。
  他叫做艾德·明茨,是大名鼎鼎的CinemaScore公司的创始人!
  这可以说是全好莱坞乃至全北美最权威的电影市场分析机构,艾德·明茨的调查分析不涉及影片的艺术或者其他专业评分,只针对市场。
  对于艾德·明茨这个名字,普通影迷甚至资深影迷都无比陌生,只有行业内的专业人士,才知道他和他公司的能力。
  他从来不参加任何首映礼,好莱坞的权力榜单上从来不会出现艾德·明茨这个名字,但是他在过去数年对整个好莱坞电影工业做出了一个巨大贡献——他创办的CinemaScore电影市场调研公司为整个业界提供了无法估量的票房参考信息。
  不同于职业影评人或者媒体,CinemaScore完全以市场作为参考,往往在观众看完影片之后立即进行调查,根据这些观众口碑做出的评分也是最好的一线市场数据。
  CinemaScore的评分很容易理解,A即是成功,B就是还可以,比较满意,C就是坏消息了,意味着票房惨剧即将发生,一般刚上映的影片观众极少会给出C以下的评分,如果有影片拿到,基本意味着它根本不该出现在影院里。
  虽然已经年届六十,但艾德·明茨不仅没有退休的意思,还保持着亲自到影院看电影,体验一线市场的良好习惯,不过在观看众多主流商业大作之余,他也会挑选一些小成本影片观看。
  主流商业大作投资规模摆在那里,总有很多观众,就算CinemaScore发布数据预测准确,也无法吸引人瞩目,反而是乏人关注的小成本电影,要是从中找到佳作,并且做出合适的市场预估,影片票房最后爆发,反而更能突出CinemaScore的专业能力。
  艾德·明茨就较为准确的判断过《女巫布莱尔》北美票房可以破亿,当时几乎所有人认为这样一部烂片能有五千万美元的票房已经是奇迹了,结果让所有人大跌眼镜,艾德·明茨也证明了CinemaScore的实力。
  前几天晚上,他看到了《电锯惊魂》的深夜预告片,觉得有点意思,今晚特地抽时间过来看了看。
  “果然是不负此行啊!”他在后车座上自言自语,“这样的影片,配合上合适的宣发,取得不了好成绩的话,那只能说明北美恐怖片爱好者的口味出现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与普通观众不同,艾德·明茨看电影的时候,一开场就注意到了导演是谁,结果不认识、没印象,以为自己可能被预告片误导了,这只是粗制滥造的B级片小制作,但看完之后,心中的拇指已经竖了起来。
  “导演对剧情的设置可以引起观众想象,想象如果自己处在角色的处境会发生什么事。”他边回忆影片,边思考,“这种未知的元素会激起观众的观看兴趣,不知道身处何方,将会发生什么,一切都失去控制,这才是最恐怖的。”
  艾德·明茨点了点头,对这部影片相当认可,那个叫墨菲·斯坦顿的导演应该算做出了一个突破,较之传统的悬疑恐怖片,他更会调动观众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墨菲·斯坦顿……”他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
  这个不知名的导演太聪明了,他用内心的恐惧加人性的无情嘲讽揭示,故意引导观众自己内心的拷问,从而激发他们发自心底的寒意!
  简直就是精妙绝伦的叙事和制造恐怖氛围的手法,最近五六年从来没见到过!
  艾德·明茨认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新人导演,从影片的叙事手法上也能看出来。
  那惊艳的交叉蒙太奇不用去说,单是倒叙如此的自然,如此的巧妙,与正叙的结合完美无缝,就非常非常不容易。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