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超能作弊器 (愚任)


  先是农家乐事件,然后又是旭日房介堵门事件,这两件事情处理完,本以为能安心几天,没想到又出了乱子。
  到了现场才发现,这次的乱子更大,竟然有上千人聚集在小花牛的厂房门外,他们打着条幅,有的还在用力的冲击着小花牛的厂门,这些人一旦冲破厂门,后果不堪设想。
  想到这里,范大通心里不由闪过一丝怒意,思量道:要工资就要工资吧,也用不着这么大的阵仗啊,不知道内情的人,还以为临县的治安有多么乱!
  正要下车的范大通,接到了远在青城市开会的唐天华电话,刚接通,唐天华便朝着他吩咐道:“范局长,现在网络上都是我们临县小花牛乳业原职工堵门讨薪的新闻,这对我们临县招商引资环境和小花牛都是不负责的,我跟蒲县长的意思是,既要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又要维护投资商的面子,所以这件事务必要处理好,给临县人民和投资商一个满意的交代。”
  “是,请唐书记和蒲县长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范大通冲着电话那头的唐天华蒲康明保证道。
  接完电话的范大通,扭头看了看坐在车内的其他人道:“刚才唐书记的电话你们也都听到了,这件事关系到临县的未来,不容有失,下车之后,你们几个一组,负责维持治安,你们几个一组,负责……。”
  “是,请范局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范局长放心,保证完完成任务。”
  听到他命令的几个副局长,纷纷保证道。
  布置完一切的范大通,推门下车,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件事从开始到现在,只有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现场竟然媒体在进行直播报道。
  看到范大通下来,几个拿着话筒的记者顿时涌了上来,将话筒递在范大通嘴边,毫不客气的追问着:“你好,我是晨报记者洪一一,为什么在接到报警电话十五分钟之后,你们才出警?”
  一个很尖锐的问题,直指他们的工作作风,幸亏范大通不是刚出校门的菜鸟,自然知道该怎么回答这样的问题,他清了清嗓子,道:“这位记者朋友,我们是在三分钟前接到相关人员的报警电话,在出警过程中,因为堵车……。”
  “范局长你好,我是蒙西日报记者张二二,关于小花牛原职工堵门讨薪这件事,咱们县里有什么具体的措施和方案?另外……”
  “关于这件事,远在外地开会的唐书记和蒲县长已经电话交代了我们,一定要保证临县人民的财产生命安全……。”范大通也真是一个妙人,借着这个提问的话题,巧妙的拍了唐天华、蒲康明两人的马屁,由此也将一些网民关于临县一二把手不出面的质疑打消了。
  “范局长你好,我是蒙西晚报记者李三三……。”
  “……。”
  在回答了五六个记者的提问后,范大通带着几个警察,奋力的挤过了人群,来到了小花牛乳业的大门前,他找了一个半米高的石头,爬了上去,扯着嗓子喊了一句:“临县的父老乡亲们,大家都静一静,我是临县公安局.局长范大通,你们中间有人可能认识我,也有人不认识我,但你们总应该认识我身上的这身警服。乡亲们,我们是人们的警察,是为人民服务的。你们的来意我已经知道了,是来要你们以前的工资的,有句老话说的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更何况是你们的血汗钱,但咱们这么多人一起涌来,人家投资商还以为你们要砸人家厂房,我问你们一句,大家来这里是不是为了解决问题?”
  一千多人异口同声的回答道:“是的。”
  范大通继续道:“既然我们是来解决问题的,这么多人挤在一起肯定解决不了,咱们都是从小花牛出来的老职工,里面有多大,咱们自个心里都清楚,依着我,我们中间最好推举几个代表,然后由这些代表进去跟小花牛老总进行交涉,大家说好不好。”
  不得不说,范大通这个人还真有两下子,不然也不会坐到临县公安局.局长的宝座上,三言两语就把这件事给平息了下来。
  经过商量,堵门讨薪的这些人推举出五六个算是德高望重的老职工,跟着范大通一起走进了小花牛乳业的工厂内,现场的几个媒体记者也想跟进去,但被门口的保安给拒绝了。
  “凭什么不能进,我们是记者,有权采访。”其中一个年轻的记者,见自己被挡在了门外,用手指着一个四十出头的保安大叔道。
  保安大叔一乐,朝着年轻记者道:“我是保安,有权决定让不让你进。”
  “你……。”记者被呛得说不出一个字来。
  忽然,刚才说话的那个保安大叔,他别再腰间的对讲机响了,里面传来很清晰的一句话,“老王,周总说了,把那些记者朋友们请到会议室。”
  周天为什么会改变主意,同意让媒体出席?
  其实无非两点,第一:是想蹭蹭热度,做做不花钱的广告。
  第二:交好媒体,以便将来更好的打交道。
  现代社会,尤其在网络科技极度发达的今天,媒体的威力更是不容小看,有人将它说成是杀人不见血的刀,也有人将它形容成可以替自己伸冤的网络青天。
  古有诸葛亮舌战群儒,现有专门用于舆论战的部队,就连许多明星,也在偷偷花钱雇佣媒体来高捧自己。
  媒体,也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捧你的时候,能将你捧到天上上,甚至一夜成名,但当它决定毁你的时候,也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瞬间把你变成遗臭万年的混蛋玩意。
  周天虽然跟媒体打交道的时间不长,但却深知它们的威力,想到以后随着大投资逐步发展壮大,肯定还会跟形形色色的媒体朋友打交道,正因为有这种想法,他才会半路更改了主意,让那些被挡在了门外的记者们出席,算是一个主动交好的信号吧。
  老话说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小花牛做大做强,没有自己的媒体朋友是不行的,因为商场如战场,既然是战场,肯定会得罪很多人,当这些人想要污蔑大投资,搞臭大投资的时候,交好的媒体无疑是最为犀利的反击利器。
 
第53章持续发酵

  周天突然想到了一个奇怪的词,喉舌!
  喉舌,就是代为发表言论的宣传机构,也有人管他们叫做水军或者一毛党,他们可以是报纸、杂志、电视台、网站这样的传播媒体,也可以是个人或者群体。
  喉舌的作用很简单,就是在事情发展到最为关键的时候,表达一些带有倾向性的言论和看法,来直接或者间接的转移一些人、一些事对其的看法,改变其风向标,使其变得对自己更有利一些。
  如果大投资能够拥有自己的喉舌,今后不管发生什么样的事情,都能在事情完全扩大前,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这样一来的话,大投资会省很多事情。
  关于这个喉舌媒体,周天心目中已经有了人选,那就是在这件事情当中,一直为他们讲话的北方新青报。
  商谈这样的场合周天没有出席,再说也不用他出席,小花牛现在的总经理张小三完全可以胜任,虽然没有出席,周天还是很关心事态的发展的,他躲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通过监控摄像头观看的。
  会议室内,讨薪方提出了他们的要求,要求小花牛全额补齐他们所有人的工资,理由很简单。
  说他们都是小花牛的员工,即便离开了,因为没有办理相关的离职手续,所以到现在,应该还属于小花牛,既然属于小花牛,小花牛自然就要承担他们相关的薪水。
  对于这个要求,以张小三为首的小花牛方,断然拒绝了,他们反驳的理由也很充分。
  说他们这些人离开了小花牛,虽然没有办理相关的离职手续,但五六年都没有为小花牛工作过,根据小花牛的厂规,连续三年没有进厂工作的员工,算其自动离职,所以他们这些人不在算是小花牛的员工,也无权要求小花牛给他们补齐工资。
  这个说法,讨薪方当场否认,他们说不是他们非要离开,而是因为小花牛销量不佳,每个月仅发五百块钱的生活费,这点生活费不足以养家糊口。
  再说也不是他们这些人主动离开的,是当初小花牛乳业的老总亲自动员他们离开的,叫什么分流减员,自寻出路。
  当初的老总还再三保证,保证万一那天小花牛效益好了,他们这些离开的人随时都可以回来。
  双方你来我往,谈论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愣是没有谈成,因为不管讨薪方说什么,张小三都以小花牛连续三年没有进厂工作,算自动离职的厂规来回答讨薪方。
  最后,讨薪方撂下一句话,说小花牛要是不给他们补齐工资,他们这帮人就去县里告状,县里不行就去市里,市里不行就去省里,省里不行就去京城!
  这件事,也引起了广大网民的热议,他们的热议让所有报道相关信息的报纸大卖。
  报纸的大卖,让那些记者更是卖力的报道起相关的后续事件,他们不遗余力的挖掘各种消息,想法设法的采访跟事件有关的人士。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