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庆华说道只不过后就没有再说,但在场的人都清楚这其后的事情,卢嘉栋自然也很清楚,不过他并没有在意这些,而是一直关注着文件显示的那个DIS-1804,作为一名军工人,卢嘉栋知道,中国在大型计算机领域起步并不晚,早在五十年代便开始研制第一代大型计算机,到70年代已经研制出几款运算能力达到每秒100万次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其性能并不比西方国家的计算机性能差。
在这个基础上,中国之后又独立自主的研制了每秒运算上亿的“银河”系列超级计算机、“曙光”系列超级计算机,以至到21世纪“天河2”号以峰值计算速度每秒5.49亿亿次、持续计算速度每秒3.39亿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成为世界上运行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正是有了这样的超级大脑在,中国的军工才插上腾飞的翅膀,造就出一个又一个震惊世界的国之重器,当然这样的计算机数量都极为有限,集中的部门也多在核能、航天、气象等要害部门。
像桂溪这样的地方计算机中心是不可能配置这么高性能的计算机的,但听胡庆华这么一说,卢嘉栋才清楚其中的缘由,进而抑制不住兴奋的神色:
“哈哈,有了每秒百万次的运算能力的计算机,咱们炮弹改进研制的进度就会大大提高了!”
“没错!”杨立民也激动得有些眼泪摩挲:“有这样的计算机帮组,咱们的炮弹改装研制就如同插上翅膀,我这就准备下资料,立刻动身去省计算机中心!”
说着杨立民便转过身去准备去隔壁的资料室那资料,可是还没等他走,却发现周围人向他投去异样的目光,杨立民并不笨,看着周围人的眼神不由得停下来:
“你们这是……”
“老杨,这都快晚上11点了,要去你也得等天亮呀!”
“晚上11点?”听了卢嘉栋的话,杨立民停顿片刻便反应过来,于是尴尬的笑了笑:“你看看我这急性子,这大半夜的……呵呵!”
杨立民对工作的认真负责的态度是尽人皆知的,所以并没有人为此而取笑他,不过大家都为能使用上计算机而感到高兴,以至于灯火通明的技术科不时的爆发出欢快的笑声……
有了桂溪省计算机中心的大型计算机助阵,炮弹改装研制的进程便大大加快起来,不仅如此在王传琛的协调下,桂溪省计算机中心的DIS-1804大型计算机将其他单位的申请全部拒之门外,因此这台大型计算机成为联合攻关小组的专用大型计算机。
不过使用这台大型计算机也有诸多不便,主要是他的规模比较大,不像后世的个人计算机可以随意挪动,如果需要计算,只能把资料带到省计算机中的机房内进行,正因为如此,杨立民便常驻在省计算机中心,以便方面研究和进行计算。
除此之外,这台大型计算机虽然有着较强的运算能力,但也仅限于此,制图绘图功能并没有,所以在图纸绘制方面还是需要纯手工,不过这方面卢嘉栋并不担心,经过近两年的发展,万山厂已经培养了一批很优秀的绘图员,虽说还无法跟杨立民这样的老绘图员相比,但其成熟度和准确度也达到很高的标准,也正因为如此,杨立民才敢常驻计算机中心。
当然除了杨立民,卢嘉栋也很繁忙,为了兼顾万山厂的其他研制,他不得不在计算机中心和万山厂之间两头跑,而联合攻关小组的其他成员也是如此,无不为了炮弹改装研制的早日完成而拼尽全力。
就这样,在所有研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和DIS-1804大型计算机的助力下,联合攻关小组先后完成了底排榴弹药柱能量计算、弹药弹道性能计算、弹药过载数值计算、弹药姿态控制计算、底阻占比分布计算等一系列计算。
与此同时胡庆华的药柱研制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按卢嘉栋布置的总体要求,药柱主要分为点火具和复合型底排药剂两部分,其中以点火具难点最大,因为复合型底排药剂在火炮膛内由发射药的高温高压气体点燃,但在炮口附近卸压时会出现被抽灭的现象,导致复合底排药剂就此燃灭,从而形象底排榴弹的射程。
为此必须在底排装置中加入点火具,以便在炮口卸压时给复合底排药剂持续的燃烧,而在卢嘉栋和胡庆华经过多方实验和不懈努力,终于确定由锆粉、镁粉和火药等混合而成的点火药剂,此种药剂不但可以持续然绕,并且在炮口卸压时也不会熄灭。
同时胡庆华还利用75%的氯酸胺和25%的端羧基丁二烯配置出复合底排药剂,正是基于这些计算和药剂的基础,卢嘉栋很快将130mm底排榴弹设计出来,该弹总长度为6.25倍口径,圆柱不长度为2.01倍口径,船尾部长度为0.59倍口径,船尾角度为3度。
其中底部排气装置由刚接螺、底排药柱、点火具和底排壳体组成钢接螺的作用是将弹丸战斗部壳体与底排壳体相联接,并固定点火具。
底排壳体的作用是将底排药柱径向与轴向固定,提供药剂燃烧的空间,并通过其底端的排气孔控制药剂的燃烧规律与燃气的排出流率。
在材料选用上,由于底排药柱的排气的压力并不大,所以在壳体的选用上使用了高强度铝合金材料,在这方面万山厂的生产工艺很成熟,再制造方面并不存在困难,唯一的难点就是点火具和药柱的配置,不过这方面也在王传琛的协调下得到解决,那就是由桂溪的桂南厂配合万山厂配置排气药柱,然后将其填装到万山厂出产的底部排气装置,在运回万山厂组装到130mm榴弹上。
当第一批组装完成的130mm底排榴弹走下生产线后,联合攻关小组的成员都抑制不住激动的神情,热烈的鼓起掌,而此时的卢嘉栋却没有这般高兴,而是皱着眉头看着日历上2月22日这个日期,就在这时厂办主任赵伟匆匆赶到炮弹组装线这里,看到卢嘉栋赶紧一脸着急的说道:
“小卢,急电!”
说着便把一张点报纸递给卢嘉栋,卢嘉栋接过电文纸,上面的内容很简单:“急电万山厂并卢嘉栋同志收,鉴于130mm底排弹研制成功,命令你厂迅速生产一批此类炮弹,即刻运往前线,由卢嘉栋同志跟踪保障,落款,总参装备部!”
看完这封电报,卢嘉栋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而旁边的杨立民见此不由得关心的问道:
“小卢,怎么了?”
“看来我要上前线了!”卢嘉栋说着,放下了手中的电文……
第087章 调往前线
接到电令的卢嘉栋再次看了看不远处的日历,就在五天前,也就是1979年2月17日凌晨,中越边境中方一侧,上千门火炮同时发出愤怒的狂吼,越南方向瞬间便化成一片火海,早已在中越边境严正以待的数十万中国军队,在强有力的火力支援下,分东西两线跨过中越边境直插越南腹地。
当天一早官方媒体发表题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长篇社论,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将在有限的时间、空间、规模“进行自卫反击,保卫边疆的战斗”,至此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爆发。
正因为如此在这段日子里卢嘉栋的心绪很不平静,主要是因为他主持的130mm底排榴弹还没正式完成,他担心参与进攻的中国军队会遭遇情报中所说的苏联远程火炮,担心与之对抗装备的中国炮兵该如何应对,更担心中国军队为此而产生的巨大伤亡。
因此这几天卢嘉栋脸色一直都是阴沉沉的,对联合攻关小组的进程抓得也更加紧迫,自己更是吃住在技术科,通宵达旦的进行工作,为的就是早一日将130mm远程底排榴弹给搞出来。
好在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在开战后的第五天,将第一批试装炮弹装配成功,不仅如此,这几天也从前线陆陆续续传来一些消息,其中并没有提到苏联支援越南远程火炮的事情,我军进入越南后可谓势如破竹,这让卢嘉栋原本焦躁的内心稍稍安稳了许多,可是就当卢嘉栋的悬着的那颗心稍稍放下,这封总参的电令再次让他把心提了起来。
“小卢,难道说……”看到卢嘉栋读完电文脸色便阴沉下来,站在一旁的杨立民便走上前去,把电文拿过来,只看了几眼,一双浓密的没有便互相紧贴在一起,不过他的话并没有说完全,但卢嘉栋却点了点头:
“前线的嗅觉是最敏感的,不然部队不会这么着急!”
“嗯!”听了卢嘉栋的话,杨立民也颇为赞同的点点头,可即便紧皱的眉头却没有半分的松动:
“但咱们改装的炮弹根本没经过测试,如果就这么运到前线……”
“来不及做那些繁琐的事情了,要测试就让越南猴子帮咱们做吧!”没等杨立民把话说完,王传琛边说边走到卢嘉栋的跟前,跟在他身后的还有厂长陈震和书记高兴华:
“小卢,总参装备部的电文你应该看了吧,据情报显示,苏联已经开始有所行动,最近他们向越南紧急援助了足够装备一个师的БМ-21式122mm火箭炮,并部署在良山方向,而且不排除会援助更为先进的远程火炮,来阻止我军的攻势。
所以前线总指首长的意思就是把咱们新研制的远程榴弹直接拉到前线去,边测试边实战,你上前线的事情是谭部长亲自点的将,为的就是伴随保障130mm远程榴弹这款新式装备,怎么样?小卢,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如果没问题就赶快收拾下,下午咱们一起出发!”
相似小说推荐
-
超能废品王 (阿凝) 起点VIP2017-01-17 都市生活卖废品出身的徐品从小就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做破烂王,把超级废品站开到外星球上去;拥...
-
重生之资源富豪 (旋风风) 起点VIP2017-03-19 超级科技你说什么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我做出一颗导弹卖给伊拉克呢?卖一辈子茶叶蛋也比...